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促使产业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会展业如何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学者对会展业产业融合的研究基础,分析会展业进行产业融合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会展业产业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技术融合、借助地区特色产业与会展业融合的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产业融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模式选择;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01
2020年10月29日,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2021年拉开帷幕的“十四五”规划完成统筹。“十四五”是两个百年计划的过渡时期,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与发展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对于会展业而言,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发展措施空泛、国际会展品牌与会展城市建设不足等问题,且随着会展行业市场环境、发展规模、硬件设施完善等背景变化,会展业也从要素与投资驱动阶段转向创新与转型升级驱动发展阶段[1]。在以创新与转型升级为驱动的会展发展阶段,尤为重要的即会展业产业融合下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会展经济如何突破传统行业思维,创新性从全新的路径与宏观调控思路实现会展业的产业融合对会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会展业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会展业与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关于会展业产业融合机理与模式的研究。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两者有机结合后即可包装为新的旅游产品,因此在会展业的产业融合中,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最为充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相关研究中较早的有郭峦(2011)研究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指出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属于“注意力经济”,尤其需解决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动力源,并且在模式上通过目标整合与管理机制整合实现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2]。苏洁与张朝文(2020)指出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以贵州省会展业为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市场与业务融合三方面深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3]。随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逐渐演化出了会展旅游这样的新产业,学者根据不同省域或地区对会展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做相关研究。黄金慧(2017)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指出辽宁省会展旅游业需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对行业进行规划、改革管理方法、加强统筹规划、注重产业融合、强调市场规划等发展会展旅游业对策[4]。
除了旅游业以外,学者也展开了会展业与其他第三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研究,如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刘洋等(2007)对会展业与餐饮业的融合发展可行性进行研究,指出展会是餐饮业品牌形象的新载體,两者的融合是扩大消费市场的重要渠道,餐饮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是竞合法则的自然选择[5]。范云翠与陈文秀(2020)指出会展业能够拉动房地产价格、提升房地产开发品质等作用,会展业可扩大峰会效应,创新性的开放会展地产与开放峰会文化旅游地产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助力会展业与房地产业协同发展[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业的产业融合研究多从某个产业出发研究与会展业的融合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鲜有学者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研究会展业协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转型升级模式与策略,因此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下,剖析会展业产业融合所面临的问题和痛点,并提出会展业与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模式与路径。
1 会展业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会展业的发展更偏向于展览业
会展业包含会议业、展览业、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由于商业展览能使会展企业快速获得直接收益,并且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与经济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因此会展企业更倾向于举办和投资商业展览,政府政策与补贴更加倾向于展览业,而忽略了会议业的发展。这导致会展业发展缺乏整体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事实上,会议业亦能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世界参加过超4个、外宾人数超50人的各类会议有40万个以上,会议直接产生了280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会议产业发展具有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社会就业等社会效益。除此之外,通过各类学术会议还能够扩大文化、科技、政治、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信息传播,对于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下,会展业的发展应更注重“大会展”的概念,政府应以“大会展”概念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规划需以展览业与会议业为发展重点,兼顾活动与会展旅游。
1.2 展馆等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在会展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展览馆的数量与面积持续增加,中国贸促会提供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展览馆数量达到173个,较2018年增幅约5.5%,展览面积约1076万平方米,较2018年增幅约9.3%。展览馆的数量与展览面积增加,但展览馆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导致目前展览馆头部效应明显,少部分展馆举办了大部分的展会,超过一半的展览馆的租场率不足10%,这一方面是由于会展业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是因为展览馆质量低下,展览馆存在面积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除此之外,展馆同质化问题严重,展馆的建设互相照搬与模仿,展馆相似度高,展馆缺少特色,缺乏吸引力,这样的展馆难以满足会展企业办展需求,造成了展馆资源的闲置浪费。
