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能够从物质层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缓解经济压力,而且更要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发挥育人功效。本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总结得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感恩教育功能、契约精神教育功能以及心理疏导等育人功能。
[关键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1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因此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资助工作体系中,重物质帮助轻精神鼓励,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相脱节,这既不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针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门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南,这也就促使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从单纯助学助困向资助育人的转变,不仅帮助学生物质上“脱贫脱困”,而且更加要引导学生从精神上“脱贫脱困”。
一 价值导向功能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当涉及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这部分学生虽然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各种社会情绪的影响也最大,经济的困窘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双重考验:一方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高于一般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励志成才意识浓厚;另一方面,过早的背负经济包袱也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一部分大学生过度自卑焦虑但又爱慕虚荣,消极对待学业,还有部分大学生为缓解贫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在打工赚取生活费上。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高校资助工作应当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结合起来,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要从思想上帮助大学正确对待贫困问题,化贫困为成才的动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等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第二,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選择。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发展迟滞的农村或者偏远的山村,这部分学生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思想相对较为简单,在进入高校后,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复杂的人际环境让这部分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从而产生各种认知误区:如,有些学生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集体意识匮乏;有些学生为了消除自卑,盲目攀比;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贫富差距,带着愤世嫉俗的心理与人相处,等等。因此,高校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厘清价值评判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
第三,引导大学生躬身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资助工作不能止于物质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引导,还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完善自我。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通过设立“勤工助学”通道,给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自食其力的平台,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诚实劳动换取成果,同时高校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宣讲活动,教育大学生坚定人生信念,端正态度,坚持学习,脚踏实地,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 感恩教育功能
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美好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感恩意识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薄,自私自利、忘恩、冷漠等不良现象大量滋生,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表现尤为严重,一些大学生不合理使用国家的助学政策挥霍浪费,走上工作岗位后拒不还贷,对资助者感情冷漠,等等,这些都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加强感恩教育,增强大学身感恩意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实现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表明了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以社会价值为依托,所以,在具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把受恩与感恩统一起来,树立感恩意识,做一个知恩、识恩、感恩、报恩的人。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感恩教育。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基本上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人生体验也最为敏感,因此,对于这部分群体,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促进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在学生内心催生深刻的感恩体验。所以,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离不开感恩教育,在当前形勢下,只有把学生资助工作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实施一系列的资助措施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逆境,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样才能把学生资助工作的感恩教育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此外,还要注意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实行感恩教育的载体和方式,避免呆板粗糙,增强针对性,在给予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和知恩感恩意识的培育。
三 契约精神教育功能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化人才提出的新挑战,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又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契约”?根据西方契约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把契约理解为一种约定,人与人之间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约定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拿破仑法典》把“契约”定义为“一种合意,依次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债务。”[2]我国也有着深厚的契约文化传统,只是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我国的契约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封建王权色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就为契约精神的深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高校也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其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培养大学生契约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倡导诚信理念培养契约精神。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维系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包括“诚实”“守信”两个方面,实则是契约精神的一种体现。高校在具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中,一方面通过制定一些量化考核指标将“是否诚实”作为学生评定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学费减免等优惠的考核标准,如在组织学生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时,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并做随机抽样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所有评选资格。另一方面,高校资助管理机构通过向受资助者传达合理、可行的期望,增强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并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让守信用者能够获取守信带来的更多的与社会合作的机会,不守信用者受到背信弃义的惩罚。
其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契约精神。学生资助工作必须要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既要坚持情理之中,又要坚持“法规”约束。在此处,“法规”指的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的规范准则,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正在加快完善学生个人信用体系,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学生一旦有违约失信现象,违约记录将会伴随其一生,这种记录将会限制他们在择业就业、金融业务、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综合运用德育感化的力量,多方举措,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强化学生的契约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最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促进公平践行契约精神。契约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公正,只有公平正义的契约,大家才会自觉遵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初衷就是保证每一个具有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主要体现在:资助工作的起点保证公平,从而确保资助的覆盖率和实施细则的合理性;资助的过程体现公平,确保程序规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资助的终点也致力于实现公平,确保受资助者获得应有的资助份额并能合理有效的使用资助成果。
