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聂隐娘》是唐传奇名篇之一,很早便受到学者关注。本文将参照多篇研究成果,对《聂隐娘》相关人物研究进行综述,以加深对其的理解。
关键词:聂隐娘;人物研究;思想主题;比较研究;研究综述
《聂隐娘》是唐传奇名篇之一,很早便受到学者关注。纵观聂隐娘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一、人物研究
(一)作者考
《<红线><聂隐娘>新探》[1]中,作者将《聂隐娘》作者说法归为三类:裴铏说、袁郊说、段成式说。作者举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类说》卷32无此篇及《红线》与《聂隐娘》对魏博节度使讽刺、谴责的相似态度,认为两部作品应出自一人之手,从而否定了裴铏说。于段成式一说,作者据《剑仙传》相关知识依旧否定了这一说法。于袁郊一说,作者根据版本、袁郊身世、袁氏家族修学传统及袁郊之父袁滋节度使往事辩论了《红线》与《聂隐娘》的共同之处,由此作者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之手的可能性最大。
在《<聂隐娘>出<传奇>辨析》[2]中,作者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甘泽谣》。作者先是将《聂隐娘》与《红线》比较,其次分析《聂隐娘》中尼姑形象的刻画,再次从作品行文格式与手法讨论,同时结合版本相关知识,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之手。
《唐传奇丛考》[3]中,作者将《聂隐娘》作者归纳为四种说法:郑文宝说、段成式说、裴铏说以及袁郊说。作者否定了郑文宝说、段成式说,并对裴铏说也提出了疑问。作者将《聂隐娘》与《传奇》进行对比后,提出了《聂隐娘》在风格、地域、行文构篇上的三大疑点。有关风格特点以及行文构篇,作者提出疑问的角度与《<聂隐娘>出<传奇>辨析》无太大差异。此外,作者总结出裴铏《传奇》中的地域背景相对集中并与裴铏生活经历有关,如此比较,《聂隐娘》显得过于特立独行。因此,裴铏说也不足让人信服。对于袁郊说,作者观点与《<聂隐娘>出<传奇>辨析》仍有相似之处,所引资料也并无太大差别,不同的是作者对袁郊说也存疑,只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大。
(二)聂隐娘
在《<传奇>女性形象类型分析》[4]中,作者认为聂隐娘是侠女,并给出“独挡风雨、艺精胆大、特立独行又衷有情义”的积极评价。在文中,作者旨在探讨《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分类与各类形象之间存在的异同,故对聂隐娘此类单个女性的人物形象分析并无太过深入,仅蜻蜓点水、点到为止。
《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5]一文对聂隐娘人物形象做了历史性流变的阐述,主要包括唐传奇、明清小说与杂剧、现代武侠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聂隐娘形象的变化。作者通过对聂隐娘的成长经历、故事情节、文本语言的刻画与分析,阐述了其形象上的神秘性。此外,作者重点分析了明代胡汝嘉的小说《韦十一娘》与清代戏曲家尤侗的杂家《黑白卫》中聂隐娘的形象变化。《韦十一娘》与《聂隐娘》对聂隐娘形象塑造基本一致。作者指出,在《黑白卫》中聂隐娘的形象发生了许多细节上的变化,在武艺方面,受明清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严重以及固步自封的影响,聂隐娘形象的塑造摒弃了开脑术与化骨术,神秘性减淡;在婚姻方面,聂隐娘与墨镜少年的结合受到师父对其命运的设定,婚姻自由遭到绑架。作者还指出,武侠大师梁羽生的小说“大唐游侠三部曲”中都有聂隐娘身影所在,但聂隐娘所处时代从田季安上移到田季安的祖父田成嗣,情感经历亦更突出。作者举梁羽生《龙凤宝钗缘》分析了聂隐娘形象产生的巨大变化。到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聂隐娘不再是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物代表而成为孤独的代名词。
(三)其他人物:魏帅
文本《聂隐娘》未点明魏帅为何人,但文本聂隐娘发生的背景暗射当时社会环境,故探究魏帅的真正身份利于对作品的进一步解读。《<红线><聂隐娘>新探》[6],作者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贞元十九年五[六]月)甲辰,以陈许行军司马刘昌裔检校工部尚书,兼许州刺史、陈许节度使。”以及卷十五《宪宗纪下》:“(元和八年十一月)右龙武统军刘昌裔卒。”加之《旧唐书德宗纪下》:“(贞元十二年八月)己巳,以前魏博节度副使田季安为魏州长史、魏博节度观察等使。”《宪宗纪下》:“(元和十七年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卒。”,推测出“魏帅”应为田季安。