近年来,政府与会展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展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政府与会展企业更加注重的是新建项目,而忽略了展馆周边商业布局和公共交通系统设施建设。利用周边的商业布局刺激消费,提高与各产业的关联性,更大程度地利用会展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由于会展行业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在短期内搭建精美展台,搭建展台的展具等物品需要快速的运输调用。因此,会展业非常依赖交通运输业,通过优化完善展馆周边的公共交通网络,可提高展具等物资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将有利于展会的会展创意产业建设并提高展会质量,同时高效的运输,也提高了对周边产业的经济拉动效应。 1.3 会展业发展缺乏评价体系
政府政策与法规不完善阻碍了会展业产业融合下的转型升级主要可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不完善。会展业的产业融合创新转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保护会展企业的文化创意或其他信息知识产权即保护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潜力。近年来,由于某些从业者对知识产权缺乏尊重且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多个行业抄袭等侵犯知识产权现象频发。由于知识产权法律存在漏洞,导致知识产权持有者维权困难,这不利于我国会展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第二,政府职能不明确。例如,在会展业的管理方面,部分地区出现了多个部门审核标准不一,对会展商与组展商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这需要行业有权威、统一、细致的标准。第三,会展业的政策过大过空,政府对会展业的统筹规划过于宏观,缺乏对会展业每个部分的细致规划,导致会展业发展不充分。
对于会展评估方面,还尚未有权威机构或部门对城市会展业发展、展览馆等级进行评估。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内各地区会展业的统计数据普遍较少且存在缺失,不利于权威机构对会展业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这使得业内人士、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缺乏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不利于职能部门的统筹规划与会展企业的布局选择。
2 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业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对策
2.1 会展业产业融合人才培养
会展人才对于会展业的持续创新与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产业融合视角下,行业交叉型人才对会展业与其他行业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够为会展业升级转型提供更多的创新模式。因此,会展业与其他行业的行业交叉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显得非常关键。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精准定位培养目标,组织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交叉学习,并进行交叉行业实践学习。以会展业与旅游业为例,在旅游旺季,组织会展从业人员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会展业与旅游业更合理的融合机制。同理,亦可在商展旺季,让旅游从业人员前往展会进行参观学习,以此促进人才的产业融合创新能力。除此之外,目前许多高校开设有会展相关专业,从高校直接进行人才引入是填充目前会展业人才匮乏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会展专业存在缺少实践、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高校会展专业应以学生与市场为起点,加强课程模块建设,改进现有授课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助力会展的转型升级。
2.2 会展业软件优化,提高创新技术融合
会展业的硬件设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改善,需从会展软件配置优化与提高软件质量弥补展馆硬件配置的不足,软件优化主要体现在更优质的服务功能。例如,规划会展创意产业管理规范,制定行业标准,提高会展创意产业的创新质量,促进会展业的转型升级。
提高会展业创新技术融合,有利于会展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到“十三五”规划期间,会展业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就是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不足与缺失,不利于职能部门与企业从数据层面客观了解会展业发展。这需要会展企业加强信息产业融合方面,加大对大数据、互联网、虚拟展馆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技术创新提升了参展观众的观展体验;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展会、客户、观众等数据收集,并通过数据分析会展业背后更深层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会展业的理解和提升会展企业对展会的统筹规划能力。
2.3 借助地区特色产业与会展业融合
各地区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地区特色产业本身具有地区的特色优势,可以此为卖点,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展会的特色,吸引参展观众。以澳门为例,澳门博彩业虽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收益,但也使澳门未来经济存在种种隐患,因此澳门博彩业与会展业进行融合,产生了亚洲国际博彩娱乐展会等会展品牌。澳门博彩产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一方面让会展业借了“东风”,促进了会展业发展,也使得澳门的博彩业多元化发展,缓解了澳门博彩业对未来经济带来的隐患。会展业与地区特色产业形成合作与优势互补机制,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邬燕,周国忠.基于博弈论的会展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浙江学刊,2018(01):118-125.
郭峦.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以南宁市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1,33(04):32-35.
苏洁,张朝文.全域旅游背景下贵州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180-181.
黄金慧.产业融合视角下的辽宁省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6):210-211.
刘洋,刘蕾.会展业与餐饮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4):165.
