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同定与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AS)的发生情况.方法:2004年3月~2007年5月113例双节段脊髓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同定与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AS)的发生情况.方法:2004年3月~2007年5月113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A组,61例)和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B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计算每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统计每组术后颈部AS的发生率.结果:随访24~48个月,平均32.2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0.1±12.2)%、(63.5±4.7)%,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节段高度变化值分别为-0.04±0.02cm、0.05+0.02cm,有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节段后凸率分别为34.4%、13.5%,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部AS发生率分别为45.9%(28/61)、26.9%(14/52),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降低者颈部AS发生率较高度增大者高(P<0.05),A组中融合节段高度降低者的比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中融合节段明显后凸者的颈部A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后凸或轻度后凸者(P<0.05),A组中融合节段明显后凸者的比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同定术后融合节段高度降低和明显后凸的患者AS发生率较高.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术相比,颈前路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同定术治疗颈椎病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了术后颈部AS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舌根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经多道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行舌根等离子
目的:建立家犬血浆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方法;研究单剂量口服复合吸收促进剂-葛根素片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只健康家犬采用随机交叉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梅毒遗传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6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38例早期潜伏
目的 研究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经体外条件培养基诱导后去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进一步定向分化成神经节样细胞的特性.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出生后7-10 d的Sprague Dawley大鼠
目的 评价分析基层医院内科和外科的医护患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在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和外科就诊的患者共计1200例,以主观满意度、相互信任度、相互尊重度、医护患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镜下胆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 uhrasonography,IDUS)对于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不确定的肝外胆管微结石的诊断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DLC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39例及同期行颅脑减压术治疗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心衰患者(AS心衰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
目的 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保护环孢素A肾病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经口灌服环孢素A(100 mg·kg-1·d-1),诱导小鼠急性肾脏损伤,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1·d-
目的 总结2000-2006年杭州市3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岁以上MP肺炎患儿288例,比较3个时间段(20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