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過对宏鑫煤业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和煤质等条件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类型的结论。
关键词: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区域地质背景
郑州嵘昌集团宏鑫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鑫煤业)位于华北板块南部之嵩箕小区的嵩箕断隆南部颍阳~芦店向斜南翼。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嵩箕小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区域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西向~北东向的向斜构造(颍阳~芦店向斜),北为嵩山背斜,南为箕山背斜,断裂构造较发育,以正断层为主,主要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
区域矿床以煤矿为主,局部发育铝土矿、石灰岩等矿床。区域主要可采煤层为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为层位稳定、全区普遍可采的中厚~厚煤层。
2 矿区地质
2.1 矿区地层
矿区内发育地层为寒武系上统(∈3)、奥陶系中统(O2)、石炭系上统(C2)、二叠系(P)和第四系(Q)。区内基岩大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在矿区西部及北部有零星出露和钻孔揭露。矿区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寒武系上统(∈3):以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含少量燧石团块,底部夹薄层灰岩,矿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11.76m。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石灰岩为主,隐晶质构造,局部夹泥质灰岩及薄岩泥岩,上部具溶蚀现象及缝合线,下部夹角砾状灰岩。本组厚38.7m。本组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系(C):分为上统本溪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2t)。第一,上统本溪组(C2b)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局部为铝土矿,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出现,在HG曲线上呈下低上高的异常反映,主要是该组地层中镓元素含量较高所致。该层铝土质泥岩是对比一1煤层的主要标志层。本组厚度为6.05m,以滨海泻湖相沉积为主。本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第二,上统太原组(C2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45.75m。共含煤8层,仅下部的一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①下部灰岩段。自太原组底界至L4石灰岩顶界,厚度为13.01m。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4层(L1-L4),常合并为1~2层,中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具燧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蜓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其碎屑,其中L1石灰岩特征明显,在DLW曲线上异常挺拔直立,宽大圆滑,为本区一良好标志层,局部与L2石灰岩合并,厚度为3.05m,本段含煤4层(一1、一2、一3、一4),其中一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一1、一2、一4煤层不可采。该段石灰岩与泥岩和煤层DLW曲线呈高低相间,曲线组合形态似“高山峡谷”状,为区内主要物性标志层;②中部碎屑岩段。自L4石灰岩顶界至L7石灰岩底界,厚度21.37m。由深灰色中细粒砂岩(俗称胡石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夹薄层石灰岩(L5、L6)及薄煤层(一5、一6、一7),煤层均不可采。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和黄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砂岩以石英为主,呈正粒序,为区内辅助标志层;③上部灰岩段。自L7石灰岩底至L9石灰岩(局部为菱铁质泥岩)顶界面。厚度为11.37m,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该段含石灰岩3层(L7、L8、L9),石灰岩具方解石脉和少量黄铁矿结核,含蜓类等动物化石。其中L7石灰岩厚4.94m,发育稳定,特征明显,为本区主要标志之一。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层。含煤1层(一8),不可采;据太原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生物组合规律,在晚石炭世,本区为海滨地带,上段和下段的碳酸盐建造,标志着开阔的陆表海环境,中段的碎屑岩沉积则为海水动荡退出时形成的海湾潮坪环境,薄煤层则反映短期的泥炭沼泽相,沉积旋回显示海陆交替环境。本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
二叠系(P):本区二叠系保留厚度为112.6m,共含煤2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分为下统山西组(P1sh)和下石盒子组(P1x):其一,下统山西组(P1sh)。自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砂锅窑砂岩底,厚69.94m。为一套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煤地层,即二煤组。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①二1煤段,自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大占砂岩(Sd)底,厚度为10.16m。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具水平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黄铁矿散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及有机质条带。