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六部委批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确定了我州“十一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采用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方式才能加快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体系,形成资源综合开发、市场有效调配、循环利用和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充分认识园区建设的优势条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十五”以来,我州资源开发步做加快,开发力度加大,开发领域拓宽,开发方式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单一型向综合开发利用型转变,产业不断升级,企业自身微循环体系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开始显现。从全州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一是具有发展循环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区域内矿产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关联性强,适合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融合。二是具有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现有工业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工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理念,企业科技进步和引进、吸收、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线为主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以33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为主干,以35千伏、10千伏输电线路为支脉的供电网络和有效的通讯网络覆盖。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依托条件较好。四是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条件。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和省、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组织评审通过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可以说,以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依据我州工业发展形势和发展条件建立的,符合我州实际。是实现价值体现最充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能够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符合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环境保护等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吻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性选择。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在全州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园区经济必将占据我州经济总量的主导地位,将呈现出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有利于实现基础设施、信息物流的共享,有利于实现产业的集群配套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海西特色工业经济产业链。能够为各相关产业的链接和区域发展提供一个优势平台,增加综合开发、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和再利用环节,增强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建立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具有延长和拓展生产技术链的特点。
  其次,工业园区建设是以我州全社会的循环为目标,以产业延伸、互补、配套为主线,从区域、产业、行业不同层面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能够推动社会事业的快速进步,有利于形成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和谐发展。由于园区经济能够促进相关企业、生产要素的聚集,加速城镇化进程,形成和培育扩大农畜产品市场,这就为一产、三产拓展了发展空间。一产可以围绕相对集中的园区及城镇生活物质需求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加快调整种殖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菜篮子”产业,提供畜禽产品、水产品、粮油、蔬菜等农畜产品,实现农牧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的。三产可以围绕园区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物流业、修理业、餐饮业及其它相关服务业。
  再者,工业快速发展将会极大地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能够加快农村牧区致富的步伐,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我州在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将带动农牧民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变,将会相对减少农村人口。建设工业园区为一产富余劳动力向二产、三产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我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基于存在的建设工业园区的优势条件和工业园区对全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能带来的广泛带动性以及强劲的辐射作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就势在必行。
  
  二、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夯实园区建设基础
  
  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观念、技术、装备、体制、机制、政策、投入、管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从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按照高起点、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规划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科学设计,突出较强的操作性。根据《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做好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规划。重点把握好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科学制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回答好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怎样加快调整和优化,各产业链中、各产业集群间、各地区间怎样实现多产业横向拓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的循环型工业体系,企业间产品和废弃物如何相互交换、循环利用、转化增值,配套基础设施如何完善等问题。要加快制定水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积极做好水资源勘探工作,摸清水资源分布及可利用情况,合理调整和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同时,研究提出试验区内各地区之间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在编制好规划的基础上,以规划为指导,以规范建设为基础,以务求实效为目标,有序推进工业园建设。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培育壮大园区特色支柱产业,进一步强化园区示范、辐射功能,构筑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集约化和物质的良性循环,促进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要求,要继续以公路、铁路、电网、水利、航空、电信等为重点,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及其配套项目。要以解决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为重点,加快工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和用水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要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积极推进商业性地质工作投入,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后备资源,保证资源接续。通过增加投入,建立起更加稳定的能源支撑体系、更加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更加便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基础设施与工业布局相配套、与优势资源开发规划相协调,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配套基础 设施保障。
  
  (三)加强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
  项目建设是工业园区的主体,因而要积极做好项目宣传推介工作,及时谋划、重点筛选一批特色产业链发展项目,增加备选项目储备,通过举办柴达木循环经济项目推介会,以及路演招商、网上招商、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循环经济项目。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招商引资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建立统一、公平、公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加强政府招商,鼓励以商招商,拓宽招商范围和渠道,瞄准国内一流企业,以先进技术水平为先导,以循环利用为目标,以项目高水平建设为切入点,以综合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为前置条件,逐步从“招商”向“选商”转变。
  
  (四)推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主轴,提高科技水平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我们首先应该对已有的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行业转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科技水平,奠定不断发展的基础;对新上项目要提高使用先进工艺技术的门槛,积极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求得更快发展。其次,积极鼓励、扶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对子,加大关键性控制技术的研发力度,选择有资源基础、技术优势、关联度大、产业带动性强和市场前景广阔且成长性良好的重大项目,开展重点技术的科技攻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建一批科技型企业。第三,支持和鼓励工业企业引进、开发和推广减量技术、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回收处理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等,提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型企业的引进,高新技术的应用,成熟技术的推广,使园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
  
  (五)积极开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途径
  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产业布局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财政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吸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要做好政府及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种融资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本地区项目投资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联系,做好项目推介工作,重点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工业园区建设,调动金融部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地建设家乡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在农村开展以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大。  韩国开展新村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先后有133个国家派出人员参观、学习和取经
成立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的协会组织,可以提高会员农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有助于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协会更要发挥作用,把农牧民组织起来闯市场、建家园。    一、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概况    我州第一个农牧区专业经济协会是德令哈市怀头他拉绒山羊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89年,经过多年的运营,已发展会员156户,团体会员5个,协会固定资产也由成立时的5万元增加到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