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丹尼斯的影迷看来,这份“酷劲”与她拍摄出的艺术影片相得益彰。从1988年开始,丹尼斯用她的11部剧情长片带领观众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在她的镜头里出现的,大多是一些在人生和社会边缘游荡的人们:一个重回非洲寻找童年记忆的欧洲女人、两个试图通过斗鸡比赛安定下来的外来人、一群被遗忘在吉布提海湾的法国外籍兵团。影片里,她以缓缓的步调叙述这些人的生活和故事,将诗意的薄雾洒落在画面里。然而她的影像又于柔情中折射出暴力,在诗意中夹杂着酸涩。在影评人看来,无论是叙述军中禁忌情感的《干得漂亮》,还是描绘非洲殖民统治的《巧克力》,丹尼斯的电影从不愿受限于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像爵士乐即兴演奏一样令人捉摸不透”。
丹尼斯的电影创作道路,也如爵士乐一样充满了即兴和不确定色彩。1972年,前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为《甜蜜电影》寻找一位“能说英文的法国助理导演”。然而法国制片方推荐的好几位人选,都被这位古怪的导演拒绝了。无奈之下,丹尼斯的老师将还在学校上学的她推荐过去。面对大导,丹尼斯诚实地表示自己仍是一名在校学生,且从来没有参与过重要电影的制作。不知道是不是这份坦诚打动了马卡维耶夫,一张白纸般的丹尼斯被留了下来。
这部充满了政治意味和符号暗示的激烈作品,与丹尼斯日后缓慢诗意的个人作品并无任何相似痕迹,但却为她的电影道路画上了一个亮眼的起点。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丹尼斯一直在为电影大师担当助理导演。从美国独立导演贾木许到德国电影大导维姆·文德斯,丹尼斯从他们的影像中吸取营养,并融汇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她在2004年拍摄了《入侵者》,讲述了一个面临心脏移植手术的男人的故事。其中对个人穷途末路的極简勾勒,常被拿来与贾木许的《离魂异客》相提并论。而1999年的《干得漂亮》里身处异乡的孤独,则不禁让人联想到维姆·文德斯的《巴黎,德州》。虽然作品中不难寻觅到这些大导演留下的影响,但克莱尔·丹尼斯将这些技术层面的笔墨,与自己的个人经历重叠,渲染出让人惊艳的作者电影。
丹尼斯拥有一个“动荡的童年”。因为父亲法国殖民地官员的身份,她幼年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布基纳法索度过。1988年,当她有机会拍摄自己的处女作时,她立即将目光瞄准了这一地区。影片里,非洲的大陆并非充满了陈词滥调的贫困与野性,这里的白人、黑人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和人性的对峙。这部处女作一经推出即受好评,并一举入选当年的戛纳影展。对非洲的关注一直贯穿在丹尼斯的创作生涯中。在《巧克力》拍完20年后,2009年,她又拍摄了《白色物质》,延续20年前处女作的主题,再度讲述了一个关于法国殖民者的故事。这部影片在威尼斯影展铩羽而归,当年的评委李安曾经公开表示:很遗憾没能给《白色物质》一个奖。
虽然身为法国艺术电影的一线战将,然而对大多数中国影迷而言,克莱尔·丹尼斯的作品大多数仍显得陌生。她仅仅在2000年,带着电影《干得漂亮》来到北京和上海。然而对中国这个仅仅踏上过两次的东方国度,丹尼斯却感到了十分的缘分。她的父亲在1960年代曾经来到这里,并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她的家人、工作伙伴,也巧合般与中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在我拍处女作《巧克力》时,我的女主角已经不想再当演员了,她后来在北京大学学习,现在在意大利教中文。我弟弟娶的也是中国太太,所以我也有中文名字,就是侄子们都叫我的‘大姑’。”带着满脸笑意,丹尼斯诉说着这些生命中琐碎的奇遇,一反外表和电影中的酷劲。
BQ=《北京青年》周刊CD=克莱尔·丹尼斯
BQ:你的处女作《巧克力》是这次你在中国个人回顾展的开幕影片,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非洲殖民时期的故事,为什么要用“巧克力”命名?
CD:今天殖民主义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留下了很多痕迹。法语中,“成为巧克力”有“完蛋了、做砸了”的隐喻,象征着法国殖民非洲时代即将结束,另外巧克力是棕色的,也代表非洲人的肤色。
BQ:作为一名女性导演,你受到过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吗?
