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去阅读文学经典。在读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时,抛开文中的哥特式意象,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自然生态属性,或者可以认为这个“映像”就是指着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权的关系。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小说中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主义的生态自然观的观念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 映像 女性生态主义 父权体制
蜚声文坛的美国南方哥特派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于1941年推出了《金色眼睛的映像》,它继承了麦卡勒斯第一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对“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深刻内涵,而且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手法出发,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价值观思维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本文认为,文中多次提到的镜像更像一面“自然之境”,它从站在自然立场,以生态女性的视角,投射出了价值扭曲的人类文明。本文对小说这种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深刻的解构。
一 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
作为艺术家的麦卡勒斯在作品中以哥特式寓言的形式反映了人类的残酷的真正面目,批判当时南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些评论家认为金色眼睛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一个缺乏道德没有选择自由的世界”,他们认为这是一面“艺术之镜”,如果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话,它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艺术之镜”,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它是一面“自然之镜”,它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也不是一直自以“高等动物”自称的人类的眼睛,而是出于自然又非人类的一种产物。文中这面镜子与鸟类的意象有很大关系,在它的眼里是一幅出自于人类生态文明的人性扭曲的画面。文本中借助了多个自然景象与人类与非人类物种的事情描写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据小说中的描述,自然呈现为一个充满个性和变化的强大主题,它利用四季变化,天气变化呈现出了一个生动的面貌,人物的刻画则体现了较为典型的南方哥特风格,人物在自然中得到心理安慰,缓解压抑的氛围。人与自然在此时仿佛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一种对立的存在。
根据达尔文主义“人类理性并非独特的而是基于一定形式和推理之上,这些形式和推理就存在所谓的低等生物”。在文中,非人类的自然生物被赋予了一种主体性,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被人类征服的对象,它们能了解人类,并且与人类产生互动,在小说就有典型的例子,比如潘德腾太太有一匹马叫“火鸟”,每一次骑士奥诺拉上马时,这匹马都会做一番挣扎,一开始显得特别认真,后来好像是在嬉戏。小说并不认为马是完全被动的,它也可以做出选择,也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这种观念旨在挑战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的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从这个角度思考,动物是有目的和意识的,并且从行为上做出选择。小说中描写潘德腾为了更好地控制“火鸟”,数次折磨它,然而这遭到了马的强烈反抗。小说里描述,在森林里,在潘腾德骑马过程中,马失控狂奔。这体现了他的行为遭到了非人类生物的报复,或者说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与之相对的是艾莉森与一匹乡村耕马的和谐相处,她骑上这匹马在田间欢快的小跑,这是她接受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的结果。
小说描述潘腾德在马背上放弃生存的念头时,他体会到一种佳境,这种佳境是只有在放弃追求权力欲望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体会佳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在此刻他内心是接受大自然的。这说明人与大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人类应该站在尊重大自然的立场才能与大自然达到和谐相处。
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将人类的标准强加给大自然,这种观念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或者可以说是扭曲的。以这种观念与自然相处必然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惩罚。正如美国一名批评家所说,“人类的自然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构建的……然而自然却没有义务遵循这种自然观”。人类一直在试图强加给非人物种的一种人化做法是走不通的,也是一种妄想。
与其说小说是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大胆质疑和挑战,不如说《金色眼睛的映像》这部小说是对这种二元对立价值观的一种瓦解与深刻的批判。
