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探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选取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超声雾化,研究组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对比两组的雾化天数、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雾化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氧气驱动雾化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疾病;超声雾化;氧气驱动雾化;应用效果;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儿科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为呼吸道疾病,其不仅病情进展较快、疾病类型较多,而且病情复杂,危害较大,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充分重视[1]。雾化是对于呼吸道疾病而言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黏膜,以达到快速消炎、化痰止咳、缓解支气管痉挛等的治疗目的[2]。但传统的超声雾化治疗时间较长,由此导致患儿的住院时间延长,而氧气驱动雾化可利用高度的氧气气流将药液转变为较小的颗粒,以更快更好的进入患儿呼吸道与肺部,从而将药效发挥至最大。对此,笔者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经分组研究,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选取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2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雾化方法
  首先对患儿的病情与意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做好病情解释,尽量安抚患儿及家长,以提高其配合程度;雾化前准备好所用物品并检查雾化器性能。
  对照组实施超声雾化:取坐位(或家长抱好患儿使其呈坐位),将250ml的冷蒸馏水加至水槽,使其可以浸没雾化罐底部透声膜,并严格执行医嘱,将药液稀释至20-50ml,倒入雾化罐内,拧紧盖子,连接雾化器,通电后打开雾化开关并定时15-20min,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雾量,面罩盖住患儿口鼻,雾化结束摘掉面罩,并进行记录。
  研究组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将药液注入雾化器内,连接氧气装置。设置氧流量为6-8L/min,带好面罩或口含器,指导其进行口吸气与鼻呼气,治疗时间为15-20min,嘱家属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直至雾化结束,关闭氧气,取下面罩或口含器,记录患儿反应。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雾化天数、住院时间、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SPSS17.0統计学软件;()表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例(%)表示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不同雾化的区别
  超声雾化的原理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将药液的分子结构打散,使其变化为自然飘逸的小水雾颗粒,随患儿呼吸而进入呼吸道与肺组织,整个过程不需要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而氧气驱动雾化是以氧气作为动力,利用高度的氧气气流将药液变为直径为3μm颗粒,使得药液更快速的进入呼吸道,从而更快的发挥药效。而且氧驱动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更好,更易被家属接受。
  3.2护理措施分析
  (1)在对患儿进行雾化治疗前,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观察,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执行各项操作时,需要动作轻柔,一是避免损伤雾化设施,二是避免动作过大引起患儿不适。
  (2)在治疗前应对患儿进行充分的安抚,以提高其配合度,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避免由于操作时的刺激引起患儿哭闹,影响治疗效果。
  (3)由于对象为呼吸道疾病患儿,因此病房内部要定期打扫,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房内产生细菌影响患儿病情。
  (4)治疗期间,需要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生命体征、面色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其实施相关处理。
  (5)雾化完毕后,应对雾化器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患儿间的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与超声雾化对比,在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氧气驱动雾化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李雅莉,尹彩,梁梅燕.精细化综合护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3):381-382.
  [2]刘银平,任雅芳.全程系统化护理在喘息型肺炎患儿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2):200-2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一例大龄儿童异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本个案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帮助患儿内分泌系统水平恢复正常;另外此年龄段儿童心理敏感脆弱,且该个案前后已经历三次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尤其关注治疗愈后,本个案为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重塑信心。出院后笔者定期电话随访,做好延续性护理。结果 患儿术后恢复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家属及患儿对疾病信心增加,护理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集入院就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选择电脑随机抽签法,划分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个性化服务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情志护理于老年脑梗死应用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依据住院序号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34例,早期组(行早期情志护理)34例。结果:早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配合早期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于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应用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共计74例,依据患者择期开展时间分组,参照组37例开展传统康复护理,试验组37例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RS评分低于参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的开展可有效改善患者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患者家属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BPRS评分、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护理配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就诊序号分组,基础组44例开展传统护理,试验组44例开展对症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二重感染、消化道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期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疼痛干预护理于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骨科收治手术治疗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120例,依据患者择期手术开展时间分组,常规组60例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60例予以疼痛干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略低于常规组,术后6h、24h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专业指导等满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时的效果。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9月,选取40例我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I组(n=20例)和II组(n=20例),II组采取常规护理,I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观察两组满意度调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I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II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00%,高于II组的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服务于颈椎骨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笔者单位骨科收治89例颈椎骨折患者为探查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依据计算机1:1方式,参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44例予以综合护理服务。结果: 干预组患者压力性损伤、肺炎、感染等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于护理关怀、病房管理、康复指导等维度满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外科手术室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舒适护理之后能否更好地提高最终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加以观察,评价护理应用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所使用护理方法和措施的差异,其中对照组常规接受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着重使用舒适护理开展相关工作。对分别进行护理之后的焦虑自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