二、思想主题研究
(一)政治氛围
裴铏作者说基础上的《聂隐娘》深刻地反映出了朝廷与藩镇的关系、幕府宾主的关系。《从唐代傳奇看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由<红线>、<聂隐娘>、<柳氏传>谈起》[7]中,作者依据此三部作品对唐藩镇幕府状况进行了探究。作者指出,唐代士子多归附于藩府辟署,同时指出幕府中府主对文人士子的看重促生了一种和谐的宾主关系,文人士子与藩镇幕府的紧密关联成为唐代的一种风气。
《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8]中,作者从政治环境以及文本背后推动力两方面对文本与相关历史进行了更细一步的探究。作者举政治上魏博官员不受朝廷委派、财政上不受朝廷控制、军事上拥兵自重历史事实阐述了魏博与朝廷的紧张关系。就《聂隐娘》中的魏博而言,与朝廷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同时作者举大量例子说明了暗杀风气的流行,为聂隐娘被盗与刺杀行动做了充分的背景说明。对于聂隐娘弃暗投明的举动,作者指出一方面是田季安凶残歹毒与刘昌裔品行端正的强烈对比,另一方面指出隐于幕后的嘉诚公主的薨逝也推动了聂隐娘投向刘昌裔。
(二)文化蕴涵
《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9]中,作者运用互文性的相关知识探讨了聂隐娘故事中蕴涵的道教母题要素以及对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聂隐娘故事包括了剑仙求贤徒、离世入山修道、服食飞升及变形、成仙得道的考验四个道教母题。作者认为剑仙求贤徒与道教脱凡成仙有密切渊源,神尼看重隐娘的素质符合仙道严择弟子的传统。作者举《抱朴子明本》中称求仙者绝迹在幽隐之处,聂隐娘与师父师姐师妹们的相处之所符合这种观念。同时作者认为,聂隐娘初入山服用了神尼送来的一粒仙丹后身体变得轻盈且能在壁上飞走、能化成小虫钻入体内、会化尸术、纸驴当坐骑、用仙丹等,符合道教吞食仙丹的规律与变化之术。成仙得道的考验障碍之所在在聂隐娘故事中则体现在聂隐娘于行刺时看见一小儿时的于心不忍。对聂隐娘道教母题的文化心理分析,作者借《抱朴子对俗》中的一段话阐述古人对仙术的确信,因为人类已经征服了一部分自然物并期待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永恒;通过对自然物的观察,认为某些物质通过加工后能助人延年益寿;贵古尚典的挂念支持了道教理论的宣扬,并在前代传闻中寻找仙境真实存在的依据;认为长生不得也可通过“变形”减少自身局限性,实现一些烦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作者指出,在这种文化心理下,侠文化与道教神仙观念具有了引人向往的共同魔力,剑仙成为两者相结合的一个极度理想化的产物。 三、比较研究
(一)不同作者笔下的聂隐娘比较
在《聂隐娘研究》[10]中,作者分别谈及了《韦十一娘》、《黑白卫》、《女仙外史》、《女昆仑》、《仙侠五花剑》五部作品中的聂隐娘。对前两部作品中的聂隐娘形象的分析,与前文提到过的《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中的分析无大异。在《女仙外史》中,作者指出聂隐娘具有武艺超群、杀人手法血腥暴力、行侠仗义的特点,这些特点与裴铏《传奇》中的聂隐娘具有传承关系,不同的是《女仙外史》中聂隐娘的行侠仗义多了一丝主观能动性在其中,且对聂隐娘外貌描写的添加,使得聂隐娘智貌兼具的形象更加凸显。在《女昆仑》中,首先是聂隐娘年纪的拉高与为人女奴身份的两者变化与此前作品中健康示人、为侠客的身份标识发生改变,其次,作者指出在该作品中,聂隐娘更是具备双重身份:媒人与营救者。聂隐娘促成主任叶李与梅小素的情感结合,又在临安太守刘良贵献美女给贾似道夺走小素,聂隐娘从中营救。聂隐娘的身份形象与其他几部作品相比,改变极多,差别极大。《仙侠五花剑》中,聂隐娘以“仙”的身份出现,这是与其他作品的一大差别,另一差别所在为聂隐娘不仅是营救者且具有了另一个全新身份——授业者。她下界收徒,没有了血腥残忍的一面而成为了一个温和无害的形象。
(二)聂隐娘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红线>与<聂隐娘>比较研究》[11]中,作者对两部作品作了异同比较。同一的历史背景是作者所发现的关于两部作品的相同点。《红线》中的矛盾虽表现为薛嵩与田承嗣的矛盾、《聂隐娘》中表现为田季安与刘昌裔的矛盾,但是进一步发掘可以发现同为藩镇与朝廷的一种对抗、藩镇之间的尔虞我诈。针对红线与聂隐娘两个人物而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故事的叙事策略的对比差异。作者认为,红线助薛嵩制服田承嗣是奴报主的行为,且设定了一个正义的空间,只要在限度内,红线的所作所为都是具有正义性的;而聂隐娘中却是设定了一个非正义的空间,聂隐娘需要突破已有既定去获得是非善恶的标准,由此聂隐娘比较红娘而言多了人物性格的转变,得到更多发展。对于叙事角度而言,作者指出《红线》中运用了限知方式,《聂隐娘》中则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方式呈现聂隐娘与刺客的搏斗过程。最后作者指出,《红线》中表达了一种诗意的追求,重在写意,而《聂隐娘》则转向了写实效果。
