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细品读《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一文,非常欣赏肖川教授对课堂理想的全新诠释——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这就是我们对于课堂的理想。看到此处,我不禁闭上双眼,感受着“炉边谈话”的温暖,和煦的阳光撒落在每个参与者的身上、脸上,那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下面以《秋水》的教学为例,尝试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
教学庄子的《秋水》时,我先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导入,接着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再梳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在对文意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请三个学生用话剧的形式生动演绎《秋水》的故事。表演的三个学生很大方,语言、动作、神情都比较到位,下面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情绪高涨。在大家的兴奋劲头中,我趁热打铁,让表演的三个学生分别谈谈自己表演的感受,实质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更准确的把握。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河伯、海神的形象特点。
因为文章是节选,我在大家对这两个形象的初步了解中,穿插海神面对河伯的感叹所给出的回答:(投影)“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学生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一块小石、一株小树在大山之上,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师生从中共同总结出这样的人生道理:要做到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
(投影)从刚才的讨论交流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1.文中有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乎勇。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自以为是、骄傲自负,否则定会贻笑大方。个人渺小,天地难穷。人的错误的解决,得靠自己。
2.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色?
庄子是一个善于用寓言讲故事的人,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存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传递出各种各样的道理。庄子的文章也形成了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庄子也从远古的风尘中一路向我们迎面走来,感觉亲切了许多。有谁能给大家讲讲庄子的其他故事,看看故事的背后蕴含了哪些道理?
故事一: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臣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楚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爬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请回吧!我仍将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说明: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逍遥游》)
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说明: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齐物论》)
故事四:成语“游刃有余”。这个成语讲的是厨师宰牛因为熟悉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掌握了用刀的规律,十九年没有更换刀。
说明:人们都认为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其实放在《庄子·养生主》里来体会,还有别的意思。在一个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现实世界里怎样养生?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活着呢?最好的方法,便是避开矛盾,绕过它,自己才能活得逍遥自在。这是庄子的理想。(《养生主》)
还有朝三暮四;薪火相传;屠龙之技;捉襟见肘;庖丁解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呆若木鸡;游刃有余……
在这堂课上,处处可见学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课堂的理想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教师需将它作为精神源泉,在感慨中奋发,并为之不断实践,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
(责任编辑 陈剑平)
教学庄子的《秋水》时,我先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导入,接着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再梳理文中的文言现象,在对文意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请三个学生用话剧的形式生动演绎《秋水》的故事。表演的三个学生很大方,语言、动作、神情都比较到位,下面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情绪高涨。在大家的兴奋劲头中,我趁热打铁,让表演的三个学生分别谈谈自己表演的感受,实质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更准确的把握。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河伯、海神的形象特点。
因为文章是节选,我在大家对这两个形象的初步了解中,穿插海神面对河伯的感叹所给出的回答:(投影)“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学生翻译: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一块小石、一株小树在大山之上,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师生从中共同总结出这样的人生道理:要做到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
(投影)从刚才的讨论交流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1.文中有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乎勇。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无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自以为是、骄傲自负,否则定会贻笑大方。个人渺小,天地难穷。人的错误的解决,得靠自己。
2.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色?
庄子是一个善于用寓言讲故事的人,他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存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传递出各种各样的道理。庄子的文章也形成了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庄子也从远古的风尘中一路向我们迎面走来,感觉亲切了许多。有谁能给大家讲讲庄子的其他故事,看看故事的背后蕴含了哪些道理?
故事一: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臣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楚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爬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请回吧!我仍将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说明: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逍遥游》)
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说明: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齐物论》)
故事四:成语“游刃有余”。这个成语讲的是厨师宰牛因为熟悉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掌握了用刀的规律,十九年没有更换刀。
说明:人们都认为庄子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其实放在《庄子·养生主》里来体会,还有别的意思。在一个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现实世界里怎样养生?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活着呢?最好的方法,便是避开矛盾,绕过它,自己才能活得逍遥自在。这是庄子的理想。(《养生主》)
还有朝三暮四;薪火相传;屠龙之技;捉襟见肘;庖丁解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呆若木鸡;游刃有余……
在这堂课上,处处可见学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课堂的理想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教师需将它作为精神源泉,在感慨中奋发,并为之不断实践,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