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的学习过程,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执行高校体育课程任务的是高校体育教师,所以,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更新、课程教材与教学条件的改革,就必须大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养水平。为了解高校体育教师层次,并改革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笔者作了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河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128人和本地区的有关体育教育专家学者20人。并根据研究任务需要,确定样本和抽样方法对我省部分学校进行了一年多的试验并进行了效果比较。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分析法等本人查阅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资料38篇,对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并确立了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结果与分析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养成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而执行高校体育课程任务的是高校体育教师,所以,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在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做到的。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具备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自主性与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
1.高校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教学的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娱乐性和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应该在自身的业务能力上得以提高,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采用较为开放自主式选项教学的模式。大学生喜爱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运动、游泳、羽毛球和乒乓球,在这些项目上,体育教师虽然不能说是样样精通,也应该较为全面的掌握各个项目的技术、结构、竞赛方法以及训练方法等。
2.大学体育教学过程是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创新的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体育教师进步的象征。创造教育长久以来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创造体育是由现代创造教育应运而生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创造体育教育有六个方面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创造意识;在体育活动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创造性思维;培养体育知识结构合理人才;在体育活动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奇感和体育创造技巧;培养学生体育的创造献身精神。创造体育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在此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在遵循科学的教育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各种生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创造体育、趣味体育的创编中,应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把握下列原则和方法:(创编原则大致有六种)教学性原则;身心健康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欣赏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3.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和改革者
为人师表是高校体育教师鉴定自己素质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在与学生交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自身素质,首先应具有高的学历,目前,学历的高、低基本上还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程度的标准,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本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业务能力方面的进修学习(包括学历进修),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有关学科的一般知识。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处于运动员、裁判员级别较高的水平(各专项应该在一级以上),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教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精通裁判规则,具有较高的裁判经验。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经常会举行一些小型的各种项目体育比赛,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博学各种体育项目规则,能够组织、开展、进行比赛,还应该具有一、两个专项较高水平的裁判经验和级别,经常出外参加大型、重要赛事,及时把最新的规则带回来,使教学及时更新,更加进步。
4.高校体育教师是大学生最后走向社会的奠基和启蒙
高校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期,在这时期学生已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其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体育教师是大学生最后走向社会的奠基和启蒙,以至于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终身体育为目的,通过愉快﹑创造性的教学课程和课余活动,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身体条件和自我需要,学会科学的选择终身体育的内容,自我制定锻炼计划,科学的制定负荷量,以提高学生自我健身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现代体育方法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自觉地遵守体育意识性原则才能获得成功的效果。因此,任何项目的锻炼内容,都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健身作用。以终生体育为出发点,重视学校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建立适合全民健身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学生不仅应该是体育锻炼的受益者,还应该是体育教育的传播者。
二、建议
1.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本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业务能力方面的进修学习(包括学历进修),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处于运动员、裁判员级别较高的水平(各专项应该在一级以上),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教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精通裁判规则、具有较高的裁判经验。
3.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科研和其它方面(如:组织竞赛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语言会话能力、文学写作能力、音乐舞蹈能力、外语掌握能力等方面)都应该有较高的水准。
4.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具备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自主性与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
(作者单位:1.河北沧州师专体育系;2.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系;3.河北邢台学院)
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河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128人和本地区的有关体育教育专家学者20人。并根据研究任务需要,确定样本和抽样方法对我省部分学校进行了一年多的试验并进行了效果比较。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分析法等本人查阅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资料38篇,对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并确立了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结果与分析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养成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而执行高校体育课程任务的是高校体育教师,所以,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在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做到的。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具备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自主性与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
1.高校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教学的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娱乐性和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应该在自身的业务能力上得以提高,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采用较为开放自主式选项教学的模式。大学生喜爱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运动、游泳、羽毛球和乒乓球,在这些项目上,体育教师虽然不能说是样样精通,也应该较为全面的掌握各个项目的技术、结构、竞赛方法以及训练方法等。
2.大学体育教学过程是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创新的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体育教师进步的象征。创造教育长久以来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创造体育是由现代创造教育应运而生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创造体育教育有六个方面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创造意识;在体育活动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创造性思维;培养体育知识结构合理人才;在体育活动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奇感和体育创造技巧;培养学生体育的创造献身精神。创造体育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在此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在遵循科学的教育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各种生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创造体育、趣味体育的创编中,应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把握下列原则和方法:(创编原则大致有六种)教学性原则;身心健康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欣赏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3.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和改革者
为人师表是高校体育教师鉴定自己素质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在与学生交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自身素质,首先应具有高的学历,目前,学历的高、低基本上还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程度的标准,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本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业务能力方面的进修学习(包括学历进修),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了解有关学科的一般知识。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处于运动员、裁判员级别较高的水平(各专项应该在一级以上),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教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精通裁判规则,具有较高的裁判经验。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经常会举行一些小型的各种项目体育比赛,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博学各种体育项目规则,能够组织、开展、进行比赛,还应该具有一、两个专项较高水平的裁判经验和级别,经常出外参加大型、重要赛事,及时把最新的规则带回来,使教学及时更新,更加进步。
4.高校体育教师是大学生最后走向社会的奠基和启蒙
高校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期,在这时期学生已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其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体育教师是大学生最后走向社会的奠基和启蒙,以至于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终身体育为目的,通过愉快﹑创造性的教学课程和课余活动,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身体条件和自我需要,学会科学的选择终身体育的内容,自我制定锻炼计划,科学的制定负荷量,以提高学生自我健身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现代体育方法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自觉地遵守体育意识性原则才能获得成功的效果。因此,任何项目的锻炼内容,都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健身作用。以终生体育为出发点,重视学校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建立适合全民健身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学生不仅应该是体育锻炼的受益者,还应该是体育教育的传播者。
二、建议
1.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本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业务能力方面的进修学习(包括学历进修),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处于运动员、裁判员级别较高的水平(各专项应该在一级以上),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教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精通裁判规则、具有较高的裁判经验。
3.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科研和其它方面(如:组织竞赛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语言会话能力、文学写作能力、音乐舞蹈能力、外语掌握能力等方面)都应该有较高的水准。
4.我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具备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自主性与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
(作者单位:1.河北沧州师专体育系;2.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系;3.河北邢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