四 心理疏导功能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性丰满的大学生,还需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让外在的物质帮助通过内心的升华发挥最佳作用,因此它还具有心理疏导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强化作用。强化是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它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呈现行为者想要的、愉快的刺激物来增强行为者的行为的过程,负强化则与之相反,凡是引起行为者行为减弱或者终止的强化行为都是负强化。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生活拮据,但是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成绩优异,及时给予这部分学生经济援助则更能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有另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恰当的自卑诱发了盲目攀比的心理,生活铺张浪费,不合理使用助学补助,这时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就会使他们受到警戒,认真反思自身行为。
其二,期望作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又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4]这一心理学原理曾经被普遍运用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走心”的工作,也应该适当地表达对资助学生的期望,要把物质帮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适当表达对他们在学业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中积极地期望和赞赏,就会引导他们逐渐克服过度的自卑、不恰当的敏感、盲目的攀比等不健康心理,激励他们自觉向奋发向上、完善自我方向不断靠近。
其三,榜样激励作用。榜样激励,主要与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有关。“羊群效应”反映的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下,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为了免于社会群体的压力会选择追随大多数人的意愿,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意愿。羊群的特点是,一只羊在旷野中会没有方向的徘徊,而在羊群里会自觉的跟随队伍前进。但是每一个羊群都有领头羊,只有领头羊的主动带领,羊群才会更快的找到食物和水源。学生资助工作应善于发现“领头羊”,树立正面典型,通过榜样示范,达到触动一般,带动后进的效果,让其他家庭困难学生找到精神鼓舞和身份认同感。同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能够促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学生分析差距差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培养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在不断地缩小差距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进而带动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不断进步。
五 结语
帮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免除他们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失学风险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在现实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它的有限性在于因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对象思想的不稳定性以及各种潜在矛盾的不确定性,都使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效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们为了行使知情权就不得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而且资助的名额有限,随着高校的扩招,受资助者基数比较大,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也是资助管理者要花费很多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从受资助者角度来看,这种影响作用也是无限的:学生资助工作的无限性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远不止上述这些,而且这种育人功能是无声的、渗透式的[5],通过在具体的服务活工作中把资助的人文关怀渐渐浸染到学生的内心,所以,它给学生带来的振动与影响存在无限的可能。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不容忽视,因此,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从心灵上、精神上“脱贫”是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史凌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价值观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2]曹玲.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契约文化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3]吴玲.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6).
[4]皮格马利翁效应_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5391458-5628188.html.
[5]刘鑫,郑俊杰.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应强化人文关怀[J].前沿,2013(24).
[关键词]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1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因此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资助工作体系中,重物质帮助轻精神鼓励,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相脱节,这既不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针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门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南,这也就促使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从单纯助学助困向资助育人的转变,不仅帮助学生物质上“脱贫脱困”,而且更加要引导学生从精神上“脱贫脱困”。
一 价值导向功能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当涉及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这部分学生虽然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各种社会情绪的影响也最大,经济的困窘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双重考验:一方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高于一般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励志成才意识浓厚;另一方面,过早的背负经济包袱也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一部分大学生过度自卑焦虑但又爱慕虚荣,消极对待学业,还有部分大学生为缓解贫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在打工赚取生活费上。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高校资助工作应当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结合起来,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要从思想上帮助大学正确对待贫困问题,化贫困为成才的动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等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确定积极的人生目标,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第二,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選择。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发展迟滞的农村或者偏远的山村,这部分学生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思想相对较为简单,在进入高校后,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复杂的人际环境让这部分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从而产生各种认知误区:如,有些学生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集体意识匮乏;有些学生为了消除自卑,盲目攀比;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贫富差距,带着愤世嫉俗的心理与人相处,等等。因此,高校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厘清价值评判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
第三,引导大学生躬身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资助工作不能止于物质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引导,还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完善自我。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通过设立“勤工助学”通道,给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自食其力的平台,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诚实劳动换取成果,同时高校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宣讲活动,教育大学生坚定人生信念,端正态度,坚持学习,脚踏实地,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 感恩教育功能
