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急就篇》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q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就篇》早在西汉时期已经创作出来,但随着文字、书法、书写材料、地理、政治等客观因素的变化,其章节内容和文字书写形态也产生很多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体现出了时代、地域的书写风貌和书写特征,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楼兰地区和高昌地区的写本,这一阶段,正是中原与西北地区交流频繁阶段,可以推断出这两本写本与汉代《急就篇》是一脉相承的。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反映出的书法书写也是当代书法家需要的原本法帖样貌。
  一、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的书学价值
  《急就篇》是历史上难得的广为流传、并且流传有序的字书材料,这是《急就篇》最珍贵之处。许多与《急就篇》同时期的重要材料《爰历》《凡将》字书文献,当时产生过深远影响,都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急就篇》之所以流传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书法家把它作为重要的材料一直书写。
  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的书写在书体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书写的风格样貌是多样的,点画、结构、章法在作品中展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在楼兰、高昌地区出土的一系列经籍文书来看,文字的书写有规范的习惯和要求,明确地与墓表、佛经、官牒文书的书写不同。这样的不同与书写内容相关,经籍文书的用途是传播知识和规范文字,由此可见经籍文书的书写特征是以笔画匀称、结构整齐为准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另一方面,是章草书的展示,早期的草书作品传世数量少,最早的陆机《平复帖》是章草、今草兼有的写法展示,而在唐代开始,章草书开始衰落,名家的书法和石经字书作品极少见以章草书书写,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代以后,才逐渐又有一些书法家重视章草书。存世的章草书《急就篇》作品有赵孟頫、邓文原、宋克等书法墨迹本,但是与前代章草书的气质、书写方法已经截然不同。所以章草较为流行的时代为汉到南北朝这一时段,楼兰本《急就篇》的成书时间处于此时段,那墨迹本章草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是章草书的重要材料。
  位于中国西北的楼兰、高昌文明与中原汉族文明有着密切的交流。书法体现在选官制度的书写要求、小学汉字书法教育、学习汉字的教材等方面。在楼兰、高昌发掘出的《千字文》《诗经》《论语》等经籍都有高超的书法水准。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大量汉族人口曾由于商贸交流频繁,中原政权更迭涌入该地区,尤其是高昌地区:
  高昌之地,汉晋以来,便以汉族移民为主构成了汉族社会,其文化也是出自中原汉文化母体。
  这些汉族人口带来中原流行的汉字经籍和书写文化,出土的《唐护墓志铭》《张行伦墓志》都记载二人在当时的高昌担任“学博士”,这就是直接的学官体现。汉族人的学习和交流带动了整个地区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可。出土的这些书法材料是中原正统书学的延续,保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样貌,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毋庸置疑具有极高的书学价值。
  二、高昌本《急就篇》和楼兰本《急就篇》纸张书写的特点
  考古发现表明,纸张这一材料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在使用,并且也作为书写材料使用,但并没有立刻作为书写载体广泛应用。在利用纸张书写之前,古人书写材料主要是简牍帛类书写在竹片上称为“简”,在木片上称为“牍”,在缣帛、绢帛上称为“帛”。
  自西汉以来,纸就被用作书写材料或工具材料,从东汉到东晋,纸和竹简同时使用。当然,竹简被纸代替是有一个过程的。楼兰出土文献中既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土文书中纸质,也有木简。木简多为曹魏、西晋时期,吐鲁番高昌时期出土文献多为用纸书写。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纸张和纸张在这个阶段的替换过程。纸上书写使书法的表现形式更加舒适,纸上书写为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纸的发明解放了汉字书写的各种束缚,最大限度地创造了书写的审美塑造空间。在不受空间限制和自由写作的纸上,作者可以自由行走,行走如龙不受任何限制。在竹简时期,纸与字的完美结合已经萌芽为行书、草书提供了绝好的发展空间。
