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偏向效应下的国民收入结构变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间的差距在近年来不断扩大。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对此进行阐释,表明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不断提高的机制。接着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变量VAR模型,根据CEIC等数据库提供的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这两者均与资本收入的变化存在正向关系,即资本收入的提高是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所致。因此,政府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重视收入分配结构的平衡,避免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内生增长;技术进步偏向;弱均衡偏向效应;资本收入变化
  一、 引言
  一些研究认为,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的上升(或等价地,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是由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较大、厂商倾向于用资本替代劳动所致。但是这在两个方面产生了问题。首先是混淆了要素加强型技术和技术偏向性的概念。前者意味着某要素通过使用一项技术提高了自身的有效供给数量,后者意味着某要素通过使用一项技术提高了自身的边际产出。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的时候,资本加强型技术的属性是资本偏向的,会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小于1的时候,资本加强型技术的属性是劳动偏向的,反而降低了资本的(相对)边际产出(等价地,它提高了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那么如果厂商更偏好研发资本加强型技术,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数值小于1,结果应该是劳动收入占比提高,除非该值大于1。反之,如果厂商更偏好研发劳动加强型技术,而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数值大于1,结果也应该是劳动收入占比提高,除非该值小于1。但一些定量的测度表明,国内各产业部门中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数值有些大于1,有些小于1(钟世川,2014),资本加强型和劳动加强型技术也是同时存在的。按照上述理论就很难解释资本收入占比不断提高的现象。其次是忽略了厂商的研发偏好,没有弄清“弱均衡偏向效应”的作用机制。厂商经常会就研发何种技术做出选择,如果存在资本深化趋势,那么不论厂商的选择如何,技术属性皆为资本偏向(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厂商会选择资本加强型技术,此时该技术为资本偏向;如果小于1,厂商会选择劳动加强型技术,此时该技术依然为资本偏向),从而导致资本收入占比的持续提高。这实际上也表明,只要存在 “弱均衡偏向效应”,替代弹性的数值大小只会影响厂商关于技术类型的选择,却改变不了所选择技术的偏向属性,因而也就不能成为解释资本收入占比提高的核心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对引起资本相对收入(即资本收入/劳动收入,下文简称资本收入)变化的机制,即“弱均衡偏向效应”进行论证,接着利用中国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剩余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是相关机制分析,第四部分是数据处理及实证检验,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 理论模型
  1. 总体环境。
  (1)存在一个CRRA偏好、时间贴现率为ρ的代表性家庭;不存在人口增长,劳动供给无弹性。
  由技术偏向的定义可知,?滓
其他文献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文章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法描述了近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演化过程,接着在检验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间经济发展竞争性很强,各县域有待实现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贸易条件的改善、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益于本地发展;但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进
摘要:文章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国际金融体系演进之间复杂的逻辑结构和动态调整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进中的规律:大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会导致金融监管的新变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变革,在新的监管框架和国际货币体系下,会促进新一轮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创新,从而国际金融体系发生变化,并逐渐孕育着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而此时新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染等
摘要:研究目的:对柳州市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柳州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柳州市生产生活中主要涉及的10种能源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1996年-2011年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与趋势。研究结果: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未实现脱钩,能源碳排放
摘要:文章以余额宝为例,运用银行挤兑模型和大数定律,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立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储户恐慌而发生大规模赎回,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DD模型一、 引言自2013年6月以来,阿里集团推出的余额宝产品,开创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通过灵活的转存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得到较银行活期利率高的收益,
摘要:文章以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组织间学习这个中介变量,进一步探讨企业网络环境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家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通过知识创新提升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组织间学习对企业绩效也有正向的影响。管理人才通过知识整合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研发人才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整合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绩效;组织间学习一、 相关概念及测度研究1. 人力资本。人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现有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的不足,其次提出优化后的新方法,最后用农业部监测数据测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适度规模。文章结论是:(1)现有的测算方法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2)在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3)东北三省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收入均
摘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对新兴产业的初级发展拥有举足轻重作用。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央支持政策进行计量和分析。首先,基于政策工具、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关理论,制定政策工具—价值链和政策工具—产业链两个分析框架;其次,通过科学方法选取了2001年-2015年间中央颁布的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并对其分析单元进行编码,将编码归入相应的分析框架形成分布图;最后,依据分布图进行统计分析
摘要:文章采用E-G两步法,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1953年-2014年间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DP 每增长1%,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77%;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72%;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0
摘要:文章使用2009年-2014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检验VC①对目标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相较于非VC资助公司,VC投资公司的董事会规模相对更大,独立董事比例更低;(2)与非VC资助公司相比,VC资助的公司并无更高的薪酬业绩敏感度,即:VC未能显著提升目标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这表明,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中,VC难以提升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关键词:VC;独立董事;董事会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全程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B2B电子商务模式和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全程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利用网络经济的基本规律,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需求方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大程度的发挥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价值,是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關键词:电子商务;全程电子商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