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美好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感恩意识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薄,自私自利、忘恩、冷漠等不良现象大量滋生,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表现尤为严重,一些大学生不合理使用国家的助学政策挥霍浪费,走上工作岗位后拒不还贷,对资助者感情冷漠,等等,这些都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加强感恩教育,增强大学身感恩意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实现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表明了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以社会价值为依托,所以,在具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把受恩与感恩统一起来,树立感恩意识,做一个知恩、识恩、感恩、报恩的人。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感恩教育。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基本上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人生体验也最为敏感,因此,对于这部分群体,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促进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在学生内心催生深刻的感恩体验。所以,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离不开感恩教育,在当前形勢下,只有把学生资助工作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实施一系列的资助措施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逆境,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样才能把学生资助工作的感恩教育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此外,还要注意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实行感恩教育的载体和方式,避免呆板粗糙,增强针对性,在给予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和知恩感恩意识的培育。
三 契约精神教育功能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化人才提出的新挑战,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又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契约”?根据西方契约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把契约理解为一种约定,人与人之间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约定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拿破仑法典》把“契约”定义为“一种合意,依次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债务。”[2]我国也有着深厚的契约文化传统,只是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我国的契约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封建王权色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就为契约精神的深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高校也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其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培养大学生契约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倡导诚信理念培养契约精神。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维系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包括“诚实”“守信”两个方面,实则是契约精神的一种体现。高校在具体的学生资助工作中,一方面通过制定一些量化考核指标将“是否诚实”作为学生评定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学费减免等优惠的考核标准,如在组织学生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时,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并做随机抽样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所有评选资格。另一方面,高校资助管理机构通过向受资助者传达合理、可行的期望,增强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并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让守信用者能够获取守信带来的更多的与社会合作的机会,不守信用者受到背信弃义的惩罚。
其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契约精神。学生资助工作必须要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既要坚持情理之中,又要坚持“法规”约束。在此处,“法规”指的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的规范准则,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正在加快完善学生个人信用体系,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学生一旦有违约失信现象,违约记录将会伴随其一生,这种记录将会限制他们在择业就业、金融业务、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综合运用德育感化的力量,多方举措,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强化学生的契约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最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促进公平践行契约精神。契约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公正,只有公平正义的契约,大家才会自觉遵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初衷就是保证每一个具有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主要体现在:资助工作的起点保证公平,从而确保资助的覆盖率和实施细则的合理性;资助的过程体现公平,确保程序规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资助的终点也致力于实现公平,确保受资助者获得应有的资助份额并能合理有效的使用资助成果。
四 心理疏导功能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性丰满的大学生,还需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让外在的物质帮助通过内心的升华发挥最佳作用,因此它还具有心理疏导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强化作用。强化是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它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呈现行为者想要的、愉快的刺激物来增强行为者的行为的过程,负强化则与之相反,凡是引起行为者行为减弱或者终止的强化行为都是负强化。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生活拮据,但是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成绩优异,及时给予这部分学生经济援助则更能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有另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恰当的自卑诱发了盲目攀比的心理,生活铺张浪费,不合理使用助学补助,这时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就会使他们受到警戒,认真反思自身行为。
其二,期望作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又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4]这一心理学原理曾经被普遍运用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走心”的工作,也应该适当地表达对资助学生的期望,要把物质帮助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适当表达对他们在学业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中积极地期望和赞赏,就会引导他们逐渐克服过度的自卑、不恰当的敏感、盲目的攀比等不健康心理,激励他们自觉向奋发向上、完善自我方向不断靠近。
其三,榜样激励作用。榜样激励,主要与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有关。“羊群效应”反映的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下,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为了免于社会群体的压力会选择追随大多数人的意愿,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意愿。羊群的特点是,一只羊在旷野中会没有方向的徘徊,而在羊群里会自觉的跟随队伍前进。但是每一个羊群都有领头羊,只有领头羊的主动带领,羊群才会更快的找到食物和水源。学生资助工作应善于发现“领头羊”,树立正面典型,通过榜样示范,达到触动一般,带动后进的效果,让其他家庭困难学生找到精神鼓舞和身份认同感。同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能够促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学生分析差距差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培养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在不断地缩小差距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进而带动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不断进步。
五 结语
帮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免除他们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失学风险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在现实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它的有限性在于因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对象思想的不稳定性以及各种潜在矛盾的不确定性,都使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效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时,我们为了行使知情权就不得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而且资助的名额有限,随着高校的扩招,受资助者基数比较大,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也是资助管理者要花费很多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从受资助者角度来看,这种影响作用也是无限的:学生资助工作的无限性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远不止上述这些,而且这种育人功能是无声的、渗透式的[5],通过在具体的服务活工作中把资助的人文关怀渐渐浸染到学生的内心,所以,它给学生带来的振动与影响存在无限的可能。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不容忽视,因此,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从心灵上、精神上“脱贫”是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史凌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价值观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2]曹玲.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契约文化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3]吴玲.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6).
[4]皮格马利翁效应_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5391458-5628188.html.
[5]刘鑫,郑俊杰.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应强化人文关怀[J].前沿,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