本段上部的二1煤层,为全区普遍可采地层。②大占砂岩段,自大占砂岩(Sd)底至香炭砂岩(Sx)底,厚度为25.89m。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组成,含煤1层(二2),不可采。下部为本区标志层之一的大占砂岩(Sd),厚4.3m,为深灰、灰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层面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物性特征明显,在DLW曲线上呈中高阻反映,是二1煤层的重要标志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③香炭砂岩段,自香炭砂岩(Sx)底至小紫斑泥岩底,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香炭砂岩(Sx)厚11.4m,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层面含白云母片和炭质薄膜,可见重矿物包体,为本区主要标志之一。本段厚18.10m。④小紫斑泥岩段,自小紫斑泥岩底至砂锅窑砂岩(Ssh)底,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顶部泥岩含铝质,具紫斑及菱铁质鲕粒,俗称小紫斑泥岩,为本区一辅助标志层。本段厚15.79m。山西组底部为大面积稳定的潮坪沉积,向上演变为泻湖沉积,中、上部则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其二,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在区内仅保留下部三煤组,厚度为7.17~69.8m,平均42.66m,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底部为细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Ssh),厚2.67~13.8m,平均7.49m,含黑色泥质包体和泥质条带,局部见石英细砾,硅钙质胶结,交错层理,在DLW曲线上呈高阻反映,HGG、HG曲线上呈高密度、低伽玛值反映,特征明显,为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的分界标志层。下部为浅灰~紫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米村泥岩),具鲕状结构,鲕粒成分为菱铁质,易于辩认,为本区辅助标志层。中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及菱铁质鲕粒。三煤组以三角洲平原湖泊相沉积为主。
第四系(Q):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各地层之上,上部为黄土,下部为黄土夹砾石,厚度为0~12.8m。
2.2 构造
矿区总体构造为一走向南西倾伏的向斜构造。
朱家沟向斜:该向斜轴部位于矿区南东部,轴向NE-SW,向SW倾伏。向斜NW翼地层走向SWW至SW,倾向SE~SSE,倾角9~16.5°,向斜SE翼地层走向SW~SSW,倾向NW-NWW,倾角8~14°。
F10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延伸长度大于2km。断层走向50°,倾向140°,倾角70°左右,落差30~70m,为南东盘下降,北西盘上升的正断层。地表有出露,区外有11505、11307钻孔控制。
F9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延伸长度大于1.5km,断层走向27~56°,倾向297~326°,倾角70°左右,落差10~30m。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层。该断层由地表露头控制。
F7断层:位于本矿东南部界外,走向58°,倾向328°,倾角70°左右,落差20~80m,该断层由11711钻孔及地表露头控制。
结合箕山勘探区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本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2.3 岩浆岩
井田内未发现有岩浆岩。
2.4 矿体特征
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158.35m,共含煤12层,平均煤层总厚约9.61m,含煤系数为6.07%。其中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和太原组下部的一3煤层为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其中二1煤层平均煤层厚4.42m,可采含煤系数为2.79%。
二1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上距大占砂岩(Sd)6.17m,距香炭砂岩27.76m,距砂锅窑砂岩(Ssh)61.65m。下距L8灰岩6.18m,距L7灰岩10.3m。煤层埋深19~170m,煤层赋存标高为+283~+156m。区内钻孔和矿井采掘工程揭露该煤层,厚度为1.30~10.33m,平均4.42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局部为泥岩,含少量植物化石,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
2.5 煤质
二1煤为黑色,以粉状煤为主,偶见块状、鳞片状薄层,玻璃光泽。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为主,可見镜煤条带,为半亮~光亮型煤,机械强度低,易碎,视密度为1.38t/m3;二1煤浮煤有机元素以碳元素为主,占91.35%,次为氢元素,占4.29%,氮元素占1.36%,氧与硫之和为3.00%;二1煤原煤水分含量为0.52~0.96%,平均0.92%;浮煤水分含量为0.82~1.97%,平均1.19%;原煤灰分为8.50~19.81%,平均14.00%,属低灰煤。浮煤灰分为3.98~11.63%,平均7.43%;原煤全硫含量为0.24%,属特低硫煤,煤中硫分组成以有机硫为主;原煤磷含量为0.015%,属低磷煤;原煤砷含量为1.5×10-4%,属一级含砷煤;原煤氯含量为0.015%,属低氯煤。浮煤挥发分为11.55~16.89%,平均14.38%;原煤恒容高位发热量为26.79~30.01MJ/kg,平均28.22MJ/kg,属高热值煤;浮煤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mm,其焦型为粉状,二1煤无粘结性。
综上所述,本区二1煤为低灰、特低硫、低磷、高热值之贫煤。可做为火力发电用煤和动力用煤,也可做为民用燃料。
3 煤层稳定性评价
3.1 二1煤层稳定性评价
参与二1煤层稳定性评价的钻孔共2个,分别为8-2孔、11706孔,均见二1煤层,其中8-2孔二1煤层厚为2.5m,属可采煤层;11706孔二1煤层厚为7.70m,属可采煤层。矿井掲煤点37个,共计39个。
据二1煤层厚度统计,井田勘查及矿井揭露见煤点39个,其中1个可采0.80~1.30m,占2.6%;11个1.31~3.50m,占28.2%;26个3.51~8.00m,占66.6%;1个8.00m以上,占2.6%。二1煤层厚度分级频率见表1;二1煤层厚度频数见图1。
表1二1煤层厚度分级频率表