二 女性与自然的亲近
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女性与生态自然属性结合。女性与自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作为二元对立的弱势的一方,遭受着男性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就刻画出自然与女性在以军营为象征的社会文化中,受到的伤害和压迫。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女性与自然的亲近性体现在女性对自然的身心融入和生活体验,这与男性对自然的冷静观察截然不同。
《金色眼睛的映像》这部小说中讲述艾莉森在乡间与一个乡下牵着老马的男孩相遇,她不仅与这名男孩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还成功地骑上老马在田间里小跑,这正说明她的内心是接受大自然的,并且把自己放于与大自然的同等的地位或者说她们是浑然一体的,这就是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存在,与之为善得到的结果。艾莉森对丈夫的捕猎行为非常的不赞同,在跟随丈夫出去打猎时,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打猎,在打猎过程中,丈夫打下了一只鹌鹑,并把它给艾莉森,坚持说是她打下来的,当她接过狗嘴里的鸟时,并没有为自己的成果感到兴奋和具有成就感,反而大惊失色,她轻轻地握住鸟的身体,还能感受到小鸟一丝丝体温,为自己对小鸟的伤害感到后悔,甚至大声痛哭。这就体现着她本身具有的女性天然特性,温柔、善良、体贴。无论她对马还是鹌鹑都是善良的,或者可以说是和谐的,在她抚摸鹌鹑的羽毛的瞬间,自然流露出她与自然和自然中的非人类生物的爱与同情,这就是女性与自然的一种亲近的体现。
在小说中,作者一直致力于描写一幅女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也被寄予女性化的特征,就像小说中描述潘腾德看见的那只小猫,柔软温存的小脸,温暖的体毛,清澈的绿眼睛,文中用这些单纯,柔软的女性特性,来描述小猫,就是对自然生态具备的女性特征的一种体现。自然生态仿佛也是作为一种女性被人类压迫着,就像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一样,从艾莉森随丈夫生平第一次打猎这件事可以看出,男性是承认女性与自然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但是,他们往往是对两者都是贬抑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性是女性与自然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承载着哺育和照料角色,无私奉献着这个社会,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小说中有着深刻的体会。
三 解构女性与男性的二元对立思维
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压迫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控制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具有两个内在的逻辑和关系:父权制世界观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小说中,艾莉森的丈夫把艾莉森对于小鸟的同情和怜悯视为“女性化”和“病态”,他认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过多的考虑事情没有好处,小说利用他的这种思维模式来体现出男权意识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并且在同时贬抑两者。这就把自然剥削和女性歧视之间建立了必然的联系。正是因为在这个男权主义的扭曲价值观的摧残下,艾莉森经历了悲惨的命运,她成为了双重歧视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母亲,她具备着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母性,当她失去幼子的时候,她悲伤到了极点,不仅仅如此,丈夫背着她偷情,这对于她来说,无疑又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打击,万念俱灰、绝望之下,她用园艺剪刀剪下了自己的乳头,深受着疾病和精神的折磨,她苦苦挣扎,四年之后,她被当做疯子送进疯人院,在第二晚上她心脏病发作悲惨离世。小说中安排的这样悲惨的命运也是对于父权体制的一种深刻批判,值得深思。
出生于单身男性家庭的士兵威廉姆斯,他的父亲曾向他讲过“女人身上携带致命的传染病菌,会令男人目盲,腿瘸,死后注定要下地狱”,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父权主义或者可以说是男权主义,小说中也塑造了军营中也广泛流传着这种思想,几乎所有的士兵对这样的一种恶俗的观念深信不疑。这种恶俗的观念或者可以直白的说是男性压迫女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与人类征服自然并且统治世界如出一辙,是一种完全的二元价值论,它总是赋予“精神”“理性”和“男性”更高的地位,相反的一面,它总是贬抑着“身体”“感性”和”女性”的地位。
我们对男权与女性二元对立的深一步剖析会发现,其实它也不简简单单用来解释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或者也可以以社会等级的角度来分析人与人的的关系。在这部小说中,麦卡勒斯并没有把自然歧视与女性歧视完全等同起来。在小说中,描述威廉姆斯孤僻成性,把他类比动物,他有着超人的无声眼神,并且动作敏捷灵巧如野兽一般,他虽然歧视女性,但并没有歧视自然,他把社会等级抛开,像猫一样潜入潘德腾的家中偷窥他的夫人,面对上尉妻子的身体一动不动,悄无声息。在“潘德腾”与“火鸟”的对立冲突中,他选择站在动物的一边,就像他偷窥上尉妻子一样,流露出他本有的自然属性,从他的做事方式和他如动物般的敏捷灵巧我们可以知道他熟谙自然法则,却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威廉姆斯最终倒在了上尉的枪下。这样的结果,在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观念下是必然的,其实也是作者对这种体制的控诉与深刻的批判。
