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名字已湮没不存,但他们同样是中国人走向西方的先驱。正是那些在中西碰撞的激流底部沉淀下的砂砾,堆积成了留存至今的开平碉楼。
今年6月28日,新西兰“花园城市”基督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这里召开。作为理事国成员的21国代表们仅用了8分钟的时间,就全票通过了中国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项目。
世遗大会的评估结论之一是:它“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洋元素”
开平市地处珠三角西边,属江门市管辖,与同属江门的台山、新会、恩平、鹤山等地共称“五邑”,是中国著名侨乡。从广州向西行,两个小时不到,车窗外开始不断闪过看起来像西方古堡的建筑,就是到了开平境内了。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鼎盛时期超过3000座。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稻田和村落之中,展现着古希腊式的柱廊,古罗马式的拱券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拱以及哥特式、巴洛克风格,甚至还有新艺术运动和工业派建筑手法。如此之多的“洋元素”,让游走于它们之间的人们有置身于西方田野的感觉。
塘口镇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四个提名地之一,也是迎接游客最多的一个地方。在该村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碉楼铭石楼里,首层正中悬挂着楼主方润文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顶层供奉着方家的祖宗牌位,室内除了摆设精美的岭南家具外,还有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德国的落地钟、留声机、缝纫机、皮沙发等很多“舶来品”。
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2006年8月22日,自力村方广宽、方广容、方广寅三兄弟的三座居庐及其家族祖屋分别被打开,张国雄进房子里后,看到的场景就和如今铭石楼里陈设的一样:房间里摆放一部留声机和十多张唱片,其中既有西洋音乐,也有国内当时的红歌星周璇和王人美的唱片,此外也有粤剧大师马师曾的,这说明楼主当时既享受西洋音乐,也喜爱国内音乐和本土音乐;在梳妆台上有男人用的发油和女人用的香水瓶、爽身粉等。
开平碉楼处处展现着中西合璧。在极具异域风情的外表下,开平碉楼几乎无一例外地有着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比如铭石楼以及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在碉楼的细节上,人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绚烂的中国传统壁绘、鲤鱼状的排水口、门框和屋檐上的狮子、麒麟或飞鸟的浮雕……新兴的西方文化和古老的中国传统就这么融洽地交融在一起。
“年轻”的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成功胜出,顺利载入世遗名录,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张国雄说,能否成为世遗,主要并不在于其历史的长短,关键要看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开平碉楼首先在于价值独特,西方的建筑艺术进入东方的稻作文明区并大量生存,跟当地的自然要素、传统民居和谐地融为一体,这种景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张国雄说,中国不少沿海城市都有中西合壁的近代建筑,但它们大都是殖民地时期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而开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开平碉楼与村落”不仅仅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全球首个反映移民文化的“世遗”。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平人开始了向美国等国家的大规模海外移民,但从19世纪末起,美国、加拿大等国盛行的排华政策却使得他们难以扎根异乡,并在1910年—1930年间形成了回乡的高潮,如今人们所见到的碉楼就大多建成于这一时期,它们具有防匪和避涝的双重功用。
冲撞
虽然其外表表现为中西文明的完美结合,但是碉楼背后的历史并不轻松。它们的出现,要追溯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以“卖猪仔”的形式向海外的大规模移民。当时开平人的主要去向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多是以“赊单华工”的形式前去修铁路、开金矿等。
在当时的中国百姓眼里,美国是什么样子?开平碉楼研究所所长谭金花曾前往美国寻求这段历史,她在查资料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描述了当时人们的心情。起初,人们对出国是很害怕的:“老人家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红毛绿眼满脸胡须的外国鬼的故事……他们很野蛮、凶恶和不道德……所以,凡是外国鬼拥有的而我们中国没有的一定是罪恶的。他们当中有些东西也很奇妙,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在千万里之外互相讲话;他们有太阳可以使黑夜变成白昼;他们的船载着地震和火山来帮他们打仗……”
另一方面,当传统中国正以“卖猪仔”的形式掀起大规模移民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看来,当时整个世界几乎只能在主动西化或被迫西化中做出选择。西方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已经支配了全球,其他文明则往往被贬为天生低劣,比如英国人于16世纪“发现新世界”后,在考察报告中就将印第安人列为“奇异物种”。不同文明的冲突随之产生沉重又沉痛的文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工业文明优势的白人将非洲黑人、印弟安人乃至古老东方的中国人当作可以买卖的物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于是大批的华工被“卖猪仔”,送到国外去做苦工。
