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又到了一年一度鲈鱼产卵的季节,每年3月,基本上都是作钓鲈鱼的大好时机。刚刚经历过漫长寒冬的鲈鱼,一方面身体积蓄的能量基本消耗殆尽,急需大量进食补充体力;一方面,它们也要为即将到来的产卵季做准备。
在这个“油菜花开金灿灿”的时节里,大量鲈鱼开始从相对较深的水域向浅滩迁徙,急需进食的它们充满了攻击性,会对任何在它们面前游动的生物发起攻击。但由于鲈鱼的口裂还没有完全从冬季的樱桃小口转变为血盆大口,其命中率并不是很高,因此,钓友作钓时需要选择体积相对较小、较轻的拟饵,以及锋利的、刮手的钩子。刮手,是我们当地的一种叫法,是指将钩子在手心轻轻地拖动,能够刮到皮就说明这个钩子很锋利无需打磨,否则建议钓友更换一枚钩尖锋利的钩子或者将钩尖重新打磨一下。打磨工具,可以是打磨指甲的指甲锉,也可以是购买的专门的磨钩器。
在最近的一次出钓行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总结出一些作钓的心得与钓友们分享一下。
首先是擬饵的选择。我接连尝试使用水面系、拖拉机、波扒、之子狗等拟饵进行抛投,基本上没有获得咬口。这一现象说明鱼儿的活性较低,饵鱼并没有在水体表层活动。此种天气条件下,不太会出现大型昆虫掉落水面的情况。
其次,考虑到鱼儿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开始尝试使用抽停米诺作钓。此款拟饵虽然获得了鲈鱼的青睐,水下传来了咬口的信号,但并没有钓获成功。我又抛投了几次,咬口并不如想象中的多,我索性换上胖子作钓。此款拟饵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鲈鱼发动攻击的次数和命中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中钩的鱼儿活性十足,疯狂上演洗鳃的戏码。我想,相较于抽停米诺,胖子更符合这个时节活性较高的鲈鱼的胃口吧。
我又分别使用了不同颜色的胖子进行作钓。经过几番作钓对比,我发现颜色较浅、舌板较小的胖子比颜色较深、潜深更深一点的胖子的钓获多一些,这可能与冬季大部分饵鱼都躲藏在深水、体色相对较浅的因素有关。另外,我作钓的钓场属于平原型水库,平均水深并不是很深,这也左右了用饵的类型和钓获多少吧。
在之后的作钓中,我又尝试使用复合亮片、VIB等反应饵作钓,结果都没有胖子好用,于是我结束了反应饵的测试,开始使用软饵作钓。不得不说,在初春时节作钓,软饵的威力更加强悍。从软饵的分类上看,JIG、德州、无铅、NEKO都有很好的收获;从软饵的形状上看,虾型、鱼型软饵相较面条虫的钓获效果更好一些;从软饵的颜色上看,没有明显的影响,无论是自然色还是反差色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在光照时间相对较短、浅滩面积相对较大的水域,鱼儿大部分集中在草区、障碍区的外侧,我先将拟饵打到草皮上,然后将其拖落至水中,之后操控钓竿让其呈现出有规律的跳跃,这种手法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后来我又改用一种慢速匀搜的作钓方式,这种方式备受鱼儿喜爱,通常当拟饵行进到一半路程时鱼口就开始增多,但钓上来的大多是雄鱼,挣扎力道不小,但体型较瘦。
我将船驶入日照时间较长、坡度相对较大的湾子里,依然选择在草区和障碍区水域作钓。作钓时,基本上拟饵在从草皮落入水中的过程中就会遭遇截口,大部分钓获也是在草皮的边缘获得的。在此处作钓,钓获的是清一色的雌鱼,个个肚大腰圆,大腹便便。尽管体重很大,但挣扎力道却远不如雄鱼。
关于不同钓点的钓获,我后来总结了一下。这一时期的雄鱼一方面要积极寻找产床,一方面要大量捕食,所以它们会在滩子的草区和障碍区巡游;而这一时期的雌鱼处于产卵季,行动不便,为了节省体力就会选择一些较好伏击的地点作为藏身之处。此外,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坡度较陡的一些滩子更便于它们以较少的体力返回深水区。
关于石质结构区,我需要着重强调一下。在石质结构区水域,如果能够看到三五成群的鲈鱼在结伴漂浮,基本上就可以进行目视作钓了。在此处作钓最关键的一点是保持距离,过于接近鱼群会让鱼儿提高警惕,降低咬口。保持稍远一点的作钓距离,使用漂一点的拟饵进行抛投,就能获得很好的收获。我在一处水域的石墙下看到3条鲈鱼,当时我距离鱼群较近,于是我将船慢慢驶开,之后将1.8克子弹铅与2克T尾鱼的组合抛投过去,钓组落水后便遭遇咬口。当我将中钩的鱼儿拉出水面时,另外两条还在一路尾随,甚至准备对露在钓获的鱼嘴外面的拟饵尾巴发动攻击,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我快速地摘下鱼钩将鱼从船的另一侧放流,然后抛出下一竿。果然,我又轻松地钓获一条,这时第三条小家伙感觉到形势不妙,匆匆地游走了。
不过,最可惜的要属我在一处深水结构处被切线的那条鱼。我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意地将线组抛投出去,所用的钓线线体只有6磅。当拟饵完全到底时,遭遇了重重的一口。我立即发力刺鱼,不料鱼儿也同时发力,只见手上一顿,钓线被鱼儿秒切了。当我再次抛投时,水下已无反应,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捶胸长叹!
