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实际出发,加强理想信念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行和干事创业的使命意识,要持续抓好组织建设,巩固基层党组织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工作作风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觉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纷至沓来,如果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就容易在不良思想的鼓噪下迷失方向,在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失去自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通过深入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吸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理论精髓,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习教育的形式要活、内容要充实、载体要丰富。现在很多政治学习活动之所以效果不佳,过于陈旧的组织形式是主要原因。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应摒弃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教育,采取案例分析、情景再现、观看专题片、重走“长征路”等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革命建设事业的滚滚洪流,留下感同身受的时代烙印。二是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行。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事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和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三是强化干事创业的使命意识。有没有树立牢固的使命意识、敢不敢负责、能不能负责,这是衡量广大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为完成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多做贡献。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其工作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新时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基层党组织主体地位。当前,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重组、单位体制改革等种种因素,党员流动性不断加大,有的基层党支部党员流失、建而不用,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一现实,要深入探讨党组织设置的形式,一方面合理设置流动党支部和党小组,定期组织流动员学习交流,加强教育,让流动党员身有所栖,心有所依,始终保持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合建、联建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设置党小组,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车间、市场甚至田间地头,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建设。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干部强则基层组织强、工作效果好,干部素质低则基层组织弱、工作效果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把干部选拔使用关,坚持通过公开选拔、全员评议、交流任职等方式,将素质觉悟高、能力水平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出来,要重点选用有那些有专长、有能力、有实力的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使用人、培养人、提拔人的实践舞台。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监督考核,对干的好、贡献大、评价高的,要给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待遇,对于人浮于事、庸懒散慢的,要及时给予警告和处分,让基层党干部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随着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深刻的变化,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下降,党员对党组织的依存度在降低,党组织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党员的参与度与实效性不高。面对这一实际,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基层党组织要更加重视对党员同志的关爱,时刻关注他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帮他们解答疑惑、解决困难,并用坚定信念与远大的事业来召唤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创造条件让他们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实践,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
我们党90年风雨历程,最大的政治优势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最大风险之一也正是脱离群众。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一是强化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工作在基层,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去年以来,中央先后组织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第二批主要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数量更大,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就要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理论与口号不行,必须把党的方针政策逐一落实到具体实践,做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此,基层党组织加强工作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要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紧紧围绕各地区、各单位工作实际,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一点一滴的扎实工作来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创新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服务群众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践的、讲究方法与效果的。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要丰富服务群众的形式,通过“结对帮扶”、主题实践活动、履行“党员承诺”、参加“设岗定责”等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基层工作往往面临诸多现实而复杂的问题,有时还有比较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候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处理问题,多体谅群众的处境,多想群众的难处,认真研究政策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有力,有理有据、顺势而为的提升服务、解决问题。
关键词: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工作作风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觉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纷至沓来,如果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就容易在不良思想的鼓噪下迷失方向,在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失去自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通过深入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吸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理论精髓,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习教育的形式要活、内容要充实、载体要丰富。现在很多政治学习活动之所以效果不佳,过于陈旧的组织形式是主要原因。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应摒弃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教育,采取案例分析、情景再现、观看专题片、重走“长征路”等形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革命建设事业的滚滚洪流,留下感同身受的时代烙印。二是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行。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事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和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三是强化干事创业的使命意识。有没有树立牢固的使命意识、敢不敢负责、能不能负责,这是衡量广大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为完成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多做贡献。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其工作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新时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基层党组织主体地位。当前,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重组、单位体制改革等种种因素,党员流动性不断加大,有的基层党支部党员流失、建而不用,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一现实,要深入探讨党组织设置的形式,一方面合理设置流动党支部和党小组,定期组织流动员学习交流,加强教育,让流动党员身有所栖,心有所依,始终保持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合建、联建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设置党小组,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车间、市场甚至田间地头,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建设。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干部强则基层组织强、工作效果好,干部素质低则基层组织弱、工作效果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把干部选拔使用关,坚持通过公开选拔、全员评议、交流任职等方式,将素质觉悟高、能力水平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出来,要重点选用有那些有专长、有能力、有实力的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使用人、培养人、提拔人的实践舞台。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监督考核,对干的好、贡献大、评价高的,要给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待遇,对于人浮于事、庸懒散慢的,要及时给予警告和处分,让基层党干部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随着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深刻的变化,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下降,党员对党组织的依存度在降低,党组织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党员的参与度与实效性不高。面对这一实际,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基层党组织要更加重视对党员同志的关爱,时刻关注他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帮他们解答疑惑、解决困难,并用坚定信念与远大的事业来召唤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创造条件让他们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实践,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
我们党90年风雨历程,最大的政治优势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最大风险之一也正是脱离群众。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一是强化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工作在基层,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去年以来,中央先后组织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第二批主要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数量更大,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就要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理论与口号不行,必须把党的方针政策逐一落实到具体实践,做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此,基层党组织加强工作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要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紧紧围绕各地区、各单位工作实际,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一点一滴的扎实工作来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创新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服务群众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践的、讲究方法与效果的。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要丰富服务群众的形式,通过“结对帮扶”、主题实践活动、履行“党员承诺”、参加“设岗定责”等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基层工作往往面临诸多现实而复杂的问题,有时还有比较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候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处理问题,多体谅群众的处境,多想群众的难处,认真研究政策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有力,有理有据、顺势而为的提升服务、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