煤层等级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0.80 0 0 0
0.80~1.30m 1 2.6 2.6
1.31~3.50m 11 28.2 30.8
3.51~8.00m 26 66.6 97.4
≥8.00 1 2.6 100
图1二1煤层厚度频数直方图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二1煤层属全区可采煤层,以厚煤层为主,结构简单。通过区内39个见煤点的数理统计方法及煤层的可采指数、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对煤层进行稳定性定量综合评价。
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n′/n。其中n′为煤厚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n为矿区内参与煤厚评价的见煤点总数(去除因构造因素形成的煤厚异常点)。将n′=39,n=39代入上式得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1,属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100%。其中S=。式中Mi为每个见煤点的实测厚度,为煤层的平均煤厚(取4.42),n为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取39),S为均方差值。计算得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为39.37%,属较稳定煤层。
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见表2。
表2评价煤层稳定性主、辅指标
分煤层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薄煤层 Km≥0.95 γ≤25% 0.95≥Km≥0.8 25%<γ≤35% 0.8>Km≥0.6 35%<γ≤55% Km<0.6 γ>55%
厚和中
厚煤层 γ≤25% Km≥0.95 25%<γ≤40% 0.95>Km≥0.8 40%<γ
65% 0.8>Km≥0.65 γ>60% Km<0.65
特厚煤层 γ≤30% Km≥0.95 30%<γ≤50% 0.95>Km≥0.85 50%<γ
75% 0.85>Km≥0.7 γ>75% Km<0.70
根据以上统计计算的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煤层可采性指数及煤层稳定程度指数值,结合煤矿实际开采情况综合考察,将其定为较稳定煤层。
二1煤层厚度变化趋势:走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见图2。倾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见图3。
图2走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图
图3倾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图
综上所述,区内二1煤层普遍发育,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结合箕山勘探区二1煤层发育情况,确定该煤层属较稳定煤层。
4 结论
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和煤质等条件的研究,分析论证了地质构造组合规律、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得出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类型的结论。
关键词: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区域地质背景
郑州嵘昌集团宏鑫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鑫煤业)位于华北板块南部之嵩箕小区的嵩箕断隆南部颍阳~芦店向斜南翼。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嵩箕小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区域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西向~北东向的向斜构造(颍阳~芦店向斜),北为嵩山背斜,南为箕山背斜,断裂构造较发育,以正断层为主,主要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
区域矿床以煤矿为主,局部发育铝土矿、石灰岩等矿床。区域主要可采煤层为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为层位稳定、全区普遍可采的中厚~厚煤层。
2 矿区地质
2.1 矿区地层
矿区内发育地层为寒武系上统(∈3)、奥陶系中统(O2)、石炭系上统(C2)、二叠系(P)和第四系(Q)。区内基岩大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在矿区西部及北部有零星出露和钻孔揭露。矿区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寒武系上统(∈3):以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含少量燧石团块,底部夹薄层灰岩,矿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11.76m。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石灰岩为主,隐晶质构造,局部夹泥质灰岩及薄岩泥岩,上部具溶蚀现象及缝合线,下部夹角砾状灰岩。本组厚38.7m。本组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系(C):分为上统本溪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2t)。第一,上统本溪组(C2b)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局部为铝土矿,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出现,在HG曲线上呈下低上高的异常反映,主要是该组地层中镓元素含量较高所致。该层铝土质泥岩是对比一1煤层的主要标志层。本组厚度为6.05m,以滨海泻湖相沉积为主。本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第二,上统太原组(C2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45.75m。共含煤8层,仅下部的一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①下部灰岩段。自太原组底界至L4石灰岩顶界,厚度为13.01m。