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汉大学生间的友好交往交流,在加深蒙汉民族大学生情感的同时,对构建校园和谐氛围、巩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及信仰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蒙汉大学生在实际交往交流中也容易出现相互不理解、不包容甚至不尊重的情况,从而导致相互排斥、歧视甚至对立。对此,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的分析,并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校园和谐氛围、建构互动交流平台等方面为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蒙汉民族大学生;民族交往交流
一、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由于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各高校中,蒙古族学生人数较多,因而存在广泛的蒙汉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但语言、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蒙语、汉语两种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中在程度、规模上存在差异。
(一)蒙语授课蒙古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在内蒙古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蒙语授课的专业较少,相对于汉语授课的蒙生蒙语授课的蒙生数量较少。蒙语授课蒙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与汉族同学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少,缺乏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蒙语授课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较生疏。另一方面,由于蒙语授课的蒙生在学习生活中一直是蒙语授课,日常相互接触较多的也都是本民族的同学,而很少接触到汉族大学生。而且与汉语授课蒙生相比,由于缺乏汉语语言使用的环境,蒙语授课的蒙生在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中汉语表述不够熟练,感到困难。
(二)汉语授课蒙古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在内蒙古各高校,蒙古族大学生汉语授课是普遍现象。由于专业需要或培养方案等的规定,大量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同学一同用汉语授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业。这就为汉语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互交往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另外,还有大部分汉语授课的蒙生和汉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在长期、广泛的日常学习交往中,对彼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相互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更加密切了蒙汉族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现阶段,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相互交往交流日益频繁,民族关系比较融洽。但在交往交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等的差异,经常感到困难,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交流较少,或在交往交流中可能产生一些矛盾等问题。其中部分蒙语授课蒙生与汉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尤为复杂,需要重视。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蒙语授课学生缺乏与其他民族学生相互交往交流的平台,导致他们的交际圈限制在自己本民族范围内。日常交往交流是融洽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交流不是很多,他们更愿意接触本民族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他们与其他民族同学的相互交往交流大多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兴趣爱好相投引起的交往,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相对较少,尤其体现在蒙语授课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中。长此以往,不仅自身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感到困难,还间接影响周围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
第二、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是大学生彼此心灵沟通的窗户。然而,蒙汉大学生母语的不同对其相互交往交流产生了较大影响。蒙汉大学生虽然在相互的言语交流中都普通话,但對于蒙古族大学生特别是蒙语授课的学生来说,汉语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在与汉族学生交往交流中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而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蒙汉大学生平等友好的交往交流。
第三、班风建设影响。和谐、向上的班风建设对学生思想意识、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班风建设对在同一班学习的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有些班级作风建设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如在关乎大学生的奖助学金、学习风气、班集体活动、考试与比赛中,辅导员要发挥引导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些工作在蒙汉大學生混合班级体中尤为重要,民主、文明、公平、和谐的班风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蒙汉大学生的交往交流。此外,还有诸如民族历史文化、个人偏好、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会对蒙汉大学生相互交往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民族观、促进蒙汉大学生有效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讲授各民族历史文化,使大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民族概况,从而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营造校园和谐氛围,融洽学生情感
有效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需要依托特定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各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学校在安排住宿时应注意调整为蒙汉大学生的混合宿舍;在社团活动和小团体活动等集体活动中应注意蒙汉大学生人数比例,保证每一集体活动都有一定比例的汉生和蒙生参与。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及安全防护制度的建设,及时、有效解决各族大学生间产生的矛盾,为蒙汉大学生友好交往交流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三)建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交往交流
有效促进蒙汉大学生互动交流必须依靠一定的交流平台,但是,部分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中缺乏相应的平台,尚需完善。内蒙古各高校设置的学生组织举办的各种社团文体竞赛活动是蒙汉大学生课余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有序开展蒙汉大学生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社会实践、大学生联谊等活动,搭建蒙汉大学生学习交流的线下平台,全面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自媒体社交平台的运用,如建立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等为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提供线上平台,进而使线上线下平台最大规模的为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提供便利。
(四)鼓励相互学习语言,互为良师益友
民族语言是影响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的重要因素,相互学习语言能够有效解决语言不同而带来的阻碍。在蒙汉大学生混合班级老师鼓励学生相互学习语言、互为良师益友。蒙古族大学生向汉生学习汉语、交流沟通中提升汉语的运用能力,而汉族大学生可以向蒙生学蒙语,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了解蒙古族文化,在交往交流中互为良师益友,相互提升、融洽感情。
参考文献:
[1]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民族论坛,2014(10).