范云翠,陈文秀.会展业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以上合青岛峰会为例[J].安徽建筑,2020,27(11):187-18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 方子强 李豫
关键词:会展业;产业融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模式选择;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01
2020年10月29日,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2021年拉开帷幕的“十四五”规划完成统筹。“十四五”是两个百年计划的过渡时期,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与发展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对于会展业而言,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发展措施空泛、国际会展品牌与会展城市建设不足等问题,且随着会展行业市场环境、发展规模、硬件设施完善等背景变化,会展业也从要素与投资驱动阶段转向创新与转型升级驱动发展阶段[1]。在以创新与转型升级为驱动的会展发展阶段,尤为重要的即会展业产业融合下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会展经济如何突破传统行业思维,创新性从全新的路径与宏观调控思路实现会展业的产业融合对会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会展业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会展业与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关于会展业产业融合机理与模式的研究。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两者有机结合后即可包装为新的旅游产品,因此在会展业的产业融合中,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最为充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相关研究中较早的有郭峦(2011)研究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指出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属于“注意力经济”,尤其需解决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动力源,并且在模式上通过目标整合与管理机制整合实现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2]。苏洁与张朝文(2020)指出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以贵州省会展业为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市场与业务融合三方面深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3]。随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逐渐演化出了会展旅游这样的新产业,学者根据不同省域或地区对会展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做相关研究。黄金慧(2017)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指出辽宁省会展旅游业需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对行业进行规划、改革管理方法、加强统筹规划、注重产业融合、强调市场规划等发展会展旅游业对策[4]。
除了旅游业以外,学者也展开了会展业与其他第三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研究,如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刘洋等(2007)对会展业与餐饮业的融合发展可行性进行研究,指出展会是餐饮业品牌形象的新载體,两者的融合是扩大消费市场的重要渠道,餐饮业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是竞合法则的自然选择[5]。范云翠与陈文秀(2020)指出会展业能够拉动房地产价格、提升房地产开发品质等作用,会展业可扩大峰会效应,创新性的开放会展地产与开放峰会文化旅游地产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助力会展业与房地产业协同发展[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会展业的产业融合研究多从某个产业出发研究与会展业的融合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鲜有学者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研究会展业协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转型升级模式与策略,因此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下,剖析会展业产业融合所面临的问题和痛点,并提出会展业与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模式与路径。
1 会展业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会展业的发展更偏向于展览业
会展业包含会议业、展览业、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由于商业展览能使会展企业快速获得直接收益,并且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与经济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因此会展企业更倾向于举办和投资商业展览,政府政策与补贴更加倾向于展览业,而忽略了会议业的发展。这导致会展业发展缺乏整体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事实上,会议业亦能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世界参加过超4个、外宾人数超50人的各类会议有40万个以上,会议直接产生了280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会议产业发展具有推动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社会就业等社会效益。除此之外,通过各类学术会议还能够扩大文化、科技、政治、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信息传播,对于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下,会展业的发展应更注重“大会展”的概念,政府应以“大会展”概念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规划需以展览业与会议业为发展重点,兼顾活动与会展旅游。
1.2 展馆等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在会展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展览馆的数量与面积持续增加,中国贸促会提供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展览馆数量达到173个,较2018年增幅约5.5%,展览面积约1076万平方米,较2018年增幅约9.3%。展览馆的数量与展览面积增加,但展览馆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导致目前展览馆头部效应明显,少部分展馆举办了大部分的展会,超过一半的展览馆的租场率不足10%,这一方面是由于会展业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是因为展览馆质量低下,展览馆存在面积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除此之外,展馆同质化问题严重,展馆的建设互相照搬与模仿,展馆相似度高,展馆缺少特色,缺乏吸引力,这样的展馆难以满足会展企业办展需求,造成了展馆资源的闲置浪费。
