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技法陈旧,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艺术;大胆创作
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美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虽然呈现出可喜的结果。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深入还显得稚嫩,还缺少从自己与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触及到创作画不少学生以重复性的卡通形象和简笔式的图解的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术之源便会干涸。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的游历人生…这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们以丰富的人生告诉酷爱艺术的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自然,走进生活。
一、体验生活,源于美术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驗,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2]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我利用这天然的地理优势,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农忙季节,我组织学生一起走进麦田,做一回“拾穗者”,体会德国画家珂勒惠支在油画《拾穗者》中所体现的对农民的深切关心和无限爱戴之情,然后根据体验创作一副画,同学们在经过一次汗水的洗礼后,更加明白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在晶莹的汗水中,美在幸福的笑容里,于是他們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丰收图”,回去以后经过精心整理,画面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思考与内涵。其中的一位同学描绘的是“希望的田野”,画面上同学们弯腰拾穗,金黄的麦穗映着同学们火红的笑脸,画面色彩亮丽,对比强烈,寓意深刻,名字也起得绝。同学们都说,感觉胸中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生活实在是太美了。还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二、激发兴趣,大胆创造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学生新奇古怪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他们乐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思维由此而萌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 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不止教给学生美的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寻找美的发现,科科相结合。例如:小学生特别富有爱心,他们对小动物兴趣甚浓,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在一年级美术教学《小动物》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培养学生找资料的能力),上课时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学间交流动物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互动交流能力),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出示范画,可以画上背景,也可以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并为图片配上对话,培养学生用线条绘画的能力)。绘画时,我还配上他们熟悉的卡通音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创造美。尤其画连环画部分,他们越画越多,越写越丰富,把低年级语文的写话内容也结合在一起了。在我们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中也指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书呆子,而是需要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栋梁之才。
总结: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艺术;大胆创作
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美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虽然呈现出可喜的结果。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深入还显得稚嫩,还缺少从自己与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触及到创作画不少学生以重复性的卡通形象和简笔式的图解的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术之源便会干涸。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的游历人生…这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们以丰富的人生告诉酷爱艺术的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自然,走进生活。
一、体验生活,源于美术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驗,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2]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
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我利用这天然的地理优势,走进生活,走向田野,走近农民,农忙季节,我组织学生一起走进麦田,做一回“拾穗者”,体会德国画家珂勒惠支在油画《拾穗者》中所体现的对农民的深切关心和无限爱戴之情,然后根据体验创作一副画,同学们在经过一次汗水的洗礼后,更加明白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在晶莹的汗水中,美在幸福的笑容里,于是他們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丰收图”,回去以后经过精心整理,画面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思考与内涵。其中的一位同学描绘的是“希望的田野”,画面上同学们弯腰拾穗,金黄的麦穗映着同学们火红的笑脸,画面色彩亮丽,对比强烈,寓意深刻,名字也起得绝。同学们都说,感觉胸中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生活实在是太美了。还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二、激发兴趣,大胆创造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学生新奇古怪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他们乐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思维由此而萌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 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不止教给学生美的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寻找美的发现,科科相结合。例如:小学生特别富有爱心,他们对小动物兴趣甚浓,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在一年级美术教学《小动物》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培养学生找资料的能力),上课时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学间交流动物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互动交流能力),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出示范画,可以画上背景,也可以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并为图片配上对话,培养学生用线条绘画的能力)。绘画时,我还配上他们熟悉的卡通音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创造美。尤其画连环画部分,他们越画越多,越写越丰富,把低年级语文的写话内容也结合在一起了。在我们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中也指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书呆子,而是需要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栋梁之才。
总结: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