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以社会交往为基础。同伴交往是儿童接触、学习和学好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刺激源。较之于其他“指导者”,同伴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馈。家长与教师应该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儿童通过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同时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以鼓励和帮助孩子快乐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
一、同伴交往对儿童学习的重要价值
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建立在与他人发生交互关系的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后天习得的学习行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体根据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通常来说,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是非常吃力的。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但观察者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换言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一个人与什么样的“榜样”交往,就会习得什么样的行为类型,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效。另外,大多数榜样行为往往是各种榜样特征的组合。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学习者要善于与不同的“榜样”建立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除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透过同伴关系,可以预测儿童以后的成就动机、学习声望以及留级、逃学和辍学等学业问题。以往的观念认为,儿童只从成人那里获得知识,教育完全是父母和教师把他们知道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孩子。事实上,很多证据显示,天真的孩子在一起弄清一个问题,比他们单独学习要进步得快。这些证据体现在许多领域中儿童的技能发展,如数学、音乐、物理、道德推理和计算等。此外,通常情况下,同伴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1]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经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换意见,可以找到单独依靠自身无法找到的答案。亦即我们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相关研究还发现,没有朋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得分明显低于有朋友的学生;亲密朋友之间成绩报告单上的成绩更加相似。[2]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而非学习困难儿童比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被同伴接受。
另外,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接纳)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受制于年龄,低年级时影响小,高年级时影响较大。例如,一项选取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进行同伴提名测验,以考查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的研究表明,低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基本上不存在影响,但四年级以后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逐渐提升。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初入学校时学业成绩主要受学习兴趣、成人权威、自身能力和教师的评价等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人际交往在小学生身上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与周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对自身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即:儿童就读年级越高,越倾向于关注自己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因而同伴关系这一学习环境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影响作用,而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未开始重视友谊的作用,因而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3]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研究能确切解释为什么同伴交往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且是促进儿童学习的有效工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同伴交往能够推动儿童在认知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当地位平等的儿童相对自由地讨论他们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从他们可能采用的各种不同解决方案中可以产生出新的见解,这促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学习。
二、同伴交往是儿童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英语学习是儿童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英语学习既遵循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又有着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特殊规律。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刺激源。较之于其他“指导者”,同伴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1.同伴交往能生成大量供儿童进行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的交际话语
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交际话语。众所周知,英语学习课程是技能课和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和知识课。只有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儿童才能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做到既流畅又准确。同伴交往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不断产生的即时性和情境性对话,客观上为儿童提供大量符合他们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语言浸润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1岁半以后,儿童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其内容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会出现彼此间互补的交往行为。比如一个跑一个追、一个藏一个找、一个给予一个接受等等。这一时期,如果母亲和同伴均在场,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时间和交往活动的数量明显多于与母亲游戏的时间和数量。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产出的话语比与父母在一起时产出的话语更多。[4]很多在国外生活过或正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出国之前只接触到了有限的一点英语。到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他们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英语,并跟当地小朋友进行游戏和会话,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很快得到提升,甚至还经常把一些父母听不懂的同伴之间交流的地道英语带回家。这说明同伴之间的话语交谈对儿童有天然的吸引力。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创造一个不同于与大人交际的,可以进行自然、安全和充满童趣对话的语言环境。
2.同伴交往能为儿童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