CD:在我踏入影坛的时候,女权主义运动已经落幕,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这一运动的受益者。毕竟在1970年代,女性导演拍摄《巧克力》这样的非洲题材电影还是不可想象的。到今天,女性电影人是会遇到些困难,但现在法国电影环境很开放,如果电影拍不下去,肯定不是因为是女人,是因为剧本差。
BQ:你看过中国电影作品吗?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CD:我看过很多中国导演的作品,包括去年宁浩导演的《无人区》。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老电影我也很喜欢。我特别喜欢《小城之春》,新老两个版本都看过。
丹尼斯的电影创作道路,也如爵士乐一样充满了即兴和不确定色彩。1972年,前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为《甜蜜电影》寻找一位“能说英文的法国助理导演”。然而法国制片方推荐的好几位人选,都被这位古怪的导演拒绝了。无奈之下,丹尼斯的老师将还在学校上学的她推荐过去。面对大导,丹尼斯诚实地表示自己仍是一名在校学生,且从来没有参与过重要电影的制作。不知道是不是这份坦诚打动了马卡维耶夫,一张白纸般的丹尼斯被留了下来。
这部充满了政治意味和符号暗示的激烈作品,与丹尼斯日后缓慢诗意的个人作品并无任何相似痕迹,但却为她的电影道路画上了一个亮眼的起点。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丹尼斯一直在为电影大师担当助理导演。从美国独立导演贾木许到德国电影大导维姆·文德斯,丹尼斯从他们的影像中吸取营养,并融汇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她在2004年拍摄了《入侵者》,讲述了一个面临心脏移植手术的男人的故事。其中对个人穷途末路的極简勾勒,常被拿来与贾木许的《离魂异客》相提并论。而1999年的《干得漂亮》里身处异乡的孤独,则不禁让人联想到维姆·文德斯的《巴黎,德州》。虽然作品中不难寻觅到这些大导演留下的影响,但克莱尔·丹尼斯将这些技术层面的笔墨,与自己的个人经历重叠,渲染出让人惊艳的作者电影。
丹尼斯拥有一个“动荡的童年”。因为父亲法国殖民地官员的身份,她幼年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布基纳法索度过。1988年,当她有机会拍摄自己的处女作时,她立即将目光瞄准了这一地区。影片里,非洲的大陆并非充满了陈词滥调的贫困与野性,这里的白人、黑人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和人性的对峙。这部处女作一经推出即受好评,并一举入选当年的戛纳影展。对非洲的关注一直贯穿在丹尼斯的创作生涯中。在《巧克力》拍完20年后,2009年,她又拍摄了《白色物质》,延续20年前处女作的主题,再度讲述了一个关于法国殖民者的故事。这部影片在威尼斯影展铩羽而归,当年的评委李安曾经公开表示:很遗憾没能给《白色物质》一个奖。
虽然身为法国艺术电影的一线战将,然而对大多数中国影迷而言,克莱尔·丹尼斯的作品大多数仍显得陌生。她仅仅在2000年,带着电影《干得漂亮》来到北京和上海。然而对中国这个仅仅踏上过两次的东方国度,丹尼斯却感到了十分的缘分。她的父亲在1960年代曾经来到这里,并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她的家人、工作伙伴,也巧合般与中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在我拍处女作《巧克力》时,我的女主角已经不想再当演员了,她后来在北京大学学习,现在在意大利教中文。我弟弟娶的也是中国太太,所以我也有中文名字,就是侄子们都叫我的‘大姑’。”带着满脸笑意,丹尼斯诉说着这些生命中琐碎的奇遇,一反外表和电影中的酷劲。
BQ=《北京青年》周刊CD=克莱尔·丹尼斯
BQ:你的处女作《巧克力》是这次你在中国个人回顾展的开幕影片,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非洲殖民时期的故事,为什么要用“巧克力”命名?
CD:今天殖民主义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留下了很多痕迹。法语中,“成为巧克力”有“完蛋了、做砸了”的隐喻,象征着法国殖民非洲时代即将结束,另外巧克力是棕色的,也代表非洲人的肤色。
BQ:作为一名女性导演,你受到过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吗?
CD:在我踏入影坛的时候,女权主义运动已经落幕,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这一运动的受益者。毕竟在1970年代,女性导演拍摄《巧克力》这样的非洲题材电影还是不可想象的。到今天,女性电影人是会遇到些困难,但现在法国电影环境很开放,如果电影拍不下去,肯定不是因为是女人,是因为剧本差。
BQ:你看过中国电影作品吗?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CD:我看过很多中国导演的作品,包括去年宁浩导演的《无人区》。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老电影我也很喜欢。我特别喜欢《小城之春》,新老两个版本都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