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椰树集团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一则招聘信息:“椰树集团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再招生!专业不限只要懂写作,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等内容,还配了幅美女图。这则广告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围观和热议。
近些年椰树可谓争议广告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爆一波话題。2006年,椰树在央视投放的广告就以“白白嫩嫩”为主题;2009年,因为“丰满”等敏感字眼引发争议;2017年,因为“每天一杯,白嫩丰满”引发争议;2018年,其官博就曾推出过类似的“招生广告”;2019年,椰树的广告语“从小喝到大”更是饱受争议。自媒体时代,无公关,不广告。争议广告背后是椰树模式的流量心机—广告传播的公关化考量。
椰树牌椰汁曾被网友戏评为“最像山寨的正品”,本着“原汁原味生产土味广告,让山寨无路可走”的原则,椰树俨然成为中国土味广告的杰出代表。椰树集团自此开启获取流量的独家套路,将土味包装强化成话题IP。自带话题的土味IP,就像先天具有话题性的杜蕾斯一样,让椰树集团的广告具备了公关化传播的条件。若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揭示椰树广告能够一次次“兴风作浪”的真相。
第一招,设置敏感话题,打擦边球。椰树的广告总离不开敏感话题,总与“负面”相连。椰树的粉丝多为吃瓜群众,并不讨厌它耍“二人转”、开荤段子。椰树对此心知肚明,就像这次的“招生广告”,把“招聘”说成“招生”,从创意上讲只能算是雕虫小技,辣眼睛的美女才是专门设置的引爆点,暗藏三观话题的文案更是维持话题热度的后手。
第二招,抓取有趣话题,取悦吃瓜群众。游走自媒体江湖,网感好很重要。营销机会转瞬即逝,快速反应才有可能取胜。从舆情中捕获营销机会,椰树从来不缺炒作话题。曾有网友调侃:“椰树牌椰汁的设计师到现在都没被开除,一定是当年替公司老板挡过原子弹。”结果,这个梗很快就被椰树捕捉到,并官方启用,放进宣传片。博得一票好感和关注。网感好的背后是一个品牌懂得如何与年轻人沟通,就像次次都能火出圈的老乡鸡,从段子到Rapper,再到“牵手”岳云鹏,都是走群众路线的结果。
广告传播公关化,引爆时机和引爆方式至关重要。仔细梳理就能发现椰树广告的出圈流程:官微发布话题性内容(设置引爆点)—公众号等自媒体精准点火(引爆舆论)—官方有节奏回应(管控危机)。
就“招生门”事件看,椰树集团官博发布并置顶该广告的当天,就引发过千转发和评论。这些评论观点呈现出两极式分布,有网友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椰树风格,不应该改变,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很快,椰树集团高调回应。
在椰树集团发布回应当天,不少地方网媒接连发声:先是质疑薪资待遇虚假宣传,后批评画风低俗,再后批判三观不正,要求椰树集团及时收手。自媒体在引导舆论方向的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争议。这其中不排除椰树在玩左手搏右手的游戏。
不过在管控危机上,椰树的操作还算老到。
一是快速反应,直面问题。椰树隔一天就直接怼回:“宣传内容全部属实,既不存在虚假宣传,也不是炒作,而是企业一直坚持的宣传风格。”
二是准备充分,精准引导。“从小喝到大”出现争议后,椰树先后发布《椰树牌广告不存在虚假、低俗》《“我从小喝到大”广告词不违反广告法得到中国广告协会批准》两篇文章进行回应。
三是持续操弄,维持热度。
广告传播公关化的风险在于话题一起,就有可能失控。若是通过打擦边球进行炒作,就更有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的味道了。此时,有几点基础工作有必要做好。
一是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从引爆点的设置,到引爆时机以及引爆方向的确定,再到冲击波、杀伤力的控制,最好有充分的设计和完备的预案。
二是做好舆情监控。监测风险,及时引导舆情,还要捕捉营销机会,用进攻实现防守。
三是构建传播矩阵。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提前做好布局,确保自己能够及时发声,与大众沟通顺畅。
四是务必合规。不触犯法律红线,不触及道德底线。