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反馈联系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仅影响着学习者言语交互活动的结构与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能性,[5]即:学习者接收到的反馈数量越多,反馈质量越高,其学会和学好某种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关于第二语言写作中反馈的研究表明,同伴反馈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自己习作的读者,因此比教师反馈更真实。此外,学习者通过互评可以感受到其他学生写作中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助于他们减少自身作为作者的忧虑或焦虑,帮助他们发展自主性和树立自信心。[6]此外,儿童学习英语的总体特点是爱活动、爱模仿,需要更多来自外部的反馈。但由于各种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当前我国儿童在学习英语时,家长所能给予的反馈并不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反馈需求。同伴交往由于自然简单、灵活方便,且不受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中成人与小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制约,应当在学龄儿童,尤其是高年级儿童的英语学习中得到重视。
3.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认为,对于儿童而言,外语学习不是母语学习的继续,而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与母语学习相比,外语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就学习顺序而言,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之后进行的;第二,外语学习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之后,用通过母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来接触、学习和使用语言,而不像母语习得那样,是在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接触、使用并习得的;第三,外语学习常常是课堂上学得的,而母语学习则多是在自然语境下习得的。[7]另外,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亲近语言的天然动机。当他们处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时,为了不在人际交往中失去安全感,他们会主动利用从母语习得中获得的各种技能参与同伴之间的“语言游戏”,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戏规则”。这种通过“语言游戏”来学习新语言的做法与成人通过理解各种语法知识和规则来学习外语的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儿童并不把英语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将它视为参与另一种游戏活动,获得爱与安全感,以及满足各种需要和得到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儿童是否有朋友或同伴,能否被其他同伴群体接纳或获准加入新的“语言游戏”,是判断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快乐、自然地“卷入”或“浸入”英语的重要体现。把儿童的英语学习过程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之上不仅顺乎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规律,也在客观上有效地降低了他们成为学习不良儿童的风险。毕竟,对于孩子而言,在游戏中而不是“学知”中学语言是更开心的事情。
三、利用同伴交往促进儿童英语学习的具体建议
儿童通过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习得交际用的口语,以为日后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伴交往在帮助儿童学习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并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以帮助和促进孩子更自然、更有效和更快乐地学习英语。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同伴交往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家长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同伴的圈子里,儿童不但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个性特长的同龄人,还有机会通过与他们交往,在合作与相互支持中增进各种知识、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包括发现和改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如“领导者”“追随者”“小霸王”“被欺负者”“小丑”“军师”和“施舍者”等。另外,儿童的圈子中通常都会有某种特殊的同伴文化。这种同伴文化不同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文化,且儿童有很强的动机去认同这个文化。如果儿童的这种认同需求被剥夺,或经常遭到拒斥,这会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心理疾病。因此,家长与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的认知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条件来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比如,允许和欢迎孩子邀请自己的同学和好友到家里做客,以父母的身份对孩子的朋友热情相待,并给孩子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当孩子把自己的图书、文具、学习材料借给好友时,父母不要加以干涉。当孩子的同伴邀请自己的孩子去他们家做客时,家长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并教给自己的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貌。比如,如果孩子要去参加同伴的生日聚会,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挑选生日礼物;节假日的时候,鼓励孩子跟同学好友去看电影、爬山、游园等。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也有助于扩大他们的活动视野,开阔他们的胸襟。另外,家长也需要积极关注孩子与哪些伙伴交往,在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大原则下对孩子的交友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
3.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
在帮助孩子与同伴发展生活友谊的同时,家长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友谊带到学习上来。落实到具体的英语学习上,就是建议孩子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和互相帮助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比如,让孩子每周找个固定时间与朋友做英语单词、句子或者篇章的听写活动;建议他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平时打闹嬉戏时互相说英语,或者一起去某个地方参加英语角的会话活动;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英语朗诵和表演活动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课后与同伴进行的英语学习活动应该以保持和拓展兴趣为主,家长与教师如果过分要求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一定要学习英语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家长与教师要对孩子的同伴交往活动有足够的宽容心和耐心,自身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和帮助孩子去把握好交友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切忌功利性太强,以学习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交友世界。当然,也应当尽量避免孩子与同伴在一起时只玩耍而学不到有益的东西。
4.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由于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同伴交往的观点和行为,除了帮助孩子与同龄同伴建立友谊,并鼓励孩子在同伴关系的支持下自然、快乐地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做孩子的“异龄”同伴来帮助儿童学习英语。比如,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围绕穿衣服、系鞋带、进餐、整理床铺等内容与孩子进行简单有趣的英语对话。如果父母不懂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不高,可以让孩子把学校里学到的英语单词、句子、故事、歌谣等教给父母。另外,如果有条件,比如,父母的英语都很棒,经常与外国人交往,还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带他们参加一些国外家庭的交际活动,父母用外语与外国人侃侃而谈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英语的好奇与兴趣。总之,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包括儿童的英语学习成效。父母要敢于、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参考文献:
