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含义更加强调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疾病谱的变化。“以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为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指明了方向,但也暴露出学校在预防医学教育上的不足。本文通过追溯学校在预防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预防保健工作更科学、更持续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预防保健;预防医学;教育
1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传统医学模式是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重点多放在疾病的治疗上。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结构、疾病谱的变化,医学的最大目的应是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1]。医学功能的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已不只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任务,也是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医院的预防保健科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载体,承担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和监测、医疗咨询、计划生育指导、慢性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工作。我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因此,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任重道远。
2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困境
2.1 部分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体系不健全
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人员称职到位,职责明确,是做好防保工作的基础。但目前部分医院内部的防保机构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医院防保机构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有的没有正式防保机构,甚至没有专职防保人员,有的是信息系统不完善,对上级要求的疫情、传染病等资料存有应付心理,存在漏报、慌报、瞒报等现象,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更严重的可能引起传染病流行甚至暴发[3]。
2.2 防保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缺乏
提高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防保人员的责任重大。首先要提高防保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防保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保持技术过硬,才能自觉地通过各手段、技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地方疾病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做到创新服务,将自己的工作与群众健康结合起来,使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人心。然而很多基层医院的防保人员大多是非预防医学专业出身,而是护理人员担任预防保健工作,而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预防医学教育是缺失的,导致有些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效果和质量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2.3 医护人员预防意识的缺乏
现在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坚持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的观念,尽管在高校开展了预防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被重视。但实际上,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被摆在适当的位置,导致很多预防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阻力。在医院关于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再教育上,很多人也是保持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这无疑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使预防保健工作很难得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3 对学校预防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3.1进一步扩大预防医学教育队伍
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预防医学逐渐被重视和关注起来。但很多医院缺乏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这无疑导致了预防医学工作开展的质量低下。学校应该不断壮大预防医学的教育队伍,培养出更多愿意为预防医学事业奋斗的人才,使预防医学工作在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环境中开展。
3.2加强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培养临床预防医学意识
学校在培养临床医生时要更加注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预防医学意识,更好地满足如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健康的定义。
3.3将预防医学纳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内容中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几乎没有安排预防医学内容的实习。此外,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公共卫生专业课程内容的压缩和拼盘,缺乏对医学专业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与医疗实践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4]。因此,对预防医学进行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预防疾病过程中卫生服务的作用,增强医生对患者健康的责任感,使学生理解初级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医学生培养成防治结合的人才,从而更有利于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乌正赉.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协调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45-147.
[2]汪耀珠,周桂风,吕媛,等.浅谈提高临床医学学生预防医学学习兴趣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63-65.
[3]徐伟.浅论公立医院的预防保健模式和功能[J].医学信息,2010,23(8).
[4]胡传来.观念创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4,2(4):283-284.
【关键词】预防保健;预防医学;教育
1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传统医学模式是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重点多放在疾病的治疗上。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结构、疾病谱的变化,医学的最大目的应是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1]。医学功能的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已不只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任务,也是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医院的预防保健科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载体,承担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和监测、医疗咨询、计划生育指导、慢性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工作。我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因此,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任重道远。
2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困境
2.1 部分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体系不健全
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人员称职到位,职责明确,是做好防保工作的基础。但目前部分医院内部的防保机构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医院防保机构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有的没有正式防保机构,甚至没有专职防保人员,有的是信息系统不完善,对上级要求的疫情、传染病等资料存有应付心理,存在漏报、慌报、瞒报等现象,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更严重的可能引起传染病流行甚至暴发[3]。
2.2 防保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缺乏
提高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防保人员的责任重大。首先要提高防保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防保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保持技术过硬,才能自觉地通过各手段、技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地方疾病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做到创新服务,将自己的工作与群众健康结合起来,使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人心。然而很多基层医院的防保人员大多是非预防医学专业出身,而是护理人员担任预防保健工作,而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预防医学教育是缺失的,导致有些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效果和质量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2.3 医护人员预防意识的缺乏
现在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坚持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的观念,尽管在高校开展了预防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被重视。但实际上,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被摆在适当的位置,导致很多预防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阻力。在医院关于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再教育上,很多人也是保持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这无疑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使预防保健工作很难得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3 对学校预防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3.1进一步扩大预防医学教育队伍
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预防医学逐渐被重视和关注起来。但很多医院缺乏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这无疑导致了预防医学工作开展的质量低下。学校应该不断壮大预防医学的教育队伍,培养出更多愿意为预防医学事业奋斗的人才,使预防医学工作在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环境中开展。
3.2加强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培养临床预防医学意识
学校在培养临床医生时要更加注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预防医学意识,更好地满足如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健康的定义。
3.3将预防医学纳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内容中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几乎没有安排预防医学内容的实习。此外,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公共卫生专业课程内容的压缩和拼盘,缺乏对医学专业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与医疗实践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4]。因此,对预防医学进行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预防疾病过程中卫生服务的作用,增强医生对患者健康的责任感,使学生理解初级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医学生培养成防治结合的人才,从而更有利于医院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乌正赉.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协调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45-147.
[2]汪耀珠,周桂风,吕媛,等.浅谈提高临床医学学生预防医学学习兴趣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63-65.
[3]徐伟.浅论公立医院的预防保健模式和功能[J].医学信息,2010,23(8).
[4]胡传来.观念创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4,2(4):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