四 结语
《金色眼睛映像》这部小说通过一面镜子即“自然之镜”构建出一个以自然生态内在价值为标准的评判体系。本文围绕着小说描述的二元对立价值观即人类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性的观念,探索小说如何以女性主义视角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和父权体制展开挑战并且批评的。从小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的这种二元对立价值观,就像艾莉森与兰登上校的畸形儿一样,是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的,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对于自然社会的强烈干预和暴力摧残,都会受到惩罚,就像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所阐述的深刻内涵,人类的任何企图改变自然的行为是对自然法则的侵犯,最终都会自食恶果的,就像小说中所讲述的,在森林里,潘德腾在失控而狂奔的马背上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而放弃了生的念头,这也许就是他折磨“火鸟”应当承受的恶果。麦卡勒斯在《金色眼睛的映像》中,通过潘腾德上尉的心理描写和菲佣安纳克莱托等人物的努力刻画,为消除人类暴力“自然越界”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的途径。比如:
当潘腾德在失控马背上放弃生的念头时,他在忽然间体会到了一种自然境界,获得一个新的视角,这种视角可以说是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文中写到“这个世界如万花筒,他目光……他的精神飞翔到罕见的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这一境界的产生说明了人完全可以融入大自然,与自然成为一体。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维度来说,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时下社会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男权社会等级体制,文中讲述的潘腾德与艾莉森的丈夫以自己为中心,藐视自然与女性的观念,就是人追求权力欲望的一种真实写照,麦卡勒斯呼吁打破二元对立价值观,超脱等级观念释放身心融入大自然体会生活在小说中强烈体现。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建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林斌:《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 黄春燕:《何处诉孤独——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浅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 方刚:《男性运动与女性主义:反父权文化的同盟者》,《中国女性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5] 苏文霞:《〈劝导〉中的话语呈现方式与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第1期。
(龚丽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 映像 女性生态主义 父权体制
蜚声文坛的美国南方哥特派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于1941年推出了《金色眼睛的映像》,它继承了麦卡勒斯第一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对“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深刻内涵,而且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手法出发,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价值观思维提出了大胆的质疑。本文认为,文中多次提到的镜像更像一面“自然之境”,它从站在自然立场,以生态女性的视角,投射出了价值扭曲的人类文明。本文对小说这种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深刻的解构。
一 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
作为艺术家的麦卡勒斯在作品中以哥特式寓言的形式反映了人类的残酷的真正面目,批判当时南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些评论家认为金色眼睛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一个缺乏道德没有选择自由的世界”,他们认为这是一面“艺术之镜”,如果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话,它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艺术之镜”,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它是一面“自然之镜”,它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也不是一直自以“高等动物”自称的人类的眼睛,而是出于自然又非人类的一种产物。文中这面镜子与鸟类的意象有很大关系,在它的眼里是一幅出自于人类生态文明的人性扭曲的画面。文本中借助了多个自然景象与人类与非人类物种的事情描写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据小说中的描述,自然呈现为一个充满个性和变化的强大主题,它利用四季变化,天气变化呈现出了一个生动的面貌,人物的刻画则体现了较为典型的南方哥特风格,人物在自然中得到心理安慰,缓解压抑的氛围。人与自然在此时仿佛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一种对立的存在。
