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与文武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684年春季所发生的朝廷辩论为切入点,探讨康熙皇帝在1684年秋季首次巡幸山东和江苏两省的多元象征意义。有的朝臣倡导把康熙皇帝的这些巡幸活动视为"告成之礼"。有的支持把它视为行使"仁义文治"之任务。本文认为,此次礼仪争论揭示了清廷政治文化中文武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还有,1684年"东巡"与"南巡"途中,一旦圣驾接近和行经某些有重大象征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地方时,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紧张对立极其尖锐而明显,尤其体现在汉文本起居注的记载中。据此可知,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是永远不会彻底完成的,是一个没有尽头、不断进行的历史过程。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17~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人口转变后的家庭变迁”国际研讨会。会议分低生育地区家庭变迁、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经济、婚姻与家庭决策、生育行为及人口或家庭后果、家庭与老龄化、家庭相关政策7个专题,旨在综合考虑中国人口转变与世界人口转变总体趋势相一致的“一般性”及“特殊性”,从家庭视角研究人口问题,
文章采用国内外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人口学和统计学两个方面研究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在人口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证数据总结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和孩次递进生育性别比的基本变动模式与基本特征。在统计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较小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出生性别比二项分布概率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斯方法与其他简单统计方法进行比较,证实在小样本条件下,贝叶斯估计可以达到较好的统计监测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大流迁时期。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迁不仅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布局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还对传统的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认为,大规模的人口流迁不仅会造成一系列区域人口统计指标的效度失真,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与人口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效度失真。
文章利用1997--2008年中国工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以及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997---2008年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主要是由行业本身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致,行业结构变动的效应很小。人均资本量的增加、资本产出比的降低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是导致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和出口贸易的增长则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以及鼓励出口贸易将抑制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
北伐之役失败是太平天国建都后遭受的第一次严重挫折,其影响波及到后期军事战略态势。探析北伐失利的诸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是研究太平天国前期北方战场的重要内容之一。麦迪乐于1856年出版《中国人及其革命》(英文版)一书,在叙述太平军深入清朝腹地时,
在讨论军事技术的发展及使用时,尤其是在早期近代(early modem era),人们对于中华帝国的评价历来很低。人们认为,西欧诸国经历了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所谓“军事革命”,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战术,
为了深入研究人口与劳动力变动所引起的经济、社会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人口与劳动力市场”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底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文章基于浙江省农村居民1998~2009年的年人均纯收入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对2010~2015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进行预测。通过灰色系统的关联度分析,研究收入中各个构成因素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的相关状况,从实证角度分析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体系结构特色。
期刊
中国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恰逢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期,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