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报正确合适的志愿,是未来职业抉择的重要过程。 而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与自我职业兴趣匹配度高的专业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那高校内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的现状如何呢,入学一段时间后专业兴趣有何变化?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对自身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及对专业兴趣变化。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2017级全体新生
时间:2017年10月
地点:XX大学(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
2.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向所选取的样本个体发放调查问卷,样本对象选择以校内大一新生各理工类、经管类、其他类的人数及本校男女比例为基础,按比例随机选取。
(2)文献参考法
小组成员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兴趣等有关文献来拓展自身能力,深化本次调查报告。
(3)统计学方法
借助Excel、Microsoft Word等工具,分析学科大类之间的差异。
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调查均由小组成员实施,资料收集采取“当场填完问卷、当场完成、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收回后小组成员先将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相关软件和参考部分文献,得出本次课题研究结论。
三、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共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93份。男女比例为154:139,比例适中,符合调查统计要求。
1.专业选择原因
调查发现,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專业时最优先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其次考虑的因素中,理工科为兴趣,经管类为亲友推荐。其他类的学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兴趣,其次为就业前景,且服从专业调剂同学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综合来看,大一新生在专业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就业前景、兴趣,理工类择专业时兴趣占了较大比重。
2.性格匹配度及专业适应度
总体来看,职业兴趣与专业基本匹配及匹配的达到了85%。从专业分类来看,理科类的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度最好,而其他类的不匹配达到了22.92%。
从专业适应度方面来看,整体情况较好,能基本适应及以上的占比95%,选择很难适应的仅为5%。我们对很难适应的这一部分同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很重要,但对现学专业的兴趣存在着很明显的“减弱”或“一直没兴趣”。
3.对现学专业的兴趣
首先,从整体来看,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尽管一直有兴趣和兴趣增强的同学占了近70%的比例,但选择兴趣减弱和一直没兴趣的同学仍分别占了18.98%和12.77%的比例。这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的,缺乏能学好的自信心,这将不利于其的学业/职业发展。
①理工类:通过调查发现,理工类专业学生对现学专业的兴趣状况最佳,一直有兴趣和兴趣增强的比例达到近60%且一直有兴趣相比其余专业最高,达到40.44%。但仍有16.18%(没兴趣比例中也占比最高)的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对现学专业仍未产生没兴趣,此外在学习后兴趣逐渐减弱的同学也占到了29.41%的比例。
②经管类:经管类专业学生对现学专业一直感兴趣的比例仅次于理工类,达到了30.61%,但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学习后兴趣的减弱,达到了31.63%的高比例,而对专业一直没兴趣的比重也达到了12.24%
③其他类:其他类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各种状况较为均衡,对专业一直没兴趣的比重最少,仅占4.17%,学习后兴趣状况提升效果也不差,排名居中,占比为14.58%。但将近一半的学生兴趣减弱,这不利于学生乃至整个学院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四、总结与建议
总体来看,该校大一新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度较好,但经管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学生学习后兴趣减弱情况较明显。推广到高校范围可知,如今新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状况良好,但如何提升课堂质量,保持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加大探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周敏(1996-),男,籍贯(精确到市):四川成都,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计算机。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一新生对自身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及对专业兴趣变化。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2017级全体新生
时间:2017年10月
地点:XX大学(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
2.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向所选取的样本个体发放调查问卷,样本对象选择以校内大一新生各理工类、经管类、其他类的人数及本校男女比例为基础,按比例随机选取。
(2)文献参考法
小组成员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兴趣等有关文献来拓展自身能力,深化本次调查报告。
(3)统计学方法
借助Excel、Microsoft Word等工具,分析学科大类之间的差异。
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调查均由小组成员实施,资料收集采取“当场填完问卷、当场完成、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收回后小组成员先将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相关软件和参考部分文献,得出本次课题研究结论。
三、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共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93份。男女比例为154:139,比例适中,符合调查统计要求。
1.专业选择原因
调查发现,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專业时最优先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其次考虑的因素中,理工科为兴趣,经管类为亲友推荐。其他类的学生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兴趣,其次为就业前景,且服从专业调剂同学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综合来看,大一新生在专业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就业前景、兴趣,理工类择专业时兴趣占了较大比重。
2.性格匹配度及专业适应度
总体来看,职业兴趣与专业基本匹配及匹配的达到了85%。从专业分类来看,理科类的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度最好,而其他类的不匹配达到了22.92%。
从专业适应度方面来看,整体情况较好,能基本适应及以上的占比95%,选择很难适应的仅为5%。我们对很难适应的这一部分同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很重要,但对现学专业的兴趣存在着很明显的“减弱”或“一直没兴趣”。
3.对现学专业的兴趣
首先,从整体来看,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尽管一直有兴趣和兴趣增强的同学占了近70%的比例,但选择兴趣减弱和一直没兴趣的同学仍分别占了18.98%和12.77%的比例。这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的,缺乏能学好的自信心,这将不利于其的学业/职业发展。
①理工类:通过调查发现,理工类专业学生对现学专业的兴趣状况最佳,一直有兴趣和兴趣增强的比例达到近60%且一直有兴趣相比其余专业最高,达到40.44%。但仍有16.18%(没兴趣比例中也占比最高)的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对现学专业仍未产生没兴趣,此外在学习后兴趣逐渐减弱的同学也占到了29.41%的比例。
②经管类:经管类专业学生对现学专业一直感兴趣的比例仅次于理工类,达到了30.61%,但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学习后兴趣的减弱,达到了31.63%的高比例,而对专业一直没兴趣的比重也达到了12.24%
③其他类:其他类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各种状况较为均衡,对专业一直没兴趣的比重最少,仅占4.17%,学习后兴趣状况提升效果也不差,排名居中,占比为14.58%。但将近一半的学生兴趣减弱,这不利于学生乃至整个学院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四、总结与建议
总体来看,该校大一新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度较好,但经管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学生学习后兴趣减弱情况较明显。推广到高校范围可知,如今新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状况良好,但如何提升课堂质量,保持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加大探索的问题。
作者简介:周敏(1996-),男,籍贯(精确到市):四川成都,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