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设计方法论课程的探索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完善对设计方法论课程的建構,掌握正确的设计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以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方法论为例,采用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授课方式、教材选取、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分阶段教学,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授课,并结合来自相关研究领域专家的专题演讲,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完成从“设计师”到“研究者”角色的转变。方法论是探讨研究方法的方法,因此教学的内容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讲授,包括认识论、范式、研究问题的制定、研究目的、设计研究、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另外,在教学上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以点带面,侧重指导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为设计方法论课程体系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设计方法论研究生课程设计学设计方法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64-03
  引言
  目前,国家正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研究性课程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设计方法论(Designmethodology)作为设计类学科研究生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陆续在国内的高校中开设。所谓“设计方法论”,是选择“设计方法”(Designmethods)的“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推理等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凹。方法论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思考和研究问题时,借助严密的逻辑方式对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研究,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很多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都有相对固定的研究方法的教学,然而,在设计学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往往却缺乏比较系统的方法论的培养。在我国当前的设计教育体系中,无论是本科类课程还是研究生的课程,不少院校都比较侧重从设计思维、设计程序及具体的一些设计方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导致一些学生盲目的追求创意和表现力,而缺乏思辨能力和严谨的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早在1970年起,西方不少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开始了设计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索,如美国社会学家厄尔·巴比(EarlRobertBabbie),社会学家RobertK.Yin,设计学教授IlpoKoskinen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方案的制订是方法论中最困难的,这一部分也是很多国际期刊中审稿人最严格审查的部分。因为其合理性和可信度对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不科学不规范的研究过程往往导致产生错误的结论。而我国不少设计类院校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中,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导致很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在写作时遇到不少的困难。因此,在设计学研究生阶段中开设《设计方法论》课程非常有必要。
  一、国内外高校设计方法论课程概况
  (一)国外设计方法论教育课程的状况
  设计方法论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能力、严谨性以及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设定一系列规则、条理和步骤,设定严格的设计过程和阶段,然后得出一套有效果的方案。西方的设计方法论的课程开设的较早。自2000年起陆续有不少设计类院校在研究生教学中设立了设计方法论课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elft)、芬兰的阿尔托大学(Aalto)、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1T)、我国香港地区香港理工大学、我国台湾地区台北科技大学等。虽然每个院校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D.School比较强调有别于传统方法论的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大部分院校就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而言还是比较一致的,它包括了认识论、设计研究、设计策略、设计思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此外,在网络上供教师和学生下载阅读的相关参考文献和书籍也较为丰富,分类齐全,这也有助于教师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3-6】。
  (二)中国设计方法论教育课程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设计教育认知的提升以及受西方设计教育的影响,国内的学者开始关注设计研究方法的教育。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也陆续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了设计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授课。从2000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设计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设计思维、设计程序及设计方法的角度拓展到方法论的层面。一些与设计方法论相关的教材和编著也陆续出版。简召全的《工业设计方法学》(2000)门,除了对创造性思维及系统论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还对设计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唐林涛的《工业设计方法》(2006)【8】,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结合到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中;李立新教授编著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2010)【9】,从设计艺术研究的范畴、特征以及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柳冠中教授编著的《设计方法论》(2011),则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等哲学层面的认识出发,并将设计问题与中国哲学的思辨结合起来,提出了事理学方法论。
  然而,就课程内容来说,各个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课程内容的设置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水平。比如说,有些教师比较擅长做统计分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就侧重定量研究方法,课堂内容也会以SPSS等统计学方法的为主。但是设计学与其他传统学科不一样的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就研究方法而言也是多样化的,它包括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也需要教师本身对设计研究方法论有系统的学习。
  总的来说,我国不少院校的设计方法论方面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发展中,与国际院校设计方法论的体系化和成熟程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方法论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
  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方法论》课程分析
  (一)基本背景及教学内容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方法论课程的内容包括了认识论(Epistemology)、范式(Paradigms)、研究问题的制定(Researchquestion)、研究目的(Purposesofresearch)、设计研究(Designresearch)、研究策略(Designstrategy)、研究方法(Designmethods)等多个方面。课程内容框架大致如图1所示。实证主义或解释主义都有其相对应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会以认识论等哲学层面的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研究课题,并结合特定的时空背景去制订研究方案,如何选择研究工具去收集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理论进行验证。
  (二)教学探索
  近年来,香港理工大学设计方法论的教学一直在做一些新的调整和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任课教师数量的增设和团队分组方式:在过去,这门课程由一位教师负责,然而,由于课程内容量大,而且缺乏足够的讨论和互动时间,学生表现得有点被动。改进后的课程由三位教师共同担任课程教师,每个老师有自己擅长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可以各自发挥所长,互为补充。授课的同时,也会邀请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演讲,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
  在授课方式上也采用了团队分组的方式,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改进后的课程给予了小组充分的互动和更多时间的沟通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此课程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教学课程内容三步走
  (1)第一阶段会帮学生对方法论的基础知识做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归纳。课程里教师会很强调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区别。并通过课堂训练去帮助学生去梳理当中的逻辑关系。在这阶段的课堂练习中,需要学生从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高水平论文中寻找研究问题(researchquestion),研究目的(researchobjective),目标(goal),研究策略(researchstrategy),以及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methods)。同时会让每个学生做一个五分钟的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汇报和听取别人的汇报对方法论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