根据达尔文主义“人类理性并非独特的而是基于一定形式和推理之上,这些形式和推理就存在所谓的低等生物”。在文中,非人类的自然生物被赋予了一种主体性,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被人类征服的对象,它们能了解人类,并且与人类产生互动,在小说就有典型的例子,比如潘德腾太太有一匹马叫“火鸟”,每一次骑士奥诺拉上马时,这匹马都会做一番挣扎,一开始显得特别认真,后来好像是在嬉戏。小说并不认为马是完全被动的,它也可以做出选择,也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这种观念旨在挑战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的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从这个角度思考,动物是有目的和意识的,并且从行为上做出选择。小说中描写潘德腾为了更好地控制“火鸟”,数次折磨它,然而这遭到了马的强烈反抗。小说里描述,在森林里,在潘腾德骑马过程中,马失控狂奔。这体现了他的行为遭到了非人类生物的报复,或者说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与之相对的是艾莉森与一匹乡村耕马的和谐相处,她骑上这匹马在田间欢快的小跑,这是她接受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的结果。
小说描述潘腾德在马背上放弃生存的念头时,他体会到一种佳境,这种佳境是只有在放弃追求权力欲望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体会佳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在此刻他内心是接受大自然的。这说明人与大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人类应该站在尊重大自然的立场才能与大自然达到和谐相处。
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将人类的标准强加给大自然,这种观念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或者可以说是扭曲的。以这种观念与自然相处必然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惩罚。正如美国一名批评家所说,“人类的自然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构建的……然而自然却没有义务遵循这种自然观”。人类一直在试图强加给非人物种的一种人化做法是走不通的,也是一种妄想。
与其说小说是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大胆质疑和挑战,不如说《金色眼睛的映像》这部小说是对这种二元对立价值观的一种瓦解与深刻的批判。
二 女性与自然的亲近
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女性与生态自然属性结合。女性与自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作为二元对立的弱势的一方,遭受着男性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就刻画出自然与女性在以军营为象征的社会文化中,受到的伤害和压迫。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女性与自然的亲近性体现在女性对自然的身心融入和生活体验,这与男性对自然的冷静观察截然不同。
《金色眼睛的映像》这部小说中讲述艾莉森在乡间与一个乡下牵着老马的男孩相遇,她不仅与这名男孩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还成功地骑上老马在田间里小跑,这正说明她的内心是接受大自然的,并且把自己放于与大自然的同等的地位或者说她们是浑然一体的,这就是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存在,与之为善得到的结果。艾莉森对丈夫的捕猎行为非常的不赞同,在跟随丈夫出去打猎时,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打猎,在打猎过程中,丈夫打下了一只鹌鹑,并把它给艾莉森,坚持说是她打下来的,当她接过狗嘴里的鸟时,并没有为自己的成果感到兴奋和具有成就感,反而大惊失色,她轻轻地握住鸟的身体,还能感受到小鸟一丝丝体温,为自己对小鸟的伤害感到后悔,甚至大声痛哭。这就体现着她本身具有的女性天然特性,温柔、善良、体贴。无论她对马还是鹌鹑都是善良的,或者可以说是和谐的,在她抚摸鹌鹑的羽毛的瞬间,自然流露出她与自然和自然中的非人类生物的爱与同情,这就是女性与自然的一种亲近的体现。
在小说中,作者一直致力于描写一幅女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也被寄予女性化的特征,就像小说中描述潘腾德看见的那只小猫,柔软温存的小脸,温暖的体毛,清澈的绿眼睛,文中用这些单纯,柔软的女性特性,来描述小猫,就是对自然生态具备的女性特征的一种体现。自然生态仿佛也是作为一种女性被人类压迫着,就像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一样,从艾莉森随丈夫生平第一次打猎这件事可以看出,男性是承认女性与自然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但是,他们往往是对两者都是贬抑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性是女性与自然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承载着哺育和照料角色,无私奉献着这个社会,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小说中有着深刻的体会。
三 解构女性与男性的二元对立思维
