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外三网融合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外在三网融合监管政策和法律的经验,介绍了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试点地区的运营模式,分析了国内三网融合现存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对国内三网融合的政策导向,广电、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在三网融合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移动公司三网融合的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三网融合 广电 电信 互联网 移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10-01
1 引言
2010年7月1日,随着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三网融合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十多年来,三网融合由“明令禁止”到“推进落实”,国家、各级政府和各运营商从政策、技术、业务、机构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部分地区积累了许多三网融合的经验。在后三网融合时代,电信和广电将逐步获得向对方领域渗透的机会,竞争与合作将会对两个产业以及人民生活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发展情况
2.1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
从1997年4月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三网”的概念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三网融合的政策主要经历了隔离(1997年~2001年)、转变(2001年~2006年)、推动(2006年~2009年)、落实(2010年~现在)四个阶段。
2010年6月30日,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大连市、哈尔滨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厦门市、青岛市、武汉市、长株潭地区、深圳市和绵阳市。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最早的三网融合试验地区,经过11年的尝试上海依靠原有宽带网络较为成熟的优势,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集成电视控播权,从技术、业务、内容和服务等多方面探索出一条IPTV的发展之路和一些全球独有的电视服务方式。比如SMG正在推进与中国银联进行电视支付的战略合作,把电视机变成电子商务的终端;把网络变成应用,让用户把电视用起来,一按按钮可以付水电煤费、教育、购物。
2.2 国外三网融合的业务开展情况
目前三网融合典型业务包括IPTV、手机电视。IPTV业务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发展尤为迅猛,到2006年底,加拿大IPTV用户数达25万,用户市场份额约达17%。在欧洲法国,截至2006年6月,法国IPTV用户达173万,而同期的数字电视用户为30.6万。
在各国三网融合业务取得进展的过程中,虽然技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各国在调整信息通信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方面所做的工作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1)监管体制:设立融合管制机构,对网络实行统一监管,典型国家包括英国、美国等。2003年英国依据《2003年通信法》设立了融合性的监管机构OFCOM(英国通信管理局),将原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五个机构融合,彻底打破了原来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
(2)相互准入:多数国家直接允许相互进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单向准入逐步过渡到双向准入。典型国家是英国,1991年,英国政府发布了“竞争与选择:20世纪90年代的电信政策”的白皮书,全面开放了英国的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业务;另一种是直接允许电信和广电行业互相进入。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融合性业务/服务的管理措施。而新加坡则依据《广播法》对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广播电视服务实行轻度管制。
2.3 我国三网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三网融合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除了技术和市场因素外,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监管权分割和政府部门多头介入是三网融合面临的最大困难。
(2)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效力等级低、协调性差。电信和广电领域的法规体系层级低,都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能够明确部门分工的效力阶位更高的法律,容易造成监管重叠。
(3)标准、终端等问题技术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以手机电视为例,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移动数据多媒体业务的“行业”标准’(CMMB);同时广电总局批准实验和运营的三个省市标准却是TDMB。这种标准不统一最终导致上海等省市的试点缺乏终端供应,试点工作始终无法开展,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3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展望
三网融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节省传输线路和设备成本、减少机房面积、降低能耗。但是,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和电信也都是不容易被融合的,对电信和广电的机构体制、网络建设、业务运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1 三网融合的政策导向
在政策方面:从将三网融合列入“十一五规划”到今年公布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国家在三网融合的宏观政策和发展方向上已提出明确的态度,三网融合已进入推进和实施阶段。
在监管方面:为在三网融合中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国家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在法律方面:我国还没有制定电信法,三网融合的发展可以推进电信法的出台,填补法律空白。
3.2 三网融合的技术和应用
(1)电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是三网融合的基础
IP技术的成熟有利于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连互通,以及多种业务数据、软硬件环境、通信协议的集成和统一,有助于对网络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这本身就是融合的基础。
(2)适合客户需求的应用是三网融合的推动力
决定三网融合进展是业务和客户,三网融合后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业务和服务,为客户带来哪些便利,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等等,这些才是客户最关心的,也是最终推动三网融合的源动力。
4 移动三网融合的措施建议
4.1 积极开展同广电的合作
移动要抓住试点的机会,发挥移动运营商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同广电的合作,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借助广电网络拓展家庭市场: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遍布千家万户,而我公司恰好缺少家庭市场的接入资源,可以合作开展家庭市场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同时,可以考虑有线电视同手机套餐的捆绑销售。
合作开展基于内容的业务和应用:我们拥有客户规模、优质的移动网络,而广电拥有内容和播控权,可以同广电合作开展基于内容的业务和应用。
4.2 发展手机电视等移动宽带业务
作为移动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要发挥在移动网络和业务上的优势,通过同广电等内容服务商的合作发展手机电视等移动宽带业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TD-SCDMA网络,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将丰富的影视、体育、娱乐、财经等视频内容,向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手机电视服务。
