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老师的书当然是值得推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一再表彰他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推荐《君子之道》一书的《临终之教》一节还因为,这几乎是一堂生命教育课,而生命教育正是我们平时的教育中缺失的。请看书中的一些语句:“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这些教导天然地契合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许 妍)
翻阅这份听课笔记时我还留有一点担心,生怕这位叫莫里的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出现一种装扮。病危老人的任何装扮,不管是稍稍夸张了危急,还是稍稍夸张了乐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最容易让人不安。
莫里老人没有掩饰自己的衰弱和病况。学生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起拍打他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着病危老师裸露的背,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被砸的老师喘着气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学生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
——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放心了。莫里老人的心态太健康了,最后的课程正是这种健康心态的产物。
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然而莫里老人是怎样面对的呢?
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他觉得也终于有了一次充分感受身体的机会,而以前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他觉得不便,特别是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那种暴露和照顾。但很快,又释然了。他说:
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这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習以为常了。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
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如果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出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真是一门深刻的大课了。环顾我们四周,有的青年人或漠视青春,或炫耀强壮;有的中年人或揽镜自悲,或扮演老成;有的老年人或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实在都有点可怜,都应该来听听莫里老人的最后课程。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莫里老人虽然参透了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恭恭敬敬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备课。
体验什么呢?体验死亡的来临。他知道这是人生课程中躲避不开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前却无法预先备课。
就在临终前的几天,他告诉学生,他做了一个梦,在过一座桥,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
当然能理解,学生安慰性地点头。但老人知道学生一定理解不深,因为还缺少体验。于是,接下来的话又是醍醐灌顶: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
莫里老人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莫里的境界时时让大家喜悦。那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
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说的话了。”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眼静躺,学生来了,老师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请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做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描画至此,我想人们已可想象这门最后课程的主要内容。
莫里老人在乐滋滋地体验死亡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他不希望把最后的发现留给宁静的墓地。这个最后发现,是对人类文化的告别性反思。
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这应该引起人们注意。
什么误导呢?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安居,但“装潢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
临终前几天,他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他与学生讨论,如果他还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什么。他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是这样的:
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学生听了很惊讶,连忙问:“就这些?”
老人回答:“就这些。”
不可能再有的一天,梦幻中的二十四小时,居然不是与意大利总统共进午餐,去海边享受奇异和奢侈!但再一想,学生明白了:这里有一切问题的答案。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一切确实不会太多。甜面包卷和茶,最多是喜欢吃鸭子,如此而已。意大利总统的午餐,奇异和奢侈,全是个人实际需要之外的事。于是,在无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聊行为。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这样的自我不再物化,不再忙着从外部世界争夺利益向自身搬运,而只会反过来,把自身向外敞开,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
在莫里看来,既然物质的需要微不足道,那么对他人的关爱就成了验证自身生命价值的迫切需要。生命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这种价值的最高体现,就是使很多其他生命因你而安全,而高兴,而解困。
莫里老人在最后的課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够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那些创造。
…………
(摘自《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二、与生活讲和
翻阅这份听课笔记时我还留有一点担心,生怕这位叫莫里的老人在最后的课程中出现一种装扮。病危老人的任何装扮,不管是稍稍夸张了危急,还是稍稍夸张了乐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最容易让人不安。
莫里老人没有掩饰自己的衰弱和病况。学生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起拍打他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着病危老师裸露的背,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被砸的老师喘着气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学生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
——读到这样的记述,我就放心了。莫里老人的心态太健康了,最后的课程正是这种健康心态的产物。
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然而莫里老人是怎样面对的呢?
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他觉得也终于有了一次充分感受身体的机会,而以前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他觉得不便,特别是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那种暴露和照顾。但很快,又释然了。他说:
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这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習以为常了。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
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如果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他由此得出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真是一门深刻的大课了。环顾我们四周,有的青年人或漠视青春,或炫耀强壮;有的中年人或揽镜自悲,或扮演老成;有的老年人或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实在都有点可怜,都应该来听听莫里老人的最后课程。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莫里老人虽然参透了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恭恭敬敬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备课。
体验什么呢?体验死亡的来临。他知道这是人生课程中躲避不开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前却无法预先备课。
就在临终前的几天,他告诉学生,他做了一个梦,在过一座桥,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
当然能理解,学生安慰性地点头。但老人知道学生一定理解不深,因为还缺少体验。于是,接下来的话又是醍醐灌顶: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
莫里老人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莫里的境界时时让大家喜悦。那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
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说的话了。”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眼静躺,学生来了,老师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请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做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三、文化的误导
描画至此,我想人们已可想象这门最后课程的主要内容。
莫里老人在乐滋滋地体验死亡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他不希望把最后的发现留给宁静的墓地。这个最后发现,是对人类文化的告别性反思。
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这应该引起人们注意。
什么误导呢?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
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之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
明明营养已够,但所谓“饮食文化”却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安居,但“装潢文化”却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
临终前几天,他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他与学生讨论,如果他还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什么。他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是这样的:
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学生听了很惊讶,连忙问:“就这些?”
老人回答:“就这些。”
不可能再有的一天,梦幻中的二十四小时,居然不是与意大利总统共进午餐,去海边享受奇异和奢侈!但再一想,学生明白了:这里有一切问题的答案。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一切确实不会太多。甜面包卷和茶,最多是喜欢吃鸭子,如此而已。意大利总统的午餐,奇异和奢侈,全是个人实际需要之外的事。于是,在无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聊行为。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这样的自我不再物化,不再忙着从外部世界争夺利益向自身搬运,而只会反过来,把自身向外敞开,在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
在莫里看来,既然物质的需要微不足道,那么对他人的关爱就成了验证自身生命价值的迫切需要。生命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这种价值的最高体现,就是使很多其他生命因你而安全,而高兴,而解困。
莫里老人在最后的課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够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那些创造。
…………
(摘自《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