四、结语
有关聂隐娘的研究,一般仅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单独囊括多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阐述、探究的成果较少。此外,聂隐娘故事是侠文化与唐传奇共同结合而成的结晶,在侠文化与唐传奇相关联的视域下以聶隐娘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研究仍是少于研究侠文化与唐传奇的。
参考文献
[1]卞孝萱.《红线》、《聂隐娘》新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2)
[2]夏哲尧.《聂隐娘》出《传奇》辨析[J].台州师专学报.2000(02)
[3]林冠夫.《唐传奇从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4]王鸿雁.《传奇》女性形象类型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
[5]王夏阳.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6]同[1]
[7]刘煜.从唐传奇看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由《红线》、《聂隐娘》、《柳氏传》谈起[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6)
[8]刘珊珊.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6)
[9]王立.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3)
[10]刘佳宁.聂隐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11]王森林.《红线》与《聂隐娘》比较研究[J].飞天.2009(16)
关键词:聂隐娘;人物研究;思想主题;比较研究;研究综述
《聂隐娘》是唐传奇名篇之一,很早便受到学者关注。纵观聂隐娘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一、人物研究
(一)作者考
《<红线><聂隐娘>新探》[1]中,作者将《聂隐娘》作者说法归为三类:裴铏说、袁郊说、段成式说。作者举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类说》卷32无此篇及《红线》与《聂隐娘》对魏博节度使讽刺、谴责的相似态度,认为两部作品应出自一人之手,从而否定了裴铏说。于段成式一说,作者据《剑仙传》相关知识依旧否定了这一说法。于袁郊一说,作者根据版本、袁郊身世、袁氏家族修学传统及袁郊之父袁滋节度使往事辩论了《红线》与《聂隐娘》的共同之处,由此作者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之手的可能性最大。
在《<聂隐娘>出<传奇>辨析》[2]中,作者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甘泽谣》。作者先是将《聂隐娘》与《红线》比较,其次分析《聂隐娘》中尼姑形象的刻画,再次从作品行文格式与手法讨论,同时结合版本相关知识,认为《聂隐娘》出自袁郊之手。
《唐传奇丛考》[3]中,作者将《聂隐娘》作者归纳为四种说法:郑文宝说、段成式说、裴铏说以及袁郊说。作者否定了郑文宝说、段成式说,并对裴铏说也提出了疑问。作者将《聂隐娘》与《传奇》进行对比后,提出了《聂隐娘》在风格、地域、行文构篇上的三大疑点。有关风格特点以及行文构篇,作者提出疑问的角度与《<聂隐娘>出<传奇>辨析》无太大差异。此外,作者总结出裴铏《传奇》中的地域背景相对集中并与裴铏生活经历有关,如此比较,《聂隐娘》显得过于特立独行。因此,裴铏说也不足让人信服。对于袁郊说,作者观点与《<聂隐娘>出<传奇>辨析》仍有相似之处,所引资料也并无太大差别,不同的是作者对袁郊说也存疑,只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大。
(二)聂隐娘
在《<传奇>女性形象类型分析》[4]中,作者认为聂隐娘是侠女,并给出“独挡风雨、艺精胆大、特立独行又衷有情义”的积极评价。在文中,作者旨在探讨《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分类与各类形象之间存在的异同,故对聂隐娘此类单个女性的人物形象分析并无太过深入,仅蜻蜓点水、点到为止。
