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政治是一门比较“负重”的基础性学科,它既要承担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培养他们相应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教学任务和课程活动目标。然而,由于传统意识和应试教学的习惯性影响,高中政治的课程活动形式比较厚重,普遍存在“霸教弱学、以教定学,重知轻能、重教轻育”的不良现象,直接导致了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低情趣教学、低效率活动和低层次发展的“三低”态势。有效性教学也就成为孜孜以求的实践性课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性教学创新 新课程教育 实践与冷思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性教学一直成为校园活动的热议话题和探航目标。尤其政治课程更是担负着“育德培才”的特殊使命,无论教师之“教”还是学生之“学”,都应努力避免形式化、虚拟化和空壳化,而要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有效性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所谓有效性教学,就是坚持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一系列“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情感性学习、自主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日益有所渐进的一种课程实践活动。如何积极开展有效性课程教学活动呢?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痕迹依然清晰可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有所淡化,却尚未最终退出校园讲坛,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获得全面地确立: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等方面,不分难易简繁,还是以教师包办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与机械记忆、题海训练强化为主,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话语权却是少之又少。二是由于应试教学及其习惯性因素,在“背多分”目标的直接指向下,高中政治教学严重地缺少情感性元素,并且非常明显地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操作轻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急功近利现象。三是许多师生对政治学科存在严重偏见:或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说教,即使学得再好,对未来发展也无大用;或认为政治课程比较简单,平时大可不必花费太多工夫,只需“考前突击”就能凑效。四是尤为强调的一点,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班的教育模式,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因过早断绝了理科元素的滋养,而在解析理科知识的情境资料时显得力不从心。以上都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障碍性因素。
二、对高中政治课程有效性教学的简要实践
1、以情趣感知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手段,积极开展情趣化教学实践活动,如生活链接法、情境活动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努力从中收获寓教于乐的效果。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例:在教学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选择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鲜活实例演示出来,如因一己之私或者小团体利益做出有损于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因所谓“泄私愤”“逞英雄”或“哥们义气”而作出的违法乱纪行为,最终形成了害人害己、后悔莫及的悲惨结局;还可采撷一些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现身说法”案例,让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泪”来深刻地警示和教育学生。此外,教师还应当经常借助多媒体技术,不受限制地把时政要素有效地渗透和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此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吸引力和宽厚度,不断提升政治教学质效。
2、以优化形式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决摒弃“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形式,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课程学习心态,从而赢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品知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把家庭粮仓里的稻麦和粮食交易市场上的稻麦相比较,把大自然中的清澈泉水和灌装的矿泉水相比较,把自产自销的家禽蔬菜与农贸市场上的家禽蔬菜相比较,让学生从生活类比中深刻理解并有效把握商品概念的丰富内涵。再如,在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比较具体的社会现象问题,让学生通过相互辩讨、主题演讲或者社会观察、专项调研等形式,加强体会并自我消化。既可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意识,又能有效培养他们知行统一的能力素养。
3、以学科整合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高中政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但它与其他多类学科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实践表明,把高中政治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渗透,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视野,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从中赢得“1+1>2”的综合实践效果。如政治与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在教学“货币”内容时,可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首歌曲有趣导入新课;在教学“人生价值”内容时,可用《真心英雄》歌曲自然地引入课堂内的教学和讨论。再如,可巧妙运用名言诗句、成语典故等语文知识,有效渲染政治教学的艺术性: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语故事来解析“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象地说明“量变质变规律”现象;用“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诠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诠释“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艺术性活动,在这一互动实践中,只有把有效教与有效学充分地协调起来,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生.试论政治教学中的情境优化[J].中国教师,2009(04).
[2].余希望.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2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性教学创新 新课程教育 实践与冷思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性教学一直成为校园活动的热议话题和探航目标。尤其政治课程更是担负着“育德培才”的特殊使命,无论教师之“教”还是学生之“学”,都应努力避免形式化、虚拟化和空壳化,而要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有效性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所谓有效性教学,就是坚持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一系列“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情感性学习、自主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日益有所渐进的一种课程实践活动。如何积极开展有效性课程教学活动呢?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痕迹依然清晰可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有所淡化,却尚未最终退出校园讲坛,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获得全面地确立: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等方面,不分难易简繁,还是以教师包办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与机械记忆、题海训练强化为主,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话语权却是少之又少。二是由于应试教学及其习惯性因素,在“背多分”目标的直接指向下,高中政治教学严重地缺少情感性元素,并且非常明显地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操作轻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急功近利现象。三是许多师生对政治学科存在严重偏见:或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说教,即使学得再好,对未来发展也无大用;或认为政治课程比较简单,平时大可不必花费太多工夫,只需“考前突击”就能凑效。四是尤为强调的一点,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班的教育模式,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因过早断绝了理科元素的滋养,而在解析理科知识的情境资料时显得力不从心。以上都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障碍性因素。
二、对高中政治课程有效性教学的简要实践
1、以情趣感知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手段,积极开展情趣化教学实践活动,如生活链接法、情境活动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努力从中收获寓教于乐的效果。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例:在教学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选择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鲜活实例演示出来,如因一己之私或者小团体利益做出有损于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因所谓“泄私愤”“逞英雄”或“哥们义气”而作出的违法乱纪行为,最终形成了害人害己、后悔莫及的悲惨结局;还可采撷一些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现身说法”案例,让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泪”来深刻地警示和教育学生。此外,教师还应当经常借助多媒体技术,不受限制地把时政要素有效地渗透和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此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吸引力和宽厚度,不断提升政治教学质效。
2、以优化形式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决摒弃“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形式,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课程学习心态,从而赢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品知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把家庭粮仓里的稻麦和粮食交易市场上的稻麦相比较,把大自然中的清澈泉水和灌装的矿泉水相比较,把自产自销的家禽蔬菜与农贸市场上的家禽蔬菜相比较,让学生从生活类比中深刻理解并有效把握商品概念的丰富内涵。再如,在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比较具体的社会现象问题,让学生通过相互辩讨、主题演讲或者社会观察、专项调研等形式,加强体会并自我消化。既可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意识,又能有效培养他们知行统一的能力素养。
3、以学科整合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高中政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但它与其他多类学科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实践表明,把高中政治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渗透,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视野,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从中赢得“1+1>2”的综合实践效果。如政治与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在教学“货币”内容时,可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首歌曲有趣导入新课;在教学“人生价值”内容时,可用《真心英雄》歌曲自然地引入课堂内的教学和讨论。再如,可巧妙运用名言诗句、成语典故等语文知识,有效渲染政治教学的艺术性: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语故事来解析“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象地说明“量变质变规律”现象;用“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诠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诠释“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艺术性活动,在这一互动实践中,只有把有效教与有效学充分地协调起来,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生.试论政治教学中的情境优化[J].中国教师,2009(04).
[2].余希望.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