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战略判断求解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鲁甸地震,是2008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第四次6级以上地震。
  在地震震级的划分中,通常将5级左右的地震定义为中等地震,6级以上属于强震,大于7级为大震。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标志,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吴中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5.12”汶川地震,到玉树、雅安,每1.5年一次6级以上的强震,“这个活跃期现在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肯定还将持续。”
  按照近百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的历史规律,每个地震活跃期一般都会持续约20到30年时间。
  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初期,还有专家认为它与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活跃期,而目前中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已经成为共识。
  历经唐山大地震后30多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有强大的物质储备和技术力量应对地震。
  争议在于,到底仍然以纯粹救灾的被动形式应对地震,还是有所准备积极主动抗震防灾?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对深部、地壳的研究,其实正是由于地壳结构的复杂性和地震活动机理的不确定性,地震预报作为全球的重大科学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告诉本刊记者,通过对地壳运动的深层次了解,可以对地震成因有更深刻认识。
  这将为中国的抗震战略提供基础:比如将相关资源投入相关区域,同时按照防灾情况规划,不再建设大型国防设施、核电设施等。
  地震原因的已知与未知
  此次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在滇东北区域。吴中海告诉本刊,发生地震的是鲁甸昭通断裂带,“是其西南段发生右旋走滑活动的结果。”
  鲁甸昭通断裂带全长约190公里,东北端从川滇交界的小林口一带向西南方向穿过彝良、昭通和鲁甸之后一直延伸到小江断裂带。
  之前在2012年,这个断裂带上中段位置的彝良就曾经连续发生过5.7、5.6级地震,造成81人死亡、821人受伤。
  鲁甸地震则发生在断裂带的西南端,而且都是右旋走滑型地震。
  断层右旋走滑的意思是:站在断层运动相对缓慢和固定的一侧,运动较快的另一侧向右运动;而走滑,则显示该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鲁甸昭通位于川滇东南部,临近川滇地块和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西南端到小江断裂带。
  小江断裂带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断裂带,从巧家县,过嵩明、宜良、澄江,可一直延伸到红河断裂带上,全长超过500公里。
  从区域活动构造体系的角度来看,川滇地块沿大凉山和小江断裂带向南移动、同时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拖曳其东侧的扬子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结果导致鲁甸昭通断裂带的右旋走滑。
  此次地震位置,恰好是小江断裂带和鲁甸昭通断裂带的边界位置。
  鲁甸所在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曾经连续发生中、强地震活动。川滇地块和扬子地块的运动是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
  川滇地块一直自青藏高原东南部主动向南发生移动,非常活跃。而其东北方向的扬子地块则相对稳定,但是川滇地块运动过程中,不断挤压、牵引和拖曳扬子地块,引发一系列地质变动。
  作为调节两个不同地块的边界,小江断裂带经常发生活动,也就经常发生地震以释放能量,包括1833年的云南嵩明8级大地震。
  “近期云南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都出现在川滇地块的两侧区域。”吴中海说,这表明川滇地块在向南的运动过程中,在两边都受到了阻力。反过来讲,就是川滇地块的运动导致了两侧块体边缘的活跃状态。
  “就好比一个人要往前跑,但是两只胳膊都被拽住了。”吴中海比喻说,如果两边都通过地震将能量释放出去,“没人拽胳膊”,失去阻力的川滇地块就可能引发更强的地震,“这就是为什么说当前以云南地区为主的川滇地块的地震形势严峻。”
  川滇地块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0毫米左右的速度相对扬子地块向南东方向运动,其中的绝大部分能量必须以地震的形式来释放,“如果积累100年,运动量就是1米,引发的地震震级就将达到7级以上。”
  董树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川滇地块向南东方向的移动已经发生了3000万年,至少自1000万年前以来,这个趋势变得非常明显,“所以这里一直是地震发生的集中区域,中国陆地地震有80%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川滇地块由青藏高原挤出来之后,一直往南东方向运动,包括泰国、缅甸、越南这些地方,都是从这里挤出来的。”
  虽然可以从结果说清楚地块运动导致的地震原因,但是块体之间的运动在何时发生、运动幅度多大,“过去一直缺乏基础了解。”董树文说,但是如果想更准确地掌握运动的信息,必须更多、更准确地了解地壳内部的结构。
  “正是因为内部结构不均匀,所以预报才难以做到。”董树文说。
  大陆碰撞的基础性问题
  震后中国地震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震源机制解都表明:这次地震是地壳在区域上北西西南东东方向下发生的破裂,这与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应力场大体一致。
  “这个运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对青藏高原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所产生能量的调节和吸收。”吴中海说。
  从更大的板块构造角度来说,在印度次大陆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过程中,中国西南地区恰好处于该碰撞带的东侧位置。
