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恐龙的快速进化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秦凤
  众所周知,恐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是地球的霸主。那么在这之前,它们是如何出现及进化的呢?目前的一項研究表明恐龙的出现时间比科学家预想的更早。
  通过分析在阿根廷北部发现的含化石的岩层,古生物学家发现前恐龙时代到恐龙时代的过渡期要比之前预想的早500万至1000万年。


    这幅画展示了恐龙祖先在大约
2.35亿年前加尼雷斯组地层中的生
存状况。

  该发现同时表明,恐龙能够快速适应它们祖先生活过的生态系统,而且繁衍得非常快。这个研究小组的带头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克劳迪娅·马西卡诺说:“恐龙诞生后很快就变得多样化了,它们进化得非常成功。”
  马西卡诺及其团队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12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该小组研究了加尼雷斯组的岩层构造。该岩层位于伊斯基瓜拉斯托组的下面,里面保存着目前已知最早的恐龙化石,已有2.3亿年。通过确定加尼雷斯组岩层的准确年代,科学家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保存在加尼雷斯组中的恐龙祖先是在何时进化为恐龙的。
  “如果你想了解恐龙的起源,你应该来这里。”团队成员兰德尔·伊尔米什说。他是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
  研究者研究了加尼雷斯组中的两份岩层标本。通过分析岩层锆石晶体中的铀铅比例,研究者第一次推算出了岩层组的准确年份:2.36亿年前至2.34年前。
  “这项发现表明,恐龙在它们的祖先栖息过的树木茂密的湿润环境中繁衍得非常快。”马西卡诺说,“而早期观点认为恐龙直到环境发生巨变、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出现后才诞生。这项新发现证明此观点是错误的。”“最后一代恐龙祖先和第一代恐龙在体型构造上几乎没有差异,”伊尔米什说,“两者都是体型相对较小、生活在陆地上的两腿肉食性生物。真正的恐龙有膝盖骨,外形构造和它们的祖先不同,但是对恐龙的定义与人们熟知的任何一种繁衍生存下来的动物的定义是没有差别的。”
  迭戈·波尔是阿根廷特雷利乌市古生物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他认为确定恐龙进化变异的时间和弄清楚这些变异是什么同样重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收集到促使恐龙成为星球霸主的关键演化步骤的精确时间表。”他说。
  “这项研究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生物学也有启示作用,”马西卡诺说,“若一些岩层中含有的化石与加尼雷斯组中的化石相似,就能说明两者年代或许相同。如果巴西南部的一些恐龙化石有2.34亿年至2.36亿年的历史,就进一步打乱了那些地区的时间表。”
  “这说明还有许多未知需要去探索,”伊尔米什说,“这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事。”
其他文献
在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有一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绕着比邻星公转。由于其与母星的距离十分合适,所以该行星上很可能存在液态水。科学家近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这一发现,实现了科幻小说作家长久以来的梦想:这是一个潜在的可居住的世界,与地球的距离也很近,足以让人类发送他们的第一个星际航天器。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天文学家艾斯库德主持了这项研究,他表示:“寻找外星生命从现在真正开始了。”  人类首
期刊
在这幅全景影像里,地球的圆弧影子在澄澈的天空中升起,并笼罩在皑皑雪峰的上空。这张迷人的暮光时分影像,是由8张照片拼接而成的。暗灰色地球影子的边缘上方,緊贴着逐渐淡去的粉红色反暮光弧,消融在东方仍然湛蓝的天空中。影像中心的高耸雪峰,是覆盖着白雪的阿尔波兹山脉的达马万德峰。达马万德峰是一座高5610米的层状火山,也是伊朗和中亚的最高峰。
期刊
不是多元宇宙显得诡异,而是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时空观念。  《弗拉马利翁木刻》这幅图像的名字也许你没怎么听说过,可是这幅画你一定见到过许多次了。它描绘的是一个旅行者,身着斗篷,拄着拐杖,身后是城镇及树木的不同场景,周围有透明的外壳,上面点缀着无数星星。靠近那个世界的边缘,旅行者钻入另一边,那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全新世界,充满了光、虹与火。  这幅画是法国天文学家卡米伊·弗拉马利翁1888年出版的一本
期刊
美国航空航天局一直有致力太空种植方面研究的项目,BRIC就是其中之一。BRIC项目为  “Biological Research In Canisters”的缩写,意为“密闭空间中的生物学研究”。该项目的研究平台是一个承载实验的密闭系统,在1997年11月开始的美国微重力载荷“哥伦比亚”号航天器STS-87项目期间首次使用,随后又被应用于STS-135项目,2011年7月,该项目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
期刊
在红外光波段,土星的许多细节清晰可见。其中,云带上方有大型的结构体,包括伸展得很颀长的风暴系统。此外,还有环绕土星北极的不尋常六角云,这个六角形每一边的边长和地球的直径相当。目前,六角云的起源及稳定度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而环拱着土星的著名行星环
期刊
1880年,小说家珀西·格雷格写了一个去往火星的太空旅行者的故事,故事里讲到他如何使用随身携带的植物来实现废物回收。几十年后的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航空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描述了在温室密闭的环境下人类与植物可能的共存场景。  齐奥尔科夫斯基设想的农业模型可以收集阳光并在降低的气压下减少内部力量和结构质量。他还设计了一个温室模型草图,谈到在里面种植香蕉和其他作物。几十年后,在一本名为《火
期刊
在过去几十年中,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从行星磁场研究中获益匪浅,并致力为其他天体绘制磁场分布图。这一领域的发展得益于从“旅行者”号探测到近期的火星大气层和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  展望未来,这一研究领域将在太阳系甚至外星系的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贾里德·埃斯普利在该局召开的“行星科学愿景2050年”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些目标,包括推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以及对地外生
期刊
译/晨飞  作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我总觉得科幻故事的想象力再疯狂,也都明显是在谈论人类。无论地点多么陌生,科学概念多么不同寻常,大多数科幻最终还是在说人类(或类人)的互动、问题、弱点和挑战。这就是我们要回应的,也是我们在理解的道路上做出的最大努力。事实上,这意味着大多数科学幻想发生在可以描述的场景中,比如说在行星上或飞船里。真正的挑战是将故事与人类情感、人类高矮胖瘦以及时间尺度联系在一起,同时仍然
期刊
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國际科学合作组,近日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eBOSS国  际合作组星系成团性工作组联合组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说,这是首次利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进行的重子声波振荡测量,并在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之后,获得了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独立证据,也再次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  2015年至今,eBOSS国际合作组顺利完成了类星体巡天观测和数据处理,以及暗能量等宇宙
期刊
人类进化是必然趋势,还是碰上了宇宙中唯一的好运气?  在1998年上映的《滑動门》中,格温妮丝·帕特洛扮演的女主角海伦在伦敦地铁站飞奔赶车,结果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门徐徐关上。这部电影探索了两个平行的世界,把她赶上车和没赶上车进行了对比。《滑动门》并不是大片,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评价只有63%,但直接面对了我们时不时都要问的一个问题——如果事物发展略有不同,我们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