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区逐年扩大,语文中考试题大部分已经成为纸笔型的“学业考试”题。这些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和选材标准
中考语文试题从1998年进行改革,教育部连续几年下发文件,对全国试题进行统一规范和评价,因此各地命题者在试题结构和选材上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
试题结构一般为三大块:积累运用.包括背诵默写和语文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阅读理解,包括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的内容;作文,即按照大纲和课标要求的写作能力考查。有些地区虽然没有单设积累这一块,但也在阅读理解中结合语境进行了考查。
阅读选材分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块。文言文诗文阅读又分为两种情况:新课程改革试验区,由于使用的是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要考查课内诗文的阅读,只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或者干脆考查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的阅读:非试验区大多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科书,考查范围除了大纲推荐篇目外,还可以考查教科书学过的内容,或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现代文阅读选材基本上来自课外,包括三大实用文体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的阅读,有的地区也选了现代诗歌,寓言,和小型戏剧。
二、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
试题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思维”方面考查。有的试验区在分数的呈现方式上采用了等级评定制,改变了传统的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建立一个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招生制度体系。因为只要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一分定终生”、“一分值万金”的现象就会继续影响新课程的教学,也就无法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倾向。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以等级的形式显示出来,既没有总分,也没有了状元。这种做法,十分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目前课改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教师和家长都担心,只要有中考、高考两个指挥棒在,最终还是要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如果很好地解决平时学习与考试选拔的关系,就会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突出灵活性和基础性
连续几年的中考改革,连续几年的课程改革,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无论是试验区还是非试验区,试题更为灵活,但在灵活的同时。也较以往注重了试题的基础性。所谓“灵活性”,指的就是根据试题的需要,灵活设置开放性的考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基础性”,指的就是结合语境设置语文基础知识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当然,试题的灵活性和基础性也体现在基础题和作文中。不少地区的基础知识运用题既结合具体语境考查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体现了基础性,又有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了灵活性。作文题的设计也注重了选材的灵活性,拟题的灵活性,选择试题的灵活性(不少地区的作文不只一题,以供考生根据需要自选)。
四、注重文化性和地方性
所谓“文化性”和“地方性”是指试题的选材而言。以往的试题多把“文化性”放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记叙文阅读或散文阅读上,忽视了其他文体的文化性,对地方性也不太重视。而2007年的考题,在注重了试题的文化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性的特点,如河南省和山西省2007年的中考试题,都有这样的阅读内容。当然除了试题体现的文化、地方性特点之外,还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即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关于试题的人文性特点,则体现在整个试题的设置中,比如对考生答题时容易忽略处的提醒,题干上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提示,作文题设计两至三道供考生自主选择等。有的试题甚至还采用了“帮帮你”的方法,为考生顺利答题、进行深入正确的思考提供了恰当的帮助。这种方法比之运用直接的、指令性的语言效果要好得多,是对考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五、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
这里的“综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综合性学习内容,二是试题的综合性考查方式。出现较多的主要是后者。我们先看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作出的实施建议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近两年的中考试题遵循课标要求,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考查,这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六、力求时代性和全面性
试题的所有考查内容都力求体现时代性和全面性,特别是作文试题的设计。这里的“时代性”指作文题目的设计新颖而有性,与时代联系密切;“全面性”指全面考查写作能力,也指题目要求的写作内容能够兼顾考生中的大多数,让所有考生能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论。
另外,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有好的标题,有感人的内容,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还要有足够的字数、恰当的标点、工整的卷面。因此,很好的体现了时代性和全面性。
贵州省黎平县九潮中学(557317)
一、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和选材标准
中考语文试题从1998年进行改革,教育部连续几年下发文件,对全国试题进行统一规范和评价,因此各地命题者在试题结构和选材上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
试题结构一般为三大块:积累运用.包括背诵默写和语文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阅读理解,包括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的内容;作文,即按照大纲和课标要求的写作能力考查。有些地区虽然没有单设积累这一块,但也在阅读理解中结合语境进行了考查。
阅读选材分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块。文言文诗文阅读又分为两种情况:新课程改革试验区,由于使用的是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要考查课内诗文的阅读,只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或者干脆考查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的阅读:非试验区大多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科书,考查范围除了大纲推荐篇目外,还可以考查教科书学过的内容,或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现代文阅读选材基本上来自课外,包括三大实用文体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的阅读,有的地区也选了现代诗歌,寓言,和小型戏剧。
二、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
试题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思维”方面考查。有的试验区在分数的呈现方式上采用了等级评定制,改变了传统的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建立一个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招生制度体系。因为只要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一分定终生”、“一分值万金”的现象就会继续影响新课程的教学,也就无法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倾向。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以等级的形式显示出来,既没有总分,也没有了状元。这种做法,十分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目前课改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教师和家长都担心,只要有中考、高考两个指挥棒在,最终还是要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如果很好地解决平时学习与考试选拔的关系,就会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突出灵活性和基础性
连续几年的中考改革,连续几年的课程改革,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无论是试验区还是非试验区,试题更为灵活,但在灵活的同时。也较以往注重了试题的基础性。所谓“灵活性”,指的就是根据试题的需要,灵活设置开放性的考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基础性”,指的就是结合语境设置语文基础知识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当然,试题的灵活性和基础性也体现在基础题和作文中。不少地区的基础知识运用题既结合具体语境考查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体现了基础性,又有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了灵活性。作文题的设计也注重了选材的灵活性,拟题的灵活性,选择试题的灵活性(不少地区的作文不只一题,以供考生根据需要自选)。
四、注重文化性和地方性
所谓“文化性”和“地方性”是指试题的选材而言。以往的试题多把“文化性”放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记叙文阅读或散文阅读上,忽视了其他文体的文化性,对地方性也不太重视。而2007年的考题,在注重了试题的文化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性的特点,如河南省和山西省2007年的中考试题,都有这样的阅读内容。当然除了试题体现的文化、地方性特点之外,还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即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关于试题的人文性特点,则体现在整个试题的设置中,比如对考生答题时容易忽略处的提醒,题干上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提示,作文题设计两至三道供考生自主选择等。有的试题甚至还采用了“帮帮你”的方法,为考生顺利答题、进行深入正确的思考提供了恰当的帮助。这种方法比之运用直接的、指令性的语言效果要好得多,是对考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五、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
这里的“综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综合性学习内容,二是试题的综合性考查方式。出现较多的主要是后者。我们先看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作出的实施建议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近两年的中考试题遵循课标要求,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考查,这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六、力求时代性和全面性
试题的所有考查内容都力求体现时代性和全面性,特别是作文试题的设计。这里的“时代性”指作文题目的设计新颖而有性,与时代联系密切;“全面性”指全面考查写作能力,也指题目要求的写作内容能够兼顾考生中的大多数,让所有考生能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论。
另外,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有好的标题,有感人的内容,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还要有足够的字数、恰当的标点、工整的卷面。因此,很好的体现了时代性和全面性。
贵州省黎平县九潮中学(55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