至此,我们不难判断椰树集团招生广告的“小心思”:打着招生广告的幌子,玩着公关炒作的路子,自导自演一场戏。有争论,有话题,有记忆点,还能安全着陆,就是胜利。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近些年椰树可谓争议广告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爆一波话題。2006年,椰树在央视投放的广告就以“白白嫩嫩”为主题;2009年,因为“丰满”等敏感字眼引发争议;2017年,因为“每天一杯,白嫩丰满”引发争议;2018年,其官博就曾推出过类似的“招生广告”;2019年,椰树的广告语“从小喝到大”更是饱受争议。自媒体时代,无公关,不广告。争议广告背后是椰树模式的流量心机—广告传播的公关化考量。
打造话题IP,两招设置引爆点
椰树牌椰汁曾被网友戏评为“最像山寨的正品”,本着“原汁原味生产土味广告,让山寨无路可走”的原则,椰树俨然成为中国土味广告的杰出代表。椰树集团自此开启获取流量的独家套路,将土味包装强化成话题IP。自带话题的土味IP,就像先天具有话题性的杜蕾斯一样,让椰树集团的广告具备了公关化传播的条件。若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揭示椰树广告能够一次次“兴风作浪”的真相。
第一招,设置敏感话题,打擦边球。椰树的广告总离不开敏感话题,总与“负面”相连。椰树的粉丝多为吃瓜群众,并不讨厌它耍“二人转”、开荤段子。椰树对此心知肚明,就像这次的“招生广告”,把“招聘”说成“招生”,从创意上讲只能算是雕虫小技,辣眼睛的美女才是专门设置的引爆点,暗藏三观话题的文案更是维持话题热度的后手。
第二招,抓取有趣话题,取悦吃瓜群众。游走自媒体江湖,网感好很重要。营销机会转瞬即逝,快速反应才有可能取胜。从舆情中捕获营销机会,椰树从来不缺炒作话题。曾有网友调侃:“椰树牌椰汁的设计师到现在都没被开除,一定是当年替公司老板挡过原子弹。”结果,这个梗很快就被椰树捕捉到,并官方启用,放进宣传片。博得一票好感和关注。网感好的背后是一个品牌懂得如何与年轻人沟通,就像次次都能火出圈的老乡鸡,从段子到Rapper,再到“牵手”岳云鹏,都是走群众路线的结果。
点火是技术活,三招管控危机
广告传播公关化,引爆时机和引爆方式至关重要。仔细梳理就能发现椰树广告的出圈流程:官微发布话题性内容(设置引爆点)—公众号等自媒体精准点火(引爆舆论)—官方有节奏回应(管控危机)。
就“招生门”事件看,椰树集团官博发布并置顶该广告的当天,就引发过千转发和评论。这些评论观点呈现出两极式分布,有网友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椰树风格,不应该改变,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很快,椰树集团高调回应。
在椰树集团发布回应当天,不少地方网媒接连发声:先是质疑薪资待遇虚假宣传,后批评画风低俗,再后批判三观不正,要求椰树集团及时收手。自媒体在引导舆论方向的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争议。这其中不排除椰树在玩左手搏右手的游戏。
不过在管控危机上,椰树的操作还算老到。
一是快速反应,直面问题。椰树隔一天就直接怼回:“宣传内容全部属实,既不存在虚假宣传,也不是炒作,而是企业一直坚持的宣传风格。”
二是准备充分,精准引导。“从小喝到大”出现争议后,椰树先后发布《椰树牌广告不存在虚假、低俗》《“我从小喝到大”广告词不违反广告法得到中国广告协会批准》两篇文章进行回应。
三是持续操弄,维持热度。
广告炒作的安全小贴士
广告传播公关化的风险在于话题一起,就有可能失控。若是通过打擦边球进行炒作,就更有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的味道了。此时,有几点基础工作有必要做好。
一是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从引爆点的设置,到引爆时机以及引爆方向的确定,再到冲击波、杀伤力的控制,最好有充分的设计和完备的预案。
二是做好舆情监控。监测风险,及时引导舆情,还要捕捉营销机会,用进攻实现防守。
三是构建传播矩阵。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提前做好布局,确保自己能够及时发声,与大众沟通顺畅。
四是务必合规。不触犯法律红线,不触及道德底线。
至此,我们不难判断椰树集团招生广告的“小心思”:打着招生广告的幌子,玩着公关炒作的路子,自导自演一场戏。有争论,有话题,有记忆点,还能安全着陆,就是胜利。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