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泥跑:越“虐”越好玩儿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跑马拉松对人们来说已不新鲜,彩虹跑、荧光跑等各式运动娱乐化的项目更新迭代,人们在找“虐”并寻求快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如果告诉你,让你在泥巴中翻滚折腾十几公里,还要收你几百元,你还乐意参加吗?这就是两个哈佛学生威尔和盖伊想到的鬼点子。
  2010年,这一对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好朋友,在参加哈佛商学院的年度商业计划时,破天荒地提出了“Tough Mudder”(最强泥人障碍赛)的想法:“虐”人,还要收费上百美元。导师听后都笑了:这么糟糕的主意,亏你俩想得出来。但事实证明,导师的想法太保守了,凭借这个鬼点子,他们杀入了哈佛年度商业计划半决赛。
  2010年5月,第一场滚泥跑的活动,只是在脸书上做了说明,没有其他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凭借口口相传,吸引来了4500人参与,这么多人把他俩都吓坏了。来的不仅有实力派壮汉,还有各色美女,甚至维密的模特也偷偷来玩儿。
  典型的泥人障碍赛,全长16-19公里,这么长的距离还不是让你单纯跑过去……
  全程设有20个到25个障碍,个个都像训练特种兵般“变态”。爬泥地、趟泥水这种小儿科,只能算热身。之后马上进入冰水池,那才叫一个酸爽。跨越两米多高的栏板,随时随地给你来个催泪瓦斯。穿越燃烧的火墙,钻火圈,再来个冰火两重天。紧接着在全密闭的箱笼里,抓铁丝泅渡。还要徒手跨越“横墙绝壁”,攀天梯,钻管道,高台纵身一跃可以算是难得的中途休息。最刺激的莫过于穿过一片每3秒过一次低压电的“线幕”,虽然是低压电,也能把硬汉们麻得不行。这项被称为地球上最艰难挑战赛的泥地障碍赛,吸引人的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真实、有趣、专业、刺激、艰难,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创新和鼓励团队协作。
  2012年,Tough Mudder在新泽西州成立障碍创新实验室,专门用来研究场地上的各种新障碍,简单说就是怎样更虐更好玩儿。有的项目必须在他人的协助下完成,最能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莫过于“过人桥”,需要踩在陌生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跨越。
  不过威尔和盖伊两人都清楚,一切项目的前提是安全,要提前安排水和土壤的清洁、合作的医院、急救路线与方案,以应对各种现场突发的状况。
  在专业和有十足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截止到2015年8月,已有200万人参与到Tough Mudder这项“虐”人游戏中,威尔和盖伊营收近4亿美金。游戏的范围也从美国扩展到三大洲七个国家,今年他们还要到迪拜和中国,明年则进军韩国、新加坡。
  在赚钱的同时,这对好朋友还热心慈善,每年捐出千万美元,用于改善老兵的生活,以及照顾老人和儿童福利院。
  玩儿得好,是极致;会玩儿,则是一种境界。能把两者完美结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精彩。
  (墨晗摘自艺非凡微信号)
其他文献
“阅读”,曾是我这一辈,非常宝贝的“地图”。你问,“什么是你们这一辈?难道阅读也分世代?”我跟你说,记得金门老家吗?你点点头。“只可惜,你不认识陪我阅读的树。”  “树?”你好奇,一棵树怎么陪我阅读。老家屋后有一株木麻黄,堂哥趁农闲午后,溜爬上去,拿麻绳,绑了个吊床。麻绳粗,屁股坐着,绳子入肉有些发疼。再者,吊床离地至少三米高,悬在半空,一颗心七上八下。但是,阅读是能麻醉一个人的,无论是怕疼或怕高
期刊
2010年早春,藏族作家阿来购买了一系列摄影器材,开始在成都平原上追寻花信。他怎么想起来做这件事的呢?原来这一年,做B超时,阿来丢掉了他的“胆”。医生们诊断那个经常发炎的胆,已经和沙漠里的湖一样,神秘地萎缩了。为了预防它进一步作怪,医生建议阿来做手术切除它。手术前,阿来外出散步,希望消解自己手术前的忐忑,在锦江边的栈道上,他忽然嗅见了腊梅的芬芳。  他忽然找到了心安的力量。  病愈出院后,他成了赏
期刊
