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韦应物山水诗时空安排独特,高雅闲淡。韦应物在山水诗中通过捕捉眼前小景,抒发即时感情,传达内心境界。此外,韦应物山水诗还超越物理时空的固有秩序,将意象重新组合,移近就远,甚至还将时空结合为一个生命的整体。
关键词:韦应物;山水诗;时空结构
白居易《与元九书》评价韦应物的诗:“其五言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这不仅是白居易对韦诗的评价,也是后人的共识。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评价韦诗:“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钟惺评韦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婉之趣,落笔自然清妙。”本文将从时空结构入手,探究韦应物山水诗的特色,以体味其高雅闲淡。
一、即目入咏,以小见大
韦诗不讲究辞藻华美,而是即景吟成,取其中一二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如:
神静师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诗人行走在禅院,禅院的景色由远及近地呈现在眼前。从布满青苔的幽巷,曲绕前进,进入了一片竹林。晨雾尚未散去,竹叶上还布满露珠。竹林深处传来僧人诵经声,禅院门扉轻掩。倚树休息,远处群山云霭缭绕,近听野鸟宛转鸣叫。诗人捕捉到眼前的景象,心灵与景物交汇,产生生命体验。清晨,万物尚未苏醒,给人清静之感。僧人诵读经书声,小鸟宛转清丽的叫声,非但没扰人心弦,反而以动衬静,更能让诗人感受到禅院的清静。再看:
《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愈发感到夜之深沉、秋之凄寒和高斋之空寂。眼前萧瑟的景象,即景吟咏,触动了他的归思,传达出“大景”。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不知故园在何处。故园的渺远,本就与归思的悠长成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更使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诗人的归思通过“秋雨”、“夜”、“雁”传达出来。
通过眼前即得之小景,抒发即时感情是韦应物山水诗纯粹写景而韵味十足的奥秘之处。
二、俯仰往还,远近取与
宗白华曾说:“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韦应物作为盛唐、中唐转换期间的一位重要诗人,深受这种“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精神影响。韦应物较少用 “俯”、“仰”表示视线变化,而是直接以空间景物的位置变化表达“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观照法。如:
《蓝岭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深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登高游览,仰望精舍高耸入云,俯视地面,山崖前倾,有遮天蔽日之势,无法明察。峰回路转,看到山下平川。看到这些景色后,诗人的视线并没有再向远处探寻,而是将焦点转移到身边。在这个空间里,诗人采用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方法描绘景物,先仰视高耸入云的精舍,再俯视地下平川,尔后视线转移到精舍的绿林、飞阁楼台。从极高到极低,从极远到极近,层次感、空间感很强。“天秋百泉响。”山水回响的声音渐渐传来,由远及近。在高山上,诗人似乎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使得心灵与视线能够在其中回旋往复。但由于空间的封闭性,视觉、听觉的多重感官无法向外扩展,于是由远及近、由外向内回归内心本质。
除了自由俯仰的空间感外,韦应物的山水诗还超越物理时空的固有秩序,将意象重新组合,将远处的景物意象前移,让人感觉到景物慢慢靠近,有“移远就近”的空间感。如: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韦应物在怀念琅琊寺中僧人法深、道标时,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细致地描写法深、道标的居住环境。白云掩埋了沟壑,阴崖上滴着清泉,发出叮咚的声音,明月照在山上,一片苍然。高远的白云掩埋的幽深的沟壑,这就蕴含了一种移远就近的空间感。
又如《陪王卿郎中游南池》中的“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月亮长在树林上面。这显然不是按照传统的物理空间构造的画面,而是将月亮的空间位置移近,表现出景物的亲近。
三、时空合一,以时统空
在韦应物的山水诗中,时间与空间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时间与空间往往结合为一个整体。如: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这首诗表现出强烈的时空结合的意味。颔联中“窗里”、“门前”代表的是空间,而“人将老”、“树已秋”代表着时间匆匆而过。将“窗里”与“人将老”搭配,“门前”与“树已秋”搭配,由空间引出时间。虽有室内室外的区别,但是渐渐衰老却是不变的。颈联写茫茫寒山中,大雁孤独地飞过;暮雨迷茫里,小舟从远方归来。“寒山”说明已到深秋时分,“暮雨”说明已到日暮时候。深秋时分、日暮时候大多带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通过对时间意象的描写,“独”、“远”的运用,表现出空间的广阔,以及萧条凄凉。再看: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黄昏日暮泊舟孤驿时的见闻和感受。前两联交代了时间、地点。黄昏日暮时,泊舟孤驿。“孤驿”写出了空间的相对广阔,“日沉夕”点出了时间。夕阳西下,周围变得昏暗,临时将小舟停在人烟稀少的驿站。在昏暗的时间环境下,配上“孤驿”这样的空间环境,时空结合,营造了孤寂悲凉的氛围。颈联写日落城暗,人们都回家休息了。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尾联写漫漫长夜,听着传来的钟声,诗人想起自己的家乡。在尾联,时空再次结合,时间“夜”与空间诗人独处的客旅之地结合,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结语
韦应物山水诗时空结构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人生观紧密相连。由年轻时的莽撞豪奢到后来妻子离去、官场失意,他的心归于宁静,能将身心投入到青山绿水中。韦应物用心灵去观照世界,将情感倾泻于田园山水中,才得到这种独特的时空观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关键词:韦应物;山水诗;时空结构
