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倡导油气田地面工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倡导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技术。
关键词:油气田;设施;安全;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P64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是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各种自然条件、技术操作以及管理上的原因,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对油气田地面工程本身、当地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会造成危害。因此要加强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
一、油气田事故的危害性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难度大,风险高,过程复杂。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因素都可能是发生灾害事故的致灾因素,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工程流程的科学合理性、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当地及邻近地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轻则损毁开采设备,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社会混乱及环境恶化。油气田地面工程事故不仅危害开采单位本身,而且会对当地及附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
二、油气田内设施的的特点
1、集输站。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是指在陆上油田内,将油井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汇集、储存、初步加工和处理、输送的站场,是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的枢纽,是高风险存在和集中的场所,是油田重大危险源或重点要害部位。它主要担负着3 个方面的任务: 负责将油井采出的石油气、液混合物经过管道输送到油气处理站进行气、液分离和脱水,使处理后的原油能够符合国家的标准;由油气处理站把合格的原油输送到油田原油库进行储备,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压气站)进行再次脱水、脱氢和脱酸处理或深加工;由油田原油库、天然气压气站以不同方式将处理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外输给用户。油气集输生产既有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的生产特性,又具有化工炼制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工艺复杂、压力容器集中、生产连续性强、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特点。生产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或操作失误,都将会造成恶性的火灾爆炸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因此,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2、联合站。联合站是油、气、水及电聚集的场所,应结合工作场所的特点,分析联合站内火灾和爆炸原因,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要做到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对工作介质进行安全管理外, 还要遵守防静电、雷电要求,防止蒸发和泄露、中毒与腐蚀现象的发生。
3、油田鉆井。钻井施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具有以下特点:野外露天作业、施工条件恶劣。特殊工种多,存在职业危害。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的发生。立体交叉作业多,须多人配合。在设备搬迁、事故处理、大班作业、提下钻具,下管等环节和工作环境中常多人、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工作,如果指挥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高处作业较多。钻塔高度较高,在钻塔安装、提钻、下管等工序中都须爬上钻塔高处作业。用电设备较多且布置分散,移动频繁,钻机各部分均为导体,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施工场地杂乱、泥泞。周围有泥浆坑、泥浆沟和井管、滤料等物料和设备,且容易跑冒泥浆。设备笨重,均为铁器,在维修和移动时,经常发生磕碰。施工场地分散,变换频繁。平均每10-30天搬迁1 次。临时员工多。目前大部分井队一线作业工人中,农民工约占40-70%,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淡薄。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钻井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三、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技术
1、集输站
油气集输泵站是收集、储存和外输油品的重要场所,是易燃、易爆甲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是协调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纽带。油气集输泵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油气集输泵站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保护国家及油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要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有形管理的协调和紧凑性有待加强; 本单位消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加大防火安全检查力度、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单位职工防火教育;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建立。
2、联合站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2)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能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3)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3、油田钻井
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目前在各类作业施工过程中, 各类事故不断,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以施工现场为重点, 以控制事故发生为目标, 根据石油钻井施工的特点,采取各项积极的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施责任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和训练,抓好安全检查;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4、油气田集输站、联合站以及油田钻井的安全管理建议
鉴于以上各项在平时的油田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故提出一些建议和认识供参考:
加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预评价,提高项目建成后的本质安全程度,把好源头关,使项目的建设做到良性循环,防患于未然。
加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验收评价,确保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和生产运行中的本质安全,及早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缺陷与不足, 并及时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日常生产运行中加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大岗位人员的技能训练,加强对特种设备、原油储罐和油田专用容器及其附件的检测和检验,强化用火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培训,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根据演练发现的不足,持续进行改进,对预案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油气田的各项安全管理在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与探索。今后不仅不能放松安全管理,更要将其放在生产之前,作为企业坚持的第一原则。目的是为了减少事故伤亡,降低国家损失,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刘正伟,蒋燕,史传坤,闫胜奎.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02)
[2] 单明敬,张永红,魏英杰,陈小新,王凌冰.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01)
