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倒置的悲剧典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骆驼祥子》通过描述祥子和虎妞感情的纠葛,进一步凸显和深化了小说文本中祥子众多悲剧的根源,也就是得失倒置的悲剧导致了祥子最终精神操守的丧失。
  【关键词】 祥子 得失 悲剧
  
  由凌子风导演的电影《骆驼祥子》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但今天再重新审视这部影片,不由地感到导演对原著主题内涵认识的深刻和独到视角把握。由于影视改编和小说创作的不同,因此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特别着力表现的就是祥子和虎妞之间的情感悲剧,也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得失倒置的悲剧典型。
  因此影片并没有按照小说原著中的顺序来拍摄,而是在影片中直接就凸显出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可以这么讲影片直截了当的把车主的女儿,老姑娘虎妞引进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写了他们感情上生活上的纠葛,使这成为祥子的悲剧性结局更加合理和必然。因为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或者说是祥子一直都是在逃避中接受虎妞的。因此对祥子来说,这是一场比丢车和攒钱买车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
  这主要还不在于虎妞使用诱骗的手段使他一步一步上钩,也不在于虎妞的死去使他又一次卖掉车子,而是在于这种结合本身与他作为一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之间的两种生活理想生活态度的;中突,造就了祥子进一步毁灭的根本原因,虎妞找上祥子并不是真的甘心“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经营车厂。而祥子却认为只有“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正大光明”。婚后拉不拉车一直是他们冲突的起因,直到虎妞同意买辆车让他拉,他才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觉得虎妞也有点好处”。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关系,虎妞仗着经济上的优势,要他按照她的意旨行事,成了夫妻,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先那种车主与车夫的关系。假如说祥子真得当上了“车主”,对于渴望作个独立劳动者的他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失败。
  我们清晰地看到影片中为了强化祥子的这种痛苦,便特意地去展示祥子是如何试图去摆脱虎妞的纠缠,但又无济于事的情节。从影片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祥子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并想方设法躲避开虎妞。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但是她设下的圈套使祥子有苦难说,他的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又使他不能当她困难的时候把她抛在一边,处处碰壁迫使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边,他没有别的选择,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情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因此祥子无奈地发出了“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的悲叹。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在这里悲剧的意味表现为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充分显示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素。
  小福子的存在是祥子最后可能重新振作起来的唯一救命稻草,在影片中我们多次看到祥子对小福子的期望和希冀。祥子曾经设想过“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她,现在,就是他的命,没有她便什么也算不了一回事”:“天下的女人多了,没有一个象小福子这么好,这么合适!”当得知小福子已经死去后,祥子感觉到“什么也没有了”。更为可怕的是由小福子,祥子看到了努力一世的下场。虽然不能拒绝自己所厌倦的事物,但是如果能够得到自己所梦寐以求的事物也可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气,但是生活却恰恰将祥子这么一点最后的希望之火也无情的熄灭。获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拒绝不了自己所厌恶的,这是对祥子生存的多么悖论的打击。
  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和打击,祥子最终把一切都归之于虚无飘渺的“命”,因此紧接着,不是新的斗争,而是“一切都听天命”,实际上是听凭社会的宰割。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就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既然自己过去攒钱买车,结果都给别人抢去,自己何不得乐且乐:既然自己过去要强洁身自好,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今后不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既然别人可以抢自己、骗自己,自己为什么不也那么对待他们呢?这种思想支配下的行动只能是将自己更快地推向悲剧的深渊。因此,人生得失的倒置一步步将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祥子悲剧的命运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在祥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中也同时隐喻了影片借助于祥子形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反思,也即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好人”如何面对这种现代社会中生存得失的命运悲剧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祥子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车夫命运的把捉,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未来走向的思索。
