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凉意的初冬季节,河塘已经枯萎,芳华不再,一块刻着“张家湾”的巨石遂映入眼帘。
在书法史上,张裕钊是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书法家,茅圻村张家湾是他的故乡。
来到被誉为“楹联村”的茅圻村,赏风品联,是不可少的。张裕钊的书法特征概括为外方内圆,结构严谨,高古浑穆,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融篆书、魏碑为一炉,开北碑行书的先河。这样的字体也让我联想到中国古老传统,人们認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想必“张体”字少不了这“天圆地方”的渊源。
虽说楹联内容千变万化,每家不同,却都形成了关于美德的格言,传递出种种人生哲理、持家理念。像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家族兴旺,百年不衰,原因就是能积德行善,最大的好事情唯有读书。
在这幽静的湾子里行走,偶尔探头一些半闭的院子,院内植物葱绿茂密,它们常常不经意翻越了低矮的围墙,从阴暗的石头墙,或者狭小的空隙之间寻找呼吸,寻找阳光,向更高处延伸,向着生命的青绿攀缘。偶遇一间岁月遗留下的斑驳的老屋和墙体向你诉说历史的久远。
一位闲适的老人,正独自坐在院落里怡然自乐地喝茶,满是皱纹的脸依然生动,目光依然纯净,仿佛这湾的一切都还和他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有改变,那份坦然令人怦然心动。
那由近及远的村湾,曲曲折折的屋脊,在这深秋的季节,勾勒出一对对棱角起伏的线条,延伸向遥远的天际。我慢慢体味它的过往,它的历史故事,就像穿越到了民国时期。假如一抬头,就看到了依旧在骑楼上正在梳理青丝的小姐,或者吟诵诗词的公子,或者把酒临风的老爷,那该是一种怎样的遇见呢?
让时间慢下来,让自己静下来,让我忘记许多,想起许多。说实话,我对这“楹联村”有着浓浓的说不清的情怀。小桥、流水、人家、青瓦房,不只是我小时候梦中江南的印象,或许正是这“张体”外方内圆的字体里住着个故乡。
我想寻找百年前留下的传奇故事。我屏住呼吸,伸出手指,沿着这无声的“张体”字体比画着,好似墨水轻沾,双眼随之移动,一笔一画,白纸上的字便“活”了,山在“动”,水在“流”,莲花也“开”了,发出呼唤。它却固执地沉默着,连轻如叹息的微波都不肯回应我。不过我还是感觉它有一种特殊气息,仿佛在我所见不到的隐秘之中蕴藏着,而我竭尽全力却无处觅得。这样的气息无数次地牵引我流连在“张体”的字迹中,那一撇一捺,让我能看到历史跋涉的身影,听到时代的足音,恍然间,让人一时忘记了时空。
我想,这里定然留下过一颗颗心灵的欢颜。百年过去了,上演过多少人生的悲喜剧目,世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其内心也充满着才情诗意。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在书法史上,张裕钊是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书法家,茅圻村张家湾是他的故乡。
来到被誉为“楹联村”的茅圻村,赏风品联,是不可少的。张裕钊的书法特征概括为外方内圆,结构严谨,高古浑穆,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融篆书、魏碑为一炉,开北碑行书的先河。这样的字体也让我联想到中国古老传统,人们認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想必“张体”字少不了这“天圆地方”的渊源。
虽说楹联内容千变万化,每家不同,却都形成了关于美德的格言,传递出种种人生哲理、持家理念。像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家族兴旺,百年不衰,原因就是能积德行善,最大的好事情唯有读书。
在这幽静的湾子里行走,偶尔探头一些半闭的院子,院内植物葱绿茂密,它们常常不经意翻越了低矮的围墙,从阴暗的石头墙,或者狭小的空隙之间寻找呼吸,寻找阳光,向更高处延伸,向着生命的青绿攀缘。偶遇一间岁月遗留下的斑驳的老屋和墙体向你诉说历史的久远。
一位闲适的老人,正独自坐在院落里怡然自乐地喝茶,满是皱纹的脸依然生动,目光依然纯净,仿佛这湾的一切都还和他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有改变,那份坦然令人怦然心动。
那由近及远的村湾,曲曲折折的屋脊,在这深秋的季节,勾勒出一对对棱角起伏的线条,延伸向遥远的天际。我慢慢体味它的过往,它的历史故事,就像穿越到了民国时期。假如一抬头,就看到了依旧在骑楼上正在梳理青丝的小姐,或者吟诵诗词的公子,或者把酒临风的老爷,那该是一种怎样的遇见呢?
让时间慢下来,让自己静下来,让我忘记许多,想起许多。说实话,我对这“楹联村”有着浓浓的说不清的情怀。小桥、流水、人家、青瓦房,不只是我小时候梦中江南的印象,或许正是这“张体”外方内圆的字体里住着个故乡。
我想寻找百年前留下的传奇故事。我屏住呼吸,伸出手指,沿着这无声的“张体”字体比画着,好似墨水轻沾,双眼随之移动,一笔一画,白纸上的字便“活”了,山在“动”,水在“流”,莲花也“开”了,发出呼唤。它却固执地沉默着,连轻如叹息的微波都不肯回应我。不过我还是感觉它有一种特殊气息,仿佛在我所见不到的隐秘之中蕴藏着,而我竭尽全力却无处觅得。这样的气息无数次地牵引我流连在“张体”的字迹中,那一撇一捺,让我能看到历史跋涉的身影,听到时代的足音,恍然间,让人一时忘记了时空。
我想,这里定然留下过一颗颗心灵的欢颜。百年过去了,上演过多少人生的悲喜剧目,世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其内心也充满着才情诗意。
(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