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葵花点穴手:点的不是穴位,是脏器
葵花点穴手能让你动弹不得,点中笑穴会让你笑个不停,而点中死穴你就会即刻毙命……点穴的这些功力深入人心,以至于孩童时代的我们常常模仿类似的桥段与小伙伴嬉戏。
抛开这些神乎其神的文学、影视描述,点穴在习武之人看来也是一门绝学。据一位曾练功多年的人士透露,点穴算是少林的上乘功夫,也是武术中比较高的境界,它的最大特点是短时间制服对手但又不伤及对手。点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穴位摆在那里,谁都知道,但是用多大的力度,用什么方位、手法去进行击打更是奥妙无穷。练习这种功法不仅需要刻苦,更需要天赋和悟性。
果真如此玄妙吗?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冯周琴教授曾在媒体公开表示:“所谓‘点穴’其实是不自觉地应用了医学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理论、体壁内脏相关学说和扎哈林海德二氏带理论,给体表或皮肤以恶性刺激或打击以使内脏‘致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于炎冰也表示认同。所谓体壁内脏学说是由日本科学家提出来的,认为脏器和肌肉之间可以相互引起反应,脏器发生的应激反应可以反映在肌肉上,形成脏器与肌肉之间的恶性循环。而扎哈林海德二氏带理论则来自俄罗斯,是说当某些内脏患病时,常在皮肤的不同区域发生过敏或有疼痛感觉;反过来,给予体壁或者皮肤过强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内脏的不良反应。
换言之,你被点中某个穴时,会感到腹中一阵剧痛,仿佛整个内脏扭在了一起,继而呼吸困难,难受却叫不出来,想活动筋骨舒缓一下,却招致更加剧烈的疼痛。这些被点中穴位的反应其实都是逆向恶性刺激的结果,即体壁或皮肤接受过强的刺激时,便会激起内脏的不良反应。例如在期门穴附近给予强刺激,很可能会引起胃肠等内脏的痉挛,从而使人产生被点穴的错觉,其实这只不过是受到暴力击打的正常反应,没有那么神秘,一般人只要用力击打穴位都能达到点穴的效果。
飞檐走壁:和地心引力PK一下
在传统武功中,轻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练武之人都极其重视身法的轻灵。据说会轻功的人可以身轻似燕、飞檐走壁。轻功最初出现在武侠小说中,影视制作手法则更为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轻功的奇绝。
民间的轻功表演多为踩刀片、踩在鸡蛋上碎大石、灯泡上跳绳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高云峰在央视《走近科学》的“武术揭秘”系列节目中指出,表演者绝不会将这些东西直接置于硬质的地面来踩,而是会在底部加上软材料的蛋托、灯托,然后穿上底部特别柔软的鞋子,这样一来,受到软性材料保护的鸡蛋、灯泡就不再是顶部一小部分受力,而是将力分散到各个点上,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压强,因此就不容易破碎了。
“上刀山”是一门技巧活,步子讲究“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这样就不容易被割伤。表演者经过长期练习,脚上有老茧,并且斜着踩,不仅能保持平衡,还起到了增大受力面积的作用。
至于如鬼魅一般来去自如的“健步如飞”,则暂时只能出现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了。
金钟罩铁布衫:力学原理成就钢筋铁骨
在中国武术中,还有一种绝技叫金钟罩铁布衫,据说这是一种顶级的防御术,金钟罩高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身体达到一种如钢似铁的状态,即使是锋利的刀枪也无法伤人分毫。在现实中也有这样的高手,他们能头断大木棍、厚钢条,脚踩钢刀、玻璃渣,胸口碎大石,咽喉顶金枪等,这些源自古时天桥江湖艺人的绝学延传至今,依然能为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看那些表演,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也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在木棍和铁条断开的一瞬间,它们与人头部的接触点恰好是在其自身长度的1/3处,也就是说,在高速运动中,另外一端2/3的部分会产生巨大的惯性,折断木棍或钢条。此外,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比如木棍要选择木质较软的松木,铁条则是易碎的生铁,如果换其他坚硬的东西,就是撞破了头也撞不断的。
