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服饰文化研究院

来源 :服装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台简介研究院以“传承技艺创新传统、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开展高水平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传承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究院以“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合同管理”为原则,依托学校服装特色,整合内外优势资源,实行绩效任务管理,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开放性平台。
其他文献
时装绘画作为服装设计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其绘画风格是视觉艺术最有特色的元素。服装绘画对人体适当的夸张与变形处理,再配合恰当的服装款式设计,通过夸张的绘画艺术将设计更有视觉冲击力的展现出来。本文具体从时装画的特点、人体的夸张与变形处理及应用等方面,探讨其在时装画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使时装画中的人物具有独具一格的视觉美,更加充满生命力。
不少服装院校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存在重艺术轻技术的现象;在课程结构安排上有偏重学科系统性,但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缺点,因此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运用项目教学法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让课程更加贴近市场,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自主性,在考核评估上也能避免了教师主观评判的弊端。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其义为希望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与挫折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少年人的赤子之心,乐观积极,自信坦荡。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开始的地方。饱经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温柔的灌溉。我校1998届校友,杭州朝花夕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虞泽东,就是这样一位在历经了来自人生中的诸多挑战之后仍能坚守初心,将那朝花夕拾的落英缝制在一件件布衣青衿上的成衣人。
传统编织手工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以及民族特色。编织手工艺术经过二次设计再造后,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找到编织手工艺术在服装中更为合适的呈现方式,使其更加符合服装流行的发展趋势,并在探索研究编织手工艺术的同时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东方魅力。
传统扎染,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影响着传统工艺发展。随着手工生产的不同问题的出现,导致其制约了扎染工艺的发展。当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提下,并将吉祥图案元素融入到传统工艺的创新变化中,利用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改变了扎染工艺制约的诸多因素,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传承和保障了染制品的质量和艺术魅力。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由于民族的多样性,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其中民间美术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艺术设计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美学素养与艺术追求普遍得到了提升,从而有效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全面发展落实。因此,在中国艺术设计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对于民间工艺的合理分析与探究,可以进一步结合具体内容实现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合理扩展,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是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与优化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以及发展作用。
新兴技术的出现势必会带来人类伦理问题以及技术与伦理的悖论,因之学界和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亦同时进行着广泛和深入的研讨。结合戏剧影视学当下的研究趋势,以科幻电影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科幻电影在较深的精神层面凸显的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所造成的当代伦理困境。利用新型技术为影视创作和发展提供技术平台,研讨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后人类科幻电影的伦理问题,进而正确引导尚不成熟的人工智能趋利避害的发展,便有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SS22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式暨中国时尚大奖2021年度颁奖典礼上,我校教师陈龙荣获“第27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平台简介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6年经江西省科技厅批准,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依托单位,通过整合科技资源组建而成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中心以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工程、功能面料与智能化服装技术、服装舒适性检测与技术评价为研究方向。
平台简介创意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设计艺术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3月更名为设计艺术创新中心,2018年3月正式更名为创意产品工业设计中心。中心占地面积约31240m,包括办公区、实验室、培训室等功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