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ERCP術联合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遴选本院62名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红蓝球抓阄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比2组患者流血量、手术周期、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在分析流血量、手术周期、住院时长的对比中,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不良风险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小于对照组(29.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RCP术联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明显,风险较低,有较好的普及性,可推广。
【关键词】ERCP 术;LC 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现阶段临床治疗胆囊炎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单一使用此项措施并不能达到设想中的临床诊治效果,通过相关文献检索以及对分析ERCP(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与LC的联合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方法,此类方法应用效果显著[1]。为了对ERCP与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对我院62例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遴选本院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以红蓝球抓阄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人群年龄均数为(56.78±4.24)岁(41到6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均数(55.41±3.93)岁(52到61岁),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内容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LC术+LCBDE术治疗,首先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仰卧位参与治疗,然后由麻醉医师开始全麻手术,消毒毛巾进行铺设,以四孔法建立患者气腹,利用腹腔镜置镜展开临床观察,主要对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以及剑突下锁骨中线和操作孔等部位进行治疗,将肝门和胆囊充分暴露后准备手术,利用超声将腹部病情进展成像,对图像进一步展开分析。游离周边组织后,将切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之间的联系,排空胆汁。利用腹腔镜技术,在显微层次下对胆总管进行穿刺,排空胆汁,利用手术微型剪刀切开胆总管成纵向切口,并沿此送入患者的胆总管通道,对肝内外的胆道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二级肝支管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置管[2]。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LC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后,常规全麻手术铺设消毒毛巾,十二指肠镜下定位十二指肠乳头,根据患者的病变状况判断是否进行插管,胆汁清除后,注射泛影葡胺并展开胆管造影,对胆管结石的直径、数量以及位置等记录,切开胆总管后在左上方做一切口,根据结石的具体状况和形态表现确定切口的大小,通常为1到1.25 cm,以镜下网篮取石术将结石去除,并冲洗胆管,置管。ERCP术后2到5d内,对患者实行LC术,具体参考对照组。
1.3 观察标准
对比2组患者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收录并处理,计数部分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部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明显P<0.05,可比较。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
我们可以发现在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的对比中,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状况
对照组31例患者中出现3例胰腺炎、3例出血以及3例胆漏发生,不良反应发作率为29.03%;观察组31患者出现0例胰腺炎、2例出血以及0例胆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可比较。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在临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此项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和疼痛反应,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LC术在临床上对于此项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虽此项手术在实施过程中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但由于胆总管与胆囊间具有较为复杂性的结构,因此只是实行此项手段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医治仍比较单一。LCBDE是在腹腔镜下对胆囊组织展开调查,明显结石的实际状况,如分布、大小、形状等,通过既往的临床经验对其精确切入。而腹腔镜却很难进入狭窄的胆总管,对于深处胆囊结构的探查仍有许多不足。在相关临床调查的资料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ERCP与LC术联合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3]。
在本次调查中,对2组患者的流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切口等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的对比中,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不良风险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P<0.05,差异明显,可比较。结果说明ERCP+LC术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中应用ERCP+LC术治疗,能够降低手术不良风险发生率,降低手术时长和缩短康复进程,显著减少患者因手术而出血的情况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鹏飞,顾澄宇.LC术联合不同手术时机ERCP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05):479-481.
[2]邹卫华.ERCP术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7+109.
[3]李荣振.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5):816-818.
【关键词】ERCP 术;LC 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现阶段临床治疗胆囊炎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单一使用此项措施并不能达到设想中的临床诊治效果,通过相关文献检索以及对分析ERCP(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与LC的联合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方法,此类方法应用效果显著[1]。为了对ERCP与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对我院62例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遴选本院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以红蓝球抓阄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人群年龄均数为(56.78±4.24)岁(41到6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均数(55.41±3.93)岁(52到61岁),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内容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LC术+LCBDE术治疗,首先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仰卧位参与治疗,然后由麻醉医师开始全麻手术,消毒毛巾进行铺设,以四孔法建立患者气腹,利用腹腔镜置镜展开临床观察,主要对右锁骨中线、右腋前线以及剑突下锁骨中线和操作孔等部位进行治疗,将肝门和胆囊充分暴露后准备手术,利用超声将腹部病情进展成像,对图像进一步展开分析。游离周边组织后,将切断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之间的联系,排空胆汁。利用腹腔镜技术,在显微层次下对胆总管进行穿刺,排空胆汁,利用手术微型剪刀切开胆总管成纵向切口,并沿此送入患者的胆总管通道,对肝内外的胆道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二级肝支管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置管[2]。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LC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后,常规全麻手术铺设消毒毛巾,十二指肠镜下定位十二指肠乳头,根据患者的病变状况判断是否进行插管,胆汁清除后,注射泛影葡胺并展开胆管造影,对胆管结石的直径、数量以及位置等记录,切开胆总管后在左上方做一切口,根据结石的具体状况和形态表现确定切口的大小,通常为1到1.25 cm,以镜下网篮取石术将结石去除,并冲洗胆管,置管。ERCP术后2到5d内,对患者实行LC术,具体参考对照组。
1.3 观察标准
对比2组患者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收录并处理,计数部分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部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明显P<0.05,可比较。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
我们可以发现在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的对比中,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状况
对照组31例患者中出现3例胰腺炎、3例出血以及3例胆漏发生,不良反应发作率为29.03%;观察组31患者出现0例胰腺炎、2例出血以及0例胆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可比较。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在临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此项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和疼痛反应,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LC术在临床上对于此项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虽此项手术在实施过程中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但由于胆总管与胆囊间具有较为复杂性的结构,因此只是实行此项手段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医治仍比较单一。LCBDE是在腹腔镜下对胆囊组织展开调查,明显结石的实际状况,如分布、大小、形状等,通过既往的临床经验对其精确切入。而腹腔镜却很难进入狭窄的胆总管,对于深处胆囊结构的探查仍有许多不足。在相关临床调查的资料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ERCP与LC术联合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3]。
在本次调查中,对2组患者的流血量、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切口等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流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的对比中,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不良风险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P<0.05,差异明显,可比较。结果说明ERCP+LC术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的治疗中应用ERCP+LC术治疗,能够降低手术不良风险发生率,降低手术时长和缩短康复进程,显著减少患者因手术而出血的情况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鹏飞,顾澄宇.LC术联合不同手术时机ERCP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05):479-481.
[2]邹卫华.ERCP术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7+109.
[3]李荣振.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5):8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