其他文献
[摘要]《九日五首》乃杜甫羁旅夔州时的著名诗作,其中《登高》被胡应麟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年衰多病的诗人在公元七六七年的重阳节登高望远,吟咏抒怀,诗人自景入情,从己身到家国。回顾了他悲怆的一生,蕴含着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并将家国的伤痛和人生感遇都熔入于重九登高的感怀之中。《登高》中悲秋的伤怀情结与深沉忧思,浸润着诗人內心强烈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登高》 家国之痛 生命意识    唐代
从普通人到英雄:英雄的旅程以及神奇结构的魔力    “从普通人到英雄”可能来自于大力士的一个音乐的名字,但是那也讲述了神奇的结构的元素的总结。而如今这样的结构在电影故事的讲述中已经是越来越流行了。在《星球大战》和《指环王》这样的电影已经使用了虚构的结构和生活以外的原始模型的角色并成为一种主流,这样的故事的概念和叙述方法对于迪斯尼的故事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不稀奇。许多迪斯尼的电影,尤其是近期的,为它们的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但这殿堂并不高冷,相對于附近疯长的高楼大厦,大学的身躯大都显得有些陈旧,但其承载的灵魂却是最新鲜的,最有创造力的。苗天润所拍摄的大学校园却少见学生,这主要是想体现:现在的大学生更愿意离开校园去社会上磨练。这组照片通过典型的无人的校园场景和校园里的休闲场景来体现当前大学校园里的一种独特状态。
摘要 张艺谋早期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如《红高粱》中的九儿、《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颂莲、《菊豆》中的菊豆等。在张氏早期的电影中,隐忍、反抗、救赎是女性生存的三种状态,从九儿到菊豆,女性走过了一个从期待中的拯救到主动自救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红高粱》 《大红灯笼高高挂》 《菊豆》 女性 生存状态    张艺谋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八九十年代之交,他在电影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
摘要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哲学科幻电影。影片由始至终贯彻了解构大师德里达的思想,挑战了人们关于生物学、宗教、历史、人性等方面的常识,提出了世界存在的其他可能性,并告诫人们时刻保持思想开放方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关键词 解构 科幻 可能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2007年美国的一部科幻电影。不同于以往的科幻片,它没有巨额投资,没有外星人,也没有特大的场景,没有高超的特技,没有一
摘要:爱德华·汉斯立克的一本书《论音乐的美》,阐述了他的音乐自律美学思想。他的著名论点:“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运动形式”。“美的事物不需要产生什么情感效果,本身就是完美的”,剖析了音乐的实质,音乐与其它艺术之别,解释了音乐中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然而,他却招来很多人的反对,现在我重读这本书,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认为他的美学思想,对当今的音乐教育仍然有指导意义,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音乐特殊性,解决人们在音乐
作为第十五次的新秀专刊呈现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每一位都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时代的脉搏。本期杂志诞生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是一份美丽、充满希望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声明,阐述了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和令人兴奋的未来。女摄影师莱亚·阿布里尔(Laia Abril)凭借长期项目《贬抑女性的历史》(History of Misogyny)获得2020年《泡沫》杂志举办的保罗·胡夫(Paul Huf)奖,唤起令人不舒适
【摘要】《成长教育》并不是一部极端女权主义的电影,而是女性某一阶段的自我成长,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迷途知返的人生经历。影片简洁明了地讲述了处在人生转折点上面临两难处境的少女珍妮选择退学之后被人欺骗,看清人生方向的故事。此片获得2009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和摄影奖,以其浓郁的英式风格获得2010年奥斯卡奖的多项提名。  【关键词】《成长教育》  成长女性主义  自我认同    《成长教育》是根据英国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最为有名的一篇杰作。对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和读者三个重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揭示该小说的叙述魅力。  [关键词]人物 叙述者 读者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最为有名的一篇杰作。关于这部小说的解读历来就比较有多样性:有人注重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人注重叙述者的叙述艺术,有人注重它的思想性
【摘要】本文根据艺术辩证法的原则,撷取了戏曲电影史上一些案例,以就成功的戏曲电影对虚实的处理及其空间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总结,从而认为,戏曲电影具有化实为虚、以虚寓实、虚实相生的影像风格和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契合的空间意识。  【关键词】戏曲电影 虚实相生 情景契合    戏曲电影,乃是中国电影独有的一个类型,它是舶来品电影欲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第一个灵感。尽管电影业界和学术界现在对戏曲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