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墨、道诸家的死亡文化观作了简要的陈述和对比,结合我国现阶段死亡教育开展的情况,试图能从中得出一些开展死亡教育的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死亡教育;儒、墨、道的死亡观;启示
当前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与此相适应,学校对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加强死亡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树立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感。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学中自杀、自残等轻生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挽救这些脆弱的生命,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与生死有关的教育,因此在现阶段实施死亡教育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却蕴藏有大量的有价值的死亡文化,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给实施死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文化观
(一)死亡文化与死亡文化哲学
1、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最早源于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哲学中,死亡一直是哲学家穷尽其毕生来考虑的课题。他们在考虑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中进一步认识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在考虑死亡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世界和人生。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圣贤哲人对人的死亡问题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死亡文化,包括死亡价值文化、丧葬文化、墓地文化等。
2、死亡文化哲学
死亡文化哲学是指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
(二)我国的传统死亡文化观
1、儒家的死亡文化观
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在关于人的生死问题上的论述只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上来讨论的,而没有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来进行讨论,因此只能把儒家的有关人生生死问题上的论述称为一种死亡文化。一方面,儒家首先对死亡采取遮蔽态度,但又注重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把生命与“仁”、“义”、“道”相比较,儒家则更强调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他们永远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超越生命的根本途径,他们认为只有当个体生命的力量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时,个体生命才能在现实中获得永恒。
另一方面,在死亡观上,孔子将人的死亡与天密切地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的省与死在本质上是由天所决定的。孔子一方面信“命”,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滑入“命定论”,因此促使人们生前勤勉努力,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走一条理性至上的道路。
在死亡价值论上,孔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其原因在于人之心性与天性相通。他认为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种行为,只有落实在天所规定的仁、义、礼、智、信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不仅如此,在死亡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人死之后,在棺柩、埋葬问题上,也必须符合礼的需要。
总之,在孔子看来生的价值远不如道德的价值,所以人们固然应该重视生,但同时因为该蔑视死,做到为立项、为道义能毫不犹豫地献出宝贵的生命。孔子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它有助于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有助于人们把“死亡”升华为一种壮举而坦然甚至迫切地接受,更可以激励世人努力完成自我的道德培育。
2、墨家的死亡文化观
在死亡观反面,墨家的死亡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而也只能叫做死亡文化观。墨家的死亡文化观主要集中体现在“死人之礼”和“生人之利上”。墨家的死亡观在前期墨子思想中表现为“明鬼”和“节葬”两个方面,在后期墨辩学者那里表现为一种利他主义。
在前期的死亡观上,墨子表现出鲜明的敬鬼而致福、敬鬼神而致利的思想,这既有对传统尊鬼神观念的继承,同時又融进了墨家的思想特点。墨子不仅自己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还极力用其“三表法”来论证鬼神的存在。墨子死亡观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节葬”说,这显然是对孔子儒家“厚葬”“久丧”制度的反对与批判。墨子以后的墨辩派在死亡观上主张“杀己以利天下”,表现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利他主义,体现出了其人道主义的兼爱情怀。
综上所述,墨家死亡观的“明鬼”与“节葬”的共同点就在于鬼神,死亡对生人之利。墨家的死亡观虽在当时受到批评,特别是儒家的尖锐批判,但他对殉葬的不人道,对厚葬之礼的奢侈靡费以及这一风气给平民百姓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等现实的批判、揭露,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道家的死亡文化哲学
与儒、墨死亡观相比,道家的死亡观更具有世界观的或本体论意义的一面,而不仅仅止于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的一面。这也即是说道家死亡观是哲学层面的死亡观,是一种死亡哲学。道家对死亡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的认识,对生死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深刻揭示等等,都使得道家死亡观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层次要高于儒、墨二家的死亡观。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论及“死”,其中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观点主要有两点。第一,它认同死亡,强调人们应该以顺应自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死。并告诫人们不要一味的求生避死,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第二,老子强调“长生、久视”,注重肉体的长生,但更为注重精神的永久。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鲜明地形成了两种态度:达观地直面死亡和精神的自在逍遥。庄子根据“气”的哲学理论对生死进行了论述,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热闹的生命,企图通过逻辑论证的方法让人们直视死亡。他又进一步指出在混沌之中出现了“气”,“气”通过运动而具了“形”,“形”进一步变化才产生了人的生命。人的死亡只是“气”改变了它的存在方式,回归于混沌之中而已。所有活着的人看待他人的死亡,应该为死去的人感到庆幸才对。即便对于死去的人,庄子认为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超出肉身之外的自由,能够享受生时所不能到的快乐。庄子这种死亡文化思想用现在的观点来集成和批判就是要有对消极的死亡文化的理性批判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的死亡观比较
儒、墨、道诸家的死亡观都具有人生活价值的意义;都对人生的死亡现象持一种自然、达观的态度;都从死亡这一角度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和精神旨趣;都注重把生与死密切地联系起来论述死亡问题;都对我们现代中国人理解死亡、把握死亡、形成自己的生死观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启发教育意义。
从墨、儒、道三家的死亡观的相异处看,儒家观死,死中见礼;墨家观死,死中见利;道家观死,死中见道。总之,儒家死亡观伦理学意义上的死亡观;墨家三死亡观是功利主义的死亡观;道家的死亡观是形而上学,具有世界观或本体论的意义。
二、死亡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且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开始也只是学术界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虽然近些年已有的很大的发展,但是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开展死亡教育,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是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
由于侧重点不同,死亡教育在我国有时又被叫做生死教育、生命教育。
三、中国传统死亡文化观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死亡教育的启示
死与生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因而死亡教育明显的具有人生观和价值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只有当人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对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使生活具有紧迫感;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教育能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