[3] 戴洪森.浅析联合站的安全管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8)
关键词:油气田;设施;安全;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P64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是油气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各种自然条件、技术操作以及管理上的原因,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对油气田地面工程本身、当地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会造成危害。因此要加强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
一、油气田事故的危害性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难度大,风险高,过程复杂。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因素都可能是发生灾害事故的致灾因素,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工程流程的科学合理性、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油气田地面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当地及邻近地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轻则损毁开采设备,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社会混乱及环境恶化。油气田地面工程事故不仅危害开采单位本身,而且会对当地及附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
二、油气田内设施的的特点
1、集输站。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是指在陆上油田内,将油井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汇集、储存、初步加工和处理、输送的站场,是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的枢纽,是高风险存在和集中的场所,是油田重大危险源或重点要害部位。它主要担负着3 个方面的任务: 负责将油井采出的石油气、液混合物经过管道输送到油气处理站进行气、液分离和脱水,使处理后的原油能够符合国家的标准;由油气处理站把合格的原油输送到油田原油库进行储备,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压气站)进行再次脱水、脱氢和脱酸处理或深加工;由油田原油库、天然气压气站以不同方式将处理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外输给用户。油气集输生产既有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的生产特性,又具有化工炼制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工艺复杂、压力容器集中、生产连续性强、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特点。生产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或操作失误,都将会造成恶性的火灾爆炸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因此,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2、联合站。联合站是油、气、水及电聚集的场所,应结合工作场所的特点,分析联合站内火灾和爆炸原因,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要做到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对工作介质进行安全管理外, 还要遵守防静电、雷电要求,防止蒸发和泄露、中毒与腐蚀现象的发生。
3、油田鉆井。钻井施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具有以下特点:野外露天作业、施工条件恶劣。特殊工种多,存在职业危害。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的发生。立体交叉作业多,须多人配合。在设备搬迁、事故处理、大班作业、提下钻具,下管等环节和工作环境中常多人、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工作,如果指挥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高处作业较多。钻塔高度较高,在钻塔安装、提钻、下管等工序中都须爬上钻塔高处作业。用电设备较多且布置分散,移动频繁,钻机各部分均为导体,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施工场地杂乱、泥泞。周围有泥浆坑、泥浆沟和井管、滤料等物料和设备,且容易跑冒泥浆。设备笨重,均为铁器,在维修和移动时,经常发生磕碰。施工场地分散,变换频繁。平均每10-30天搬迁1 次。临时员工多。目前大部分井队一线作业工人中,农民工约占40-70%,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淡薄。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钻井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三、油气田内设施的安全管理技术
1、集输站
油气集输泵站是收集、储存和外输油品的重要场所,是易燃、易爆甲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是协调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纽带。油气集输泵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油气集输泵站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保护国家及油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要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有形管理的协调和紧凑性有待加强; 本单位消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加大防火安全检查力度、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单位职工防火教育;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建立。
2、联合站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2)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能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3)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3、油田钻井
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目前在各类作业施工过程中, 各类事故不断,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以施工现场为重点, 以控制事故发生为目标, 根据石油钻井施工的特点,采取各项积极的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施责任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和训练,抓好安全检查;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4、油气田集输站、联合站以及油田钻井的安全管理建议
鉴于以上各项在平时的油田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故提出一些建议和认识供参考:
加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预评价,提高项目建成后的本质安全程度,把好源头关,使项目的建设做到良性循环,防患于未然。
加大建设项目(工程)的安全验收评价,确保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和生产运行中的本质安全,及早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缺陷与不足, 并及时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日常生产运行中加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大岗位人员的技能训练,加强对特种设备、原油储罐和油田专用容器及其附件的检测和检验,强化用火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培训,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根据演练发现的不足,持续进行改进,对预案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油气田的各项安全管理在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与探索。今后不仅不能放松安全管理,更要将其放在生产之前,作为企业坚持的第一原则。目的是为了减少事故伤亡,降低国家损失,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刘正伟,蒋燕,史传坤,闫胜奎.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02)
[2] 单明敬,张永红,魏英杰,陈小新,王凌冰.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01)
[3] 戴洪森.浅析联合站的安全管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