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骆驼祥子》通过描述祥子和虎妞感情的纠葛,进一步凸显和深化了小说文本中祥子众多悲剧的根源,也就是得失倒置的悲剧导致了祥子最终精神操守的丧失。
【关键词】 祥子 得失 悲剧
由凌子风导演的电影《骆驼祥子》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但今天再重新审视这部影片,不由地感到导演对原著主题内涵认识的深刻和独到视角把握。由于影视改编和小说创作的不同,因此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特别着力表现的就是祥子和虎妞之间的情感悲剧,也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得失倒置的悲剧典型。
因此影片并没有按照小说原著中的顺序来拍摄,而是在影片中直接就凸显出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可以这么讲影片直截了当的把车主的女儿,老姑娘虎妞引进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写了他们感情上生活上的纠葛,使这成为祥子的悲剧性结局更加合理和必然。因为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或者说是祥子一直都是在逃避中接受虎妞的。因此对祥子来说,这是一场比丢车和攒钱买车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
这主要还不在于虎妞使用诱骗的手段使他一步一步上钩,也不在于虎妞的死去使他又一次卖掉车子,而是在于这种结合本身与他作为一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两种生活理想生活态度的;中突,造就了祥子进一步毁灭的根本原因,虎妞找上祥子并不是真的甘心“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经营车厂。而祥子却认为只有“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正大光明”。婚后拉不拉车一直是他们冲突的起因,直到虎妞同意买辆车让他拉,他才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觉得虎妞也有点好处”。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关系,虎妞仗着经济上的优势,要他按照她的意旨行事,成了夫妻,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先那种车主与车夫的关系。假如说祥子真得当上了“车主”,对于渴望作个独立劳动者的他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失败。
我们清晰地看到影片中为了强化祥子的这种痛苦,便特意地去展示祥子是如何试图去摆脱虎妞的纠缠,但又无济于事的情节。从影片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祥子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并想方设法躲避开虎妞。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但是她设下的圈套使祥子有苦难说,他的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又使他不能当她困难的时候把她抛在一边,处处碰壁迫使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边,他没有别的选择,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情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因此祥子无奈地发出了“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的悲叹。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在这里悲剧的意味表现为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充分显示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素。
小福子的存在是祥子最后可能重新振作起来的唯一救命稻草,在影片中我们多次看到祥子对小福子的期望和希冀。祥子曾经设想过“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她,现在,就是他的命,没有她便什么也算不了一回事”:“天下的女人多了,没有一个象小福子这么好,这么合适!”当得知小福子已经死去后,祥子感觉到“什么也没有了”。更为可怕的是由小福子,祥子看到了努力一世的下场。虽然不能拒绝自己所厌倦的事物,但是如果能够得到自己所梦寐以求的事物也可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气,但是生活却恰恰将祥子这么一点最后的希望之火也无情的熄灭。获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拒绝不了自己所厌恶的,这是对祥子生存的多么悖论的打击。
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和打击,祥子最终把一切都归之于虚无飘渺的“命”,因此紧接着,不是新的斗争,而是“一切都听天命”,实际上是听凭社会的宰割。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就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既然自己过去攒钱买车,结果都给别人抢去,自己何不得乐且乐:既然自己过去要强洁身自好,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今后不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既然别人可以抢自己、骗自己,自己为什么不也那么对待他们呢?这种思想支配下的行动只能是将自己更快地推向悲剧的深渊。因此,人生得失的倒置一步步将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祥子悲剧的命运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在祥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中也同时隐喻了影片借助于祥子形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反思,也即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好人”如何面对这种现代社会中生存得失的命运悲剧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祥子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车夫命运的把捉,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未来走向的思索。
【关键词】 祥子 得失 悲剧
由凌子风导演的电影《骆驼祥子》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但今天再重新审视这部影片,不由地感到导演对原著主题内涵认识的深刻和独到视角把握。由于影视改编和小说创作的不同,因此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特别着力表现的就是祥子和虎妞之间的情感悲剧,也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得失倒置的悲剧典型。
因此影片并没有按照小说原著中的顺序来拍摄,而是在影片中直接就凸显出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可以这么讲影片直截了当的把车主的女儿,老姑娘虎妞引进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写了他们感情上生活上的纠葛,使这成为祥子的悲剧性结局更加合理和必然。因为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或者说是祥子一直都是在逃避中接受虎妞的。因此对祥子来说,这是一场比丢车和攒钱买车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
这主要还不在于虎妞使用诱骗的手段使他一步一步上钩,也不在于虎妞的死去使他又一次卖掉车子,而是在于这种结合本身与他作为一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两种生活理想生活态度的;中突,造就了祥子进一步毁灭的根本原因,虎妞找上祥子并不是真的甘心“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经营车厂。而祥子却认为只有“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正大光明”。婚后拉不拉车一直是他们冲突的起因,直到虎妞同意买辆车让他拉,他才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觉得虎妞也有点好处”。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关系,虎妞仗着经济上的优势,要他按照她的意旨行事,成了夫妻,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先那种车主与车夫的关系。假如说祥子真得当上了“车主”,对于渴望作个独立劳动者的他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失败。
我们清晰地看到影片中为了强化祥子的这种痛苦,便特意地去展示祥子是如何试图去摆脱虎妞的纠缠,但又无济于事的情节。从影片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祥子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并想方设法躲避开虎妞。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但是她设下的圈套使祥子有苦难说,他的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又使他不能当她困难的时候把她抛在一边,处处碰壁迫使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边,他没有别的选择,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情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因此祥子无奈地发出了“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的悲叹。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在这里悲剧的意味表现为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充分显示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素。
小福子的存在是祥子最后可能重新振作起来的唯一救命稻草,在影片中我们多次看到祥子对小福子的期望和希冀。祥子曾经设想过“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她,现在,就是他的命,没有她便什么也算不了一回事”:“天下的女人多了,没有一个象小福子这么好,这么合适!”当得知小福子已经死去后,祥子感觉到“什么也没有了”。更为可怕的是由小福子,祥子看到了努力一世的下场。虽然不能拒绝自己所厌倦的事物,但是如果能够得到自己所梦寐以求的事物也可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气,但是生活却恰恰将祥子这么一点最后的希望之火也无情的熄灭。获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拒绝不了自己所厌恶的,这是对祥子生存的多么悖论的打击。
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和打击,祥子最终把一切都归之于虚无飘渺的“命”,因此紧接着,不是新的斗争,而是“一切都听天命”,实际上是听凭社会的宰割。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就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既然自己过去攒钱买车,结果都给别人抢去,自己何不得乐且乐:既然自己过去要强洁身自好,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今后不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既然别人可以抢自己、骗自己,自己为什么不也那么对待他们呢?这种思想支配下的行动只能是将自己更快地推向悲剧的深渊。因此,人生得失的倒置一步步将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祥子悲剧的命运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在祥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中也同时隐喻了影片借助于祥子形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反思,也即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好人”如何面对这种现代社会中生存得失的命运悲剧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祥子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车夫命运的把捉,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未来走向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