近年来,政府与会展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展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政府与会展企业更加注重的是新建项目,而忽略了展馆周边商业布局和公共交通系统设施建设。利用周边的商业布局刺激消费,提高与各产业的关联性,更大程度地利用会展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由于会展行业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在短期内搭建精美展台,搭建展台的展具等物品需要快速的运输调用。因此,会展业非常依赖交通运输业,通过优化完善展馆周边的公共交通网络,可提高展具等物资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将有利于展会的会展创意产业建设并提高展会质量,同时高效的运输,也提高了对周边产业的经济拉动效应。 1.3 会展业发展缺乏评价体系
政府政策与法规不完善阻碍了会展业产业融合下的转型升级主要可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不完善。会展业的产业融合创新转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保护会展企业的文化创意或其他信息知识产权即保护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潜力。近年来,由于某些从业者对知识产权缺乏尊重且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多个行业抄袭等侵犯知识产权现象频发。由于知识产权法律存在漏洞,导致知识产权持有者维权困难,这不利于我国会展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第二,政府职能不明确。例如,在会展业的管理方面,部分地区出现了多个部门审核标准不一,对会展商与组展商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这需要行业有权威、统一、细致的标准。第三,会展业的政策过大过空,政府对会展业的统筹规划过于宏观,缺乏对会展业每个部分的细致规划,导致会展业发展不充分。
对于会展评估方面,还尚未有权威机构或部门对城市会展业发展、展览馆等级进行评估。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内各地区会展业的统计数据普遍较少且存在缺失,不利于权威机构对会展业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这使得业内人士、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缺乏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不利于职能部门的统筹规划与会展企业的布局选择。
2 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业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对策
2.1 会展业产业融合人才培养
会展人才对于会展业的持续创新与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产业融合视角下,行业交叉型人才对会展业与其他行业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够为会展业升级转型提供更多的创新模式。因此,会展业与其他行业的行业交叉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显得非常关键。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精准定位培养目标,组织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交叉学习,并进行交叉行业实践学习。以会展业与旅游业为例,在旅游旺季,组织会展从业人员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会展业与旅游业更合理的融合机制。同理,亦可在商展旺季,让旅游从业人员前往展会进行参观学习,以此促进人才的产业融合创新能力。除此之外,目前许多高校开设有会展相关专业,从高校直接进行人才引入是填充目前会展业人才匮乏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会展专业存在缺少实践、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高校会展专业应以学生与市场为起点,加强课程模块建设,改进现有授课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助力会展的转型升级。
2.2 会展业软件优化,提高创新技术融合
会展业的硬件设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改善,需从会展软件配置优化与提高软件质量弥补展馆硬件配置的不足,软件优化主要体现在更优质的服务功能。例如,规划会展创意产业管理规范,制定行业标准,提高会展创意产业的创新质量,促进会展业的转型升级。
提高会展业创新技术融合,有利于会展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到“十三五”规划期间,会展业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就是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不足与缺失,不利于职能部门与企业从数据层面客观了解会展业发展。这需要会展企业加强信息产业融合方面,加大对大数据、互联网、虚拟展馆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技术创新提升了参展观众的观展体验;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展会、客户、观众等数据收集,并通过数据分析会展业背后更深层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会展业的理解和提升会展企业对展会的统筹规划能力。
2.3 借助地区特色产业与会展业融合
各地区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地区特色产业本身具有地区的特色优势,可以此为卖点,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展会的特色,吸引参展观众。以澳门为例,澳门博彩业虽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收益,但也使澳门未来经济存在种种隐患,因此澳门博彩业与会展业进行融合,产生了亚洲国际博彩娱乐展会等会展品牌。澳门博彩产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一方面让会展业借了“东风”,促进了会展业发展,也使得澳门的博彩业多元化发展,缓解了澳门博彩业对未来经济带来的隐患。会展业与地区特色产业形成合作与优势互补机制,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邬燕,周国忠.基于博弈论的会展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浙江学刊,2018(01):118-125.
郭峦.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以南宁市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1,33(04):32-35.
苏洁,张朝文.全域旅游背景下贵州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180-181.
黄金慧.产业融合视角下的辽宁省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6):210-211.
刘洋,刘蕾.会展业与餐饮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4):165.
范云翠,陈文秀.会展业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以上合青岛峰会为例[J].安徽建筑,2020,27(11):187-18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 方子强 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