但是铁头功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需要长期训练,先从小东西练起,经过长期的耐受训练后,颅骨骨骼密度会逐渐增加,同时头皮增厚,这样头部就会变得更耐击打。再加上表演时利用一些物理原理,挑些比较软、脆的物体,就能达到看似惊人的表演效果。
胸口碎大石也并不如看上去那样危险,反而石头越重越安全,因为石块在破碎的瞬间会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因此传递到人身体上的力量就会相对变小。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另一门绝学是铁砂掌。在影视片中,铁砂掌的习得者将手放进滚烫的铁砂中翻炒练就此门绝学,他们能空手斩断刀枪,可谓是削铁如泥。铁砂掌这门集攻击与防御于一体的绝学为不少武林高手所追捧。
现实中,也有不少练铁砂掌的高人,他们徒手劈砖的表演令不少观看者惊叹。其实仔细观看,你就会发现许多劈砖表演者都有意无意地让砖块和地面留一定的空隙,也就是在手接触砖块的一瞬间,有意无意地将砖块抬起,这样在击中的一瞬间,砖头产生了运动,手对砖头的一端产生一个向下的极大的冲击力,同时放砖头的台子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支撑力,两股力共同作用,形成剪切作用,这样砖块就更容易断裂。因此手掌断砖其实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
仅管如此,普通人也不能冒然尝试,那些专业人士是经过长时间练习和反复揣摩才达到表演效果的,而他们的手掌也比一般人厚实几倍,厚实的肌肉组织能保证骨骼不受伤害。
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会掺杂大量象征性的或者门派仪式类的动作,并不具备快速高效甚至致命的实战性。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加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磨练身体、心理素质。在习武过程中,特别是在武术学院的教学中,更是以套路为主,就像游泳、自行车等其他运动一样,是一种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不针对格斗的需要。而武术电影中炫目复杂的打斗场面、各类奇幻的技巧其实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
葵花点穴手能让你动弹不得,点中笑穴会让你笑个不停,而点中死穴你就会即刻毙命……点穴的这些功力深入人心,以至于孩童时代的我们常常模仿类似的桥段与小伙伴嬉戏。
抛开这些神乎其神的文学、影视描述,点穴在习武之人看来也是一门绝学。据一位曾练功多年的人士透露,点穴算是少林的上乘功夫,也是武术中比较高的境界,它的最大特点是短时间制服对手但又不伤及对手。点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穴位摆在那里,谁都知道,但是用多大的力度,用什么方位、手法去进行击打更是奥妙无穷。练习这种功法不仅需要刻苦,更需要天赋和悟性。
果真如此玄妙吗?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冯周琴教授曾在媒体公开表示:“所谓‘点穴’其实是不自觉地应用了医学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理论、体壁内脏相关学说和扎哈林海德二氏带理论,给体表或皮肤以恶性刺激或打击以使内脏‘致病’。”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于炎冰也表示认同。所谓体壁内脏学说是由日本科学家提出来的,认为脏器和肌肉之间可以相互引起反应,脏器发生的应激反应可以反映在肌肉上,形成脏器与肌肉之间的恶性循环。而扎哈林海德二氏带理论则来自俄罗斯,是说当某些内脏患病时,常在皮肤的不同区域发生过敏或有疼痛感觉;反过来,给予体壁或者皮肤过强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内脏的不良反应。
换言之,你被点中某个穴时,会感到腹中一阵剧痛,仿佛整个内脏扭在了一起,继而呼吸困难,难受却叫不出来,想活动筋骨舒缓一下,却招致更加剧烈的疼痛。这些被点中穴位的反应其实都是逆向恶性刺激的结果,即体壁或皮肤接受过强的刺激时,便会激起内脏的不良反应。例如在期门穴附近给予强刺激,很可能会引起胃肠等内脏的痉挛,从而使人产生被点穴的错觉,其实这只不过是受到暴力击打的正常反应,没有那么神秘,一般人只要用力击打穴位都能达到点穴的效果。
飞檐走壁:和地心引力PK一下
在传统武功中,轻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练武之人都极其重视身法的轻灵。据说会轻功的人可以身轻似燕、飞檐走壁。轻功最初出现在武侠小说中,影视制作手法则更为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轻功的奇绝。