《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5]一文对聂隐娘人物形象做了历史性流变的阐述,主要包括唐传奇、明清小说与杂剧、现代武侠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聂隐娘形象的变化。作者通过对聂隐娘的成长经历、故事情节、文本语言的刻画与分析,阐述了其形象上的神秘性。此外,作者重点分析了明代胡汝嘉的小说《韦十一娘》与清代戏曲家尤侗的杂家《黑白卫》中聂隐娘的形象变化。《韦十一娘》与《聂隐娘》对聂隐娘形象塑造基本一致。作者指出,在《黑白卫》中聂隐娘的形象发生了许多细节上的变化,在武艺方面,受明清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严重以及固步自封的影响,聂隐娘形象的塑造摒弃了开脑术与化骨术,神秘性减淡;在婚姻方面,聂隐娘与墨镜少年的结合受到师父对其命运的设定,婚姻自由遭到绑架。作者还指出,武侠大师梁羽生的小说“大唐游侠三部曲”中都有聂隐娘身影所在,但聂隐娘所处时代从田季安上移到田季安的祖父田成嗣,情感经历亦更突出。作者举梁羽生《龙凤宝钗缘》分析了聂隐娘形象产生的巨大变化。到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聂隐娘不再是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物代表而成为孤独的代名词。
(三)其他人物:魏帅
文本《聂隐娘》未点明魏帅为何人,但文本聂隐娘发生的背景暗射当时社会环境,故探究魏帅的真正身份利于对作品的进一步解读。《<红线><聂隐娘>新探》[6],作者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贞元十九年五[六]月)甲辰,以陈许行军司马刘昌裔检校工部尚书,兼许州刺史、陈许节度使。”以及卷十五《宪宗纪下》:“(元和八年十一月)右龙武统军刘昌裔卒。”加之《旧唐书德宗纪下》:“(贞元十二年八月)己巳,以前魏博节度副使田季安为魏州长史、魏博节度观察等使。”《宪宗纪下》:“(元和十七年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卒。”,推测出“魏帅”应为田季安。
二、思想主题研究
(一)政治氛围
裴铏作者说基础上的《聂隐娘》深刻地反映出了朝廷与藩镇的关系、幕府宾主的关系。《从唐代傳奇看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由<红线>、<聂隐娘>、<柳氏传>谈起》[7]中,作者依据此三部作品对唐藩镇幕府状况进行了探究。作者指出,唐代士子多归附于藩府辟署,同时指出幕府中府主对文人士子的看重促生了一种和谐的宾主关系,文人士子与藩镇幕府的紧密关联成为唐代的一种风气。
《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8]中,作者从政治环境以及文本背后推动力两方面对文本与相关历史进行了更细一步的探究。作者举政治上魏博官员不受朝廷委派、财政上不受朝廷控制、军事上拥兵自重历史事实阐述了魏博与朝廷的紧张关系。就《聂隐娘》中的魏博而言,与朝廷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同时作者举大量例子说明了暗杀风气的流行,为聂隐娘被盗与刺杀行动做了充分的背景说明。对于聂隐娘弃暗投明的举动,作者指出一方面是田季安凶残歹毒与刘昌裔品行端正的强烈对比,另一方面指出隐于幕后的嘉诚公主的薨逝也推动了聂隐娘投向刘昌裔。
(二)文化蕴涵
《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9]中,作者运用互文性的相关知识探讨了聂隐娘故事中蕴涵的道教母题要素以及对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聂隐娘故事包括了剑仙求贤徒、离世入山修道、服食飞升及变形、成仙得道的考验四个道教母题。作者认为剑仙求贤徒与道教脱凡成仙有密切渊源,神尼看重隐娘的素质符合仙道严择弟子的传统。作者举《抱朴子明本》中称求仙者绝迹在幽隐之处,聂隐娘与师父师姐师妹们的相处之所符合这种观念。同时作者认为,聂隐娘初入山服用了神尼送来的一粒仙丹后身体变得轻盈且能在壁上飞走、能化成小虫钻入体内、会化尸术、纸驴当坐骑、用仙丹等,符合道教吞食仙丹的规律与变化之术。成仙得道的考验障碍之所在在聂隐娘故事中则体现在聂隐娘于行刺时看见一小儿时的于心不忍。对聂隐娘道教母题的文化心理分析,作者借《抱朴子对俗》中的一段话阐述古人对仙术的确信,因为人类已经征服了一部分自然物并期待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永恒;通过对自然物的观察,认为某些物质通过加工后能助人延年益寿;贵古尚典的挂念支持了道教理论的宣扬,并在前代传闻中寻找仙境真实存在的依据;认为长生不得也可通过“变形”减少自身局限性,实现一些烦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作者指出,在这种文化心理下,侠文化与道教神仙观念具有了引人向往的共同魔力,剑仙成为两者相结合的一个极度理想化的产物。 三、比较研究