[2]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
[3]魏国红.加强民族交往和谐民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4]陈永亮.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考——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民族论坛,2014(12).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蒙汉民族大学生;民族交往交流
一、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由于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各高校中,蒙古族学生人数较多,因而存在广泛的蒙汉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但语言、授课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蒙语、汉语两种语言授课的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中在程度、规模上存在差异。
(一)蒙语授课蒙古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在内蒙古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蒙语授课的专业较少,相对于汉语授课的蒙生蒙语授课的蒙生数量较少。蒙语授课蒙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与汉族同学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少,缺乏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蒙语授课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较生疏。另一方面,由于蒙语授课的蒙生在学习生活中一直是蒙语授课,日常相互接触较多的也都是本民族的同学,而很少接触到汉族大学生。而且与汉语授课蒙生相比,由于缺乏汉语语言使用的环境,蒙语授课的蒙生在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中汉语表述不够熟练,感到困难。
(二)汉语授课蒙古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交往交流现状
在内蒙古各高校,蒙古族大学生汉语授课是普遍现象。由于专业需要或培养方案等的规定,大量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同学一同用汉语授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业。这就为汉语授课的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互交往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另外,还有大部分汉语授课的蒙生和汉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在长期、广泛的日常学习交往中,对彼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相互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更加密切了蒙汉族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现阶段,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相互交往交流日益频繁,民族关系比较融洽。但在交往交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过程中,由于语言等的差异,经常感到困难,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交流较少,或在交往交流中可能产生一些矛盾等问题。其中部分蒙语授课蒙生与汉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尤为复杂,需要重视。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蒙语授课学生缺乏与其他民族学生相互交往交流的平台,导致他们的交际圈限制在自己本民族范围内。日常交往交流是融洽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交流不是很多,他们更愿意接触本民族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他们与其他民族同学的相互交往交流大多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兴趣爱好相投引起的交往,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相对较少,尤其体现在蒙语授课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中。长此以往,不仅自身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感到困难,还间接影响周围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
第二、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是大学生彼此心灵沟通的窗户。然而,蒙汉大学生母语的不同对其相互交往交流产生了较大影响。蒙汉大学生虽然在相互的言语交流中都普通话,但對于蒙古族大学生特别是蒙语授课的学生来说,汉语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在与汉族学生交往交流中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而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蒙汉大学生平等友好的交往交流。
第三、班风建设影响。和谐、向上的班风建设对学生思想意识、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班风建设对在同一班学习的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有些班级作风建设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如在关乎大学生的奖助学金、学习风气、班集体活动、考试与比赛中,辅导员要发挥引导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些工作在蒙汉大學生混合班级体中尤为重要,民主、文明、公平、和谐的班风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蒙汉大学生的交往交流。此外,还有诸如民族历史文化、个人偏好、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会对蒙汉大学生相互交往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民族观、促进蒙汉大学生有效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讲授各民族历史文化,使大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民族概况,从而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营造校园和谐氛围,融洽学生情感
有效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需要依托特定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各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学校在安排住宿时应注意调整为蒙汉大学生的混合宿舍;在社团活动和小团体活动等集体活动中应注意蒙汉大学生人数比例,保证每一集体活动都有一定比例的汉生和蒙生参与。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及安全防护制度的建设,及时、有效解决各族大学生间产生的矛盾,为蒙汉大学生友好交往交流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三)建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交往交流
有效促进蒙汉大学生互动交流必须依靠一定的交流平台,但是,部分内蒙古高校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中缺乏相应的平台,尚需完善。内蒙古各高校设置的学生组织举办的各种社团文体竞赛活动是蒙汉大学生课余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有序开展蒙汉大学生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社会实践、大学生联谊等活动,搭建蒙汉大学生学习交流的线下平台,全面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自媒体社交平台的运用,如建立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等为促进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提供线上平台,进而使线上线下平台最大规模的为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提供便利。
(四)鼓励相互学习语言,互为良师益友
民族语言是影响蒙汉大学生交往交流的重要因素,相互学习语言能够有效解决语言不同而带来的阻碍。在蒙汉大学生混合班级老师鼓励学生相互学习语言、互为良师益友。蒙古族大学生向汉生学习汉语、交流沟通中提升汉语的运用能力,而汉族大学生可以向蒙生学蒙语,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了解蒙古族文化,在交往交流中互为良师益友,相互提升、融洽感情。
参考文献:
[1]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民族论坛,2014(10).
[2]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
[3]魏国红.加强民族交往和谐民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4]陈永亮.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考——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民族论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