[1]鲁道夫
一、同伴交往对儿童学习的重要价值
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建立在与他人发生交互关系的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后天习得的学习行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体根据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通常来说,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结果来进行的学习是非常吃力的。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但观察者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换言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一个人与什么样的“榜样”交往,就会习得什么样的行为类型,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效。另外,大多数榜样行为往往是各种榜样特征的组合。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学习者要善于与不同的“榜样”建立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除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透过同伴关系,可以预测儿童以后的成就动机、学习声望以及留级、逃学和辍学等学业问题。以往的观念认为,儿童只从成人那里获得知识,教育完全是父母和教师把他们知道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孩子。事实上,很多证据显示,天真的孩子在一起弄清一个问题,比他们单独学习要进步得快。这些证据体现在许多领域中儿童的技能发展,如数学、音乐、物理、道德推理和计算等。此外,通常情况下,同伴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1]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经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换意见,可以找到单独依靠自身无法找到的答案。亦即我们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相关研究还发现,没有朋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得分明显低于有朋友的学生;亲密朋友之间成绩报告单上的成绩更加相似。[2]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受到同伴的拒绝,而非学习困难儿童比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被同伴接受。
另外,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接纳)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受制于年龄,低年级时影响小,高年级时影响较大。例如,一项选取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进行同伴提名测验,以考查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的研究表明,低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基本上不存在影响,但四年级以后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逐渐提升。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初入学校时学业成绩主要受学习兴趣、成人权威、自身能力和教师的评价等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人际交往在小学生身上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与周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对自身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即:儿童就读年级越高,越倾向于关注自己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因而同伴关系这一学习环境就开始对学习产生影响作用,而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未开始重视友谊的作用,因而同伴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3]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研究能确切解释为什么同伴交往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且是促进儿童学习的有效工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同伴交往能够推动儿童在认知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当地位平等的儿童相对自由地讨论他们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从他们可能采用的各种不同解决方案中可以产生出新的见解,这促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学习。
二、同伴交往是儿童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英语学习是儿童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英语学习既遵循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又有着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的特殊规律。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刺激源。较之于其他“指导者”,同伴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1.同伴交往能生成大量供儿童进行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的交际话语
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提供足够丰富、真实和生动的交际话语。众所周知,英语学习课程是技能课和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和知识课。只有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儿童才能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做到既流畅又准确。同伴交往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通过不断产生的即时性和情境性对话,客观上为儿童提供大量符合他们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语言浸润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1岁半以后,儿童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其内容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会出现彼此间互补的交往行为。比如一个跑一个追、一个藏一个找、一个给予一个接受等等。这一时期,如果母亲和同伴均在场,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时间和交往活动的数量明显多于与母亲游戏的时间和数量。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产出的话语比与父母在一起时产出的话语更多。[4]很多在国外生活过或正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出国之前只接触到了有限的一点英语。到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他们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英语,并跟当地小朋友进行游戏和会话,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很快得到提升,甚至还经常把一些父母听不懂的同伴之间交流的地道英语带回家。这说明同伴之间的话语交谈对儿童有天然的吸引力。同伴交往能为儿童的英语学习创造一个不同于与大人交际的,可以进行自然、安全和充满童趣对话的语言环境。
2.同伴交往能为儿童提供更为具体、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
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反馈联系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仅影响着学习者言语交互活动的结构与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能性,[5]即:学习者接收到的反馈数量越多,反馈质量越高,其学会和学好某种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关于第二语言写作中反馈的研究表明,同伴反馈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自己习作的读者,因此比教师反馈更真实。此外,学习者通过互评可以感受到其他学生写作中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助于他们减少自身作为作者的忧虑或焦虑,帮助他们发展自主性和树立自信心。[6]此外,儿童学习英语的总体特点是爱活动、爱模仿,需要更多来自外部的反馈。但由于各种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当前我国儿童在学习英语时,家长所能给予的反馈并不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反馈需求。同伴交往由于自然简单、灵活方便,且不受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中成人与小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制约,应当在学龄儿童,尤其是高年级儿童的英语学习中得到重视。
