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yuyu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番茄长季节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06-01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棚室的温、光资源,提高棚室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延长其市场供应期,提高了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番茄是我国设施蔬菜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目前设施番茄栽培通常采用1年2茬的茬口[1],而番茄长季节栽培是1次播种、生育期长达10个月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周年生产模式。其采收期长,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降低了劳动用工[2],而且市场供应期多为反季节从而使效益倍增,实现了温室番茄栽培的高产高效。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番茄长季节栽培应选择生长势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无限生长型品种,如皖粉5号、皖杂15、皖红7号、中杂9号等。播种前浸种催芽,具体方法为把种子放入55 ℃水中浸泡15 min,再在常温下浸泡6~8 h。将浸泡后种子捞出洗净,置于26~30 ℃下保温。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70%左右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 播种育苗
  越冬型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旬,越夏型的为10月中下旬。在温室或大棚中采用电热温床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播种前将营养土或基质装入(8~10)cm×(8~10)cm的营养钵中或50穴的穴盘中,整齐排列在电热温床上,缝隙用细土填实。营养土由70%未种过茄果类作物园土、3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混合而成。每1 m3营养土添加磷肥1 kg、草木灰5~10 kg;也可直接使用番茄育苗基质。将催芽种子的芽尖朝下平放于营养钵(穴盘)内,每钵(穴)1粒。覆盖1 cm厚的疏松细土或基质,土面根据播种时期加盖覆盖物。7月育苗,配套使用遮阳网、防虫网和顶棚膜;10月育苗,可在苗床上铺设电热线,每8 m2苗床布设功率1 000 W、长120 m的电热线1根,电热线平均间距5~6 cm,苗床中间线距大些,四周小些。
  播种前1 d浇透底水,出土前一般不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真叶展开后可适当加大喷水量,10月育苗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阴天不宜浇水,7月育苗应选择早晨或傍晚。结合浇水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 ℃。待70%的种子破土出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5~26 ℃,夜间15~18 ℃。第1片真叶出现后,白天20~25 ℃,夜间10~15 ℃。移栽前5~7 d开始炼苗,逐渐通风降温至与定植环境一致。
  3 定植
  定植时营养钵育苗的苗龄为5叶1心至6叶1心;50孔穴盘育苗的苗龄为4叶1心。定植前10~15 d,施基肥、整地、做畦。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45 t/hm2左右,发酵菜籽饼1 5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48%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肥土混匀,耙碎整平。做成畦宽90 cm、沟宽60 cm、沟深15 cm的高畦,畦面呈龟背形。定植前1 d,苗床浇透水。定植行距70 cm、株距40 cm,定植3.0~3.45万株/hm2。番茄苗移栽过程要轻拿轻放。番茄苗放入定植穴后覆土,浇定根水,培土。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大棚外面适时遮盖遮阳网,注意调节温度与光照之间的矛盾,防止植株徒长。冬季、早春温度较低,要加强保温工作。可采用4层膜覆盖保温,即地膜、小棚膜、中棚膜(大棚内套中棚,跨度为2~3畦)、大棚膜;或三膜一毡,即地膜、小拱棚、草毡(大棚保暖内衣)、大棚膜。低温时,使用防落素、坐果灵等生长调节剂蘸花,注意不要将其溅到嫩枝嫩叶上。晴天适时揭膜降温,翌年温度升高,必须及时加强通风降温,避免棚温升至35 ℃以上,以防产生热害。
  4.2 水肥管理
  浇水采用膜下微管滴灌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3]。冬、春季节依照“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雨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浇水。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适时透风降温,并注意协调湿度与低温的关系。
  定植前施足基肥,生长过程中加强追肥,追肥采用膜下滴灌施入。第1穗果达到“乒乓球”大小时,可追施复合肥150 kg/hm2。以后每采收完1穗果追施1次肥,追施复合肥225~300 kg/hm2,坐果中后期,叶面喷施0.2%左右磷酸二氢钾液。缺钙时,可叶面喷施0.1%~0.2%氯化钙液或1%过磷酸钙液。
  4.3 植株管理
  番茄长季节栽培生育期和采收期均较长,植株调整非常重要。7月育苗栽培的,年前控制植株生长量,防止徒长,11月底、12月初挂3~4穗果,顶端留3叶打顶。打顶后,植株基部留1个强势侧枝作为后续结果枝培养。尽量降低植株高度,多层膜覆盖越冬。翌年3—4月,单干整枝,摘除二次侧枝。10月育苗栽培的,采用单干整枝,每采收3~4穗果后,摘除下部老叶和病叶,降低植株高度1次。
  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番茄栽培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遮雨栽培,培育壮苗,加强田间温湿度管理,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清洁棚室,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4];并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同时配合使用黄板、太阳能诱虫灯等诱杀害虫。
  6 采收
  越冬型于11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采收;越夏型于3月下旬至12月底采收。当果实转色至7~8成熟时,即可采收。若长途运输销往外地,则可适当早采2~3 d,即在果实刚转色时采收。采摘选上午或傍晚为宜,避免雨天采收。7月育苗栽培的,年前采收3~4穗果,翌年再采收7~9穗果[5]。
  7 参考文献
  [1] 何从亮,毛久庚,甘小虎,等.玻璃温室番茄长季节基质袋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158-160.
  [2] 夏月明,吴明星,王进,等.江苏沿江地区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4):83-84.
  [3] 丁潮洪.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6(8):20-21.
  [4] 王俊文.番茄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39.
  [5] 董莉,钱勤英,孙月轩,等.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4):39-40.
其他文献
顺北油气田属于超深断控型油气藏,完井中出现完井工具失效、井壁坍塌、无法在水平段多体动用产能、管材腐蚀严重等问题,原用于岩溶缝洞型油藏的裸眼完井方式适应性降低,阻碍
进行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克胜集团生产的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对柑桔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建议在春、秋季平均每
私人银行,是专门为富豪提供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财富管理,为富豪一段时期甚至一生的金融需求提供的服务。
摘要 稻曲病是一种常发病害,其发病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会造成部分水稻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为防止此病害发生,针对其表现症状、发病条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曲病;症状;发生条件;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26-01  稻曲病俗称稻灰孢、谷花病、青粉病等。该病发生于水稻穗部,危害部分谷
近日偶闻,某地竟出现了父母卖房为子女偿还信用卡透支卡账的新闻,一时引起轰动。指责子女的、谴责银行的,众说纷纭,一时间,竞有些让人分不清谁对、谁错了。
研究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林间释放技术,结果表明:对于蜂茧,其对美国白蛾的寄生率最大可达到68%,放蜂20-25 d后离放蜂点100 m以内,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可达20%以上,有一定的控制效
总结彰武县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株行距确定、播期、花生滴水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该地区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0年以来,由于证券市场低迷和房地产信托受到监管机构限制,收益率较高的矿产信托异军突起,发行一度异常火爆,成为各个信托公司新宠。一时间,信托公司为抢占先机,匆匆上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