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悲剧小说《伤逝》,正是鲁迅先生自己精神彷徨期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第一人称散文化的小说笔调向我们讲述。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造成他们之间爱情的毁灭以及子君的死,从深层次上讲是子君对个体生命的回归到传统家庭的牢笼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是根本原因。
一、个体生命主体性的渐趋消失是爱情毁灭的前提
个人的生命主体性,使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感的根据,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的存在也是个人生命主体性得到最大满足的爱情。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信中说“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来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1]马克思的这种对燕妮的爱情宣言“对亲爱的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2]尊重生命主体性的发展,可以说是爱情存在的前提。从个体生命主体性的觉醒到毁灭的道路,来谈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也未尝不可。
对于一个有两千年封建文化的国度,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讲是没有多少主体性可言,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的是“三纲五常”女性是没有多少地位可言的,所以子君勇敢的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勇敢的说出那一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3],这一句话可谓振聋发聩,是女性觉醒据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句亦可以说是子君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宣战,一种强有力的把握。在故事的开头,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中国女性”的“辉煌的曙色”的一面。无论是对“鲶鱼须的老东西”还是对“擦雪花膏的小东西”她都表现的“目不邪视骄傲的走了”[4]这个时候的子君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对生命主体性把握的一种强烈要求和对自己行为的肯定。
在涓生的陈述中我们看到子君这种主体性渐趋消失的过程,在恋爱的双方,子君始终处于一个仰慕涓生的地位,在一起谈自由平等的人物,在这些谈论中子君似乎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主体的一个尝试,由此迅速走出封建家庭的,和涓生同居开始了二人世界。但是我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两人交往后的矛盾逐渐显现,与婚前的幸福相比,二人同居后“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个星期”[5]在三个星期里,涓生便对子君有些厌倦,便好像对子君感觉什么都了解,之后便是隔膜了。
在往后,我们没看到子君自己说的个体独立性,而是重新扮演了传统中国妇女的角色,开始和邻居的官太太一样开始了养油鸡,饲养小狗的日子,在这种日子里,她又回到与官太太明争暗斗的狭小生活圈子里,在生活中虽然子君处处操劳,二人之间的话却渐渐少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涓生的是与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君失去爱情的前提是失去自我,失去主体性的存在才是自己失去爱情的必要前提,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两个人在兴趣爱好气质等方面的相投合,而子君却在爱情的寻找后重新回到了传统妇女的地位,从而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爱情。
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另一方面,就是子君对自己的把握开始的时候,是极具反抗性的行为,为了和涓生结合,离家出走,而到最后却是在涓生在那句“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不爱你了!但这于你更可以毫无牵挂地做事……”[6]而她“然而只有沉默”,今天读来,仍觉悲凉。但我们从这个过程看到,面对这出悲剧,很少看到她对悲剧命运的反抗,所以在她的反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悲惨命运的书写,而往往并不是对命运的抗争,虽然失败,却难以引起的是一种崇高的悲剧。
二、人与人的无法沟通是爱情的毁灭的又一因素
在爱情的世界里主体性丧失的子君,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
两个人刚在一起时,对爱情的希翼让两个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然而在交往了“不过三星期,我似乎对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了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7]在涓生看来他对子君这时候的了解,就已产生了隔膜。对女性而言,子君是爱着涓生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前边我们也提过子君对涓生的爱有点仰慕的成分,她对涓生的爱是她的全部。
在爱情中开始时她勇敢与大家庭决裂,在别人的冷眼中与涓生同居,刚开始她是幸福的,对她而言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就是全部,他们在一起“温习”曾经爱的情景,在爱的世界里“出神似得凝想”至到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他爱涓生,在他们租房子时子君“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子和耳环”[8]来置办家具。在共同的生活中,她又是承担起了一切家务,显示出自己对这个家的热爱,对她自己来讲没有累,反而“胖了起来,脸色也红火起来”。
然而涓生的失业是对他们的打击,在失业后,子君多少显得“怯弱”和“凄然”,在对待家务上也是“屋子里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9]虽然是这样,她仍然表现在表面上表现得的忙碌,保留对未来的希翼。但最终她等到的却是涓生告诉她“无爱”的暗示,自己多次想要维持的“家”是多么的徒劳与虚无。在涓生告诉她时“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出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10]在涓生看来,他应该爆发一下,可是她“只有沉默”没有更多的话。在我们上边提到再回到传统家庭妇女地位后的子君,已经在个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后,涓生还希望她去寻找新生活,孰不知在她“在这无爱的人间”就只有死灭的道路。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伤逝》中,这部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开创了一种新的爱情样式,但最终却以悲剧收场。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笔者在这里认为正是由于主体性的缺失使子君又回到传统妇女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是这个要在“无爱”人间,被涓生抛弃后只有承受人间的冷眼,默默的死去。对于子君勇敢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喊出“我是我自己的”并且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们应该肯定,但走出来后在新的小家庭中又重新回到一个传统妇女的地位,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造成的无法沟通的冷漠,使她最终死去,这也是鲁迅先生对启蒙运动的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在爱情与婚姻中做出既符合自己的人生追求又不被日常的生活扰乱我们的追去,笔者认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及时沟通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参考文献: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8-79.