  (2)第二阶段会由不同的老师分别就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讲课,这阶段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分配的时间也会相对较多,其中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设计学应用得较多的个案研究法(Casestudy)。老师会在课前提前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参考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同时会让小组学生进行团队课堂练习及课题汇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所以练习的题目是由团队一起拟定一个虚拟的题目,并通过实际操作(包括问题的设置、方案的制订、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进行小组练习,并进行课堂汇报(图2)。
  (3)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实际运用的阶段,教师会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开题报告或者研究内容为主,构建自己的方法论框架,其中包括研究目标、目的、问题设定、研究设计、所选研究方法的优劣势分析以及选择的理由,并完成课程最后一个大作业。课程最后以个人汇报作为结束,每个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汇报总结,老师们会在每个同学汇报之后给予适当引导及评价,在座的学生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反思的学习过程。
  通过分阶段教学,不同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授课,并结合来自相关研究领域专家的专题演讲,这门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小组团队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的讨论和课题研究中。无论是小组汇报还是个人汇报,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得非常认真,而且也收获不少。不少同学表示这门课程对他们的研究和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而且也可以提前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做准备。
  三、对设计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的思考
  (一)授课方式
  1.与国际接轨,适当开展全英文授课:在授课中尽量多采用英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有条件地开展全英文授课。一方面与国际接轨,锻炼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尤其对于国际上一些通用术语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当前可供参考的中文书籍和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可供学生选择的中文文献实在太少了。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先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有效地自学相关知识,通过课堂的讲授让学生理解知识,鼓励小组讨论,协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完成从“设计师”到“研究者”角色的转变。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同学参与讨论,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评价。
  2.与学生的研究内容同步,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的讲授尽量与学生的研究内容的指导同步,或者在学生进行开题报告之后再开始该门课程的讲授。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框架起码有个初步的构想,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各自研究方向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测试。为研究生后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3.自主课堂,由教师授课过渡到学生授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授课(2~3人/组),让每组学生自由选题,自主分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广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并对选题进行课堂讲授(20~30分钟左右)。由教师授课过渡到学生授课,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实现自我锻炼,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应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课后及时予以点评,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在学生模拟讲课的过程中难免陷入误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教材选取
  研究生教学多为小班教学,在教材的选取上,笔者认为无需像本科教育那样统一教材。目前来说,设计方法论及设计研究方面的中文书籍还相对较少,如柳冠中教授的《设计方法论》;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比较欠缺,一些相关的原文参考书籍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如厄尔·巴比(EarlRobertBabbie)编著的《社会研究实践》(ThePracticeofSocialResearch)(1975),这本书可以作为设计研究的工具书使用,其对方法论涉及到的大量术语都作出了清晰的解释,例如实证主义的定义(Positivism)、女性主义范式的定义(Feministparadigms)、抽樣的逻辑(Thelogicofsampling)、抽样的方法(Twotypesofsamplingmethods)等。RobertK.Yin编著的《个案研究:设计与方法》(CaseStudyResearch:DesignandMethods)(1994),从问题的定义、设计到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个案研究法进行了非常全面和详细的讨论。2003年BrendaLaurel和PeterLunenfeld教授合著的DesignResearch:MethodsandPerspectives(《设计研究:方法与角度》),也详细介绍了设计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2011年IlpoKoskinen和JohnZimmerman教授等合著的DesignResearchthroughPractice:FromtheLab,Field,andShowroom(《建构型设计研究:从实验室、现场到展示厅》,译著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针对建构型设计研究方法(Constructivedesignresearch),并结合了来自院校、设计公司、制造业等多个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三)教学内容
  1.系统方法论:现阶段不少院校的方法论课程都侧重从设计思维、设计程序及设计方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而缺乏比较系统的方法论培养。方法论是探讨研究方法的方法,因此教学的内容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讲授,包括认识论、范式、研究问题的制定、研究目的、设计研究、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
  2.跨学科交叉:就研究方法而言,不能单一只讲教师擅长的一两种研究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面的内容都应该能涉及到,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路,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参考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讲授,或者做专题演讲,发挥各自所长。
  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这些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让学生从学习别人的方法入手,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评价能力,然后再选择、组织和整合他们自己的方法体系。
  3“授人以漁”:方法论的内容涵盖面较多,涉及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等哲学层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了上百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教师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内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点带面,侧重指导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的讲授和课外的延伸学习去重新发现、理解并掌握研究方法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选题方向去“设计方案”,实际完成课题的任务,从实际操作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考核方式
  基于研究生专业课程教育的特殊性,组织大规模的考试显得不太实际,而且死记硬背的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对该课程进行掌握。设计研究方法论课程的成绩可以由出勤率,课堂作业(课堂小组讨论发言),学生上课(学生制作多媒体软件讲课程某一章节)以及期末论文四个部分组成。期末论文可针对学生的研究生开题题目进行探讨,就研究内容的方法论和方法工具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为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理解程度。
  结论
  设计学本科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如表现技法、造型、设计软件等。而在研究生阶段则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和理论研究能力。通过学习设计方法论课程,掌握正确的设计研究方法,创造力也一样可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设计方法论作为一门科学、规范的课程,对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是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我国,设计方法论的教学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希望更多院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在设计方法论的教育上面有更大的突破。
  基金项目:2019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一“基于DS4A理念的设计研究人才培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YJC7601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青年项目(GD19YYS0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羊城青年学人课题(2019GZQN41)。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Koskinen,I.,Zimmerman,J.,Binder,T.,Redstrom,J.,& Wensveen,S. Design Research through Practice: From the Lab,Field,and Showroom. Morgan Kaufmann,MA,USA. 2011.
