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媒高职院校的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专业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以作品为载体,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为主体和以企业、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评价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开发基于工作情境的真实评价内容,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为职业关键能力评价提供校企合作平台,并对评价的反馈及时动态调整。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广播影视专业群;关键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54-0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日益突显其价值。促进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传媒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传媒专业知识为载体,形成职业基本能力,同时拓宽职业适应范围,培养关键能力。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专业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了以作品为载体,以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为主体,以企业、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评价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体系。
一、现状
1974年德国的梅藤斯提出,职业关键能力是指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即在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与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新融合提升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目前通常来说的“职业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如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职业专业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具备准确地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的方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社会能力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具有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个人职业道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专业群(以下简称“专业群”)包括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影视编导和数字出版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共同特点是生产具有创意性的作品,对不断出现的新的信息技术有掌握需求,以及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有敏锐感知度,同时要求具有善于沟通交流、独立决策和实施、能够具备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和爱岗敬业等职业关键能力。
二、专业群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不一
目前,专业群大多开展的是传统媒体节目制作,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往往是对学生的采访、策划、拍摄和编辑制作专业技能进行评价,通常忽略了对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估或是没有科学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单一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测评方法大多为笔试或书面的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也缺乏过程性评价。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需经过策划、拍摄、编辑、制作到形成成品的流程。但在评价时,往往对作品的最终呈现进行考核,而对作品创作中的各个环节缺乏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往往被忽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发展,容易导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主体大多是学校和课程授课教师,难以及时反映出职业关键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价倾向于片面性和独断性,缺乏全面性。
三、基于作品的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建立基于作品的专业群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传统教学方式下,学校教师既执行教学活动,又开展教学评价。如果全部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将缺乏评价的有效性和行业性。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学,已不能再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性的评价。
在新媒體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专业群根据市场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合作,对学生开展立体式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专业群邀请了电视台一线工作人员、新媒体公司的骨干或是制片人等作为第三方,共同开展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更加客观合理,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对接行业,满足岗位需求。
专业群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是基于电视作品的工作任务,以完整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策划、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和最后形成成品来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并将传媒职业关键能力融入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体现的职业关键能力设相应的评价点。
(一)评价标准
1.独立撰写分镜头本、拍摄、编辑和制作任务,考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专业群主要通过作品的拍摄编辑制作,使学生掌握电视作品制作的技能,并掌握在作品拍摄中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合作完成作品,考查交流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在以团队合作制作作品的形式中,考查学生如何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创作中,如何与本创作团队的沟通、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并完成拍摄。
3.新媒体平台的作品发布,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拍摄的作品上传至网站,与他人交流并分享。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微博、微信或世界大学城传播信息,并能够利用新媒体搜集所需信息。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
1.课堂内,基于工作情境进行评价
首先,在课堂内,指导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制片人或部门主任,安排学生工作任务,针对工作任务完成的程度进行评价。例如,在《电视画面编辑》课中,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段蒙太奇片段的拍摄。在考查学生技能的同时,制片人针对学生在作品拍摄过程中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有些作品拍摄过程中,学生不善于沟通和解决突发问题,那么,作品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在会沟通擅交流的团队中,制作的作品往往质量要高于其他团队的作品。
其次,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传统的测评法以笔试或书面的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也缺乏过程性的测评。 再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评价。在傳媒专业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创意思维,因而,如果用传统标准来衡量,很有可能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作品创作。
最后,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逐步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高职学生中,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校内毕业作品指导和评价
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机构,不能单独以学校为主体。学校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果再承担监督者的主体,将会导致测评结果的失效与局限。在开展毕业作品设计时,专业群会邀请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资深电视人或媒体人进行毕业作品指导和评价。
3.校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在大三学生中,专业群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栏目组进行栏目的顶岗实习。每名学生由一名栏目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考核。岗位指导教师不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需要独立解决问题,还需要与整个栏目组的员工分工合作与交流,更需要有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在派往芒果TV网络直播节目《完美假期》的栏目顶岗实习中,学生不仅要培养工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职业精神。因节目采用24小时的在线直播形式,因而工作人员采用三班倒的形式,需要学生牺牲晚上休息时间值晚班,在网络上随时跟踪艺人的行动变化并随时进行镜头切换,且在网络直播过程中不能随意发表个人言论。
经过一个半月的顶岗实习,学生普遍反映不仅职业技能得到提升,更多的是对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深层理解。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要求更高、更具体。
(三)要注意的问题
1.不断开发基于工作情境的真实评价内容,并以此为依据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时代,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尤其对学生的新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因而,要不断开发基于工作情境的评价内容。
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为职业关键能力评价提供平台
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一条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背景下,能够架构立体化的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体系,能够改变学校、老师的单一性评价为传媒行业、学校和教师的多元化立体评价。
3.对评价的反馈、调控,动态调整
评价要以设定统一客观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前提,不仅强调本行业的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还应该兼顾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行业企业的监管,尤其是传媒行业,因为工作性质,指导教师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行业专家不能对学生作出及时的评价,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要不断地动态调整校企合作的合作方,不断对行业指导教师进行监控,确保对指导学生有指导热情。对于有些没有时间也没有指导和评价方法的行业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同时,对评价内容要以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标准为依据,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根据行业发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基于作品创作,动态调整校企合作的评价监控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才能最终提高高职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专业群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传媒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琰,苏君.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堂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5(5).