  家具形状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书写风格的变化。根据考古研究资料,从先秦到两汉时期,家具以低矮风格为主,人们居住时经常坐在地上,包括写字。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桌、床、椅等家具形式都是高式的。汉代以后,中原西北地区相通,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胡床、胡椅等家具传入中原,受到汉人的青睐。书于简牍时,往往是人一手持简,另一只手拿着一支笔,站着或跪着书写。在汉代画像中,人一只手拿着简牍,另一只手拿着笔做书写手势。在出土的南北朝墓葬中,仍有不少有棐几随葬品,是用于书写简牍的,这是当时人们习惯于书写艺术简牍的见证。随着纸张的出现,书写需要一个平面来放置纸张,以前的书写方式已经不适合了。现存的纸张墨迹笔画线条和结构章法都具备了基本的流畅、平整、均匀要素,所以纸张的书写条件和书写方式已经是完备的。早期的纸张文字大多出土于西北地区,除了与西北地区环境适宜纸张保存之外,也与西北地区高式桌案的书写条件是分不开的。从那时起,书写的惯性延续到现代。
  楼兰本《急就篇》和高昌本《急就篇》所书写的时代正是在纸张书写流行不久。与简牍书法书写相比,点画线条上,纸张是放置在平面书写,更容易书写直线,点画细节处的处理也利于控制书写,结构章法上,纸张可以展示的范围更大,行与列的书写更加自由,整幅章法也不同于简牍的分列形式。简牍书写通常为一列,少部分为数列,结构里长笔画横和捺的写法受到宽度的阻滞。楼兰本《急就篇》正面文字书写者刻意以墨线分竖列,形式和简牍相类似,一些长线条笔画在墨线中无法全面的展示,“急”字的长横、卧钩与墨线重合,“众”字的长捺捺脚也与墨线重合。列与列之间的字分别书写,没有产生章法上的呼应。楼兰本《急就篇》背面书写者以整幅的形式书写,上下左右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分”“不”“务”“之”字的长捺与旁字的位置靠得很近,形成了连接的字势,和简牍书写列列独立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观感。高昌本《急就篇》章法疏朗,也是纸张书写所特有的风格样貌。纸张的质量改进与数量传播,有利于书法艺术发展以及书写效率提高。与此同时,书法家、书写者对纸张的认可又促进了造纸技术的改进,这是互为影响的。
  三、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临摹是书法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用心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是临摹书法的过程。但由于材料的限制,很多书法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世学者也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研究和观察。高昌、楼兰《急就篇》的出土,为书法学习提供了新的材料。临摹学习后,在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中,利用高昌、楼兰《急就篇》的章法、结体、点画线条,可以为作品增添古意。
  书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无穷的魅力,这与书法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书法家的综合素养是分不开的。《急就篇》作为书法文献,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必读书目。通过《急就篇》的学习,可以提高书法家的文学素养,将书法从“技”的层面提升到“道”的层面,从而形成书法家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看法。
  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从书写水平来看,是普通书法家的练习作品,不是名家书写,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在汉到唐以来与中原地區交流密切,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脉络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具体从用笔、结构、章法来看,各方面都是考究的,符合传统的书写规范。传世的《急就篇》墨迹如赵孟頫本、邓文原本、宋克本等也是根据世代流传的版本进行临习和书写的,写法上与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有许多近似的处理方式。所以,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作为学习章草的临帖材料补充是极好的选择,高昌本、楼兰本《急就篇》比传世《急就篇》有更丰富的书写方法和古朴的书写风格,能给书学者新的创作思路。
  基金项目: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巴文化研究”(编号SLQ2021BD-01)。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发展处于高潮时期,是相对独立的思想流派,充分地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进行融合,主要关注的是在父权制统治下,对女性所进行的统治和对自然统治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该种主义主张关注自然和女性特质的言行,消除所持有的无视态度。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特别是男女之间的和谐关系。小说《公主》是作者劳伦斯从墨西哥回到伦敦以后,无意间受到友人的启发而进行创作的。该文章的主人公从出生
期刊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一生共著有70~80部小说,其文学作品在国内广泛流传,甚至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传播。究其原因,沈从文的叙事文本对中国传统的“说/听”故事场情节结构的借鉴、改造、升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往,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多从时间结构入手,本文别出心裁地借鉴“说/听”故事场结构来分析沈从文的作品。  一、问题的提出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
