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到老张时他神志不清,被护士从重症监护室送到我身边的病床上。他插着鼻饲管,面色苍白,像个大虾米一样躺着。
他和我是一个主治医生。我问医生,这家伙怎么了?医生说:“他啊,老熟人了。人家这病,几百万人里才一两个,比他发病早的、发病晚的都死了,就他活着,现在比大熊猫还稀罕,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住,绝对保证。”后来我得知,老张得的虽然是消化系统疾病,但和免疫系统有关,基本上没治。他现在是国际医疗界的“活标本”,日本等国家药厂出新药都找他来免费试药。
过了两天,老张醒过来。因为瘦,眼睛看着特别大。他操着京腔说:“兄弟,能开开窗户透个气吗?”然后又昏迷过去了。我把病房窗户打开,我其实更讨厌病房的味道。那以后,我们两个开始熟悉。老张46岁,自己开了个公司做贸易。20多岁就得病,一直没结婚。有个弟弟在外企,患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年纪大了,根本顾不上这兄弟俩。每次发病感觉不好,老张就开车直奔医院,往急诊室一躺,其他事就不管了。有一次,人在病房躺了半个多月,车就放在医院停车场。出院时,每小时10元的停车费快赶上住院费了。
住得久了,消化内科的大夫护士,没有老张不熟悉的。见到新来的或实习的医生,老医生就让他自己讲解病情。他从病理到诊断,说得头头是道。实习医生遇到类似病例,不好意思问老医生,就向他“求教”。老张来者不拒,也敢下“诊断”:这个能活多久,那个能活多长。主治医生对我说,20多年病下来,他真算得上专家了。
能下地走动了,老张晚上经常去护士站混,搞得主治医生不得不提醒他:你老实点啊。但老张依然故我。护士们也喜欢他,因为他最配合。有一个实习护士给他下鼻饲,他实在不满意,把鼻饲管拿过来,噌噌噌,自己捅下去了。抽血的护士有时候扎不好,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最多向我撇撇嘴。
这么个模范病人,医生自然要发挥他的作用。一天,主治医生拿了件衬衫进来说:“老张啊,替我还给隔壁的2号床。”老张看了看那件BOSS衬衫说:“假的,你看这还有线头呢。”一会儿,老张完成任务回来。我问他怎么说的?“直接说啊,人穷别送礼,送了人家看不上,收不收都为难。”还有一次,医生让他去劝一个病人做手术,老张去了好一阵儿,回来了。医生也紧跟着进来,训他说:“你怎么劝的,人还在那儿哭?”老张说:“我劝他半天,他还拧着,我就说,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做吧,能像我多活一段。”
病情稍好一点,老张耐不住了。一天我正在楼梯间吸烟,老张拎着个袋子就来了,里面装着我和他的衣服。他拉我上厕所换下病服,陪他出门吃馄饨。从住院到吃这碗馄饨,老张已经半个月没有吃饭了,每天就是点滴和鼻饲。我问他医生让吃不,老张说,管他,嘴这东西,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不是嘴了。
我们后来都出院了,但老张每年都要回去住上一两个月。尤其是新年前后,寒冷总是促使他发病。因此,经常是人家收拾着放假,他收拾好准备住院。后来主治医生告诉我,老张常年吃药,经常做手术,心肝肺都不同程度地受损,病已经看不过来了,他每活一天,都是奇迹。2010年春节,老张请我和主治医生一起吃饭,席间竟然介绍了他的新婚妻子。那姑娘是他的生意伙伴,长得一般,但性情开朗。趁姑娘出去洗手,我们打趣:“老张,你这可是坑人啊。”老张哈哈一笑:“人家自愿,我们还想要个孩子呢。”主治医生急了:“别说你要不出来,就是要了,你能养几天?”又是一阵大笑。