“当时的美国人把华工称为‘没有开化的野人’”,谭金花说,“他们骨子里是歧视华工的,白人雇主看中只是华工的劳力而不是人格,华工只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工具。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真奇怪,男人脑后还留着一根常常的辫子,在没有东西吃时还会去吃老鼠。”
种族歧视让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华工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华人试图进入主流社会的努力遭遇了巨大的文化误解压力之后,出现了华工聚集的唐人街式“小社会”,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的一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这又恶化成美国政客攻击华工的口实,他们甚至称唐人街的娼妓、犯罪、过剩的劳力等方面的表现是“积了四千年经验的结果”。
刚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人权、人格和尊严是华工们梦都不敢梦的东西”,但是,崭新的经历和环境也在逐渐改变着这些本是为了生计而出国的华工。对此,谭金花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华工们刚到美国时,看到汽车,就很惊讶:‘哇,一座房子在街上走’,但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也要强大,所以对改革、革命就很支持,还要建设‘新生活’,学习西方,但并不丢掉传统。就是在那种心态之下,人们建了碉楼,并在医学、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反映。”
融汇
不久前,谭金花和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因为开平碉楼还做了一次“交锋”。
当时葛剑雄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称开平碉楼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并说碉楼的建设者大多没什么文化。谭金花列举史料公开反驳:开平碉楼的主人非但不是没文化,有一些还是高学历!“比如兴建升峰楼的主人黄峰秀,当年就在美国读了医科,拿了美国大学的正规文凭,曾在广州沙面法国租界里当过医生。1919年兴建升峰楼的时候,他请了法国建筑师专门做设计。再如,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建筑师关宇周设计的赤坎镇关族图书馆和司徒拱医务所就备受专家称赞。”
虽然第一代华工几乎是在无意识间撞进了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激流,但是随着历史演进,他们及其后裔一代代成长起来,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华工而成了华侨或华人。到开平碉楼大规模建设的1910年—1930年间,碉楼的建设者就不再是单纯的乡野农民了,而是他们的儿孙辈。“这批人整体上已经很有文化了”,谭金花说,他们的追求也开始超越生计层面。
如今在开平乡间可处处看到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洋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在社会心理层面上,西方文明则在整体又具体地冲撞着开平乡野的传统文明。
在碉楼建设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开平农村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改变了农村的生活习惯。比如当时不少人之间的跪拜礼改成了鞠躬,甚至还有“英雄盖世拿破仑,事业惊人华盛顿”的乡间对联(百合镇石门村);排球运动深入到每个村落,本地人在看球赛的时候还常常说一些外地人不能明白的本地番话,比如:“骨波”(good ball)、“说波”(shoot ball)、“威里骨”(very good)等;家族经济事务也会采取股份形式——你能说这能对中国传统的宗族意识没有冲击?但是宗族传统并没有因此流失,反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比如赤坎古镇上的关族和司徒氏两姓不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展开了实业等各方面的竞争,还各自号召族人建起了宗族图书馆。
谭金花说,在建设碉楼的同时,侨乡还引入西方的技术、制度,掀起了建设家乡的热潮。1911年后,企业投资空前热烈,整个开平的火轮运输、电话、西医等各行各业跟着炽热起来,比如在1928年,开平灵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将开平的墟、镇连成电话网,并连接恩平、阳江、台城、江门、新会等县市。现代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采用新编课程、必修英文的侨办小学则从1911年的11所发展到1939年的459所,学生人数从407人增加到65474人。
代表性人物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在自力村的华侨史展馆里,一张图片的内容是中国第一艘气船(飞艇),船身有着巨大醒目的“China”字样,他的设计者谢缵泰祖籍开平塘口,生于澳洲;生于开平赤坎,1918年赴美的邓悦宁则是美国华人参政的先驱,1946年,他当选美国亚桑那州议员;开平人司徒美堂是著名爱国侨领,在回忆录里,他认为美国式生活方式是“急功逐利”的,华侨十分渴望祖国富强独立,司徒美堂本与孙中山在海外的革命筹备也有诸多过从;开平赤坎人司徒壁如则是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者之一……在整个五邑地区,则涌现出更多的近现代史代表人物。
“后来孙先生说:‘华侨为革命之母’,这是句真话”,司徒美堂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一般来说,许多跟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都是华侨,他们参与革命起义,筹措革命经费,照顾流亡革命者的生活,援助遇难革命党人的家属。
“巧合”的是,近代维新人士也多出于侨乡,康有为是佛山南海人,梁启超是五邑中的新会人,他们从小即在特色鲜明的侨乡文化中成长。
开平碉楼正是以建筑的形式直观反映了这段东西方文化冲撞和融汇的历史。在张国雄教授和摄影家李玉祥合著的《老房子:开平碉楼与民居》一书中,作者就写道:有一种习惯认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底层是一支排斥外来因素的重要力量,中国的近代化基本上是殖民的产物,即使有自动的接受,也主要是社会上层的行为。在开平碉楼和民居面前,要重新审视这观点,开平碉楼是当地民众自动接受外来文化创造的。古代中国底层民众并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至少东南沿海地区在外来文化冲击面前表现出不自卑、顽固、封闭、排斥,而是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今年6月28日,新西兰“花园城市”基督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这里召开。作为理事国成员的21国代表们仅用了8分钟的时间,就全票通过了中国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项目。