5 结语
三网融合对整合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拓展增值业务、促进产业内的整合和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运营商、厂商要抓住三网融合的契机,努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
关键词:三网融合 广电 电信 互联网 移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10-01
1 引言
2010年7月1日,随着国务院正式颁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三网融合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十多年来,三网融合由“明令禁止”到“推进落实”,国家、各级政府和各运营商从政策、技术、业务、机构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部分地区积累了许多三网融合的经验。在后三网融合时代,电信和广电将逐步获得向对方领域渗透的机会,竞争与合作将会对两个产业以及人民生活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发展情况
2.1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
从1997年4月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三网”的概念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三网融合的政策主要经历了隔离(1997年~2001年)、转变(2001年~2006年)、推动(2006年~2009年)、落实(2010年~现在)四个阶段。
2010年6月30日,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大连市、哈尔滨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厦门市、青岛市、武汉市、长株潭地区、深圳市和绵阳市。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最早的三网融合试验地区,经过11年的尝试上海依靠原有宽带网络较为成熟的优势,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集成电视控播权,从技术、业务、内容和服务等多方面探索出一条IPTV的发展之路和一些全球独有的电视服务方式。比如SMG正在推进与中国银联进行电视支付的战略合作,把电视机变成电子商务的终端;把网络变成应用,让用户把电视用起来,一按按钮可以付水电煤费、教育、购物。
2.2 国外三网融合的业务开展情况
目前三网融合典型业务包括IPTV、手机电视。IPTV业务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发展尤为迅猛,到2006年底,加拿大IPTV用户数达25万,用户市场份额约达17%。在欧洲法国,截至2006年6月,法国IPTV用户达173万,而同期的数字电视用户为30.6万。
在各国三网融合业务取得进展的过程中,虽然技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各国在调整信息通信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方面所做的工作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1)监管体制:设立融合管制机构,对网络实行统一监管,典型国家包括英国、美国等。2003年英国依据《2003年通信法》设立了融合性的监管机构OFCOM(英国通信管理局),将原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五个机构融合,彻底打破了原来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
(2)相互准入:多数国家直接允许相互进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单向准入逐步过渡到双向准入。典型国家是英国,1991年,英国政府发布了“竞争与选择:20世纪90年代的电信政策”的白皮书,全面开放了英国的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业务;另一种是直接允许电信和广电行业互相进入。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融合性业务/服务的管理措施。而新加坡则依据《广播法》对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广播电视服务实行轻度管制。
2.3 我国三网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三网融合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除了技术和市场因素外,还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监管权分割和政府部门多头介入是三网融合面临的最大困难。
(2)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效力等级低、协调性差。电信和广电领域的法规体系层级低,都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能够明确部门分工的效力阶位更高的法律,容易造成监管重叠。
(3)标准、终端等问题技术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以手机电视为例,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移动数据多媒体业务的“行业”标准’(CMMB);同时广电总局批准实验和运营的三个省市标准却是TDMB。这种标准不统一最终导致上海等省市的试点缺乏终端供应,试点工作始终无法开展,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3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展望
三网融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节省传输线路和设备成本、减少机房面积、降低能耗。但是,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广电和电信也都是不容易被融合的,对电信和广电的机构体制、网络建设、业务运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1 三网融合的政策导向
在政策方面:从将三网融合列入“十一五规划”到今年公布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国家在三网融合的宏观政策和发展方向上已提出明确的态度,三网融合已进入推进和实施阶段。
在监管方面:为在三网融合中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国家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在法律方面:我国还没有制定电信法,三网融合的发展可以推进电信法的出台,填补法律空白。
3.2 三网融合的技术和应用
(1)电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是三网融合的基础
IP技术的成熟有利于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连互通,以及多种业务数据、软硬件环境、通信协议的集成和统一,有助于对网络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这本身就是融合的基础。
(2)适合客户需求的应用是三网融合的推动力
决定三网融合进展是业务和客户,三网融合后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业务和服务,为客户带来哪些便利,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等等,这些才是客户最关心的,也是最终推动三网融合的源动力。
4 移动三网融合的措施建议
4.1 积极开展同广电的合作
移动要抓住试点的机会,发挥移动运营商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同广电的合作,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借助广电网络拓展家庭市场: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遍布千家万户,而我公司恰好缺少家庭市场的接入资源,可以合作开展家庭市场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同时,可以考虑有线电视同手机套餐的捆绑销售。
合作开展基于内容的业务和应用:我们拥有客户规模、优质的移动网络,而广电拥有内容和播控权,可以同广电合作开展基于内容的业务和应用。
4.2 发展手机电视等移动宽带业务
作为移动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要发挥在移动网络和业务上的优势,通过同广电等内容服务商的合作发展手机电视等移动宽带业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TD-SCDMA网络,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将丰富的影视、体育、娱乐、财经等视频内容,向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手机电视服务。
5 结语
三网融合对整合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拓展增值业务、促进产业内的整合和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运营商、厂商要抓住三网融合的契机,努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