以后每年,我们都定期聚一聚。老张自认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你们是生—折腾—死这么个路子,天天在那里算计加计算;我比较直接了,就是从生到死,所以高兴。”今年过年,我们又找了个馆子坐坐,还没走到包房,就在走廊里听到老张扯着嗓子和女服务员调侃:“我要的是大红浙醋,你们这儿肯定有,去拿……”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活着,真好。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他和我是一个主治医生。我问医生,这家伙怎么了?医生说:“他啊,老熟人了。人家这病,几百万人里才一两个,比他发病早的、发病晚的都死了,就他活着,现在比大熊猫还稀罕,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住,绝对保证。”后来我得知,老张得的虽然是消化系统疾病,但和免疫系统有关,基本上没治。他现在是国际医疗界的“活标本”,日本等国家药厂出新药都找他来免费试药。
过了两天,老张醒过来。因为瘦,眼睛看着特别大。他操着京腔说:“兄弟,能开开窗户透个气吗?”然后又昏迷过去了。我把病房窗户打开,我其实更讨厌病房的味道。那以后,我们两个开始熟悉。老张46岁,自己开了个公司做贸易。20多岁就得病,一直没结婚。有个弟弟在外企,患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年纪大了,根本顾不上这兄弟俩。每次发病感觉不好,老张就开车直奔医院,往急诊室一躺,其他事就不管了。有一次,人在病房躺了半个多月,车就放在医院停车场。出院时,每小时10元的停车费快赶上住院费了。
住得久了,消化内科的大夫护士,没有老张不熟悉的。见到新来的或实习的医生,老医生就让他自己讲解病情。他从病理到诊断,说得头头是道。实习医生遇到类似病例,不好意思问老医生,就向他“求教”。老张来者不拒,也敢下“诊断”:这个能活多久,那个能活多长。主治医生对我说,20多年病下来,他真算得上专家了。
能下地走动了,老张晚上经常去护士站混,搞得主治医生不得不提醒他:你老实点啊。但老张依然故我。护士们也喜欢他,因为他最配合。有一个实习护士给他下鼻饲,他实在不满意,把鼻饲管拿过来,噌噌噌,自己捅下去了。抽血的护士有时候扎不好,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最多向我撇撇嘴。
这么个模范病人,医生自然要发挥他的作用。一天,主治医生拿了件衬衫进来说:“老张啊,替我还给隔壁的2号床。”老张看了看那件BOSS衬衫说:“假的,你看这还有线头呢。”一会儿,老张完成任务回来。我问他怎么说的?“直接说啊,人穷别送礼,送了人家看不上,收不收都为难。”还有一次,医生让他去劝一个病人做手术,老张去了好一阵儿,回来了。医生也紧跟着进来,训他说:“你怎么劝的,人还在那儿哭?”老张说:“我劝他半天,他还拧着,我就说,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做吧,能像我多活一段。”
病情稍好一点,老张耐不住了。一天我正在楼梯间吸烟,老张拎着个袋子就来了,里面装着我和他的衣服。他拉我上厕所换下病服,陪他出门吃馄饨。从住院到吃这碗馄饨,老张已经半个月没有吃饭了,每天就是点滴和鼻饲。我问他医生让吃不,老张说,管他,嘴这东西,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不是嘴了。
我们后来都出院了,但老张每年都要回去住上一两个月。尤其是新年前后,寒冷总是促使他发病。因此,经常是人家收拾着放假,他收拾好准备住院。后来主治医生告诉我,老张常年吃药,经常做手术,心肝肺都不同程度地受损,病已经看不过来了,他每活一天,都是奇迹。2010年春节,老张请我和主治医生一起吃饭,席间竟然介绍了他的新婚妻子。那姑娘是他的生意伙伴,长得一般,但性情开朗。趁姑娘出去洗手,我们打趣:“老张,你这可是坑人啊。”老张哈哈一笑:“人家自愿,我们还想要个孩子呢。”主治医生急了:“别说你要不出来,就是要了,你能养几天?”又是一阵大笑。
以后每年,我们都定期聚一聚。老张自认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你们是生—折腾—死这么个路子,天天在那里算计加计算;我比较直接了,就是从生到死,所以高兴。”今年过年,我们又找了个馆子坐坐,还没走到包房,就在走廊里听到老张扯着嗓子和女服务员调侃:“我要的是大红浙醋,你们这儿肯定有,去拿……”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活着,真好。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