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光影逐漸被抛在身后,变成历史的年轮。写在这一年中的新闻日历,也将缓缓合上。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向我们走来。可是,就连最幸福的人儿,面对未来,也有点忐忑。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国际新闻,也能嗅出我们时代的不妥之处。
我们为什么不再像世纪之初那样乐观了呢?为何我们总是忧心忡忡,担心经济滑坡、担心物价飞涨?为何质疑、愤怒的声音开始高涨,而“公共善”的空间却逐渐丢失?为何致命的“灰犀牛”,一直在我们身边徘徊?
“身份政治”的背后
《纽约客》将2019年称为“愚蠢之年”:在这一年中,人类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愚蠢。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发泄给外部世界。一些极端主义者,或在网络上谩骂,或破坏家园,或殴打同胞,或迫害异族。他们将自身的不适,迁怒于他人身上。
—在俄勒冈,一个美国黑人女性让一位拉美裔移民“滚回墨西哥”,称自己遭到了对方的“种族歧视”,而其他美国网友则要将她送到津巴布韦,“那样才没人歧视她”;
—在香港,一群黑衣少年朝警察扔砖头,认为警察破坏了香港的民主,结果砖头砸中一个想要清理现场的老者;
—在斯图加特,一个德国人持续侮辱一个来自中东的难民,因为对方“抢了他们的工作”,后者一气之下将前者当场杀死;
—英国人终于递交上“脱欧”的时间表,但苏格兰人要求再次发起公投,要求脱离英国而独立。
……
每个极端的线下故事,都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线上冲突。从“小脏辫”到旗袍,从黑人音乐到G20会议,从素食到工人就业,从民主大选到身份族群,无论是政治、经济或文化议题,都伴随着大量缺乏诚意的争拗。
意见太多,真相太少。愚蠢太多,理智太少。
所谓的“身份政治”,在撕裂着每个人—性别、族群、阶层、职业、代际、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都让人们有了复杂的身份,被剪不断理还乱的意识形态所俘获。人们以为发现了“自我”,然而却拒绝倾听、拒绝寻找“公约数”。在社会撕裂面前,美德被掩盖、品质被忽视、爱情在消亡。人们进一步原子化,成为“极端个体”。
在“身份政治”背后,是一系列的孤岛。一次又一次,孤岛对于各种提议说“不”。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你热爱和平,和平就会降临。你对经济有信心,市场就会给你微笑。你相信朋友,朋友就会相信你。你憎恨现状,世界就会陷入纷争。你信仰霸权,霸权就会获得无穷威力。你呼唤核战争,核战争就会到来。
孤岛之间,人们在仇视“他者”、拒绝“异己”。在负面情绪中,人们已经忘了,曾经我们笃信的美好呢?我们笃信的自由呢?我们笃信的智识呢?
这值得敲响警钟。
正是我们,悄悄拆掉了“灰犀牛”的围栏。
政治极化
回想过去五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一些事。先是全球化浪潮戛然而止,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开始失去。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了“返祖运动”。冲突替代了对话,谩骂替代了和谈,人们变得歇斯底里、怒不可遏。
一个词出现在舆论场中—政治极化,它精确地概括了今天的公共场域。每种意识形态都出现了极化的版本。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不再是建设性的求同求解,而是一种压倒对方的“互怼”。此前,特朗普以民粹主义的极端版本赢得了美国大选;当下,“环保少女”桑伯格用环保主义的极端版本怒怼特朗普,成为“网红”。就连一些本来温婉的思潮,比如女性主义、复古主义、素食主义,都呈现出张牙舞爪的姿态。当思潮日趋极化,失去了对话的平台,就意味着冲突的可能。尤其是建立在族群基础上的国家认同,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爱国热情的高涨,也开启了通往高烈度战争的幽暗通道。
极化,意味着共识即将失去。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对话”“合作”“共赢”“民主”一直是时代强音,人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在联合国大会上,人们彼此倾听,互相包容,很容易就某一议题达成共识,再远的距离,也能促使双方握手。但今天,“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人类进入“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阶段,孤立主义、保护主义等本早已被摒弃的东西,今日又登堂入室。一些带有民粹色彩的西方领导人,撕碎了前人精心打造的互信氛围。国际合作、全球共治的人类理想,在此刻遭到践踏。
这会有什么后果?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你热爱和平,和平就会降临。你对经济有信心,市场就会给你微笑。
国际格局的变化也值得重视。一方面,是西方世界的普遍萧条,美国、欧洲、日本受困于“后现代”引发的种种问题,或是制造业式微导致的失业率高企,或是种族主义的沉渣泛起,或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迷茫。另一方面,以中国为首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来飞速发展,市场活力增加。两个世界的此消彼长,令人担忧“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国与守成国的矛盾到底如何协调?本来说,国家之间的实力发展是正常现象,但在极端民族主义的加持下,排外浪潮会否一发不可收拾?
问题抛给了21世纪第三个十年。
“求同”而不是“互怼”
显然,我们应该重新塑造某些东西。
那些在近五年所遗落的东西,被嘲笑的价值,被淡忘的历史,有必要重新提出,并给予足够的敬畏。
即使在景观盛行的网络社会,良知也必须捍卫,信仰必须重塑。理性主义的光芒必须重新照亮下个十年。古典的美德必须重新塑造。
情绪化、极端化、暴力化的民粹思想与运动,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后现代”,而是一种退化。它不值得讴歌,但值得反思—
全球化进入调整期,但它不会停止,逆全球化只是小漩涡,对话与融合依然是趋势;
意识形态的高维呈现值得重视,但它只提供一种世界观,而不是唯一的世界观;
身份政治的崛起强化了个体认同,但它需求的是理解,而不是指引战斗;
民主的困境说明了制度的局限性,但它不该被废黜,而应当进一步完善;
科技的发展变相减少了就业岗位,但它不应遭遇仇恨,政府应当为就业创造机会;
国家主义的加强应是凝聚民意的手段,而不是相反……
以上在全球化过程中暴露的种种痛点,需要我们严肃面对,重新寻找价值坐标。一些在冷战后形成的共同理念,尽管过了20年,它或许已成“陈词滥调”,甚至逻辑难以自证,但它依然难得而珍贵。它不应被轻易抛弃,而应该顺应时代进行再铸。
互联网精神,应该是“求同”而不是“互怼”。我们的声音,应当是带有建设性,而不是在争吵中自我消耗。拒绝网络的戾气,重新关照现实,让我们一起走到阳光下。
我们仍然需要一些敬畏之心。应当重新认识历史的宽度,虚怀若谷,珍惜过去。重建公共性,寻找共有底线,建立对话平台。民主、良知、智识、美德,这些传统的信念仍未过时。通往美好未来的钥匙,往往就藏在过去的岁月中。
只有看到方向,才能从容自信。当你相信未来,未来就会回赠你微笑。
新的一年,迷雾或者依旧,祝愿你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