摘要:文章以南京垃圾分类实施为切入点,采用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分析以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现状,并探究陷入治理困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责任主体与外部环境双轮驱动、提升微观个体意识、对标国际先进监督管理等视角,探究突破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创新路径。文章对完善垃圾分類制度、健全垃圾分类实施办法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垃圾分类;治理困境;创新路径;调查问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垃圾处理成为了城市环保新困境。然而,不同的人对创新的认知有限,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因此对创新的接受程度不同。在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年以后,2020年11月1日,南京正式颁布实施《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基于南京垃圾分类实施现状的97份有效调查问卷及实地走访调研,本文对南京垃圾分类治理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创新路径。
一、治理困境现状与研究设计
1.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南京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课题组通过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在南京三个不同类型的区以获得不同的样本进行垃圾分类实施现状的调查。根据居民组成类型、住宅建设类型、管理模式,我们将南京11个下辖区归类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及高档住宅小区,从中选出鼓楼区、浦口区及建邺区分别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并且得到了97份有效问卷。
(1)老城区与老小区设施不健全设置点不够人性化
课题组走访2个的老小区,均已设置垃圾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在今年年末之前建设完成一个大型的垃圾分类点,覆盖周边小区。小区距离垃圾分类点步行需5-10分钟,设置点与居民生活动线不符。客观来说,老城区、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设置点不够人性化,不够便利。
(2)新小区、新区设施较完善有监督管理措施
课题组实地走访了2个新小区。小区均实行垃圾分类,有社区督导员进行监督并由社区设置奖惩措施。第一个小区有3335户住户,占地面积350631.6平方米,小区共有5个垃圾分类小屋。在东门、北门各有一个垃圾小屋,内部还有三个垃圾小屋,任何时间段均可扔垃圾,不设置时间限制。每天早上6:30运出垃圾并设置积分奖励措施。另一小区有1053户住户,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三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在地下车库,垃圾站正在建设中。目前垃圾桶的清理是装满即清理,会暂存于小区某处。浦口区居住居民大多为年轻人,受教育水平大多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对垃圾分类接受程度较高,且受访人群扔垃圾的时间段较分散,需要更人性化设置。
(3)部分高档住宅小区仅停留在规划阶段
建邺区垃圾分类实地调查:从受访群众来看,大多为中老年人,我们走访了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该小区占地面积为90760平方米,总平方数为1287户,属于高档住宅小区,根据小区张贴的公告及询问得知小区计划有5个垃圾点位,但实地走访发现仅有一个可以使用,居民离该投放点最远需要10min步行时间。物业及社区没有任何奖惩措施。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参与度不高,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也没有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严峻程度。
2.治理困境因素探究与分析
(1)在个人层面上群众自觉性与参与度有待加强
问卷统计结果,有59.79%的人会在家里进行四分类,可见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是较为淡薄的。有81.44%的人认为个人意识淡薄是导致随意乱扔垃圾的原因,有60.82%的人认为环保意识差是群众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有87.63%的人认为民众自身在垃圾分类回收这个过程中起最大作用,但大部分人都没能付诸实践,所以居民的个体心理、环境知识、生活习惯都会成为垃圾分类有效推进的阻碍因素。除此以外,55.67%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如何分类,那么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还有42.27%的人选择了家里没有垃圾分类设施这个选项,可见如何改进基础设备也成为了需要创新的地方。
(2)在社会层面上平衡建设成本和群众垃圾投放需求之间的矛盾
问卷中有25.77%认为不合理,并且在这些认为设置不合理的人中,有59.79%的居民认为是垃圾投放点距离太远、过于偏僻的原因,可见不便性必然会影响到民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问卷中55.67%的人们认为垃圾投放点的容量也不足,可见社区也存在问题,垃圾分类点不能设置安排到位。并且问卷中有71.13%的人能接受垃圾投放点在300m内的距离内,22.68%的人接受500m内的距离,并且选择垃圾投放点地点不合理选项的25.77%的民众,所以如何在保证垃圾分类有效进行的前提下,达到小区的建设成本与居民的垃圾投放需求之间的平衡就是小区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3)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因素探讨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南京现行的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①公众环保意识不够,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足。②垃圾分类后续回收和处理存在困难。③政府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④政府、社区宣传力度不足。⑤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力度小。⑥基础设施不完善。⑦没有奖惩措施,民众积极性低。⑧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等机构参与度不高。
二、突破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创新路径探究
课题组根据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课题组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类,分别是资源建设方面、公众意识方面及监督监管方面,具体如下。
1.责任主体与外部环境双轮驱动创新路径实现
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①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我们调查的浦口区的三个小区中,仍有一个还没有建立垃圾站。②资源管理及分配方面不合理,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为此,课题组从以下两个方面套了了创新路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