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理人的陆陆
4岁的陆陆是个爱笑爱热闹的宝宝,只要他在家,家里的气氛就十分欢快。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陆陆喜欢一个人发呆,不太爱说话,对于聚会、出游这样热闹的事情,兴致也不高。
爸爸妈妈担心陆陆是不是病了,可是去医院检查,陆陆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爸爸妈妈十分困惑,也十分头疼:怎样才能让陆陆“好”起来呢?
宝宝的性格再开朗,难免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不爱理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紧张,宝宝是不是自闭?是不是忧郁?又或者是生病了……
宝宝不爱理人有原因
大部分的情况下,宝宝不爱理人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通常生活中引起宝宝不爱理人的原因有:
1、宝宝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成长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波浪式上升的。宝宝在发展之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宝宝的情绪发展也是如此,有些时间发展得好些,有些时间发展得差一些,格塞尔称之为“行为周期”。
通过对大量儿童的观察,格塞尔还发现,宝宝在行为周期的低谷时期往往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兴奋,或者喜怒无常,或者情绪低迷。但是宝宝度过低谷期之后,一切行为举止又和平常一样了。
2、家庭氛围不融洽
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爸爸妈妈最近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吵着要离婚;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对宝宝有些忽略、冷淡、不耐烦等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他会惊慌失措、会怀疑自己是否失宠,进而情绪受到负面影响。
3、生活事件带来的影响
宝宝对熟悉的事物和生活节奏有安全感。一些改变容易引起宝宝情绪上的变化,比如搬家、换学校、和亲人的分离等。研究表明,甚至是宝宝熟悉的亲人(如小姨、表哥)结婚这样的喜事,给宝宝带来的冲击也不亚于父母的离婚事件!假使宝宝正好遇到家里买了新房子,需要搬家、和爷爷奶奶分开住,又要换学校,那么可想而知,对宝宝而言,生活在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不适应很有可能就反应到情绪上。
4、病理因素
当然,宝宝不爱理人也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不适引起的,需要仔细甄别。
通常来说,病理因素引起的不爱理人,等到宝宝的身体恢复健康,就能得到缓解;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爱理人,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3-4个月);但是如果宝宝不爱理人持续6个月以上,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父母可以这么做
面对宝宝不爱理人,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确保宝宝生理健康外,其他缓解宝宝负面情绪的方法还有:
1、宽容
宝宝不爱理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也不是他能有意识地控制的。爸爸妈妈简单的训斥、打骂,都不能改变宝宝的情绪状态,甚至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对于宝宝的情绪问题,只能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改变家庭环境,让宝宝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2、冷处理
对于宝宝的不爱理人,爸爸妈妈不用显出特别关心的态度,这样反而会不断提醒宝宝,他正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这个时候,忽略宝宝的情绪,正常与他交流玩乐,效果更好。
比如,家庭聚会中,宝宝就是不愿意和表兄妹们一起玩,宁可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电视,这时爸爸妈妈不必勉强他。只要鼓励他一次,他不愿意,就随他去。
3、缓和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所以,尽可能减少在宝宝面前的争吵、减少对宝宝的不耐烦和冷漠、告诉他大家很爱他,是十分必要的。
4、爸爸妈妈的心理准备
看了上文中的原因分析,爸爸妈妈应该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宝宝不爱理人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样的情况发生3-4个月也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要自己先焦急起来,进而影响到宝宝,使他的情况更糟糕。
5、安排丰富的活动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安排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以提高他的兴奋度。例如,去动物园,去游泳,去公园野餐,去打球,都是提起宝宝兴趣的很不错的活动。
Tipe1:多安排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人的身心容易得到放松。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激烈的户外活动,也许会更快、更好地让宝宝兴奋起来。
Tipe2:活动人数不要太多。活动人数一多,人和人之间就有了小圈子。或主动,或被动,宝宝趁机一个人躲起来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发生。这样就无法达到活动的效果。所以,活动人数控制在2-4人比较合适。
Tipe3:活动是宝宝喜欢的。活动应该是宝宝感觉比较新鲜的,或者是他喜欢的,否则不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
6、改变家居环境
稍微调整一下家里的环境,让宝宝有个新鲜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负面情绪。当然这里指的是,在限定的情况下做出一定的调整,而不是彻底的搬家或者“换装”。
Tipe1:给宝宝房间内原有的家具挪挪地方。家具不一样的摆放,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会让宝宝有惊喜。
Tipe2:在宝宝的房间里挂一幅暖色调的画,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心理感受。
Tipe3:给宝宝布置一个专用的发呆角落,或者是一个帐篷、或者是一个帐子围起来的空间,或者就是一堆靠垫拼出来的角落。或者私密、或者有包围感,或者柔软,都是让宝宝放松、调节自己情绪的好去处。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4岁的陆陆是个爱笑爱热闹的宝宝,只要他在家,家里的气氛就十分欢快。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陆陆喜欢一个人发呆,不太爱说话,对于聚会、出游这样热闹的事情,兴致也不高。
爸爸妈妈担心陆陆是不是病了,可是去医院检查,陆陆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爸爸妈妈十分困惑,也十分头疼:怎样才能让陆陆“好”起来呢?