春天来了,钓友们奋战的时刻到了,拿上心爱的装备赶紧出发吧!
在这个“油菜花开金灿灿”的时节里,大量鲈鱼开始从相对较深的水域向浅滩迁徙,急需进食的它们充满了攻击性,会对任何在它们面前游动的生物发起攻击。但由于鲈鱼的口裂还没有完全从冬季的樱桃小口转变为血盆大口,其命中率并不是很高,因此,钓友作钓时需要选择体积相对较小、较轻的拟饵,以及锋利的、刮手的钩子。刮手,是我们当地的一种叫法,是指将钩子在手心轻轻地拖动,能够刮到皮就说明这个钩子很锋利无需打磨,否则建议钓友更换一枚钩尖锋利的钩子或者将钩尖重新打磨一下。打磨工具,可以是打磨指甲的指甲锉,也可以是购买的专门的磨钩器。
在最近的一次出钓行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总结出一些作钓的心得与钓友们分享一下。
首先是擬饵的选择。我接连尝试使用水面系、拖拉机、波扒、之子狗等拟饵进行抛投,基本上没有获得咬口。这一现象说明鱼儿的活性较低,饵鱼并没有在水体表层活动。此种天气条件下,不太会出现大型昆虫掉落水面的情况。
其次,考虑到鱼儿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开始尝试使用抽停米诺作钓。此款拟饵虽然获得了鲈鱼的青睐,水下传来了咬口的信号,但并没有钓获成功。我又抛投了几次,咬口并不如想象中的多,我索性换上胖子作钓。此款拟饵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鲈鱼发动攻击的次数和命中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中钩的鱼儿活性十足,疯狂上演洗鳃的戏码。我想,相较于抽停米诺,胖子更符合这个时节活性较高的鲈鱼的胃口吧。
我又分别使用了不同颜色的胖子进行作钓。经过几番作钓对比,我发现颜色较浅、舌板较小的胖子比颜色较深、潜深更深一点的胖子的钓获多一些,这可能与冬季大部分饵鱼都躲藏在深水、体色相对较浅的因素有关。另外,我作钓的钓场属于平原型水库,平均水深并不是很深,这也左右了用饵的类型和钓获多少吧。
在之后的作钓中,我又尝试使用复合亮片、VIB等反应饵作钓,结果都没有胖子好用,于是我结束了反应饵的测试,开始使用软饵作钓。不得不说,在初春时节作钓,软饵的威力更加强悍。从软饵的分类上看,JIG、德州、无铅、NEKO都有很好的收获;从软饵的形状上看,虾型、鱼型软饵相较面条虫的钓获效果更好一些;从软饵的颜色上看,没有明显的影响,无论是自然色还是反差色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在光照时间相对较短、浅滩面积相对较大的水域,鱼儿大部分集中在草区、障碍区的外侧,我先将拟饵打到草皮上,然后将其拖落至水中,之后操控钓竿让其呈现出有规律的跳跃,这种手法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后来我又改用一种慢速匀搜的作钓方式,这种方式备受鱼儿喜爱,通常当拟饵行进到一半路程时鱼口就开始增多,但钓上来的大多是雄鱼,挣扎力道不小,但体型较瘦。
我将船驶入日照时间较长、坡度相对较大的湾子里,依然选择在草区和障碍区水域作钓。作钓时,基本上拟饵在从草皮落入水中的过程中就会遭遇截口,大部分钓获也是在草皮的边缘获得的。在此处作钓,钓获的是清一色的雌鱼,个个肚大腰圆,大腹便便。尽管体重很大,但挣扎力道却远不如雄鱼。
关于不同钓点的钓获,我后来总结了一下。这一时期的雄鱼一方面要积极寻找产床,一方面要大量捕食,所以它们会在滩子的草区和障碍区巡游;而这一时期的雌鱼处于产卵季,行动不便,为了节省体力就会选择一些较好伏击的地点作为藏身之处。此外,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坡度较陡的一些滩子更便于它们以较少的体力返回深水区。
关于石质结构区,我需要着重强调一下。在石质结构区水域,如果能够看到三五成群的鲈鱼在结伴漂浮,基本上就可以进行目视作钓了。在此处作钓最关键的一点是保持距离,过于接近鱼群会让鱼儿提高警惕,降低咬口。保持稍远一点的作钓距离,使用漂一点的拟饵进行抛投,就能获得很好的收获。我在一处水域的石墙下看到3条鲈鱼,当时我距离鱼群较近,于是我将船慢慢驶开,之后将1.8克子弹铅与2克T尾鱼的组合抛投过去,钓组落水后便遭遇咬口。当我将中钩的鱼儿拉出水面时,另外两条还在一路尾随,甚至准备对露在钓获的鱼嘴外面的拟饵尾巴发动攻击,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我快速地摘下鱼钩将鱼从船的另一侧放流,然后抛出下一竿。果然,我又轻松地钓获一条,这时第三条小家伙感觉到形势不妙,匆匆地游走了。
不过,最可惜的要属我在一处深水结构处被切线的那条鱼。我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意地将线组抛投出去,所用的钓线线体只有6磅。当拟饵完全到底时,遭遇了重重的一口。我立即发力刺鱼,不料鱼儿也同时发力,只见手上一顿,钓线被鱼儿秒切了。当我再次抛投时,水下已无反应,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捶胸长叹!
春天来了,钓友们奋战的时刻到了,拿上心爱的装备赶紧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