3.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自然、快乐地学习英语
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认为,对于儿童而言,外语学习不是母语学习的继续,而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与母语学习相比,外语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就学习顺序而言,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之后进行的;第二,外语学习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之后,用通过母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来接触、学习和使用语言,而不像母语习得那样,是在没有任何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接触、使用并习得的;第三,外语学习常常是课堂上学得的,而母语学习则多是在自然语境下习得的。[7]另外,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亲近语言的天然动机。当他们处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时,为了不在人际交往中失去安全感,他们会主动利用从母语习得中获得的各种技能参与同伴之间的“语言游戏”,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戏规则”。这种通过“语言游戏”来学习新语言的做法与成人通过理解各种语法知识和规则来学习外语的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儿童并不把英语学习看做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将它视为参与另一种游戏活动,获得爱与安全感,以及满足各种需要和得到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儿童是否有朋友或同伴,能否被其他同伴群体接纳或获准加入新的“语言游戏”,是判断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快乐、自然地“卷入”或“浸入”英语的重要体现。把儿童的英语学习过程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之上不仅顺乎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规律,也在客观上有效地降低了他们成为学习不良儿童的风险。毕竟,对于孩子而言,在游戏中而不是“学知”中学语言是更开心的事情。
三、利用同伴交往促进儿童英语学习的具体建议
儿童通过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习得交际用的口语,以为日后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同伴交往在帮助儿童学习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并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以帮助和促进孩子更自然、更有效和更快乐地学习英语。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重视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同伴交往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家长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同伴的圈子里,儿童不但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个性特长的同龄人,还有机会通过与他们交往,在合作与相互支持中增进各种知识、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包括发现和改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如“领导者”“追随者”“小霸王”“被欺负者”“小丑”“军师”和“施舍者”等。另外,儿童的圈子中通常都会有某种特殊的同伴文化。这种同伴文化不同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文化,且儿童有很强的动机去认同这个文化。如果儿童的这种认同需求被剥夺,或经常遭到拒斥,这会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心理疾病。因此,家长与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同伴交往在儿童个体的认知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有利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为儿童结交朋友创造条件来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比如,允许和欢迎孩子邀请自己的同学和好友到家里做客,以父母的身份对孩子的朋友热情相待,并给孩子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当孩子把自己的图书、文具、学习材料借给好友时,父母不要加以干涉。当孩子的同伴邀请自己的孩子去他们家做客时,家长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并教给自己的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貌。比如,如果孩子要去参加同伴的生日聚会,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挑选生日礼物;节假日的时候,鼓励孩子跟同学好友去看电影、爬山、游园等。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也有助于扩大他们的活动视野,开阔他们的胸襟。另外,家长也需要积极关注孩子与哪些伙伴交往,在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大原则下对孩子的交友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
3.引导儿童利用同伴交往来学习英语
在帮助孩子与同伴发展生活友谊的同时,家长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友谊带到学习上来。落实到具体的英语学习上,就是建议孩子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和互相帮助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比如,让孩子每周找个固定时间与朋友做英语单词、句子或者篇章的听写活动;建议他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平时打闹嬉戏时互相说英语,或者一起去某个地方参加英语角的会话活动;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英语朗诵和表演活动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课后与同伴进行的英语学习活动应该以保持和拓展兴趣为主,家长与教师如果过分要求儿童与同伴交往时一定要学习英语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家长与教师要对孩子的同伴交往活动有足够的宽容心和耐心,自身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和帮助孩子去把握好交友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切忌功利性太强,以学习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交友世界。当然,也应当尽量避免孩子与同伴在一起时只玩耍而学不到有益的东西。
4.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由于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同伴交往的观点和行为,除了帮助孩子与同龄同伴建立友谊,并鼓励孩子在同伴关系的支持下自然、快乐地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做孩子的“异龄”同伴来帮助儿童学习英语。比如,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围绕穿衣服、系鞋带、进餐、整理床铺等内容与孩子进行简单有趣的英语对话。如果父母不懂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不高,可以让孩子把学校里学到的英语单词、句子、故事、歌谣等教给父母。另外,如果有条件,比如,父母的英语都很棒,经常与外国人交往,还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带他们参加一些国外家庭的交际活动,父母用外语与外国人侃侃而谈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英语的好奇与兴趣。总之,亲子关系会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包括儿童的英语学习成效。父母要敢于、乐于做孩子的“异龄”英语学习同伴。
参考文献:
[1]鲁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