宝宝的性格再开朗,难免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不爱理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紧张,宝宝是不是自闭?是不是忧郁?又或者是生病了……
宝宝不爱理人有原因
大部分的情况下,宝宝不爱理人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通常生活中引起宝宝不爱理人的原因有:
1、宝宝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成长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波浪式上升的。宝宝在发展之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宝宝的情绪发展也是如此,有些时间发展得好些,有些时间发展得差一些,格塞尔称之为“行为周期”。
通过对大量儿童的观察,格塞尔还发现,宝宝在行为周期的低谷时期往往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兴奋,或者喜怒无常,或者情绪低迷。但是宝宝度过低谷期之后,一切行为举止又和平常一样了。
2、家庭氛围不融洽
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爸爸妈妈最近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吵着要离婚;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对宝宝有些忽略、冷淡、不耐烦等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他会惊慌失措、会怀疑自己是否失宠,进而情绪受到负面影响。
3、生活事件带来的影响
宝宝对熟悉的事物和生活节奏有安全感。一些改变容易引起宝宝情绪上的变化,比如搬家、换学校、和亲人的分离等。研究表明,甚至是宝宝熟悉的亲人(如小姨、表哥)结婚这样的喜事,给宝宝带来的冲击也不亚于父母的离婚事件!假使宝宝正好遇到家里买了新房子,需要搬家、和爷爷奶奶分开住,又要换学校,那么可想而知,对宝宝而言,生活在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不适应很有可能就反应到情绪上。
4、病理因素
当然,宝宝不爱理人也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不适引起的,需要仔细甄别。
通常来说,病理因素引起的不爱理人,等到宝宝的身体恢复健康,就能得到缓解;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爱理人,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3-4个月);但是如果宝宝不爱理人持续6个月以上,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父母可以这么做
面对宝宝不爱理人,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确保宝宝生理健康外,其他缓解宝宝负面情绪的方法还有:
1、宽容
宝宝不爱理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也不是他能有意识地控制的。爸爸妈妈简单的训斥、打骂,都不能改变宝宝的情绪状态,甚至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对于宝宝的情绪问题,只能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改变家庭环境,让宝宝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2、冷处理
对于宝宝的不爱理人,爸爸妈妈不用显出特别关心的态度,这样反而会不断提醒宝宝,他正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这个时候,忽略宝宝的情绪,正常与他交流玩乐,效果更好。
比如,家庭聚会中,宝宝就是不愿意和表兄妹们一起玩,宁可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电视,这时爸爸妈妈不必勉强他。只要鼓励他一次,他不愿意,就随他去。
3、缓和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所以,尽可能减少在宝宝面前的争吵、减少对宝宝的不耐烦和冷漠、告诉他大家很爱他,是十分必要的。
4、爸爸妈妈的心理准备
看了上文中的原因分析,爸爸妈妈应该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宝宝不爱理人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样的情况发生3-4个月也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要自己先焦急起来,进而影响到宝宝,使他的情况更糟糕。
5、安排丰富的活动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安排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以提高他的兴奋度。例如,去动物园,去游泳,去公园野餐,去打球,都是提起宝宝兴趣的很不错的活动。
Tipe1:多安排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人的身心容易得到放松。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激烈的户外活动,也许会更快、更好地让宝宝兴奋起来。
Tipe2:活动人数不要太多。活动人数一多,人和人之间就有了小圈子。或主动,或被动,宝宝趁机一个人躲起来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发生。这样就无法达到活动的效果。所以,活动人数控制在2-4人比较合适。
Tipe3:活动是宝宝喜欢的。活动应该是宝宝感觉比较新鲜的,或者是他喜欢的,否则不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
6、改变家居环境
稍微调整一下家里的环境,让宝宝有个新鲜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负面情绪。当然这里指的是,在限定的情况下做出一定的调整,而不是彻底的搬家或者“换装”。
Tipe1:给宝宝房间内原有的家具挪挪地方。家具不一样的摆放,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会让宝宝有惊喜。
Tipe2:在宝宝的房间里挂一幅暖色调的画,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心理感受。
Tipe3:给宝宝布置一个专用的发呆角落,或者是一个帐篷、或者是一个帐子围起来的空间,或者就是一堆靠垫拼出来的角落。或者私密、或者有包围感,或者柔软,都是让宝宝放松、调节自己情绪的好去处。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