(一)不同作者笔下的聂隐娘比较
在《聂隐娘研究》[10]中,作者分别谈及了《韦十一娘》、《黑白卫》、《女仙外史》、《女昆仑》、《仙侠五花剑》五部作品中的聂隐娘。对前两部作品中的聂隐娘形象的分析,与前文提到过的《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中的分析无大异。在《女仙外史》中,作者指出聂隐娘具有武艺超群、杀人手法血腥暴力、行侠仗义的特点,这些特点与裴铏《传奇》中的聂隐娘具有传承关系,不同的是《女仙外史》中聂隐娘的行侠仗义多了一丝主观能动性在其中,且对聂隐娘外貌描写的添加,使得聂隐娘智貌兼具的形象更加凸显。在《女昆仑》中,首先是聂隐娘年纪的拉高与为人女奴身份的两者变化与此前作品中健康示人、为侠客的身份标识发生改变,其次,作者指出在该作品中,聂隐娘更是具备双重身份:媒人与营救者。聂隐娘促成主任叶李与梅小素的情感结合,又在临安太守刘良贵献美女给贾似道夺走小素,聂隐娘从中营救。聂隐娘的身份形象与其他几部作品相比,改变极多,差别极大。《仙侠五花剑》中,聂隐娘以“仙”的身份出现,这是与其他作品的一大差别,另一差别所在为聂隐娘不仅是营救者且具有了另一个全新身份——授业者。她下界收徒,没有了血腥残忍的一面而成为了一个温和无害的形象。
(二)聂隐娘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红线>与<聂隐娘>比较研究》[11]中,作者对两部作品作了异同比较。同一的历史背景是作者所发现的关于两部作品的相同点。《红线》中的矛盾虽表现为薛嵩与田承嗣的矛盾、《聂隐娘》中表现为田季安与刘昌裔的矛盾,但是进一步发掘可以发现同为藩镇与朝廷的一种对抗、藩镇之间的尔虞我诈。针对红线与聂隐娘两个人物而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故事的叙事策略的对比差异。作者认为,红线助薛嵩制服田承嗣是奴报主的行为,且设定了一个正义的空间,只要在限度内,红线的所作所为都是具有正义性的;而聂隐娘中却是设定了一个非正义的空间,聂隐娘需要突破已有既定去获得是非善恶的标准,由此聂隐娘比较红娘而言多了人物性格的转变,得到更多发展。对于叙事角度而言,作者指出《红线》中运用了限知方式,《聂隐娘》中则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方式呈现聂隐娘与刺客的搏斗过程。最后作者指出,《红线》中表达了一种诗意的追求,重在写意,而《聂隐娘》则转向了写实效果。
四、结语
有关聂隐娘的研究,一般仅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单独囊括多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阐述、探究的成果较少。此外,聂隐娘故事是侠文化与唐传奇共同结合而成的结晶,在侠文化与唐传奇相关联的视域下以聶隐娘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研究仍是少于研究侠文化与唐传奇的。
参考文献
[1]卞孝萱.《红线》、《聂隐娘》新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2)
[2]夏哲尧.《聂隐娘》出《传奇》辨析[J].台州师专学报.2000(02)
[3]林冠夫.《唐传奇从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4]王鸿雁.《传奇》女性形象类型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
[5]王夏阳.侠女聂隐娘的形象流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6]同[1]
[7]刘煜.从唐传奇看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由《红线》、《聂隐娘》、《柳氏传》谈起[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6)
[8]刘珊珊.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6)
[9]王立.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3)
[10]刘佳宁.聂隐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11]王森林.《红线》与《聂隐娘》比较研究[J].飞天.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