[3][4][5][6][7][8][9][10] 鲁迅.在酒楼上·伤逝·阿金[M].钱理群,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17,216,219,226,219,218,223,226.
一、个体生命主体性的渐趋消失是爱情毁灭的前提
个人的生命主体性,使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感的根据,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的存在也是个人生命主体性得到最大满足的爱情。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信中说“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来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1]马克思的这种对燕妮的爱情宣言“对亲爱的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2]尊重生命主体性的发展,可以说是爱情存在的前提。从个体生命主体性的觉醒到毁灭的道路,来谈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也未尝不可。
对于一个有两千年封建文化的国度,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讲是没有多少主体性可言,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的是“三纲五常”女性是没有多少地位可言的,所以子君勇敢的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勇敢的说出那一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3],这一句话可谓振聋发聩,是女性觉醒据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句亦可以说是子君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宣战,一种强有力的把握。在故事的开头,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中国女性”的“辉煌的曙色”的一面。无论是对“鲶鱼须的老东西”还是对“擦雪花膏的小东西”她都表现的“目不邪视骄傲的走了”[4]这个时候的子君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对生命主体性把握的一种强烈要求和对自己行为的肯定。
在涓生的陈述中我们看到子君这种主体性渐趋消失的过程,在恋爱的双方,子君始终处于一个仰慕涓生的地位,在一起谈自由平等的人物,在这些谈论中子君似乎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主体的一个尝试,由此迅速走出封建家庭的,和涓生同居开始了二人世界。但是我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两人交往后的矛盾逐渐显现,与婚前的幸福相比,二人同居后“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个星期”[5]在三个星期里,涓生便对子君有些厌倦,便好像对子君感觉什么都了解,之后便是隔膜了。
在往后,我们没看到子君自己说的个体独立性,而是重新扮演了传统中国妇女的角色,开始和邻居的官太太一样开始了养油鸡,饲养小狗的日子,在这种日子里,她又回到与官太太明争暗斗的狭小生活圈子里,在生活中虽然子君处处操劳,二人之间的话却渐渐少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涓生的是与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君失去爱情的前提是失去自我,失去主体性的存在才是自己失去爱情的必要前提,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两个人在兴趣爱好气质等方面的相投合,而子君却在爱情的寻找后重新回到了传统妇女的地位,从而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爱情。
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另一方面,就是子君对自己的把握开始的时候,是极具反抗性的行为,为了和涓生结合,离家出走,而到最后却是在涓生在那句“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不爱你了!但这于你更可以毫无牵挂地做事……”[6]而她“然而只有沉默”,今天读来,仍觉悲凉。但我们从这个过程看到,面对这出悲剧,很少看到她对悲剧命运的反抗,所以在她的反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悲惨命运的书写,而往往并不是对命运的抗争,虽然失败,却难以引起的是一种崇高的悲剧。
二、人与人的无法沟通是爱情的毁灭的又一因素
在爱情的世界里主体性丧失的子君,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
两个人刚在一起时,对爱情的希翼让两个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然而在交往了“不过三星期,我似乎对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了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7]在涓生看来他对子君这时候的了解,就已产生了隔膜。对女性而言,子君是爱着涓生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前边我们也提过子君对涓生的爱有点仰慕的成分,她对涓生的爱是她的全部。
在爱情中开始时她勇敢与大家庭决裂,在别人的冷眼中与涓生同居,刚开始她是幸福的,对她而言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就是全部,他们在一起“温习”曾经爱的情景,在爱的世界里“出神似得凝想”至到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他爱涓生,在他们租房子时子君“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子和耳环”[8]来置办家具。在共同的生活中,她又是承担起了一切家务,显示出自己对这个家的热爱,对她自己来讲没有累,反而“胖了起来,脸色也红火起来”。
然而涓生的失业是对他们的打击,在失业后,子君多少显得“怯弱”和“凄然”,在对待家务上也是“屋子里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9]虽然是这样,她仍然表现在表面上表现得的忙碌,保留对未来的希翼。但最终她等到的却是涓生告诉她“无爱”的暗示,自己多次想要维持的“家”是多么的徒劳与虚无。在涓生告诉她时“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出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10]在涓生看来,他应该爆发一下,可是她“只有沉默”没有更多的话。在我们上边提到再回到传统家庭妇女地位后的子君,已经在个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后,涓生还希望她去寻找新生活,孰不知在她“在这无爱的人间”就只有死灭的道路。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伤逝》中,这部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开创了一种新的爱情样式,但最终却以悲剧收场。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笔者在这里认为正是由于主体性的缺失使子君又回到传统妇女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是这个要在“无爱”人间,被涓生抛弃后只有承受人间的冷眼,默默的死去。对于子君勇敢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喊出“我是我自己的”并且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们应该肯定,但走出来后在新的小家庭中又重新回到一个传统妇女的地位,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造成的无法沟通的冷漠,使她最终死去,这也是鲁迅先生对启蒙运动的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在爱情与婚姻中做出既符合自己的人生追求又不被日常的生活扰乱我们的追去,笔者认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及时沟通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参考文献: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8-79.
[3][4][5][6][7][8][9][10] 鲁迅.在酒楼上·伤逝·阿金[M].钱理群,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17,216,219,226,219,218,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