民间的轻功表演多为踩刀片、踩在鸡蛋上碎大石、灯泡上跳绳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高云峰在央视《走近科学》的“武术揭秘”系列节目中指出,表演者绝不会将这些东西直接置于硬质的地面来踩,而是会在底部加上软材料的蛋托、灯托,然后穿上底部特别柔软的鞋子,这样一来,受到软性材料保护的鸡蛋、灯泡就不再是顶部一小部分受力,而是将力分散到各个点上,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压强,因此就不容易破碎了。
“上刀山”是一门技巧活,步子讲究“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这样就不容易被割伤。表演者经过长期练习,脚上有老茧,并且斜着踩,不仅能保持平衡,还起到了增大受力面积的作用。
至于如鬼魅一般来去自如的“健步如飞”,则暂时只能出现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了。
金钟罩铁布衫:力学原理成就钢筋铁骨
在中国武术中,还有一种绝技叫金钟罩铁布衫,据说这是一种顶级的防御术,金钟罩高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身体达到一种如钢似铁的状态,即使是锋利的刀枪也无法伤人分毫。在现实中也有这样的高手,他们能头断大木棍、厚钢条,脚踩钢刀、玻璃渣,胸口碎大石,咽喉顶金枪等,这些源自古时天桥江湖艺人的绝学延传至今,依然能为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看那些表演,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也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在木棍和铁条断开的一瞬间,它们与人头部的接触点恰好是在其自身长度的1/3处,也就是说,在高速运动中,另外一端2/3的部分会产生巨大的惯性,折断木棍或钢条。此外,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比如木棍要选择木质较软的松木,铁条则是易碎的生铁,如果换其他坚硬的东西,就是撞破了头也撞不断的。
但是铁头功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需要长期训练,先从小东西练起,经过长期的耐受训练后,颅骨骨骼密度会逐渐增加,同时头皮增厚,这样头部就会变得更耐击打。再加上表演时利用一些物理原理,挑些比较软、脆的物体,就能达到看似惊人的表演效果。
胸口碎大石也并不如看上去那样危险,反而石头越重越安全,因为石块在破碎的瞬间会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因此传递到人身体上的力量就会相对变小。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另一门绝学是铁砂掌。在影视片中,铁砂掌的习得者将手放进滚烫的铁砂中翻炒练就此门绝学,他们能空手斩断刀枪,可谓是削铁如泥。铁砂掌这门集攻击与防御于一体的绝学为不少武林高手所追捧。
现实中,也有不少练铁砂掌的高人,他们徒手劈砖的表演令不少观看者惊叹。其实仔细观看,你就会发现许多劈砖表演者都有意无意地让砖块和地面留一定的空隙,也就是在手接触砖块的一瞬间,有意无意地将砖块抬起,这样在击中的一瞬间,砖头产生了运动,手对砖头的一端产生一个向下的极大的冲击力,同时放砖头的台子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支撑力,两股力共同作用,形成剪切作用,这样砖块就更容易断裂。因此手掌断砖其实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
仅管如此,普通人也不能冒然尝试,那些专业人士是经过长时间练习和反复揣摩才达到表演效果的,而他们的手掌也比一般人厚实几倍,厚实的肌肉组织能保证骨骼不受伤害。
传统武术在攻防技术中会掺杂大量象征性的或者门派仪式类的动作,并不具备快速高效甚至致命的实战性。从功法上看,传统武术仍保留着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加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磨练身体、心理素质。在习武过程中,特别是在武术学院的教学中,更是以套路为主,就像游泳、自行车等其他运动一样,是一种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不针对格斗的需要。而武术电影中炫目复杂的打斗场面、各类奇幻的技巧其实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