这些语文课本更像是书店里漂亮的艺术杂志,似乎和我们印象中熟悉的语文书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些改变,都是因为这个戴眼镜的台湾男生。  他叫陈慕天,今年23岁。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进行了一项名为“美感细胞”的教科书改造计划,重新将语文课本设计成了图片上的样子。而事情的起因,得从他大四那年说起。  当时,陈慕天因为参加一个国际青年创业活动,到英国和丹麦去参访当地的企业。当他参观一个医疗企业时,让他惊
期刊
上海迪士尼刷爆了朋友圈,很少有人注意到,乐园标示牌上的每个字体,都是不一样的。  这100多款字体都是一个叫丁一的字体设计师一笔一画地设计出来的,一共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真是一个痴迷汉字的人。  他怎么也忘不了,中学时的一节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下的“光”“华”两个字。那是他第一次用心感受到,笔画之间所构成的美。  因为偏科严重,丁一念完初中就辍了学。2001年,丁一自己一个人去了上海。
期刊
2014年,一个叫刘雨霖的中国女孩执导的短片《门神》获得了奥斯卡奖(学生单元)最佳叙事片奖,这成为李安之后又一位捧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华人导演。人们对刘雨霖的名字还稍感陌生,其实她就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女儿。  2016年11月11日,这对父女联手创作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即将上映,刘雨霖执导,父亲刘震云担任编剧。父亲叫她“导演”,她则称父亲“刘老师”。和《门神》一样,《一句顶一万》仍关注的是小人物。刘
期刊
近几年皮革成为流行,很多人喜欢穿皮衣皮鞋和挂皮包。但这些看起来昂贵且奢华的皮革,  都来自于动物们的身体,让这种美丽带上了残忍的味道。  那有没有一种办法,它既能兼顾皮草的时尚美,同时又不迫害动物呢?有,这个办法叫Piatex。它的发明者,是一个叫Carmen Hijosa的女博士。  1995年Carmen收到邀请,前去菲律宾开发新产品。但谁也没想到,这次竟成了她人生的一大转折。  就在菲律宾这
期刊
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时,有一天,一名北大毕业生去见蔡先生,不知为了什么大吵大闹后离去。第二天,这名毕业生拿着一张求职表格,又去见蔡先生,要蔡先生写封推荐书。蔡先生看看他所填的表格,马上就写推荐书给他。  事后,傅斯年问蔡先生:“昨天他才跟你大吵大闹,为何今天你就肯为他写推荐书?”蔡先生说:“我看他所申请的工作,他能胜任。”  (张秋伟摘自《演讲与口才》)
期刊
近年来,有人非常热衷于用珍贵木材制作家具、艺术品或进行投资收藏,为获得珍贵木材,有些商人还会跑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去大肆收购。  德国人对珍稀木材却并不热衷,他们更乐于向你展示他收藏了一幅什么名画、收藏了多少稀有的葡萄酒。这和德国严格的法律规定有关,根据德国法律规定,每一棵树的砍伐都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随意砍伐,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留德十年》里讲了一个故事。1944年冬季,德国
期刊
在意大利里雅斯特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个H形状的大帐篷,据说这个大家伙不光能净水、发电,方圆1600米之内,还能去蹭个免费Wi-Fi。  想出发明这样一个“神器”的大叔,名叫Marco A.Attisani,意大利人。他在可再生能源科技公司工作过几年,主要做开发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三年前的一天,他正坐在巴塞罗那的沙滩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突然手机跳出一则新闻:非洲又有几个儿童
期刊
“7-11”是美国著名的连锁零售商,2016年9月1日,“7-11”搞了一个名为“带你自己的杯子来买思乐冰”的活动。  活动是这样的:顾客自己带杯子买思乐冰,不管杯子大小都算一杯,无论是汤碗甚至是水桶都可以,反正价钱都是1.49美元。“如果你非要说垃圾桶或者靴子也算是杯子,那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些东西太恶心了,而且对食用者的身体有害。”“7-11”的副总裁劳拉·戈登这样在推广视频中说。除了为顾客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