  从5000万年以前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碰撞过程产生巨大能量,相当一部分需要被处于云南的地壳运动所吸收和释放,“所以,这个位置的一系列地震,还有大的地壳运动动力背景,都是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直接相关的。”吴中海说。
  但是,在这种宏大的运动过程中,“哪些地方的断裂活动性强、哪些地方活动性弱,这些需要普查,需要我们把家底摸清楚。”吴中海说,只有把活动断裂带调查清楚,掌握了断裂带的规模、活动强度等,才能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地震危险性,最终评价建筑物所需要的抗震强度和抗震措施。   但这些对于中国来说,大多还是空白。
  比如滇东北地区,虽然这里一直地震活动频繁,但是针对这个地区的活动断裂带研究并不多,“大家更多的是在研究活动性强的断裂带。”吴中海说,针对大型和活动性强的断裂带进行研究,一方面容易出成果,另一方面也好发文章,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很少有人去关注活动性并不十分强的断裂带,“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单个部门是没有办法的。”
  断裂带其实还不足以反映中国国土的深层次运动,从而为国家布局提供参考。
  中国大陆处在世界三大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中亚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的怀抱之中,是现今欧亚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壳组成与地质构造复杂特异,演化历史漫长。
  中国和东亚大陆的主体是距今2.2亿万年之前的印支期以来,由诸多微陆块碰撞、拼接而成的联合陆块,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圈结构,是解决诸多地球系统一级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生代的印度亚洲碰撞造就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我国东、西部巨大的地貌差异,是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碳循环、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强烈的地震区与新构造活动区。”董树文说,因此对中国大陆的基础性研究,牵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诸多根本性问题。
  他说,以近年来持续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强震原因为例,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
  到5000万年前开始的印度古亚洲大陆陆陆碰撞,是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起点,也就是印度次大陆插入青藏高原之下。
  自1.1亿万年以来,拉萨地块与稳定亚洲之间的南北向地壳缩短870公里。云南的思茅地区自白垩纪以来,相对于华南地块向南滑移了最多570公里。
  到3200万年至1700万年之间,印支地块相对华南发生了南东方向的挤出和20度顺时针旋转。1700万年以来,印支地块南部又发生了相对华南的15度顺时针旋转。
  这些看起来比恐龙时代还早就开始的运动,正是促发今天一系列大地震的根本原因。
  然而,正如吴中海所说,我们国家的地壳极为活跃,大陆地震最为频繁,是受到地震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中国对地壳活动构造的研究程度与深度明显不足。
  未尽的大科学项目
  以美国、日本和新西兰为例,吴中海说,这些国家现在都已经基本掌握了国土上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具体情况,而且将相应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制定成法律加以实施,“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中国来说,此前对于地震的预报问题一直纠结于“前兆预报”,也就是水文、生物、气象等方面的“前兆”。
  2008年“5.12”大地震后,董树文领导的“深部探测专项”获批,成为中国地质研究理想最远大的大科学计划。它将在2014年底进行结题总结。
  “断裂带也是‘深部探测专项’的重点研究方向,特别是龙门山这样的大型断裂带,也正是地壳运动最为危险和薄弱的地方,是地震、火山、岩浆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成矿物集中的地方。”董树文说。
  虽然正在进行总结,“深部探测专项”已经发现了很多新的成果。
  “对地壳运动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董树文告诉本刊,在深部探测专项中,有很多新的地壳结构被发现。通过新的研究成果模拟出来的地壳运动,与过去有了很大差别。
  比如龙门山断裂带,一直是中国地壳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过去西方研究人员提出“下地壳隧道流”机制,认为青藏高原板块在向东扩散的时候,下地壳是软的,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东流动。
  “深部探测专项”的最新结果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地下有很多陡立的岩片,形成水平位移的断层,从而分解了地壳向东位移的能量,“这个结果,否定了过去的模型,也可以重新解释地震在这里发生的原因。”
  基于这个研究结果,董树文说,龙门山断裂带再向东,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
  另一个是应力问题。它是固体地壳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与断裂等各种构造现象及伴生地质灾害关系密切,地应力测量与监测也是强震预测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深部探测专项”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建立了16个地应力监测台站,获得了这些地点关于应力的基本数据,从而对其断裂带等地质运动进行了基础性了解。这些检测台站集中于四川地区,对龙门山断裂带的数据就取自这些监测台站。
  一些结论说包括“5.12”和多次余震的发生并没有完全释放所聚集的能量。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建立的地应力测量与监测网络,为研究地震与地质灾害链成因提供了地壳活动性关键数据。”董树文总结说。
  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深部探测专项”无法在实施期间建立更多的地应力监测台站,比如在云南。
