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 前,我从县城搭乘客车来到大佛镇上,又叫上一辆“摩的”拐过20里山路,终于到了目的地——铁牛湾村,开启我第一书记历程的地方。
和很多第一书记一样,我怀着满腔热忱,一心想改变这个贫困村庄的落后面貌,可眼前所见让我明白一切并不会太容易:村里只有一条泥巴小路通往山外,且弯多、路窄、坡陡,来的路上尽是土胚房,地里稀疏栽种了些传统作物,村民们懒洋洋地坐在门口聊天。面对这样的村情,顿感压力巨大。
没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怒气冲冲地说道:“我是贫困户杨大成,是D级危房改造户,新修的房子要占到隔壁家猪圈一小块,你现在马上回村办公室,我要听你说一下怎么给我解决!”
我立马往村办公室赶,刚刚打开门,杨大成就冲进来将被子铺到地上,直接躺上去说:“从今天起,我就睡这儿了,谁也别想赶我走!”
从村干部处了解到,杨大成50出头,是一个手艺人,这几年靠着国家的政策生活,反而越来越懒,也不外出务工,生活越过越差。想着自己是贫困户,感觉只要闹一闹,就可以“唬住”干部,让他们乖乖帮自己办事。
劝走杨大成后,我想起来时路上村民们“懒洋洋的脸”,猜测杨大成这类“等靠要”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果不其然,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全村77户贫困户,23名青壮年劳动力在家闲散,7户全靠国家政策维持生计,15户贫困户子女因老一辈“读书无用”思想辍学在家。
初步摸排后,“扶贫必先扶志”是当前铁牛湾村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可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群人的顽固思想,变“输血”为“造血”呢?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恒心,定能攻克这些难题。我到处在网上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也跟向其他有经验的同志讨教。
一次,在与一名县纪委监委的领导的谈话中,他的一句话给了我启示:“为何不通过农民夜校、感恩教育、宣传先进、树立典型这些方式,在村民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生活竞技呢?”
我茅塞顿开,立马想到了在村上贫困户中“颇有威望”的杨大成,回到村上随即来到他家,“苦口婆心”地激励他:“大成,你家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有没有中意的姑娘?”“就算有,一听到咱们一家是贫困户,父母没得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后全靠小两口赡养,谁家还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听到谈到自家儿子,杨大成像被击中了“软肋”一般,态度变得空前柔和,“熊书记,那你给我说说,有什么办法改变呢?”
见他思想松动,有想脱贫致富的意愿,我便把在村里实现水泥路社社通、种植圆黄梨和榨菜、举办农民夜校、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的规划告诉他,希望他能够重拾手艺,成为村上的技术“带头人”。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便到县人社局,请相关人员帮忙邀请专家到村上讲课。杨大成听课总会坐在第一排,听得比谁都起劲,提问也最多。一个周期的培训课结束后,不少手艺人都有了重新回到工地务工的想法,看着大家的热乎劲儿,通过一番周转,我联系到县上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所有务工手续办妥后,把村上第一批8人的水泥砖瓦工“送出去”了。
连“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钉子户”杨大成都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其他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更容易做通了。大家不再喜欢闲散坐着焉哒哒地聊天,依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开始热衷于养羊养鸡养鸭、栽种圆黄梨、榨菜等经济作物。
3年过去了,如今,铁牛湾村如期脫贫。外出技术务工人员送出了一批又一批,水泥路实现了社社通,田间地头交错着水泥生产作业道,商贩直接开车到田地边收购圆黄梨、榨菜等经济作物。这一切让我觉得在村上扶贫的日子很有意义,也让我认识到,不管是自己对工作,还是杨大成和各位老乡对待生活,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者单位:乐至县纪委监委)
和很多第一书记一样,我怀着满腔热忱,一心想改变这个贫困村庄的落后面貌,可眼前所见让我明白一切并不会太容易:村里只有一条泥巴小路通往山外,且弯多、路窄、坡陡,来的路上尽是土胚房,地里稀疏栽种了些传统作物,村民们懒洋洋地坐在门口聊天。面对这样的村情,顿感压力巨大。
没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怒气冲冲地说道:“我是贫困户杨大成,是D级危房改造户,新修的房子要占到隔壁家猪圈一小块,你现在马上回村办公室,我要听你说一下怎么给我解决!”
我立马往村办公室赶,刚刚打开门,杨大成就冲进来将被子铺到地上,直接躺上去说:“从今天起,我就睡这儿了,谁也别想赶我走!”
从村干部处了解到,杨大成50出头,是一个手艺人,这几年靠着国家的政策生活,反而越来越懒,也不外出务工,生活越过越差。想着自己是贫困户,感觉只要闹一闹,就可以“唬住”干部,让他们乖乖帮自己办事。
劝走杨大成后,我想起来时路上村民们“懒洋洋的脸”,猜测杨大成这类“等靠要”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果不其然,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全村77户贫困户,23名青壮年劳动力在家闲散,7户全靠国家政策维持生计,15户贫困户子女因老一辈“读书无用”思想辍学在家。
初步摸排后,“扶贫必先扶志”是当前铁牛湾村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可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群人的顽固思想,变“输血”为“造血”呢?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恒心,定能攻克这些难题。我到处在网上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也跟向其他有经验的同志讨教。
一次,在与一名县纪委监委的领导的谈话中,他的一句话给了我启示:“为何不通过农民夜校、感恩教育、宣传先进、树立典型这些方式,在村民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生活竞技呢?”
我茅塞顿开,立马想到了在村上贫困户中“颇有威望”的杨大成,回到村上随即来到他家,“苦口婆心”地激励他:“大成,你家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有没有中意的姑娘?”“就算有,一听到咱们一家是贫困户,父母没得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后全靠小两口赡养,谁家还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听到谈到自家儿子,杨大成像被击中了“软肋”一般,态度变得空前柔和,“熊书记,那你给我说说,有什么办法改变呢?”
见他思想松动,有想脱贫致富的意愿,我便把在村里实现水泥路社社通、种植圆黄梨和榨菜、举办农民夜校、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的规划告诉他,希望他能够重拾手艺,成为村上的技术“带头人”。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便到县人社局,请相关人员帮忙邀请专家到村上讲课。杨大成听课总会坐在第一排,听得比谁都起劲,提问也最多。一个周期的培训课结束后,不少手艺人都有了重新回到工地务工的想法,看着大家的热乎劲儿,通过一番周转,我联系到县上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所有务工手续办妥后,把村上第一批8人的水泥砖瓦工“送出去”了。
连“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钉子户”杨大成都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其他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更容易做通了。大家不再喜欢闲散坐着焉哒哒地聊天,依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开始热衷于养羊养鸡养鸭、栽种圆黄梨、榨菜等经济作物。
3年过去了,如今,铁牛湾村如期脫贫。外出技术务工人员送出了一批又一批,水泥路实现了社社通,田间地头交错着水泥生产作业道,商贩直接开车到田地边收购圆黄梨、榨菜等经济作物。这一切让我觉得在村上扶贫的日子很有意义,也让我认识到,不管是自己对工作,还是杨大成和各位老乡对待生活,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者单位:乐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