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4层(L1-L4),常合并为1~2层,中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具燧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蜓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其碎屑,其中L1石灰岩特征明显,在DLW曲线上异常挺拔直立,宽大圆滑,为本区一良好标志层,局部与L2石灰岩合并,厚度为3.05m,本段含煤4层(一1、一2、一3、一4),其中一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一1、一2、一4煤层不可采。该段石灰岩与泥岩和煤层DLW曲线呈高低相间,曲线组合形态似“高山峡谷”状,为区内主要物性标志层;②中部碎屑岩段。自L4石灰岩顶界至L7石灰岩底界,厚度21.37m。由深灰色中细粒砂岩(俗称胡石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夹薄层石灰岩(L5、L6)及薄煤层(一5、一6、一7),煤层均不可采。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和黄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砂岩以石英为主,呈正粒序,为区内辅助标志层;③上部灰岩段。自L7石灰岩底至L9石灰岩(局部为菱铁质泥岩)顶界面。厚度为11.37m,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该段含石灰岩3层(L7、L8、L9),石灰岩具方解石脉和少量黄铁矿结核,含蜓类等动物化石。其中L7石灰岩厚4.94m,发育稳定,特征明显,为本区主要标志之一。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层。含煤1层(一8),不可采;据太原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生物组合规律,在晚石炭世,本区为海滨地带,上段和下段的碳酸盐建造,标志着开阔的陆表海环境,中段的碎屑岩沉积则为海水动荡退出时形成的海湾潮坪环境,薄煤层则反映短期的泥炭沼泽相,沉积旋回显示海陆交替环境。本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
二叠系(P):本区二叠系保留厚度为112.6m,共含煤2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分为下统山西组(P1sh)和下石盒子组(P1x):其一,下统山西组(P1sh)。自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砂锅窑砂岩底,厚69.94m。为一套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煤地层,即二煤组。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①二1煤段,自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大占砂岩(Sd)底,厚度为10.16m。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具水平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黄铁矿散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及有机质条带。本段上部的二1煤层,为全区普遍可采地层。②大占砂岩段,自大占砂岩(Sd)底至香炭砂岩(Sx)底,厚度为25.89m。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组成,含煤1层(二2),不可采。下部为本区标志层之一的大占砂岩(Sd),厚4.3m,为深灰、灰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层面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物性特征明显,在DLW曲线上呈中高阻反映,是二1煤层的重要标志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③香炭砂岩段,自香炭砂岩(Sx)底至小紫斑泥岩底,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香炭砂岩(Sx)厚11.4m,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层面含白云母片和炭质薄膜,可见重矿物包体,为本区主要标志之一。本段厚18.10m。④小紫斑泥岩段,自小紫斑泥岩底至砂锅窑砂岩(Ssh)底,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顶部泥岩含铝质,具紫斑及菱铁质鲕粒,俗称小紫斑泥岩,为本区一辅助标志层。本段厚15.79m。山西组底部为大面积稳定的潮坪沉积,向上演变为泻湖沉积,中、上部则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其二,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在区内仅保留下部三煤组,厚度为7.17~69.8m,平均42.66m,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底部为细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Ssh),厚2.67~13.8m,平均7.49m,含黑色泥质包体和泥质条带,局部见石英细砾,硅钙质胶结,交错层理,在DLW曲线上呈高阻反映,HGG、HG曲线上呈高密度、低伽玛值反映,特征明显,为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的分界标志层。下部为浅灰~紫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米村泥岩),具鲕状结构,鲕粒成分为菱铁质,易于辩认,为本区辅助标志层。中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及菱铁质鲕粒。三煤组以三角洲平原湖泊相沉积为主。
第四系(Q):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各地层之上,上部为黄土,下部为黄土夹砾石,厚度为0~12.8m。
2.2 构造
矿区总体构造为一走向南西倾伏的向斜构造。
朱家沟向斜:该向斜轴部位于矿区南东部,轴向NE-SW,向SW倾伏。向斜NW翼地层走向SWW至SW,倾向SE~SSE,倾角9~16.5°,向斜SE翼地层走向SW~SSW,倾向NW-NWW,倾角8~14°。
F10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延伸长度大于2km。断层走向50°,倾向140°,倾角70°左右,落差30~70m,为南东盘下降,北西盘上升的正断层。地表有出露,区外有11505、11307钻孔控制。
F9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延伸长度大于1.5km,断层走向27~56°,倾向297~326°,倾角70°左右,落差10~30m。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层。该断层由地表露头控制。
