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渭北地区主要推行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推广的主流树形由原来的自由纺锤形变为高纺锤形,而大多果农对这种新树形还没有掌握,对其修剪方法还比较模糊,生产中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存在问题
1.1 思想转换慢
推广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以来,好多果农对新的栽培树形接受速度较慢,根深蒂固的自由纺锤形仍然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想,这里面有三个因素:一是果农文化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接受速度慢:二是技术推广普及不够,致使果农对新树形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到位:三是缺乏现成的样板示范园,现实说服力不够,单靠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很难奏效。这三个因素导致果农在接受新的整形技术上思想转换较慢,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推广普及。
1.2 树形标准不清
大部分果农对生产中的几个主要树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的树形标准含混不清,特别是对其细节部分比较模糊,以致于最后有些整出的树形“四不像”,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1.3 修剪手法混乱
部分群众在修剪果树的技术操作上手法比较混乱,有人一会儿按自由纺锤形修剪,一会儿又按细长纺锤形修剪,而按细长纺锤形修剪的也方法不一。有些是3年抹光法,有些又是部分留枝,有些前几年按自由纺锤形整形,后边又改为细长纺锤形,修剪手法上也存在问题较多。该重短截的却用疏除,该长放的又重短截。
1.4 普遍不设立支柱
纺锤形要求幼树设立支柱来加速中心干前期生长速度,但渭北果农对此技术大多较难接受,一是由于幼树本身收益较低,立支柱加大幼园投资,增加成本,二是对设立支柱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无关紧要或没必要,因此幼园设立支柱的很少,而矮砧树特别是矮砧富士枝条软、干性差,常东倒西歪随风摇曳,以致中心干加粗慢或干头上不去,常导致整形失败或树形不标准。
2 解决对策
2.1 加强技术指导,样板示范带动
加强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县、乡、村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组织,乡镇设立果树站、村成立果协,适时定期举办果业技术培训,印制并发放图文并茂、实用易懂的果树修剪技术资料,保证果农熟知树形标准,熟练修剪手法。同时建立高标准的样板示范园,做到眼见为实,有形可依。确保果农思想上想得通,技术上行得通。
2.2 合理确定目标树形
建园时根据栽植密度、品种、砧木、土壤等因素合理确定目标树形,以发展矮砧集约高效栽培为主,一般渭北塬区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2米×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2.5米×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N26中间砧、株行距2米×3.5~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土质肥沃、水肥条件好的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3米×4米的仍可选用自由纺锤形。
3 严格修剪手法
幼树期要制定详细的年度整形计划,以文字形式保存并张贴于果园墙壁。要始终同绕目标树形,严格操作标准,规范修剪手法,确保规定期限内完成整形任务。
3.1 高纺锤形树形标准
树高3~3.2米,干高0.8~1米;中央领导干与同部位主枝粗度之比5~7:1,主枝粗度基部直径最大不超过2.5厘米:中千上配备小主枝25~30个,主枝水平长度最长不超过1.2米:主枝角度110°(较粗主枝角度可达130°),其上着生结果枝,采用一级结果,整个树呈纺锤形;成龄后的树冠冠幅小,枝量充沛,结果能力强,无大主枝存在。
3.2 高纺锤形整形过程
第1年春季萌芽前在90~100厘米处定干,抹除剪口下第2芽,用竹竿扶正幼树使其生长,冬剪时,疏除所有一年生枝,中干延长枝不剪。第2年:冬剪选留生长势中庸、角度大、分布合理的一年生枝条作主枝,不打头保持单轴延伸,过旺的一年生枝疏除,中心干延长头继续长放。第三年:春秋季将中干上的小主枝(去冬保留)拉至1200,当年萌发的新梢在春梢停长后长至60厘米时也要拉或用牙签别:冬剪选留生长势中庸、角度大的一年生枝条作主枝,不打头:对二年生主枝延长头不打头单轴延伸:中干延长头继续长放,光秃部位在萌芽前进行刻芽,促使中干上主枝螺旋状排列。第4~5年:树高在3米左右已有相当的产量,夏秋季将中干上长至60厘米以上的新梢拉至90°~120°,主枝上萌发的新梢采用捋、拉、撑、压和拧枝定梢等方法促其成花;冬剪对主枝延长头保持单轴延伸,将其上的粗壮枝条疏除,过强的中央领导干延长头用弱枝替代,但不能落死头。挂果后的修剪手法以疏、放、拉为主,其它手法基本不用,中心干上的小主枝均为临时配置,过于粗大时可疏除更新。
4 设立支柱,推行立架栽培