  地壳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研究确认了中国不同地区震源与其上下地层的运动速度差异。比如在华南和西北地区,不易发生地震的层位与震层的速度差异一般大于每秒0.9 公里。
  董树文介绍说,其实这些研究地下深部情况的方法、技术都已经掌握,唯一需要的就是国家对此进行更多的支撑和支持,“只要有更多的工作量,就能进行更多了解。”
  随着对过去阶段研究成果的总结,董树文说,“深部探测专项”类似项目往后将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行深部研究的同时,着重为地震、滑坡、火山喷发等灾害研究提供最基础的地壳运动研究成果。
  “首先从基础做起,掌握地下的结构和组成。”董树文说,“这会加深对深部灾害的理解,解决深部地壳运动的预警问题,还会大大推动深部找矿、找油的工作。”董树文说,继续进行这个研究的关键,还是需要国家级的进一步部署。
其他文献
山东聊城是一座古城。尚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是东夷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水浒》《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从蚩尤到孙膑,从岳飞到傅斯年,都出自这里。  聊城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1994年1月,聊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东昌湖上那座生息近千年的古
“我们走出阴暗的黑夜,跨出油灯摇曳的茅草房,坐上破旧不堪的火车,奔向梦幻中灯光闪烁的大都市。”  四年前,镌刻在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墙上的这首小诗,让无数人怦然心动。  四年后,2014年10月31日,一大早,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嘉宾云集,参加为纪念第一个世界城市日而举办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国际论坛”。  城市制造了哪些问题,又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瞭望东方周刊》共同主办的“中国
每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镇都会上演“穿越”回葛底斯堡战役的活动。人们穿起18世纪的军装,扛起枪,骑上马,再现美国南北战争中最惨烈的那场战役,追忆历史,缅怀捐躯的将士。  参加葛底斯堡战役重现活动的都是普通百姓,他们购置服装设备甚至马匹完全是自费,进入“战场”还要缴纳费用。  “战争重现”爱好者简·布肯和辛西娅·布肯夫妇来自马里兰州皮茨维尔小城,扮演“炮兵”。20年前,夫妇二人首次观看了这
这里是江南的春天,闻不到一丝花草的气息,农用汽车正装着白里透红的大肥猪,空气中弥漫一股猪骚味。  捏着鼻子的外地人匆匆跑过,当地人讪讪一笑。最近对于新闻记者的到来,他们已经习惯了。  2013年3月,上万头死猪在上海黄浦江漂浮,被认定为起源地的新丰镇竹林村,“一举成名”。  奇迹般漂流  竹林村位于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  从嘉兴市区经20公里到新丰镇,从新丰镇再往南20公里是嘉兴平湖市,往北经过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的一句话,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问题拉入人们的视野。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图书馆,浏览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年代的语文教材,好像重新走进了历史:课文从《见列宁去》,到现在的流行歌曲歌词;插画从煤矿工人、农民和拖拉机,到抽象几何图形、文物艺术品,每个年代都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习主席为什么强调教材要有古诗文呢?我们
绍兴鲁迅故居附近,67岁的老船工刘仁宝撑着乌篷船,沿着窄窄的河道穿梭载客。“这几年河道慢慢连通,再过几年我就能划船带你们走遍全城了。”他笑着对游客说。  这座从越王勾践时代就建城的古城,随着浙江省推行的“五水共治”项目,如今正在实施一个庞大的治水计划——重建水城,同时重构城市产业。  这场被称为“双百双千”的项目,显示出绍兴的勃勃雄心:一百个产业转型项目,一百个水城基础项目,两个项目投资都超过千亿
因为各种原因,我的两个孩子,是我们自己在家里教育的。每当有朋友听到这个,常会疑惑地问,有些家长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比如数学或科学,该怎么教孩子呢?  对我来说,数学倒不是问题。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数学,毕业后又做工程师,教几岁小孩最基本的数学和科学是不在话下的。  但有一门科目,却是我比较不自信的——艺术。  是的,艺术。我是小镇长大的女孩子,镇上的教育机会远远比不上大城市和城郊中产聚居区。上世纪80
说到第九,日本人都想到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来,并且还哼起第四乐章的主题合唱曲《欢乐颂》。对不少日本人来说,这是他们能用德语原文唱的唯一的一首歌。  每年的12月份,日本各地都会举行“第九”演奏会,加起来远远超过100次。其中有职业交响乐团以及学生乐团、市民乐团等业余管弦乐团的演出。不仅如此,由SUNTORY酒水公司赞助,从1983年起,每年12月在大阪举行的“一万人的第九”演唱会等吸引好多人参
2011年起,中国德国商会每年都会针对其会员公司进行一次“德国商会商业信心指数调查”。几年连在一起,几乎就是一部德国企业对中国近年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感受史。  德国企业是最早进入中国经商的跨国企业之一,如大众、奔驰、西门子、博世等大型企业在中国深耕多年,近年其中小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使德企在驻华外资企业中的地位格外举足轻重。  2014年,德国商会在中国共有约2400家会员公司,占德国在华企
近日,《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进入人大审议阶段,这一草案规定小摊贩无需工商登记,只需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办理食品摊贩登记卡后即可经营。这有望改变城市小摊贩在法律法规上面临的尴尬局面,使其明确获得合法经营身份。  城市里能不能摆地摊,对摆地摊的商贩如何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因其管理的复杂性常常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重重,城管也屡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