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 阅读思维的全面性要求在阅读时能够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不能作片面的分析了解。阅读思维的深刻性要求阅读文章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由表及里,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阅读思维的联系性要求阅读时能够广泛联系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思考。阅读思维的创造性,要求阅读过程中不是按照一般的思维方法或应用现成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而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特性;审美素质
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起来,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平时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阅读的心理过程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体,它具有全面性、深刻性、联系性、创造性。
阅读思维的全面性要求在阅读时能够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不能作片面的分析了解。“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思路,正体现了这个特征。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词语、句子、段落与篇章有联系,如果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当作全面,是必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题材,提出不同的思维要求,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沿着一定的轨迹展开思维,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如:写人的文章要注意写了什么人,主要写了什么事。写事的文章要注意写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描写了什么事物,它有什么特点,等等。
阅读思维的深刻性要求阅读文章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由表及里,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否则,阅读理解只能停留在浅表层次。针对这一特性,我教给学生“追根法”,引导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对课文进行追根寻底的分析。如:教学《郑人买履》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郑人错在哪里?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这个道理是浅显的,没有暴露问题的本质。我引导学生用"追根法"尽心追问思考。先问:“这个郑人错在哪里?”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再进一步追问:“这说明什么?”学生就明白了:这个人就错在做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阅读思维的联系性要求阅读时能够广泛联系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思考。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学过的课文,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在联系中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就能加深认识,思维就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联系性,可以教给学生"找联系"的方法,找到与本文、本题、本句有联系的内容,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阅读思维的创造性,要求阅读过程中不是按照一般的思维方法或应用现成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而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否则,思维囿于一般程式,不能灵活地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创造性,可以教给学生“求异法”,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地思考,寻求问题的“异”之处,进行灵活思考,从而展开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扶发幽微,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剖析形象,引导学生赞赏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美。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
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样的语文阅读才能更有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特性;审美素质
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起来,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平时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阅读的心理过程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体,它具有全面性、深刻性、联系性、创造性。
阅读思维的全面性要求在阅读时能够对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不能作片面的分析了解。“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思路,正体现了这个特征。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词语、句子、段落与篇章有联系,如果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当作全面,是必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题材,提出不同的思维要求,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沿着一定的轨迹展开思维,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如:写人的文章要注意写了什么人,主要写了什么事。写事的文章要注意写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描写了什么事物,它有什么特点,等等。
阅读思维的深刻性要求阅读文章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由表及里,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否则,阅读理解只能停留在浅表层次。针对这一特性,我教给学生“追根法”,引导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对课文进行追根寻底的分析。如:教学《郑人买履》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郑人错在哪里?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这个道理是浅显的,没有暴露问题的本质。我引导学生用"追根法"尽心追问思考。先问:“这个郑人错在哪里?”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再进一步追问:“这说明什么?”学生就明白了:这个人就错在做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阅读思维的联系性要求阅读时能够广泛联系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思考。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学过的课文,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在联系中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就能加深认识,思维就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联系性,可以教给学生"找联系"的方法,找到与本文、本题、本句有联系的内容,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阅读思维的创造性,要求阅读过程中不是按照一般的思维方法或应用现成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而要善于变通,善于创新。否则,思维囿于一般程式,不能灵活地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创造性,可以教给学生“求异法”,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地思考,寻求问题的“异”之处,进行灵活思考,从而展开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扶发幽微,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剖析形象,引导学生赞赏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美。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
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特性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样的语文阅读才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