要深刻认识幼树设立支柱的重要性,把设立支柱作为前期整形的重要辅助技术来抓,确保整形成功。幼树期在每株树旁栽一个竹竿做立柱,扶直中干,将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固定在竹竿或架上。另外要大力推行立架栽培,即顺行设立水泥柱,拉3道铁丝,10米左右立一个2.8~3.0米高的水泥桩。分别在0.6米、1.5米和2.2米处各拉一道12号钢丝,扶直中干,固定树体和结果枝,控制旺长。
1 存在问题
1.1 思想转换慢
推广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以来,好多果农对新的栽培树形接受速度较慢,根深蒂固的自由纺锤形仍然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想,这里面有三个因素:一是果农文化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接受速度慢:二是技术推广普及不够,致使果农对新树形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到位:三是缺乏现成的样板示范园,现实说服力不够,单靠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很难奏效。这三个因素导致果农在接受新的整形技术上思想转换较慢,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推广普及。
1.2 树形标准不清
大部分果农对生产中的几个主要树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的树形标准含混不清,特别是对其细节部分比较模糊,以致于最后有些整出的树形“四不像”,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1.3 修剪手法混乱
部分群众在修剪果树的技术操作上手法比较混乱,有人一会儿按自由纺锤形修剪,一会儿又按细长纺锤形修剪,而按细长纺锤形修剪的也方法不一。有些是3年抹光法,有些又是部分留枝,有些前几年按自由纺锤形整形,后边又改为细长纺锤形,修剪手法上也存在问题较多。该重短截的却用疏除,该长放的又重短截。
1.4 普遍不设立支柱
纺锤形要求幼树设立支柱来加速中心干前期生长速度,但渭北果农对此技术大多较难接受,一是由于幼树本身收益较低,立支柱加大幼园投资,增加成本,二是对设立支柱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无关紧要或没必要,因此幼园设立支柱的很少,而矮砧树特别是矮砧富士枝条软、干性差,常东倒西歪随风摇曳,以致中心干加粗慢或干头上不去,常导致整形失败或树形不标准。
2 解决对策
2.1 加强技术指导,样板示范带动
加强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充实县、乡、村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组织,乡镇设立果树站、村成立果协,适时定期举办果业技术培训,印制并发放图文并茂、实用易懂的果树修剪技术资料,保证果农熟知树形标准,熟练修剪手法。同时建立高标准的样板示范园,做到眼见为实,有形可依。确保果农思想上想得通,技术上行得通。
2.2 合理确定目标树形
建园时根据栽植密度、品种、砧木、土壤等因素合理确定目标树形,以发展矮砧集约高效栽培为主,一般渭北塬区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2米×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2.5米×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N26中间砧、株行距2米×3.5~4米建议选用高纺锤形:土质肥沃、水肥条件好的红富士/M26中间砧、株行距3米×4米的仍可选用自由纺锤形。
3 严格修剪手法
幼树期要制定详细的年度整形计划,以文字形式保存并张贴于果园墙壁。要始终同绕目标树形,严格操作标准,规范修剪手法,确保规定期限内完成整形任务。
3.1 高纺锤形树形标准
树高3~3.2米,干高0.8~1米;中央领导干与同部位主枝粗度之比5~7:1,主枝粗度基部直径最大不超过2.5厘米:中千上配备小主枝25~30个,主枝水平长度最长不超过1.2米:主枝角度110°(较粗主枝角度可达130°),其上着生结果枝,采用一级结果,整个树呈纺锤形;成龄后的树冠冠幅小,枝量充沛,结果能力强,无大主枝存在。
3.2 高纺锤形整形过程
第1年春季萌芽前在90~100厘米处定干,抹除剪口下第2芽,用竹竿扶正幼树使其生长,冬剪时,疏除所有一年生枝,中干延长枝不剪。第2年:冬剪选留生长势中庸、角度大、分布合理的一年生枝条作主枝,不打头保持单轴延伸,过旺的一年生枝疏除,中心干延长头继续长放。第三年:春秋季将中干上的小主枝(去冬保留)拉至1200,当年萌发的新梢在春梢停长后长至60厘米时也要拉或用牙签别:冬剪选留生长势中庸、角度大的一年生枝条作主枝,不打头:对二年生主枝延长头不打头单轴延伸:中干延长头继续长放,光秃部位在萌芽前进行刻芽,促使中干上主枝螺旋状排列。第4~5年:树高在3米左右已有相当的产量,夏秋季将中干上长至60厘米以上的新梢拉至90°~120°,主枝上萌发的新梢采用捋、拉、撑、压和拧枝定梢等方法促其成花;冬剪对主枝延长头保持单轴延伸,将其上的粗壮枝条疏除,过强的中央领导干延长头用弱枝替代,但不能落死头。挂果后的修剪手法以疏、放、拉为主,其它手法基本不用,中心干上的小主枝均为临时配置,过于粗大时可疏除更新。
4 设立支柱,推行立架栽培
要深刻认识幼树设立支柱的重要性,把设立支柱作为前期整形的重要辅助技术来抓,确保整形成功。幼树期在每株树旁栽一个竹竿做立柱,扶直中干,将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固定在竹竿或架上。另外要大力推行立架栽培,即顺行设立水泥柱,拉3道铁丝,10米左右立一个2.8~3.0米高的水泥桩。分别在0.6米、1.5米和2.2米处各拉一道12号钢丝,扶直中干,固定树体和结果枝,控制旺长。