关键词:死亡教育;儒、墨、道的死亡观;启示
当前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与此相适应,学校对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加强死亡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树立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感。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学中自杀、自残等轻生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挽救这些脆弱的生命,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与生死有关的教育,因此在现阶段实施死亡教育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却蕴藏有大量的有价值的死亡文化,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给实施死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文化观
(一)死亡文化与死亡文化哲学
1、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最早源于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哲学中,死亡一直是哲学家穷尽其毕生来考虑的课题。他们在考虑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中进一步认识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在考虑死亡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世界和人生。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圣贤哲人对人的死亡问题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死亡文化,包括死亡价值文化、丧葬文化、墓地文化等。
2、死亡文化哲学
死亡文化哲学是指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
(二)我国的传统死亡文化观
1、儒家的死亡文化观
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在关于人的生死问题上的论述只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上来讨论的,而没有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来进行讨论,因此只能把儒家的有关人生生死问题上的论述称为一种死亡文化。一方面,儒家首先对死亡采取遮蔽态度,但又注重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把生命与“仁”、“义”、“道”相比较,儒家则更强调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他们永远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超越生命的根本途径,他们认为只有当个体生命的力量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时,个体生命才能在现实中获得永恒。
另一方面,在死亡观上,孔子将人的死亡与天密切地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的省与死在本质上是由天所决定的。孔子一方面信“命”,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滑入“命定论”,因此促使人们生前勤勉努力,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走一条理性至上的道路。
在死亡价值论上,孔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其原因在于人之心性与天性相通。他认为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种行为,只有落实在天所规定的仁、义、礼、智、信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不仅如此,在死亡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人死之后,在棺柩、埋葬问题上,也必须符合礼的需要。
总之,在孔子看来生的价值远不如道德的价值,所以人们固然应该重视生,但同时因为该蔑视死,做到为立项、为道义能毫不犹豫地献出宝贵的生命。孔子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它有助于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有助于人们把“死亡”升华为一种壮举而坦然甚至迫切地接受,更可以激励世人努力完成自我的道德培育。
2、墨家的死亡文化观
在死亡观反面,墨家的死亡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而也只能叫做死亡文化观。墨家的死亡文化观主要集中体现在“死人之礼”和“生人之利上”。墨家的死亡观在前期墨子思想中表现为“明鬼”和“节葬”两个方面,在后期墨辩学者那里表现为一种利他主义。
在前期的死亡观上,墨子表现出鲜明的敬鬼而致福、敬鬼神而致利的思想,这既有对传统尊鬼神观念的继承,同時又融进了墨家的思想特点。墨子不仅自己相信鬼神的存在,而且还极力用其“三表法”来论证鬼神的存在。墨子死亡观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节葬”说,这显然是对孔子儒家“厚葬”“久丧”制度的反对与批判。墨子以后的墨辩派在死亡观上主张“杀己以利天下”,表现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利他主义,体现出了其人道主义的兼爱情怀。
综上所述,墨家死亡观的“明鬼”与“节葬”的共同点就在于鬼神,死亡对生人之利。墨家的死亡观虽在当时受到批评,特别是儒家的尖锐批判,但他对殉葬的不人道,对厚葬之礼的奢侈靡费以及这一风气给平民百姓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等现实的批判、揭露,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道家的死亡文化哲学
与儒、墨死亡观相比,道家的死亡观更具有世界观的或本体论意义的一面,而不仅仅止于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的一面。这也即是说道家死亡观是哲学层面的死亡观,是一种死亡哲学。道家对死亡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的认识,对生死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深刻揭示等等,都使得道家死亡观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层次要高于儒、墨二家的死亡观。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论及“死”,其中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观点主要有两点。第一,它认同死亡,强调人们应该以顺应自然的态度来面对生死。并告诫人们不要一味的求生避死,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第二,老子强调“长生、久视”,注重肉体的长生,但更为注重精神的永久。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鲜明地形成了两种态度:达观地直面死亡和精神的自在逍遥。庄子根据“气”的哲学理论对生死进行了论述,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热闹的生命,企图通过逻辑论证的方法让人们直视死亡。他又进一步指出在混沌之中出现了“气”,“气”通过运动而具了“形”,“形”进一步变化才产生了人的生命。人的死亡只是“气”改变了它的存在方式,回归于混沌之中而已。所有活着的人看待他人的死亡,应该为死去的人感到庆幸才对。即便对于死去的人,庄子认为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超出肉身之外的自由,能够享受生时所不能到的快乐。庄子这种死亡文化思想用现在的观点来集成和批判就是要有对消极的死亡文化的理性批判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的死亡观比较
儒、墨、道诸家的死亡观都具有人生活价值的意义;都对人生的死亡现象持一种自然、达观的态度;都从死亡这一角度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和精神旨趣;都注重把生与死密切地联系起来论述死亡问题;都对我们现代中国人理解死亡、把握死亡、形成自己的生死观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启发教育意义。
从墨、儒、道三家的死亡观的相异处看,儒家观死,死中见礼;墨家观死,死中见利;道家观死,死中见道。总之,儒家死亡观伦理学意义上的死亡观;墨家三死亡观是功利主义的死亡观;道家的死亡观是形而上学,具有世界观或本体论的意义。
二、死亡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且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开始也只是学术界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虽然近些年已有的很大的发展,但是内地的死亡学研究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并未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开展死亡教育,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更不用说是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意义等,总体上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
由于侧重点不同,死亡教育在我国有时又被叫做生死教育、生命教育。
三、中国传统死亡文化观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死亡教育的启示
死与生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因而死亡教育明显的具有人生观和价值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只有当人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对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使生活具有紧迫感;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教育能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