白居易《与元九书》评价韦应物的诗:“其五言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这不仅是白居易对韦诗的评价,也是后人的共识。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评价韦诗:“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钟惺评韦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婉之趣,落笔自然清妙。”本文将从时空结构入手,探究韦应物山水诗的特色,以体味其高雅闲淡。
一、即目入咏,以小见大
韦诗不讲究辞藻华美,而是即景吟成,取其中一二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如:
神静师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诗人行走在禅院,禅院的景色由远及近地呈现在眼前。从布满青苔的幽巷,曲绕前进,进入了一片竹林。晨雾尚未散去,竹叶上还布满露珠。竹林深处传来僧人诵经声,禅院门扉轻掩。倚树休息,远处群山云霭缭绕,近听野鸟宛转鸣叫。诗人捕捉到眼前的景象,心灵与景物交汇,产生生命体验。清晨,万物尚未苏醒,给人清静之感。僧人诵读经书声,小鸟宛转清丽的叫声,非但没扰人心弦,反而以动衬静,更能让诗人感受到禅院的清静。再看:
《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愈发感到夜之深沉、秋之凄寒和高斋之空寂。眼前萧瑟的景象,即景吟咏,触动了他的归思,传达出“大景”。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不知故园在何处。故园的渺远,本就与归思的悠长成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更使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诗人的归思通过“秋雨”、“夜”、“雁”传达出来。
通过眼前即得之小景,抒发即时感情是韦应物山水诗纯粹写景而韵味十足的奥秘之处。
二、俯仰往还,远近取与
宗白华曾说:“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韦应物作为盛唐、中唐转换期间的一位重要诗人,深受这种“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精神影响。韦应物较少用 “俯”、“仰”表示视线变化,而是直接以空间景物的位置变化表达“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观照法。如:
《蓝岭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深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登高游览,仰望精舍高耸入云,俯视地面,山崖前倾,有遮天蔽日之势,无法明察。峰回路转,看到山下平川。看到这些景色后,诗人的视线并没有再向远处探寻,而是将焦点转移到身边。在这个空间里,诗人采用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方法描绘景物,先仰视高耸入云的精舍,再俯视地下平川,尔后视线转移到精舍的绿林、飞阁楼台。从极高到极低,从极远到极近,层次感、空间感很强。“天秋百泉响。”山水回响的声音渐渐传来,由远及近。在高山上,诗人似乎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使得心灵与视线能够在其中回旋往复。但由于空间的封闭性,视觉、听觉的多重感官无法向外扩展,于是由远及近、由外向内回归内心本质。
除了自由俯仰的空间感外,韦应物的山水诗还超越物理时空的固有秩序,将意象重新组合,将远处的景物意象前移,让人感觉到景物慢慢靠近,有“移远就近”的空间感。如: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韦应物在怀念琅琊寺中僧人法深、道标时,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细致地描写法深、道标的居住环境。白云掩埋了沟壑,阴崖上滴着清泉,发出叮咚的声音,明月照在山上,一片苍然。高远的白云掩埋的幽深的沟壑,这就蕴含了一种移远就近的空间感。
又如《陪王卿郎中游南池》中的“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月亮长在树林上面。这显然不是按照传统的物理空间构造的画面,而是将月亮的空间位置移近,表现出景物的亲近。
三、时空合一,以时统空
在韦应物的山水诗中,时间与空间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时间与空间往往结合为一个整体。如: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这首诗表现出强烈的时空结合的意味。颔联中“窗里”、“门前”代表的是空间,而“人将老”、“树已秋”代表着时间匆匆而过。将“窗里”与“人将老”搭配,“门前”与“树已秋”搭配,由空间引出时间。虽有室内室外的区别,但是渐渐衰老却是不变的。颈联写茫茫寒山中,大雁孤独地飞过;暮雨迷茫里,小舟从远方归来。“寒山”说明已到深秋时分,“暮雨”说明已到日暮时候。深秋时分、日暮时候大多带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通过对时间意象的描写,“独”、“远”的运用,表现出空间的广阔,以及萧条凄凉。再看: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黄昏日暮泊舟孤驿时的见闻和感受。前两联交代了时间、地点。黄昏日暮时,泊舟孤驿。“孤驿”写出了空间的相对广阔,“日沉夕”点出了时间。夕阳西下,周围变得昏暗,临时将小舟停在人烟稀少的驿站。在昏暗的时间环境下,配上“孤驿”这样的空间环境,时空结合,营造了孤寂悲凉的氛围。颈联写日落城暗,人们都回家休息了。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尾联写漫漫长夜,听着传来的钟声,诗人想起自己的家乡。在尾联,时空再次结合,时间“夜”与空间诗人独处的客旅之地结合,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结语
韦应物山水诗时空结构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人生观紧密相连。由年轻时的莽撞豪奢到后来妻子离去、官场失意,他的心归于宁静,能将身心投入到青山绿水中。韦应物用心灵去观照世界,将情感倾泻于田园山水中,才得到这种独特的时空观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