F7断层:位于本矿东南部界外,走向58°,倾向328°,倾角70°左右,落差20~80m,该断层由11711钻孔及地表露头控制。
结合箕山勘探区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本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2.3 岩浆岩
井田内未发现有岩浆岩。
2.4 矿体特征
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158.35m,共含煤12层,平均煤层总厚约9.61m,含煤系数为6.07%。其中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和太原组下部的一3煤层为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其中二1煤层平均煤层厚4.42m,可采含煤系数为2.79%。
二1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上距大占砂岩(Sd)6.17m,距香炭砂岩27.76m,距砂锅窑砂岩(Ssh)61.65m。下距L8灰岩6.18m,距L7灰岩10.3m。煤层埋深19~170m,煤层赋存标高为+283~+156m。区内钻孔和矿井采掘工程揭露该煤层,厚度为1.30~10.33m,平均4.42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局部为泥岩,含少量植物化石,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
2.5 煤质
二1煤为黑色,以粉状煤为主,偶见块状、鳞片状薄层,玻璃光泽。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为主,可見镜煤条带,为半亮~光亮型煤,机械强度低,易碎,视密度为1.38t/m3;二1煤浮煤有机元素以碳元素为主,占91.35%,次为氢元素,占4.29%,氮元素占1.36%,氧与硫之和为3.00%;二1煤原煤水分含量为0.52~0.96%,平均0.92%;浮煤水分含量为0.82~1.97%,平均1.19%;原煤灰分为8.50~19.81%,平均14.00%,属低灰煤。浮煤灰分为3.98~11.63%,平均7.43%;原煤全硫含量为0.24%,属特低硫煤,煤中硫分组成以有机硫为主;原煤磷含量为0.015%,属低磷煤;原煤砷含量为1.5×10-4%,属一级含砷煤;原煤氯含量为0.015%,属低氯煤。浮煤挥发分为11.55~16.89%,平均14.38%;原煤恒容高位发热量为26.79~30.01MJ/kg,平均28.22MJ/kg,属高热值煤;浮煤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0mm,其焦型为粉状,二1煤无粘结性。
综上所述,本区二1煤为低灰、特低硫、低磷、高热值之贫煤。可做为火力发电用煤和动力用煤,也可做为民用燃料。
3 煤层稳定性评价
3.1 二1煤层稳定性评价
参与二1煤层稳定性评价的钻孔共2个,分别为8-2孔、11706孔,均见二1煤层,其中8-2孔二1煤层厚为2.5m,属可采煤层;11706孔二1煤层厚为7.70m,属可采煤层。矿井掲煤点37个,共计39个。
据二1煤层厚度统计,井田勘查及矿井揭露见煤点39个,其中1个可采0.80~1.30m,占2.6%;11个1.31~3.50m,占28.2%;26个3.51~8.00m,占66.6%;1个8.00m以上,占2.6%。二1煤层厚度分级频率见表1;二1煤层厚度频数见图1。
表1二1煤层厚度分级频率表
煤层等级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0.80 0 0 0
0.80~1.30m 1 2.6 2.6
1.31~3.50m 11 28.2 30.8
3.51~8.00m 26 66.6 97.4
≥8.00 1 2.6 100
图1二1煤层厚度频数直方图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二1煤层属全区可采煤层,以厚煤层为主,结构简单。通过区内39个见煤点的数理统计方法及煤层的可采指数、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对煤层进行稳定性定量综合评价。
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n′/n。其中n′为煤厚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n为矿区内参与煤厚评价的见煤点总数(去除因构造因素形成的煤厚异常点)。将n′=39,n=39代入上式得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1,属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100%。其中S=。式中Mi为每个见煤点的实测厚度,为煤层的平均煤厚(取4.42),n为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取39),S为均方差值。计算得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为39.37%,属较稳定煤层。
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见表2。
表2评价煤层稳定性主、辅指标
分煤层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薄煤层 Km≥0.95 γ≤25% 0.95≥Km≥0.8 25%<γ≤35% 0.8>Km≥0.6 35%<γ≤55% Km<0.6 γ>55%
厚和中
厚煤层 γ≤25% Km≥0.95 25%<γ≤40% 0.95>Km≥0.8 40%<γ
65% 0.8>Km≥0.65 γ>60% Km<0.65
特厚煤层 γ≤30% Km≥0.95 30%<γ≤50% 0.95>Km≥0.85 50%<γ
75% 0.85>Km≥0.7 γ>75% Km<0.70
根据以上统计计算的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煤层可采性指数及煤层稳定程度指数值,结合煤矿实际开采情况综合考察,将其定为较稳定煤层。
二1煤层厚度变化趋势:走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见图2。倾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见图3。
图2走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图
图3倾向二1煤层厚度变化图
综上所述,区内二1煤层普遍发育,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结合箕山勘探区二1煤层发育情况,确定该煤层属较稳定煤层。
4 结论
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和煤质等条件的研究,分析论证了地质构造组合规律、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得出本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类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