期刊
李碧华在自己的小说中,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体现了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关注。在她的笔下,女性面对情感往往是真诚的、开放的,而男性在谈论英雄气概、兄弟情义的时候往往十分正义凛然,而谈到儿女之事,却一个个都做了懦夫,以致女性一直生活在背叛之中,游荡于虚无的宿命轮回里。  这种弱女情贞、英雄气短的情节的强烈对比,体现了在男权话语体系背景下,女性的需求被压抑、被扭曲的生存状态,也体现了李碧华内在觉醒的朦胧的女性
期刊
张爱玲是在战火纷繁中成长起来的伟大天才,以其才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作品总蕴藏着挥之不去的悲凉,笼罩着悲剧的氛围。扭曲的人生和苍凉的意境似乎成为张爱玲小说的标志。张爱玲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众多,本文结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浅析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一、悲剧意识的成因  回顾张爱玲的一生,她几乎是在孤独与封闭中度过的。父親的打骂、母亲的疏离给她的童年烙下了伤痛的疤痕,
期刊
屈原作品集《楚辞》中用到的植物意象和动物意象是非常丰富的,其写作时用到的象征手法很多成为后世的文化传统。本文对《楚辞》中出现的动物进行了統计和考察,通过统计出现的动物种类及数量,又将《楚辞》中出现的动物大致分为飞禽、走兽、鱼鳖、虫豸四类进行考察,并分析其动物的写作特点以及原因,进一步思考动物写作对《楚辞》艺术表达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动物数量分类统计  《楚辞》中的动物大致可分为四类:飞
期刊
鲁迅的作品《伤逝》与亦舒的作品《我的前半生》均将笔触聚焦于女性意识,前者塑造了一个大胆冲破封建枷锁、拥抱自由爱情的“子君”形象,这个“子君”具有女性反抗意识,追求自身个性解放,却在平淡的同居生活后磨平了一切特征,惨遭抛弃后不久便结束了生命;后者亦塑造了一个被抛弃的“子君”形象,与《伤逝》中的“子君”具有极其相似的经历,却因其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成熟,获得了一个幸福的新生。本文具体分析了《伤逝》中“
期刊
武侠文化最初生于市井陋巷之中,却逐渐衍生出中华民族中独特的彼岸世界—“江湖”。在先秦诸子、六朝志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的浸润下,“江湖”逐渐成为武侠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近代以来,新派武侠小说、武侠电视剧、武侠电影的发展更是让人们对“江湖”世界越发产生艳羡之情。  时至今日,“江湖”仍拥有着广阔的探讨与开发空间。笔者将从“江湖”概念的产生与嬗变历程为背景,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与文化创意产品,探索“江湖”
期刊
动画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就尝试捕捉动作。国产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辉煌的美术片时代、复兴时期的白银时代后,国产动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逐步低龄化,再加上国外动画已经成熟,对国产动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以致国产动画进入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期。直到近年来大热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优秀动画电影的问世,国产动画才再次受到社会
期刊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政权社会,人们的情感世界、价值取向均呈现出原始文化和封建社会初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契合,汉代文学因此呈现出特殊的婚恋现象,时代特点鲜明而特殊。汉代女性的爱情婚姻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寻得生机,并逐渐生根发芽,直至茁壮成长。汉乐府民歌真实地描述了汉代女性的爱情婚姻生活,展现了两汉女性的生活、情感、人格及思想变化。这些诗歌中女性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命运变化与汉时代思想的发展遥
期刊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篇幅不多,但是这短短的几章内容却给读者呈现了栩栩如生的形象。作为农村妇女,她说话粗俗、行为不雅,多年的生活阅历使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在贾府与众人交际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她能够洞察人心、幽默风趣,赢得了贾府众人的喜欢。  一、语言粗俗,行为不雅  例1: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她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