世遗大会的评估结论之一是:它“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洋元素”
开平市地处珠三角西边,属江门市管辖,与同属江门的台山、新会、恩平、鹤山等地共称“五邑”,是中国著名侨乡。从广州向西行,两个小时不到,车窗外开始不断闪过看起来像西方古堡的建筑,就是到了开平境内了。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鼎盛时期超过3000座。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稻田和村落之中,展现着古希腊式的柱廊,古罗马式的拱券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拱以及哥特式、巴洛克风格,甚至还有新艺术运动和工业派建筑手法。如此之多的“洋元素”,让游走于它们之间的人们有置身于西方田野的感觉。
塘口镇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四个提名地之一,也是迎接游客最多的一个地方。在该村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碉楼铭石楼里,首层正中悬挂着楼主方润文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顶层供奉着方家的祖宗牌位,室内除了摆设精美的岭南家具外,还有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德国的落地钟、留声机、缝纫机、皮沙发等很多“舶来品”。
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2006年8月22日,自力村方广宽、方广容、方广寅三兄弟的三座居庐及其家族祖屋分别被打开,张国雄进房子里后,看到的场景就和如今铭石楼里陈设的一样:房间里摆放一部留声机和十多张唱片,其中既有西洋音乐,也有国内当时的红歌星周璇和王人美的唱片,此外也有粤剧大师马师曾的,这说明楼主当时既享受西洋音乐,也喜爱国内音乐和本土音乐;在梳妆台上有男人用的发油和女人用的香水瓶、爽身粉等。
开平碉楼处处展现着中西合璧。在极具异域风情的外表下,开平碉楼几乎无一例外地有着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比如铭石楼以及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在碉楼的细节上,人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绚烂的中国传统壁绘、鲤鱼状的排水口、门框和屋檐上的狮子、麒麟或飞鸟的浮雕……新兴的西方文化和古老的中国传统就这么融洽地交融在一起。
“年轻”的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成功胜出,顺利载入世遗名录,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张国雄说,能否成为世遗,主要并不在于其历史的长短,关键要看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开平碉楼首先在于价值独特,西方的建筑艺术进入东方的稻作文明区并大量生存,跟当地的自然要素、传统民居和谐地融为一体,这种景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张国雄说,中国不少沿海城市都有中西合壁的近代建筑,但它们大都是殖民地时期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而开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开平碉楼与村落”不仅仅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全球首个反映移民文化的“世遗”。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平人开始了向美国等国家的大规模海外移民,但从19世纪末起,美国、加拿大等国盛行的排华政策却使得他们难以扎根异乡,并在1910年—1930年间形成了回乡的高潮,如今人们所见到的碉楼就大多建成于这一时期,它们具有防匪和避涝的双重功用。
冲撞
虽然其外表表现为中西文明的完美结合,但是碉楼背后的历史并不轻松。它们的出现,要追溯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以“卖猪仔”的形式向海外的大规模移民。当时开平人的主要去向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多是以“赊单华工”的形式前去修铁路、开金矿等。
在当时的中国百姓眼里,美国是什么样子?开平碉楼研究所所长谭金花曾前往美国寻求这段历史,她在查资料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描述了当时人们的心情。起初,人们对出国是很害怕的:“老人家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红毛绿眼满脸胡须的外国鬼的故事……他们很野蛮、凶恶和不道德……所以,凡是外国鬼拥有的而我们中国没有的一定是罪恶的。他们当中有些东西也很奇妙,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在千万里之外互相讲话;他们有太阳可以使黑夜变成白昼;他们的船载着地震和火山来帮他们打仗……”
另一方面,当传统中国正以“卖猪仔”的形式掀起大规模移民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看来,当时整个世界几乎只能在主动西化或被迫西化中做出选择。西方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已经支配了全球,其他文明则往往被贬为天生低劣,比如英国人于16世纪“发现新世界”后,在考察报告中就将印第安人列为“奇异物种”。不同文明的冲突随之产生沉重又沉痛的文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工业文明优势的白人将非洲黑人、印弟安人乃至古老东方的中国人当作可以买卖的物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于是大批的华工被“卖猪仔”,送到国外去做苦工。
“当时的美国人把华工称为‘没有开化的野人’”,谭金花说,“他们骨子里是歧视华工的,白人雇主看中只是华工的劳力而不是人格,华工只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工具。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真奇怪,男人脑后还留着一根常常的辫子,在没有东西吃时还会去吃老鼠。”
