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意识;阅读习惯;回归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25-0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任务。新课标对7~9年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应用于实践,让阅读回归课堂。
一、培养阅读情感意识
阅读是一个对文本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电脑影视所不能代替的。阅读情感意识的培养,先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而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阅读疲劳。
内容的选择,要使学生感兴趣。要使学生喜欢阅读,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口味的、紧跟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步伐的、浅近的生活中的故事,所谓“浅”即浅显,“近”即贴近学生实际,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助读理解,能理解便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快乐。选择一些课外有吸引力的小故事,比如介绍肯德基故事的《永远不晚》,于细微之处表现母爱的《阳光地带》及描写动物亲情的《母狼的智慧》等文章,使他们知道,好文章并非都写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身边小事也能感人,细微之处才能见真情。从心理上拉近他们对好文章的距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大多数的阅读文本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只有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才能释放出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一段时间以后,阅读的欲望由此而生。选择恰当的内容、范读文本是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名著引入课堂,养成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后,我适时地在班内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把名著引入课堂,以期养成阅读的习惯。课标要求的名著引入课堂,并穿插一些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引起对名著的重视,让阅读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教给学生学会阅读,自己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片段,搜集整理一些课外的知识,体会一些日常生活经验、道德伦理、是非观,以丰富知识储备,增强知识底蕴。
三、好书大家读,美文共欣赏
在阅读开始时要用心,因为对文章的筛选过程即是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自己对文章的词采、文采、文意、修辞、写法做一个过滤,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把文章推荐给大家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一个学生自我知识的梳理过程,而且是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体现过程;第三个环节,即是师生自由对所推荐文章的评价。是一个对学生听读的考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信息捕捉能力,对文本内容的感受能力,快速评价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口语的表达能力的反应要求都是最快的,迅速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听读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还要调动自己在语文课上所有的语文知识储备、素养来快速做出评价。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由发言,哪怕只有一点见解、一句话的评点也给予肯定鼓励、表扬。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的要求第5条即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第8条对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让阅读回归课堂,让学生学会阅读,自己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25-0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任务。新课标对7~9年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应用于实践,让阅读回归课堂。
一、培养阅读情感意识
阅读是一个对文本内容再创造的过程,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电脑影视所不能代替的。阅读情感意识的培养,先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而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阅读疲劳。
内容的选择,要使学生感兴趣。要使学生喜欢阅读,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口味的、紧跟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步伐的、浅近的生活中的故事,所谓“浅”即浅显,“近”即贴近学生实际,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助读理解,能理解便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快乐。选择一些课外有吸引力的小故事,比如介绍肯德基故事的《永远不晚》,于细微之处表现母爱的《阳光地带》及描写动物亲情的《母狼的智慧》等文章,使他们知道,好文章并非都写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身边小事也能感人,细微之处才能见真情。从心理上拉近他们对好文章的距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大多数的阅读文本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只有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才能释放出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一段时间以后,阅读的欲望由此而生。选择恰当的内容、范读文本是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名著引入课堂,养成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后,我适时地在班内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把名著引入课堂,以期养成阅读的习惯。课标要求的名著引入课堂,并穿插一些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引起对名著的重视,让阅读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教给学生学会阅读,自己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片段,搜集整理一些课外的知识,体会一些日常生活经验、道德伦理、是非观,以丰富知识储备,增强知识底蕴。
三、好书大家读,美文共欣赏
在阅读开始时要用心,因为对文章的筛选过程即是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自己对文章的词采、文采、文意、修辞、写法做一个过滤,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把文章推荐给大家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一个学生自我知识的梳理过程,而且是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体现过程;第三个环节,即是师生自由对所推荐文章的评价。是一个对学生听读的考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信息捕捉能力,对文本内容的感受能力,快速评价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口语的表达能力的反应要求都是最快的,迅速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听读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还要调动自己在语文课上所有的语文知识储备、素养来快速做出评价。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由发言,哪怕只有一点见解、一句话的评点也给予肯定鼓励、表扬。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的要求第5条即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第8条对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让阅读回归课堂,让学生学会阅读,自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