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压迫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控制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具有两个内在的逻辑和关系:父权制世界观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小说中,艾莉森的丈夫把艾莉森对于小鸟的同情和怜悯视为“女性化”和“病态”,他认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过多的考虑事情没有好处,小说利用他的这种思维模式来体现出男权意识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并且在同时贬抑两者。这就把自然剥削和女性歧视之间建立了必然的联系。正是因为在这个男权主义的扭曲价值观的摧残下,艾莉森经历了悲惨的命运,她成为了双重歧视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母亲,她具备着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母性,当她失去幼子的时候,她悲伤到了极点,不仅仅如此,丈夫背着她偷情,这对于她来说,无疑又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打击,万念俱灰、绝望之下,她用园艺剪刀剪下了自己的乳头,深受着疾病和精神的折磨,她苦苦挣扎,四年之后,她被当做疯子送进疯人院,在第二晚上她心脏病发作悲惨离世。小说中安排的这样悲惨的命运也是对于父权体制的一种深刻批判,值得深思。
出生于单身男性家庭的士兵威廉姆斯,他的父亲曾向他讲过“女人身上携带致命的传染病菌,会令男人目盲,腿瘸,死后注定要下地狱”,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父权主义或者可以说是男权主义,小说中也塑造了军营中也广泛流传着这种思想,几乎所有的士兵对这样的一种恶俗的观念深信不疑。这种恶俗的观念或者可以直白的说是男性压迫女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与人类征服自然并且统治世界如出一辙,是一种完全的二元价值论,它总是赋予“精神”“理性”和“男性”更高的地位,相反的一面,它总是贬抑着“身体”“感性”和”女性”的地位。
我们对男权与女性二元对立的深一步剖析会发现,其实它也不简简单单用来解释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或者也可以以社会等级的角度来分析人与人的的关系。在这部小说中,麦卡勒斯并没有把自然歧视与女性歧视完全等同起来。在小说中,描述威廉姆斯孤僻成性,把他类比动物,他有着超人的无声眼神,并且动作敏捷灵巧如野兽一般,他虽然歧视女性,但并没有歧视自然,他把社会等级抛开,像猫一样潜入潘德腾的家中偷窥他的夫人,面对上尉妻子的身体一动不动,悄无声息。在“潘德腾”与“火鸟”的对立冲突中,他选择站在动物的一边,就像他偷窥上尉妻子一样,流露出他本有的自然属性,从他的做事方式和他如动物般的敏捷灵巧我们可以知道他熟谙自然法则,却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威廉姆斯最终倒在了上尉的枪下。这样的结果,在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观念下是必然的,其实也是作者对这种体制的控诉与深刻的批判。
四 结语
《金色眼睛映像》这部小说通过一面镜子即“自然之镜”构建出一个以自然生态内在价值为标准的评判体系。本文围绕着小说描述的二元对立价值观即人类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性的观念,探索小说如何以女性主义视角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和父权体制展开挑战并且批评的。从小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的这种二元对立价值观,就像艾莉森与兰登上校的畸形儿一样,是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的,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对于自然社会的强烈干预和暴力摧残,都会受到惩罚,就像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所阐述的深刻内涵,人类的任何企图改变自然的行为是对自然法则的侵犯,最终都会自食恶果的,就像小说中所讲述的,在森林里,潘德腾在失控而狂奔的马背上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而放弃了生的念头,这也许就是他折磨“火鸟”应当承受的恶果。麦卡勒斯在《金色眼睛的映像》中,通过潘腾德上尉的心理描写和菲佣安纳克莱托等人物的努力刻画,为消除人类暴力“自然越界”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的途径。比如:
当潘腾德在失控马背上放弃生的念头时,他在忽然间体会到了一种自然境界,获得一个新的视角,这种视角可以说是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文中写到“这个世界如万花筒,他目光……他的精神飞翔到罕见的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这一境界的产生说明了人完全可以融入大自然,与自然成为一体。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维度来说,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时下社会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男权社会等级体制,文中讲述的潘腾德与艾莉森的丈夫以自己为中心,藐视自然与女性的观念,就是人追求权力欲望的一种真实写照,麦卡勒斯呼吁打破二元对立价值观,超脱等级观念释放身心融入大自然体会生活在小说中强烈体现。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建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林斌:《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 黄春燕:《何处诉孤独——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浅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 方刚:《男性运动与女性主义:反父权文化的同盟者》,《中国女性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5] 苏文霞:《〈劝导〉中的话语呈现方式与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第1期。
(龚丽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