种族歧视让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华工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华人试图进入主流社会的努力遭遇了巨大的文化误解压力之后,出现了华工聚集的唐人街式“小社会”,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的一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这又恶化成美国政客攻击华工的口实,他们甚至称唐人街的娼妓、犯罪、过剩的劳力等方面的表现是“积了四千年经验的结果”。
刚踏上美国的土地时,“人权、人格和尊严是华工们梦都不敢梦的东西”,但是,崭新的经历和环境也在逐渐改变着这些本是为了生计而出国的华工。对此,谭金花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华工们刚到美国时,看到汽车,就很惊讶:‘哇,一座房子在街上走’,但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也要强大,所以对改革、革命就很支持,还要建设‘新生活’,学习西方,但并不丢掉传统。就是在那种心态之下,人们建了碉楼,并在医学、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反映。”
融汇
不久前,谭金花和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因为开平碉楼还做了一次“交锋”。
当时葛剑雄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称开平碉楼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并说碉楼的建设者大多没什么文化。谭金花列举史料公开反驳:开平碉楼的主人非但不是没文化,有一些还是高学历!“比如兴建升峰楼的主人黄峰秀,当年就在美国读了医科,拿了美国大学的正规文凭,曾在广州沙面法国租界里当过医生。1919年兴建升峰楼的时候,他请了法国建筑师专门做设计。再如,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建筑师关宇周设计的赤坎镇关族图书馆和司徒拱医务所就备受专家称赞。”
虽然第一代华工几乎是在无意识间撞进了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激流,但是随着历史演进,他们及其后裔一代代成长起来,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华工而成了华侨或华人。到开平碉楼大规模建设的1910年—1930年间,碉楼的建设者就不再是单纯的乡野农民了,而是他们的儿孙辈。“这批人整体上已经很有文化了”,谭金花说,他们的追求也开始超越生计层面。
如今在开平乡间可处处看到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洋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在社会心理层面上,西方文明则在整体又具体地冲撞着开平乡野的传统文明。
在碉楼建设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开平农村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改变了农村的生活习惯。比如当时不少人之间的跪拜礼改成了鞠躬,甚至还有“英雄盖世拿破仑,事业惊人华盛顿”的乡间对联(百合镇石门村);排球运动深入到每个村落,本地人在看球赛的时候还常常说一些外地人不能明白的本地番话,比如:“骨波”(good ball)、“说波”(shoot ball)、“威里骨”(very good)等;家族经济事务也会采取股份形式——你能说这能对中国传统的宗族意识没有冲击?但是宗族传统并没有因此流失,反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比如赤坎古镇上的关族和司徒氏两姓不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展开了实业等各方面的竞争,还各自号召族人建起了宗族图书馆。
谭金花说,在建设碉楼的同时,侨乡还引入西方的技术、制度,掀起了建设家乡的热潮。1911年后,企业投资空前热烈,整个开平的火轮运输、电话、西医等各行各业跟着炽热起来,比如在1928年,开平灵通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将开平的墟、镇连成电话网,并连接恩平、阳江、台城、江门、新会等县市。现代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采用新编课程、必修英文的侨办小学则从1911年的11所发展到1939年的459所,学生人数从407人增加到65474人。
代表性人物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在自力村的华侨史展馆里,一张图片的内容是中国第一艘气船(飞艇),船身有着巨大醒目的“China”字样,他的设计者谢缵泰祖籍开平塘口,生于澳洲;生于开平赤坎,1918年赴美的邓悦宁则是美国华人参政的先驱,1946年,他当选美国亚桑那州议员;开平人司徒美堂是著名爱国侨领,在回忆录里,他认为美国式生活方式是“急功逐利”的,华侨十分渴望祖国富强独立,司徒美堂本与孙中山在海外的革命筹备也有诸多过从;开平赤坎人司徒壁如则是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者之一……在整个五邑地区,则涌现出更多的近现代史代表人物。
“后来孙先生说:‘华侨为革命之母’,这是句真话”,司徒美堂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一般来说,许多跟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都是华侨,他们参与革命起义,筹措革命经费,照顾流亡革命者的生活,援助遇难革命党人的家属。
“巧合”的是,近代维新人士也多出于侨乡,康有为是佛山南海人,梁启超是五邑中的新会人,他们从小即在特色鲜明的侨乡文化中成长。
开平碉楼正是以建筑的形式直观反映了这段东西方文化冲撞和融汇的历史。在张国雄教授和摄影家李玉祥合著的《老房子:开平碉楼与民居》一书中,作者就写道:有一种习惯认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底层是一支排斥外来因素的重要力量,中国的近代化基本上是殖民的产物,即使有自动的接受,也主要是社会上层的行为。在开平碉楼和民居面前,要重新审视这观点,开平碉楼是当地民众自动接受外来文化创造的。古代中国底层民众并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至少东南沿海地区在外来文化冲击面前表现出不自卑、顽固、封闭、排斥,而是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