[2]江红霞,傅爱平.基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罗琦,熊雯婷.德国双元制对我国传媒类高职专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广播影视专业群;关键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54-0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日益突显其价值。促进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传媒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传媒专业知识为载体,形成职业基本能力,同时拓宽职业适应范围,培养关键能力。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专业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了以作品为载体,以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为主体,以企业、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评价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体系。
一、现状
1974年德国的梅藤斯提出,职业关键能力是指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即在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与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新融合提升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目前通常来说的“职业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如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职业专业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订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具备准确地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的方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社会能力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具有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个人职业道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专业群(以下简称“专业群”)包括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影视编导和数字出版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共同特点是生产具有创意性的作品,对不断出现的新的信息技术有掌握需求,以及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有敏锐感知度,同时要求具有善于沟通交流、独立决策和实施、能够具备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和爱岗敬业等职业关键能力。
二、专业群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不一
目前,专业群大多开展的是传统媒体节目制作,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往往是对学生的采访、策划、拍摄和编辑制作专业技能进行评价,通常忽略了对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估或是没有科学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单一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测评方法大多为笔试或书面的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也缺乏过程性评价。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需经过策划、拍摄、编辑、制作到形成成品的流程。但在评价时,往往对作品的最终呈现进行考核,而对作品创作中的各个环节缺乏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往往被忽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发展,容易导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主体大多是学校和课程授课教师,难以及时反映出职业关键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价倾向于片面性和独断性,缺乏全面性。
三、基于作品的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建立基于作品的专业群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传统教学方式下,学校教师既执行教学活动,又开展教学评价。如果全部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将缺乏评价的有效性和行业性。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学,已不能再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单一性的评价。
在新媒體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专业群根据市场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合作,对学生开展立体式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专业群邀请了电视台一线工作人员、新媒体公司的骨干或是制片人等作为第三方,共同开展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更加客观合理,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对接行业,满足岗位需求。
专业群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是基于电视作品的工作任务,以完整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策划、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和最后形成成品来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并将传媒职业关键能力融入每一个学习任务中,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体现的职业关键能力设相应的评价点。
(一)评价标准
1.独立撰写分镜头本、拍摄、编辑和制作任务,考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专业群主要通过作品的拍摄编辑制作,使学生掌握电视作品制作的技能,并掌握在作品拍摄中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合作完成作品,考查交流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在以团队合作制作作品的形式中,考查学生如何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创作中,如何与本创作团队的沟通、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并完成拍摄。
3.新媒体平台的作品发布,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拍摄的作品上传至网站,与他人交流并分享。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微博、微信或世界大学城传播信息,并能够利用新媒体搜集所需信息。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关键能力评价
1.课堂内,基于工作情境进行评价
首先,在课堂内,指导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制片人或部门主任,安排学生工作任务,针对工作任务完成的程度进行评价。例如,在《电视画面编辑》课中,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段蒙太奇片段的拍摄。在考查学生技能的同时,制片人针对学生在作品拍摄过程中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有些作品拍摄过程中,学生不善于沟通和解决突发问题,那么,作品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在会沟通擅交流的团队中,制作的作品往往质量要高于其他团队的作品。
其次,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传统的测评法以笔试或书面的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也缺乏过程性的测评。 再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化评价。在傳媒专业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创意思维,因而,如果用传统标准来衡量,很有可能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作品创作。
最后,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逐步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高职学生中,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校内毕业作品指导和评价
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机构,不能单独以学校为主体。学校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果再承担监督者的主体,将会导致测评结果的失效与局限。在开展毕业作品设计时,专业群会邀请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资深电视人或媒体人进行毕业作品指导和评价。
3.校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在大三学生中,专业群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栏目组进行栏目的顶岗实习。每名学生由一名栏目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考核。岗位指导教师不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评价。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需要独立解决问题,还需要与整个栏目组的员工分工合作与交流,更需要有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在派往芒果TV网络直播节目《完美假期》的栏目顶岗实习中,学生不仅要培养工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职业精神。因节目采用24小时的在线直播形式,因而工作人员采用三班倒的形式,需要学生牺牲晚上休息时间值晚班,在网络上随时跟踪艺人的行动变化并随时进行镜头切换,且在网络直播过程中不能随意发表个人言论。
经过一个半月的顶岗实习,学生普遍反映不仅职业技能得到提升,更多的是对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深层理解。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要求更高、更具体。
(三)要注意的问题
1.不断开发基于工作情境的真实评价内容,并以此为依据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时代,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尤其对学生的新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因而,要不断开发基于工作情境的评价内容。
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为职业关键能力评价提供平台
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一条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背景下,能够架构立体化的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评价体系,能够改变学校、老师的单一性评价为传媒行业、学校和教师的多元化立体评价。
3.对评价的反馈、调控,动态调整
评价要以设定统一客观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前提,不仅强调本行业的职业关键能力的评价,还应该兼顾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行业企业的监管,尤其是传媒行业,因为工作性质,指导教师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行业专家不能对学生作出及时的评价,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要不断地动态调整校企合作的合作方,不断对行业指导教师进行监控,确保对指导学生有指导热情。对于有些没有时间也没有指导和评价方法的行业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同时,对评价内容要以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标准为依据,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根据行业发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基于作品创作,动态调整校企合作的评价监控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才能最终提高高职数字出版和广播影视专业群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传媒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琰,苏君.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堂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5(5).
[2]江红霞,傅爱平.基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罗琦,熊雯婷.德国双元制对我国传媒类高职专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