  [3] Babbie,E. 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2nd ed.). Cengage Learning Press. 2009.
  [4] Yin,R. K.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London,New Delhi:Sage. 1994.
  [5] Marshall,C.,& Rossman,G. B.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5th ed.). Thousand Oaks,CA:Sage. 2011.
  [6] Denzin,N. K.,& Lincoln,Y.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2000.
  【7】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邢雷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邢雷,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长期致力于以公益手段推动创新、绿色发展。先后发起设立光华龙腾奖、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策划举办中国设计节、世界绿色设计论坛等行业活动,创立北京光华设计发展、世界绿色設计组织等行业组织。编著《中国青年设计创新盛典》《创业在中国》《设
期刊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前疫情仍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肆虐,如何应对这场灾害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任务,也给全球设计界提出了新的课题。  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历来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2020年组委会设立特别奖项——全球抗疫产品设计奖,广邀海内外设计机构及设计师参与,为全球抗疫事业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人类早日战胜新冠病毒,以实现环球设计大奖的
期刊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与设计专业大学,也是唯一的全研究生大学。皇家艺术学在学术上的声誉冠冕全球,其毕业生在诸多创作性行业中成为领军人物。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上,该校曾多次列为“艺术与设计类大学”全球第一,成为国际学子们的向往之地。  作为曾经RCA的毕业生,宋瑞雪如今又回到母校央美任教,在教学第一线的她秉持着RCA
期刊
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UE/UX)是美国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注重用户主观感受的设计理念。用户体验在我国最早应用于人机界面等交互设计,并迅速推广应用到各个设计领域,随着其研究与应用发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Design,UCD)即用户体验设计(UserExperienceDesign,UXD)得到了高
期刊
作为中国市场潮流风向标和前瞻思维的知名工业设计公司,YANG DESIGN自2005年起率先从德国引入了领先的趋势预测工具,并邀请不同行业的意见领袖构成专家团队,共同打造了專业趋势研究团队,帮助品牌和企业把握未来趋势。  2021-2022《中国设计趋势报告》特别收录了被德国iF官网推荐的“专属四步趋势预测法”方法论。在对年度整体社会形态和消费趋势的研究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YANG DESIGN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严重的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早在2005年发达国家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了健康的定义,不仅指没病,更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可见,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1
期刊
摘要:文章以探讨视障者产品设计中增强触觉体验的方法为目的。通过对视障者的观察研究,在梳理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视障者的需求层次,并对触觉体验在实际产品案例中的设计表达进行研究。明确了触感体验是视障者对产品的核心需求,应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文章在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引领下,以设计研究启发设计实践,体现了对弱势群体高度的人文关怀,用“无障碍”的设计关注“有障碍”的群体,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
期刊
一、疫情中的设计概况  在本次由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防疫抗疫主题的稿件征集活动中,参与者以青年设计师,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为主要涉及群体;收集到的作品以平面设计作品和产品设计作品为主,包含部分的信息与新媒体设计;同时,各大美术院校积极投稿,也成为本次征稿的一大主要力量,如图1-3。  作品主题分布情况  1.平面设计:在本次征集中,平面设计作品作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题最为多样。其中提及较多的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及相关公共空间的景观效果。采用观察法、行为轨迹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的多个工作日和双休日进行实地调研。得出的策略是从活动空间功能布局、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对老旧社区景观空间适老化的提质改造。为之后的老旧社区景观空间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校园老旧社区景观空间提质改造社区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韩国设计振兴院,1970年成立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下属的政府机关。为了经过设计的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政策。2013年开始在北京等地设立中国中心,正在推进中国和韩国的设计合作事业。  介绍的产品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选定的优秀设计消费品。韩国设计振兴院正在通过中国事务所推进向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介绍韩国优秀设计产品的事业。这里介绍的18家企业的产品已于2020年11月26日在北京与中国的客户和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